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头条评论】 着眼高质量发展 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08-05 02:44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同时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 [1] - "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阶段,需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抓手 [1] 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 旅游业提质扩容可促进内需增长、稳定就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属性) [2] - 旅游业具有双重属性:游客既是需求主体,又构成旅游产品/服务的组成部分,使生产要素间互动更紧密 [2] - 科技进步(如大数据、VR、智慧旅游系统)与旅游业形成良性循环:技术赋能行业效率提升,行业需求反哺技术创新 [2] - 5G、AI等新技术深度应用将持续提升旅游业协同效率 [2] - 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冰雪旅游等细分领域因消费升级呈现增长潜力 [2] 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同 -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体现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大数据/AI/VR)与品质化消费需求的融合 [3] - 需同步调整生产关系(市场监管、区域协调、政策配套),否则技术优势难以充分释放 [3] - 需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支持等多维度改革构建适配新型生产力的制度生态 [3] 重点突破方向 产业协同与机制创新 - 需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框架以支持旅游业跨行业融合发展 [4] - 构建"技术驱动供给创新—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反哺技术"的正反馈机制 [4] - 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AI分析消费趋势,动态优化产品设计 [4] 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推动景区/酒店/旅行社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个性化服务能力 [5] - 重点突破低空飞行、旅游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技术瓶颈 [5] - 规模化应用5G/AI/区块链/VR等技术开发沉浸式、交互式旅游体验 [5] 产业融合与制度保障 - 需多部门协同解决跨行业标准不统一、数据不通问题,建立研发端与市场端连接通道 [6] - 建设文旅科技创新中心,制定AI等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指南与评价标准 [6] - 对新兴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动态负面清单制度 [6]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0月份下达
证券日报· 2025-08-02 00:12
经济政策与资金支持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份下达,全年计划共3000亿元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使用到年底,并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1]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二季度贡献率为52.3%,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2]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2] - 服务消费持续走旺,假日经济带动研学旅游、国潮服饰等消费热点 [2] 扩消费政策方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优化消费供给 [3] - 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 [4] 深化改革举措 - 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 [4] -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研究促进民间投资政策,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4] -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新场景政策 [5] - 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路径 [5] 行业监管与竞争秩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的行业开展成本调查,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5] -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行为,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5]
国家发改委答南都:将促进居民收入稳步提升,让大家敢消费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2:05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二季度贡献率52.3% 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3]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 限额以上家电和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4.1% [3] 行业亮点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显示扩内需政策显效 [3] - 服务消费走旺 《哪吒之魔童闹海》和人形机器人出圈 假日经济带动研学旅游和国潮服饰 [3] - 地方举办足球 篮球 水上运动等特色文旅体育活动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4] 政策与供给 - 国家发改委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出台多项重大政策 举办多样化促消费活动 [4] - 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服务消费 推动减少消费限制 培育养老医疗托育等生活服务业 [4] - 培育国货潮品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完善充电桩和商贸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 [5]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全开 释放澎湃夏日活力
央广网· 2025-07-04 09:58
暑期经济整体表现 - 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20亿 [1] - 避暑胜地伊春旅游热度暴涨155% [1] - 亲子出行比例超三成 [1] - 多业态融合消费热潮推动经济热度攀升 [1] 亲子研学旅游 - 杭州低碳科技馆推出"AI+低碳"科普活动及研学题卡导览模式 [2] - 三亚文旅部门联合酒店景区打造特色亲子度假产品 推出高考生"住两晚送一晚"优惠 [4] - 湖北联合长江流域11省市开展研学旅游 44家景区对中高考考生免首道门票 [4] - 同程预测2025年暑运亲子客群出行比例达34.7%(国内航线)和23%(国际航线) [4] 避暑旅游发展 - 伊春以155%热度涨幅位列暑期热门目的地第二 [5] - 黑龙江推出十大主题避暑线路 融入啤酒节等特色活动 [5] - 新疆巴音布鲁克景区凭借20℃清凉草原和民俗体验吸引游客 [6] - 湖北创新"冰雪+避暑"双季运营模式 6座室内滑雪场夏季开放 [8] 夜间经济创新 - 河南博物院延长开放至20点 日均接待量从1.2万增至1.7万人次 [9] - 洛阳龙门石窟夜游项目吸引游客 洛邑古城形成"夜游+汉服"新业态 [11] - 湖北7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联动餐饮购物 打造"夜游+美食"消费链 [15]
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出发,感受“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生动与美好
四川日报· 2025-06-24 08:28
文旅融合活动 - 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于6月23日在德阳中江"挂面村"启动 采访队伍分南北西3线同步进行 涵盖10个市(州)的30余个文旅点位 [2][3] - 活动聚焦文旅融合主题 展现全省探索"文旅+百业"的成效 用"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量" 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转化 [3] - 采访期间将结合当地文旅发展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地点包括花海林中 水畔山间和文旅项目现场 [2][3] 研学旅游发展 - 四川是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6个试点省份之一 采访小分队将走进多个研学基地 感受"文旅+"的创新发展 [3][4] - 活动涵盖国家(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展现全省文旅融合发展和研学旅游情况 [3]
黑龙江旅游全球圈粉:各国旅行商“群聊”合作揽客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2:45
黑龙江旅游市场发展 - 黑龙江省聚力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热度不断攀升,2025年1月至4月累计接待入境游客69.6万人次、入境游客花费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07.3%、120.6% [1] - 该省以冰雪旅游闻名中外,当前正在推动"四季保温"战略,通过海外文旅推广活动和便利化改革吸引境外游客 [1] - 2025年"五一"假期入境游客数量达7.4万人次,后续将发力端午假期市场并开展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 [5] 国际合作与旅行商建议 - 通过"冰天雪地通丝路"活动,各国旅行商提出合作建议,包括开展深度旅行体验(如锅包肉制作)、优化奖励补贴政策、重点开发研学旅行市场 [3] - 韩国旅行社代表认为黑龙江自然风光与疗愈旅游理念契合,建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 - 澳门旅行商代表提议加强两地学校联动,开发沉浸式研学旅游,并挖掘黑龙江非冰雪季的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 [5] 市场推广与客源结构 - 港澳台游客在入境客源中占比最高,澳门旅行商指出两地旅游资源差异大,存在互补合作空间 [5] - 公司依托黑龙江—东南亚旅行社联盟及7个海外推广中心,持续向境外推介冰雪/避暑旅游产品 [5] - 行业通过举办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5]
体旅融合添彩峨眉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9 09:10
赛事活动 - 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乐山·峨眉山站)暨"峨旅股份"杯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吸引4500余名全球越野跑选手参与[1] - 赛事结合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特色,设置穿行千年禅韵和杜鹃花丛的竞技路线[1] 体旅融合战略 - 公司通过打造非遗体验、禅茶品鉴、特色美食等特色旅游线路,构建"体育+文旅"全链条服务场景[1] - 持续参与中国超级足球联赛、全国桥牌锦标赛、四川省运会、乐山马拉松等赛事,推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1]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司从传统文旅企业向新兴文旅综合体转型,核心业务包括景区票务、宾馆酒店、客运索道和茶产业[1] - 拓展数字经济、沉浸式演艺、研学旅游和文创传媒等新兴领域,实现从观山赏景到休闲度假、康养禅修、文化体验的升级[1] 品牌影响力 - 通过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显著提升峨眉山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1]
三峡旅游(002627)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9:18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立足“一区带动、一带联动、一流域拉动”布局,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主导者和中国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 [2] - 2023 年 12 月完成汽车销售和钢材供应链业务剥离,持续聚焦游轮旅游主业 [7] - 深化品牌战略布局,加大宣传创新力度,提升品牌市场认可度与美誉度 [8] 游轮业务情况 - 第一批两艘省际游轮 2026 年 6 月和 12 月投入运行,第二批两艘 2028 年 6 月投入运行,达产年份预计营业收入 3.95 亿元,净利润 1 亿元 [2][3] - 正在建造的长江三峡省际度假游轮 2026 年投入运营宜昌至重庆航线,未来适时考虑开辟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航线 [3] 股权与资产相关 - 湖北三峡文控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取得湖北三峡文旅 100%股权,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直接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不变 [3] - 2023 年完成汽车销售和钢材供应链业务剥离,相关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7] 经营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受资产剥离影响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剔除因素后同口径营收同比增长 9.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37.94% [7]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987.41 万元,增长 7.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5.73% [7] - 2025 年“五一”期间主要游船产品接待游客 12.22 万人,同比 2024 年增长 16.83% [5][14] 景区相关问题 - 三峡九凤谷 2023 年 10 月 22 日至 2024 年 4 月 27 日闭园提升,同区域竞争加剧致游客量低于预期影响收益 [6][7] - 公司游船运行航线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航区平缓,游船按抗风 9 级设计,配备救生设施,联合排查演练,特殊时期禁航限航保障安全 [10][11] 行业对比情况 - 参考旅游及景区板块(申万行业分类),2024 年度 22 家上市公司中 14 家盈利占比 63.64%,8 家亏损占比 36.36% [12] 其他业务情况 - 参股设立宜昌至喜弘仁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养老项目处开业筹备阶段 [12] 股东相关问题 - 三峡资本减持股份源于 2020 年定增股份,按规定无需预披露,减持合规 [13][14] 政策与建议回应 - 研究在码头、酒店等场所设免税商店的可行性 [4] - 如有并购重组等事项以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公告为准 [7][8][12][16] - “五一”假期“两坝一峡”游轮产品推出有奖打卡、竞猜和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