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酶制剂
icon
搜索文档
25项国家级硬核技术在广西“变现”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7
日 市 h the stage F AP the L 观众沉浸式感受科技新产品。(自治区科技厅供图) 参会者在现场体验人工智能互动产品。付玮烨 摄 口 U 口 0 le) ( te (e) ( ( (@ ed] t 19 | 治区科协 解码AI 捆抱 t d 十年 明日 理论坛 发布时报 发生 中国 服务服务服务的需要 0481 8441 (334) 1584 1938 – 1949 (844) AMS 科学院百项重大 产销) "我们持续关注中国科学院这项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科技成果,主动找研发团队对接洽谈,今天已成功签约,很快就可以在抗衰老产品等合成生物学产 业领域大展身手,开辟大市场。"6月24日康盈红莓(防城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彩科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签约后信心十足,马上 着手科技成果转化事宜。 在展示区热情推介科技成果的多名中国科学院专家告诉记者,科研工作繁忙,但大家都挤出时间来南宁参加本次活动,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广 西生根开花,更好地服务广西。 与中国科学院专家一样热情奔赴此次活动的还有广西各市组队,其中,广西9个设区市的副市长带队参会。"中国科学院13位所领导、100多 ...
我国首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地方性法规表决通过!
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政策 - 常德市通过《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成为国内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地方性法规 [1][2] - 该法规共19条,核心条款(第4-15条)聚焦解决招商力度不足、研发能力弱、成果转化慢、审批效率低、人才短缺、要素成本高等产业痛点 [6] - 法规创新设立"两不罚、四禁止"营商环境优化制度,并建立容错机制 [6] 湖南省产业支持方向 - 湖南省政府重点支持酶制剂、医药中间体、动植保药物、未来食品、医美原料、生物基材料、天然产物等7大领域发展 [4] - 政策目标是将常德打造为全国一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新高地 [4] 产业基础与布局 - 常德已形成津市市、安乡县、常德经开区等多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 - 立法进程显示:2024年9月启动立法项目,12月完成初审,2025年4月二审,6月终审通过 [5] 行业活动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7] - 大会设置"AI+生物智造"主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4大分论坛 [7][9] - 配套活动包括闭门研讨会、项目路演、青年论坛及科技成果展示 [9][10] 产业服务平台 - 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行业支持 [11]
院所成果与地方需求实现同频共振
科技日报· 2025-06-27 09:14
中国科学院与广西科技合作 - 中国科学院遴选了65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推动240项成果面向广西开放转化,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空天海洋与农业等领域 [2] - 院区合作成效显著,环江喀斯特站石漠化治理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泰东盟创新港"成为面向东盟科技合作的亮丽名片 [2] - 活动促成25项合作意向项目,签约金额近9000万元,涉及合成生物学、海洋医药、生物制造等领域 [4][5] 海洋医药领域合作 - 广西默士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达成合作,利用AI搜索引擎"小科"精准匹配海洋医药技术需求 [1][5] - 海洋医药领域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高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4] 生物制造与合成生物学 - 康盈红莓(防城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聚焦高效低成本纤维素酶制剂开发,利用广西甘蔗主产区资源 [2][3][5] -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基于AI大数据的生物合成平台构建及产业应用"项目,实现高价值化合物低成本制造 [4]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看好广西区位优势,认为酶制剂产品出口东南亚市场潜力大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广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近3年年均增速达30%,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5] - 广西科技厅强化需求导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5] - 广西默士药业、康盈红莓等企业通过活动高效匹配中科院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5]
总投资7.75亿,济南百斯杰高性能新型酶制剂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济南百斯杰高性能新型酶制剂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为济南百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济南市商河化工产业园 总占地面积70067.81平方米(105.1亩) 为扩建项目 行业类别为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 [2][3] - 项目总投资77548.59万元 其中一期投资56224.02万元 二期投资21324.57万元 环保投资占比一期7.39% 二期2.91% 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3] 建设规划 - 建设周期为两期 每期21个月 将建设发酵车间(共12台165m³发酵罐)、提取及复配车间(每期1座)、罐装车间(4套自动包装线) [4] - 建成后总产能达4.5万吨/年高性能新型酶制剂 每期产能2.25万吨/年 [4] 现有产能 - 公司现有南发酵车间实际运行 产品包括液态单酶5200吨/年 液态蛋白酶3000吨/年 液态葡萄糖氧化酶(含脂肪酶)8000吨/年 全厂总产能17700吨/年 [7] - 部分液态酶需经喷雾干燥加工为固体酶制剂 产能10000吨/年 [8] 公司背景 - 济南百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HK01548)全资子公司 成立于2009年 原名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9] - 公司主营业务为饲用/工业用生物酶制剂及微生态产品 核心产品包括葡萄糖氧化酶 植酸酶 复合酶等 [10]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及四大应用领域 [11]
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发文,力争培育中试平台20个以上!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11:48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通知 - 到2027年力争培育中试能力建设平台20个以上[1][3] - 目标服务企业超过200家[2][3] - 计划孵化产品400个以上[3] 重点培育领域 - 聚焦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传统领域[5] - 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领域[5] - 针对植物底盘细胞等前沿技术培育差异化中试平台[5]
工信部等两部门:2027年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达20个以上!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培育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的三大类型中试平台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中试平台,服务企业超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支撑"小试验证—中试扩大—产业化应用"全链条 [1] - 重点培育方向包括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甲醇)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平台,以及植物底盘细胞(烟草、水稻、红豆杉等遗传修饰细胞)中试平台 [2] 平台建设原则 - 要求立足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鼓励国家级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建设 [1] - 强调市场化运作原则,支持中试平台开展有偿服务实现稳定运营 [1] - 提出完善装备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流程,强化数据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1]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济南举办,设置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等专题论坛 [3][4] - 大会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趋势,探讨革新技术与产品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 [4] - 活动包含山东头部企业走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特色环节,由山东省科技厅指导,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主办 [3][4]
工信部等两部门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
快讯· 2025-06-11 15:30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解决产业链中试环节短板和痛点 [1] - 聚焦生物制造技术发展需求,覆盖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 [1] 重点培育领域 - 针对传统领域:强化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成熟产品的中试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1] - 针对新兴原料: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醇等)等生物制造新原料开发利用平台,推动原料多元化 [1] - 针对前沿技术:布局植物底盘细胞(如烟草、水稻、红豆杉细胞等遗传修饰介质)中试平台,填补新兴领域技术转化空白 [1] 技术路径与产业需求 - 差异化技术路径成为培育重点,例如植物底盘细胞等创新生产介质的产业化应用 [1] - 政策强调结合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加速生物制造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化 [1]
守护黑土地“密码”,加强微生物资源保护
中国环境报· 2025-06-09 08:24
黑土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与生态系统危机 - 东北地区黑土地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导致生态系统面临结构性危机削弱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1] - 微生物多样性每下降10%黑土碳库稳定性降低8%有机碳分解速率减缓35%[2] - 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导致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数量减少或消失影响新型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发[2] 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 建议在"十五五"期间实施资源战略储备、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集群培育协同推进的发展模式提升黑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产力[1] - "梨树模式"通过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保水抗旱并留存微生物物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2] - 按照"存根脉、促转化、保安全"总体思路完善黑土地微生物资源保护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2] "一库三中心"保护体系构建 - 构建以国家黑土地微生物种质资源总库为核心统筹极端环境微生物采集中心、菌种功能鉴定与数据中心、功能微生物资源转化应用中心的综合性科研平台[3] - 总库设在黑龙江省履行战略资源长期保藏与应急储备职能三个中心分别承担样本采集、功能解析和产业转化职能[3] - 在东北黑土地核心区域设置长期采样点每年收集800-1000份不同深度土壤样本并建立深度微生物培养组[3] 微生物资源保藏技术与网络 - 采用超低温冷冻、冷冻干燥和斜面传代等技术确保微生物在30-50年内保持活性和遗传稳定性[4] - 构建覆盖东北三省一区的"省级总库—区域性分库—野外动态监测站"三级保藏网络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4] - 定期备份重要菌株分别存储于主库和异地备份库确保资源安全性和完整性[4]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突破极端环境采样技术攻克永冻土层、冰封湖泊等特殊生境微生物活体捕获技术[5] - 建立多模态低温保藏体系形成零下80℃超低温冷冻、液氮保存与真空冻干相结合的标准化保藏方案[5] - 搭建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年度筛选高潜力菌种不少于5000株[5] 产业化方向与产业集群培育 - 设立黑土地微生物资源开发专项基金推行"菌种资源+专利授权"市场化开发模式打造微生物经济产业示范园[6] - 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开展抗肿瘤活性物质提取、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质分离、免疫调节化合物挖掘和低温疫苗佐剂研发[6] - 在生态治理领域突破寒区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和冻土碳封存功能微生物应用瓶颈[6] - 在绿色工业领域开发低温洗涤酶制剂和食品加工低温发酵菌种在特色农产品领域筛选有益微生物打造高附加值品牌[6][7] - 在畜禽养殖领域筛选有益乳酸菌、酵母菌等制作饲料添加剂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和产量[7]
大禹生物(87197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20:5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20 日 [3] - 活动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参加“山西辖区上市公司 2025 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年报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闫凌鹏先生和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燕雪野先生 [3] 市值管理 -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为市值管理工作执行部门,将按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市值管理 [5] - 公司聚焦主业、拓展下游产业链,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提高治理水平,做好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5] 销售模式 - 2024 年度直销业务占比 50.13%,经销业务占比 47.09%;2023 年度直销业务占比 41.36%,经销业务占比 56.60%,2024 年直销业务占比首次超过经销业务占比 [5] - 公司对直销和经销模式“两手抓”,促使二者“齐头并进” [5] 产品应用 - 公司部分单菌类产品及酶制剂产品可作为宠物食品原料,能调节宠物肠道菌群平衡等 [6] 科研创新计划 - 公司坚持饲用微生物应用技术发展方向,以双引擎驱动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6] - 今年继续深挖“菌酶药肽”技术体系,开发服务中小养殖户的微生态添加剂产品,拓展家禽、水产领域业务 [7] - 针对菌酶制剂进一步开发,提高抑菌效果,促进菌酶协同能力,优化生产工艺 [7]
大禹生物(87197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3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3] - 活动地点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闫和平、总经理闫凌鹏、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燕雪野、国投证券保荐代表人刘桂恒 [3] 公司业务与业绩情况 - 2024 年新增国外销售业务,产品品类有功能性添加剂、酶制剂、菌类产品 [5] - 2024 年公司业绩下滑,原因是消费需求恢复慢、终端餐饮不振、猪存栏减少、猪料销量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禽养殖和反刍板块低迷 [5] -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94.27 万元,母公司净利润为 -2427.40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 8466.83 万元,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 8450.94 万元,母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 8559.37 万元 [7] 提升盈利能力措施 销售方面 经销板块 - 通过饲料带动添加剂销售,打造区域性饲料品牌 [5] - 向蛋禽、水产延伸,开发蛋禽新产品,打造水产拳头产品 [5] - 宣传推广教槽料、发酵浓缩饲料、8%复合预混合饲料 [5] - 聚焦出提、活抗单品拉动销售 [5] 直销板块 - 挖掘现有企业客户潜力,加强与关键客户信息化连接 [6] - 2025 年水产领域推出四大类新型产品 [6] 技术方面 - 加大新剂型等产品补充与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强化技术人员市场敏感度和服务意识 [7] - 优化动物饲养管理指导方案 [7] 养殖方面 - 延伸产业链进行生猪养殖业务,稳定销售渠道、释放产能、降低成本 [7] 成本方面 - 提升规模化采购及议价能力,优化生产安排 [7] 其他方面 - 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对长期未回款客户采取法律诉讼措施 [7] 募投项目情况 - 微生态制剂产业化项目于 2024 年 3 月 3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用途变更为生产饲料产品 [8] - 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 2024 年 12 月 31 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累计投入进度为 56.98%,现调整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 [10]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目前储备了猪场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可满足需求,后续决策将披露 [9] - 公司 2024 年亏损不满足分红条件,留存利润用于 2025 年业务拓展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