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
搜索文档
3.15万亿元!国内居民出游消费又创新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6:16
本报记者 寇佳丽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 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孙业礼表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 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 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 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 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文旅融合深入推进,"以文 塑旅、以旅彰文"的双向赋能为文旅产业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文化遗产游、红色旅游、研学旅 游、旅游演艺等持续升温。"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文旅商体农等融合发展,成为激发 文旅消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增加就业的重要引擎。 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称,"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
掘金服务消费(上)丨服务消费“新政”将为四大行业注入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23 09:37
政策核心内容 - 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项任务举措 [2] - 五项举措包括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2] - 专家认为五项任务环环相扣,形成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全链条推进机制 [2][4] 政策机制解读 -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作为基础载体,旨在支持和升级线上线下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体验 [3] -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作为核心引擎,解决"消费什么"问题,增加高质量、多样化服务产品 [3] - 激发服务消费增量作为动力机制,解决"谁来消费"和"为何消费"问题,将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消费行为 [3] -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作为体系"燃料",引导资源向服务消费领域倾斜,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企业"有钱发展" [3] -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作为导航系统,实现精准治理和持续优化 [3] 受益行业分析 - 最受益行业包括文化旅游与休闲娱乐、体育健康、医疗康养、"数字+服务"融合业态 [2][5] - 文旅与休闲娱乐是政策重点,研学旅游、康养旅游、沉浸式体验、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将爆发式增长 [5] - 体育健康领域,户外运动、线下健身、体育赛事观赏将成为新生活方式 [5] - 医疗康养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市场空间巨大 [5][6] - "数字+服务"融合业态是关键,在线教育、在线问诊、智慧文旅等持续创新,打破服务消费时空限制 [5][6] 市场前景与数据 - 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消费重心转向健康、快乐、自我提升等精神层面 [5] -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达1.5万美元时消费结构将加快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6]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增长5.1%,比同期商品零售额高0.3个百分点 [7] -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相关行业将迎来黄金成长期 [6] 政策实施重点 -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是长期质量革命,全年消费季是短期营销活动,二者标本兼治 [7] - 政策落实需深化改革破除壁垒,真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简化审批流程 [9] - 需要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对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支持措施 [9][10] - 强化监管优化环境,建立快速消费投诉处理机制,推行适用于服务消费的消费者保护措施 [9]
甘肃创新“支支串飞”航线模式 破解航旅融合难题
中国民航网· 2025-09-14 14:32
航线模式创新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推出"支支串飞"航线模式 有效破解当地旅游"旅长游短"痛点并推动民航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 [1] - 今年率先开通兰州—金昌—嘉峪关和兰州—张掖—敦煌两条航线 构建以兰州为枢纽的空中网络 [1] - 将张掖至敦煌等路段的时空距离从6-7小时车程压缩至1小时飞行 实现"快进慢游"效果 [1] 服务与产品创新 - 同步推出"通程航班"服务 实现"一次购票、一次值机、行李直挂"的便捷体验 [1] - 打造"机票+酒店"和研学旅游等六大航旅产品 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1] 运营数据表现 - 两条航线已完成运输起降1984架次 旅客吞吐量达11.31万人次 [1] - 暑运期间客座率最高达82.3% 形成"航线带旅游、旅游反哺航线"的良性循环 [1] 未来发展计划 - 甘肃计划10月开通更多串飞航线 持续开发多元化产品 [1] - 该模式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促进分散景点串成"旅游项链" [1]
文旅消费“热”,经济发展“稳”
齐鲁晚报网· 2025-09-10 20:31
文旅消费成为经济稳健向好的动力 - 文旅消费从大众日常转变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循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角色 [1] - 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实现双增长 [1] - 文旅消费反映民众消费能力增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文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文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 吸引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多个行业协同发展 [2] - 某热门旅游城市周边餐饮企业营业额大幅增长 酒店入住率持续攀升 交通客运量明显增加 特色手工艺品销售额直线上升 [2] - 文旅消费形成乘数效应 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 文旅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 - 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旅游体验 促使文旅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2] - 沉浸式文旅项目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2] - 文旅企业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2] 文旅消费持续发展的多方努力 - 政府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3] - 文旅企业需立足市场需求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优质文旅产品 提升服务水平 [3] - 社会各界需积极参与 共同营造良好的文旅消费氛围 [3] 文旅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文旅消费火热是经济稳健向好的有力见证 经济发展为文旅消费提供坚实基础 [3] - 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注入更强劲动力 [3]
暑期旅游“爆单”之后 甘孜如何守住长红
四川日报· 2025-08-27 15:48
行业旅游需求激增 - 甘孜州暑期旅游需求显著增长 8月首个周末日均进州车辆超过3.4万辆 较去年同期最高值增长约100% [2] - 住宿餐饮行业出现"爆单"现象 客栈及民宿基本处于天天客满状态 [2] 行业基础设施压力 - 客流激增导致交通系统超负荷运转 对道路畅通及应急处理能力形成挑战 [2] - 住宿餐饮供给面临保质保量的运营压力 [2]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 建立"1+5"扁平化假日指挥体系 包含应急指挥中心及5大协调小组(假日办/12345热线/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森防指办/宣传网信) [5][9] - 通过多部门协同实现快速响应 例如交警开辟应急通道救治高反游客 10余家机关单位释放300余个免费停车位 [4][5] - 推出"康定住宿停车余位表"数据清单 整合酒店空房数量及停车场信息为游客提供精准指引 [5]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 启动《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修编 打造"十一环十骨干"精品旅游圈体系 [6][7][9] - 开发36项牧民生活体验项目(如挤牦牛奶/骑马放牧)及马文化综合体等新型文旅体验场景 [6] - 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 涵盖生态观光/温泉康养/研学旅游/户外徒步等类别 [7]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目标2027年底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突破700公里 [8] - 实施国省干道提质改造工程 优化支线交通网络 [7][8] - 规划建设国道318线绿色超充走廊 包括新都桥超级服务区等交旅融合示范项目 [8]
【头条评论】 着眼高质量发展 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08-05 02:44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同时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 [1] - "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阶段,需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抓手 [1] 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 旅游业提质扩容可促进内需增长、稳定就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属性) [2] - 旅游业具有双重属性:游客既是需求主体,又构成旅游产品/服务的组成部分,使生产要素间互动更紧密 [2] - 科技进步(如大数据、VR、智慧旅游系统)与旅游业形成良性循环:技术赋能行业效率提升,行业需求反哺技术创新 [2] - 5G、AI等新技术深度应用将持续提升旅游业协同效率 [2] - 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冰雪旅游等细分领域因消费升级呈现增长潜力 [2] 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同 -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体现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大数据/AI/VR)与品质化消费需求的融合 [3] - 需同步调整生产关系(市场监管、区域协调、政策配套),否则技术优势难以充分释放 [3] - 需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支持等多维度改革构建适配新型生产力的制度生态 [3] 重点突破方向 产业协同与机制创新 - 需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框架以支持旅游业跨行业融合发展 [4] - 构建"技术驱动供给创新—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反哺技术"的正反馈机制 [4] - 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AI分析消费趋势,动态优化产品设计 [4] 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推动景区/酒店/旅行社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个性化服务能力 [5] - 重点突破低空飞行、旅游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技术瓶颈 [5] - 规模化应用5G/AI/区块链/VR等技术开发沉浸式、交互式旅游体验 [5] 产业融合与制度保障 - 需多部门协同解决跨行业标准不统一、数据不通问题,建立研发端与市场端连接通道 [6] - 建设文旅科技创新中心,制定AI等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指南与评价标准 [6] - 对新兴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动态负面清单制度 [6]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0月份下达
证券日报· 2025-08-02 00:12
经济政策与资金支持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份下达,全年计划共3000亿元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使用到年底,并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1]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二季度贡献率为52.3%,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2]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2] - 服务消费持续走旺,假日经济带动研学旅游、国潮服饰等消费热点 [2] 扩消费政策方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优化消费供给 [3] - 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 [4] 深化改革举措 - 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 [4] -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研究促进民间投资政策,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4] -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新场景政策 [5] - 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路径 [5] 行业监管与竞争秩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的行业开展成本调查,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5] -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行为,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5]
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加码,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4:47
消费政策与资金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完成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 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并计划于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全年总计3000亿元资金将全部下达完毕 [1] - 资金使用将督促地方落实配套责任和细化使用计划 确保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同时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严防先涨后补和骗补套补等风险 [3] 消费数据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其中二季度贡献率为52.3% 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1] 消费亮点领域 - 重点商品消费显著升温 以旧换新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24.1%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0.3% [2] - 服务消费持续走旺 影视IP《哪吒之魔童闹海》和人形机器人出圈 假日经济带动研学旅游和国潮服饰消费升温 [2] 未来政策方向 - 着力增强消费能力 通过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促进居民收入提升 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服务消费及养老医疗托育生活服务业 推动地方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3] - 持续优化消费供给 培育国货潮品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创新应用场景 完善充电桩和商贸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 [3]
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国家发改委公布扩消费措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14:14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二季度贡献率52.3%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1] 商品消费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 [1] - 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24.1%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1] 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 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服务消费成为培育重点 [2] - 养老医疗托育等生活服务业获政策支持 [2] - 地方将有序减少消费限制措施 [2] 消费供给优化措施 - 积极培育国货"潮品"与"人工智能+"消费业态 [2] - 完善充电桩及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 [2] - 通过创新应用场景推动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2] 消费能力提升政策 - 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 [2] - 促进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
国家发改委: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推动地方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45
消费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1][3]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二季度贡献率52.3% 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3] 商品消费亮点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3] - 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24.1%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3] 服务消费亮点 - 服务消费持续走旺 假日经济带动研学旅游和国潮服饰消费 [3] - 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成为新增长点 地方举办特色文旅体育活动 [4][5] - 养老医疗托育等生活服务业获得政策支持 [5]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发改委推动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形成扩消费组合拳 [3] - 各部门出台多项重大政策 举办形式多样促消费活动 [4] - 加快落实稳就业举措促进居民收入提升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 供给端优化 - 积极培育国货潮品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创新应用场景 [5] - 完善充电桩和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 [5] - 推动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