Workflow
避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有料、有趣、有深度 暑期旅游“热”力全开 多元业态激发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9-02 16:13
央视网消息: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热"力四射,点燃了大家的消费热情。各大景区街巷间人流如织,消费场景持续焕新,文化和旅游消费 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和品质化的特征,暑期旅游也变得更加"有料"、有趣、有深度。都有哪些旅游场景持续升温?哪些旅游线路格外火热? 旅游景区又想出了哪些好点子来激活消费?关注观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暑期旅游里的经济新活力。先来通过一条短片,看看这个暑期的出游 特点有哪些。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山西凭借丰富的古建文化和历史遗迹吸引众多游客,新疆以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民俗持续走红,云南则依托宜 人气候和多元民族风情保持稳定增长。大理、大连、威海、青岛等地旅游订单呈双位数增长, 贵州、云南等地订单同比增长80%以上,内蒙 古赤峰、辽宁丹东、吉林白山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出游时间集中 文旅消费再创新高 今年暑期出游跨度时间长,6月底各地中高考陆续放榜,第一批亲子家庭率先出发,长线游自由行占比高。从7月初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 放假,亲子家庭集中启程,出游旺季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机票、酒店、跟团游预订量约占整个暑期的80%。而在8月20日左右进入开学倒计 时,亲子出游需求下降,长线机票、酒店价格 ...
鄂西山区小城激发“避暑游”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24 21:47
旅游行业 - 湖北利川凭借凉爽气候成为避暑胜地 夏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 城区海拔1100米 位于武汉和重庆之间[1] - 野猫水村暑期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客源主要来自武汉、重庆和四川遂宁 60多家民宿几乎满房 带动消费约3500万元[3] - 腾龙洞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洞内温度14-18摄氏度 提供民族歌舞表演等旅游体验[5] - 利川6月至今接待避暑游客75万人次 预估带动消费6.38亿元[5] 人才资源 - 利川实施"候鸟"人才工程 建立约2500人的"候鸟智库" 涵盖医生、教师、作家及农技专家[5] - 医疗机构聘用"候鸟"医生设立专家门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暑期接诊量预计超800人[5] - "候鸟"人才参与文化传播、医疗咨询和科技助农等活动 实现资源互补[5]
新华视点丨暑期经济多元业态观察: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引擎
新华网· 2025-08-21 16:05
文旅融合新业态 - 陕西太白县依托93.36%森林覆盖率与19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 通过发展避暑经济激活民宿产业 实现凉资源向热产业转化 [2][4] - 浙江慈湖通过"仲夏慈湖夜"主题活动形成演艺引流、场景留客、消费变现的良性循环 有效释放夜间经济新活力 [10] 传统文化创新 - 浙江濮院时尚古镇举办国际折纸艺术营 汇聚8个国家地区29位折纸大师 吸引约400名折纸爱好者参与 推动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 [5] 跨境消费热潮 -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 凭借免签政策与入境便利度提升 吸引大量外商暑期入境采购 形成旅游+购物跨境消费模式 [7][8] 暑期消费提质升级 - 各地通过创新业态与深挖资源推动暑期消费市场提质升级 展现中国经济活力 [1] - 文旅市场通过特色定位、深度融合与创新供给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12]
避暑需求撬动县域游“清凉”出圈
新华网· 2025-08-20 18:36
避暑旅游市场热度 - 全国多地高温推动避暑游成为主要旅行选择 飞猪数据显示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哈尔滨、沈阳、西宁、呼和浩特等地热度居高不下 [1] - 拥有凉资源的小城如威宁(气温18摄氏度)、集安、靖州(夏季平均气温22℃至26℃)正转变为避暑胜地 带动县域旅游发展 [1][2] - 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超过92% 是天然氧吧和森林绿肺 成为游客夏日避暑热门之选 [2] 旅游活动与体验 - 威宁举办避暑旅游季火把狂欢、房车露营系列活动 上万名当地群众与游客参与 [1] - 集安引入旅拍、骑行、乐队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 串起独特旅游产品集群 [2] - 游客体验包括蓝莓采摘、漂流、江风休闲、大吉他表演、灯光秀、烧烤等多元化业态 [1][2] 基础设施与交通 - G331国道吉林段起于集安止于珲春 全长超1400公里 沿线旅游资源富集 升级改造将于2024年底完成 [1]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覆盖全国超过80%的县 2024年底高铁里程突破4.7万公里 让县域旅游更加通畅 [2] - 景区在服务和设施上做足准备 如排牙山景区确保游客玩得开心放心 [3] 旅游经济贡献 - 排牙山景区最高峰时期一天接待游客量近万人次 带动消费30余万元 [3] - 靖州全县旅游市场游客量与区域旅游收入同比攀升 文旅部门创新服务完善设施赋能地方经济 [3] - 自然禀赋加文化底蕴双重赋能显著提升景点吸引力 带动全县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3] 行业发展趋势 - 避暑旅游正成为兼具野趣、品质与深度的文旅新范式 为暑期旅游注入新活力 [4] - 日益通达的高速交通网络缩短小县城与大都市时空距离 推动县域旅游发展 [2] - 多元化旅游业态包括自驾车营地、特色民宿、国家森林公园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1][2][3]
高温催生“花式避暑”:跟着文博、赛事去旅游|夏游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7:04
核心观点 - 2025年暑期中东部地区极端高温催生全国性避暑旅游需求井喷 呈现长线"一路向西"和短途"躺平式"两大特征 带动西部 东北及境外目的地旅游消费显著增长 [1][2][3] 避暑旅游需求趋势 - "避暑"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45% "避暑游"搜索量环比暴涨近200% [1] - 长线避暑旅行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超过10% [2] - 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7% [7] 西部及东北目的地表现 - 青海省机票和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均超过40% [4] - 云南 内蒙古 贵州 甘肃 广西 新疆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均超过20% [4] - 东北三省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均实现20%以上增长 [4] - 华住集团旗下西部 东北省份酒店爆满 沈阳 昆明等二线城市酒店整体入住率超过90% 漯河三线城市入住率接近100% 鸡西和双鸭山四线城市入住率突破100% [5] 具体目的地数据 - 云南酒店民宿预订量环比增长42% 餐饮消费环比提升62.6% [3] - 安吉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过70% 增速位居浙江全省县域目的地第一 [5] - 黄果树景区每日接待游客量近5万人 [4] - 青海湖同宝山景区单日游客量达9235人次创历史新高 [4] 新兴旅游模式 - "窝囊漂流"单日门票销售额近40万元 周末高峰期日均客流量达六七千人 [5] - 博物馆类景区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 宗教寺庙 历史遗迹和峡谷溶洞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1倍 [7] - 夜游经济保持旺盛增长态势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实行双休夜间开放 [6] - "跟着赛事去旅游"带动江苏酒店整体入住率超80% 南京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出租率约90% [7] 出境避暑旅游 - 中国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机票预订热度环比双位数增长 至新西兰机票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过20% [8] - 马来西亚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3% [8] - 出境游产品均价较去年下降约5% 境外火车票和境外酒店套餐预订量同比增长136%和185% [9] - 欧洲旅游人数同比增长76% 北欧及英国预订量分别增长50%和75% [9] 交通枢纽与基础设施 - 昆明依托日均约170趟高铁班次形成"2小时避暑度假圈" [3] - 广州–悉尼 上海–墨尔本等航线含税票价降幅显著 [8]
“凉资源”成“热经济”——文旅融合催热云南曲靖“避暑经济”
新华网· 2025-07-20 09:48
文旅融合推动避暑经济发展 - 曲靖市凭借凉爽气候和独特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避暑经济"持续升温 [1] - 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湿地湖泊、高山草场等自然景观丰富,形成全域旅游新模式 [2] - 2024年5-9月接待游客超3396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364.36亿元,旅居超15天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2] 民宿及住宿市场表现 - 乡村民宿入住率超90%,26间客房提前一个月被预订一空,主要客源来自广东、四川、北京等地 [1] - 麒麟区开发旅居房源9万余套,可同时接待40万人次,部分房源加装适老化设施 [3] 配套服务优化升级 - 社区幸福食堂升级为"候鸟食堂",10元/餐并提供地域化菜品调整,覆盖23个社区 [3] - 整合假日酒店、特色民宿等资源,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3] 文旅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举办演唱会、研学游、体育赛事等活动,构建特色集市、工业旅游景点、美食街区等消费场景 [5] - 夜间推出民族歌舞表演等互动活动,增强游客归属感 [5][6] - 叠加消费券等优惠措施,全面释放消费活力 [5] 游客体验与市场反馈 - 重庆游客连续3年选择曲靖避暑,认可其凉爽气候和多样化活动(采菌子、赏瀑布等) [1] - 四川游客高度评价社区食堂便利性和民族歌舞互动体验 [3][5]
兴安盟打造北纬47°避暑旅游新地标
内蒙古日报· 2025-07-16 09:36
兴安盟避暑旅游产业概况 - 兴安盟获评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依托地理地形、气候资源与生态环境三重优势,夏季平均气温22℃,空气质量优良率98.1%,负氧离子浓度达世卫组织"特别清新"标准三倍以上 [1] - 阿尔山市森林覆盖率81.2%,年均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2.3万个,形成立体气候景观与纯净生态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1] - 乌兰毛都草原打造草原民宿集群、游牧文化体验等沉浸式产品,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发漂流、亲水嬉戏等亲自然项目 [2][3] 产品创新与消费升级 - 阿尔山推出森林康养、研学旅行、露营度假等深度产品,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6天延长至2.5天 [2] - 消费结构优化:温泉疗愈、森林SPA等新兴消费增长,景区门票等基础消费占比下降 [2] - 开发"避暑+康养/研学/夜游/节庆/文创"等精品路线,形成多元业态体系 [5] 基础设施与品牌建设 - 落地阿尔山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氧心森林浴道等重点项目,提升接待能力与体验品质 [3] - 通过旅游节庆、特色活动、美食文化推广持续强化品牌影响力 [3] - 发布《兴安盟避暑气候资源白皮书》等科学成果,论证北纬47°黄金避暑带稀缺价值 [4] 战略发展规划 - 构建"温泉+森林+气候+体育+冰雪"多元康养产业体系,带动旅游人数与收入增长 [4] - 阿尔山市计划优化全季旅游体系,打造全国生态旅游标杆 [5] - 乌兰毛都草原结合原生态山地草原与游牧文化,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 [2][3]
黑龙江旅游全球圈粉:各国旅行商“群聊”合作揽客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2:45
黑龙江旅游市场发展 - 黑龙江省聚力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热度不断攀升,2025年1月至4月累计接待入境游客69.6万人次、入境游客花费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07.3%、120.6% [1] - 该省以冰雪旅游闻名中外,当前正在推动"四季保温"战略,通过海外文旅推广活动和便利化改革吸引境外游客 [1] - 2025年"五一"假期入境游客数量达7.4万人次,后续将发力端午假期市场并开展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 [5] 国际合作与旅行商建议 - 通过"冰天雪地通丝路"活动,各国旅行商提出合作建议,包括开展深度旅行体验(如锅包肉制作)、优化奖励补贴政策、重点开发研学旅行市场 [3] - 韩国旅行社代表认为黑龙江自然风光与疗愈旅游理念契合,建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 - 澳门旅行商代表提议加强两地学校联动,开发沉浸式研学旅游,并挖掘黑龙江非冰雪季的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 [5] 市场推广与客源结构 - 港澳台游客在入境客源中占比最高,澳门旅行商指出两地旅游资源差异大,存在互补合作空间 [5] - 公司依托黑龙江—东南亚旅行社联盟及7个海外推广中心,持续向境外推介冰雪/避暑旅游产品 [5] - 行业通过举办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