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门窗控制装置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夫妇撤回一IPO,年收入超10亿元|专精快报
36氪· 2025-05-26 14:49
公司概况 - 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为门窗五金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铰链、合页、角传动器等五金组件,对材料耐用度、强度、设计结构要求较高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孙朝霞、李增榜夫妇,合计控制94.58%股份表决权,孙朝霞直接持股49.06%,李增榜持股4.85% [15] - 员工总数931人,研发人员占比14.93%(13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63人 [14] 行业格局 - 门窗五金行业上游为锌合金、铝合金等金属制品企业,中游为研发制造企业,下游客户包括门窗厂、房地产公司等,应用于新建和存量住宅 [4] - 国外品牌(如德国hoppe、意大利GIESSE)占据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坚朗、好博等)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品牌优势,低端市场存在大量小规模企业 [6]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从6.68亿元增长至10.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4.9%,扣非净利润从6014万元增至1.88亿元,毛利率稳定在35%左右 [8] - 2024年上半年营收4.44亿元,净利润7429万元,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43.05%降至19.96% [9] - 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4.5%-5%区间,2024年上半年为4.92% [9][14] 业务结构 - 门窗控制装置贡献超90%收入(2024年上半年占比91.26%),STORO系统门窗解决方案占比5.82%,智能化门窗控制产品占比2.93% [10][11] - 针对不同地域气候开发内开内倒、窗纱一体等产品系列,拥有wehag、HOPO等多个品牌 [11] - 境外收入占比不足4%(2023年仅2.06%),前五大客户均为境内特许经销商,2024年上半年集中度达45.55% [13][14] 资本动态 - 公司撤回深交所主板IPO申请,原计划融资5.7亿元用于智能系统产业园建设,IPO过程经历两轮问询,涉及业绩稳定性、业务模式等19项问题 [1][17]
好博窗控IPO终止,严监管下业绩稳定性、经销商隐患成焦点
新京报· 2025-05-16 11:44
IPO进程与监管审查 - 公司IPO申请历时近两年后主动撤回 经历4次中止审核和2轮问询 [1][2] - 第一轮问询涉及19项内容 包括业绩稳定性 业务模式 经销收入等核心问题 [1][2] - 第二轮问询继续聚焦业绩稳定性与经销模式 交易所要求对15家特许经销商进行穿透式核查 [3][4] 经营业绩与行业对比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4.89%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2024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46% [1][6] - 可比公司坚朗五金 顶固集创2024上半年营收分别下降4.35%和5.46% 反映房地产下行周期影响 [7] - 公司解释业绩差异源于内开内倒产品在北方市场快速增长 但未充分说明与行业趋势背离的原因 [6] 销售模式与渠道风险 - 特许经销商收入占比持续攀升 从2021年56.66%增至2024上半年62.83% 前五大客户均为特许经销商 [1][3] - 交易所质疑经销商区域管理合理性 要求说明北京博弘代管多省销售的具体原因及收入划分依据 [4][5] - 行业分析指出高度依赖特许经销商模式使经营稳定性易受单一大客户影响 [3]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存货账面价值2021-2023年维持在1-1.28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最高达32.57% 存在跌价风险 [8] - 存货周转率从2021年4.16次提升至2023年5.77次 但仍需警惕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资金占用压力 [8] 知识产权纠纷 - 涉及司法案件171条 其中88.3%为公司作为原告 53.22%为外观设计专利纠纷 [9] - 与博恬五金的22宗商标纠纷持续至2024年 部分案件处于行政诉讼和复审阶段 [9][10] - 长期未决的知识产权争议可能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拓展计划 [10]
上周三家IPO企业撤回首发申请
搜狐财经· 2025-05-14 05:56
IPO撤回企业概况 - 上周共有三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材料,分别来自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和北交所 [1] - 撤回企业包括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制造业)、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制品业)和深圳市控汇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 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专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主要产品为涡轮壳及配套精密零部件 [3] - 2022年资产总额13.06亿元,营业收入11.03亿元,净利润1.03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68.43%降至2022年的54.35% [4] - 实际控制人股权高度集中(98.9024%),但存在控制权不清晰问题 [4] - 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油车,面临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行业挑战 [5] 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主营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及整体解决方案,属于轻资产企业 [6] - 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额9.08亿元,营业收入4.44亿元,净利润7456.81万元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43.05%降至2024年6月的19.96% [7] - 固定资产仅1022.66万元,主要从事设计及组装环节 [7] - 业绩在房地产低迷背景下仍保持成倍增长,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8] 深圳市控汇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多个新兴领域 [9] - 202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2.91亿元,营业收入1.66亿元,净利润1721.33万元 [10] - 毛利率维持在26.67%-30.88%区间 [1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94.02%至205.51万元 [10] - 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 [10]
好博窗控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原拟募资5.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11:13
公司上市申请终止 - 深交所于2023年6月27日受理好博窗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但公司后续提交了撤回申请,保荐人国信证券也提交了撤回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2] - 公司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及整体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系统门窗控制装置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 [2] 公司股权结构 - 孙朝霞直接持有公司49.06%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3] - 孙朝霞、李增榜夫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增榜直接持有4.85%股份,两人通过博嘉投资控制23.65%股份表决权,通过好博投资控制17.02%股份表决权,合计控制94.58%股份表决权 [3] - 实际控制人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3] 原定发行计划 - 公司原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 [3] - 原拟募集资金57,000万元,全部用于好博窗控智能系统产业园项目 [3] - 智能系统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57,859.17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7,000万元,由发行人全资子公司广东好博实施 [4] 保荐机构信息 - 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周浩、杨家林 [4]
3天内沪深各有一家公司撤回IPO 科创板IPO再获受理
财经网· 2025-05-12 09:48
新股申购与IPO受理情况 - 本周(5月12日至16日)暂未有新股申购安排 [2]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于5月9日获受理 成为年内科创板第3家获受理企业 拟募资8 65亿元 [2][3] - 2025年至今沪深北交易所共受理13家IPO 其中上交所3家(均为科创板) 深交所1家(深主板) 北交所9家 [4] 健信超导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医用MRI设备核心部件(超导磁体 永磁体 梯度线圈) 产品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约50% [3] - 打破欧美日厂商垄断 实现国产MRI超导磁体批量供应 客户包括GE医疗 富士胶片 万东医疗等 [3] - 全球MRI设备市场规模约111亿美元(2024年) 公司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4 2%(第五) 永磁体全球市占率61%(第一) [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 59亿元 4 51亿元 4 2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463 5万元 4873 47万元 5578 39万元 [3] IPO募资用途 - 健信超导拟募资8 65亿元 用于无液氦超导磁体(600套/年) 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600套/年) 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烨隆股份(已撤回)原计划募资5 71亿元 用于合金材料部件智能工厂 研发中心 物流系统建设及流动资金 [7] - 好博窗控(已撤回)原计划募资5 7亿元 [8] IPO审核动态 - 本周北交所安排酉立智能1家IPO上会 [5] - 烨隆股份(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和好博窗控(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分别于5月8日 10日撤回IPO [6][7][8] - 2025年至今沪深北交易所IPO终止60单(含6家终止注册 54家撤回) 同比减少55% [9]
3天内,2家公司撤回IPO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07:19
新股申购与IPO受理情况 - 本周(5月12日至16日)暂未有新股申购安排 [1]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于5月9日获受理 成为年内科创板第3家受理企业 拟募资8 65亿元 [1][2] - 本周仅有一家IPO安排上会 为冲刺北交所的酉立智能 [4] 健信超导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医用MRI设备核心部件(超导磁体 永磁体 梯度线圈) 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50%左右 [2] - 打破欧美 日本厂商垄断 实现国产MRI超导磁体批量供应 客户包括GE医疗 富士胶片 万东医疗等 [2] - 全球MRI设备市场规模约111亿美元(2024年) 公司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4 2%(第五) 永磁体全球市占率61%(第一) [2] 健信超导财务数据与募资用途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 59亿元 4 51亿元 4 2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463 5万元 4873 47万元 5578 39万元 [3] - 募资8 65亿元用于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 高场强超导磁体技改项目(年产600套) 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3] 沪深北交易所IPO整体情况 - 年内沪深北交易所共受理13家IPO 上交所3家(均为科创板) 深交所1家(深主板) 北交所9家 [3] - 2025年至今IPO终止60单(6家终止注册 54家撤回) 同比减少55%(去年同期133单) [8] 近期IPO撤回案例 - 烨隆股份(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厂商)5月8日撤回上交所主板IPO 原计划募资5 71亿元 [6] - 好博窗控(系统门窗控制装置提供商)5月10日撤回深主板IPO 原计划募资5 7亿元 [7]
好博窗控退考A股上市,原计划募资5.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2 00:3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4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增榜 [2] - 主要股东包括孙朝霞、博嘉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好博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2] - 公司是一家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及整体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系统门窗控制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系统门窗整体解决方案 [4] 业务与产品 - 系统门窗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内开内倒、窗纱一体、悬挂外开、平开门等多种产品系列 [4] - 拥有wehag、HOPO、iHandle、HESE、HOPO essential、essential等量产品牌 [4] - 销售渠道覆盖全国范围内的五千余家门窗厂,重要客户包括墨瑟、新豪轩、派雅、富轩、轩尼斯、亿合、飞宇、皇派、米兰之窗、安格尔、沃伦、优顿、森鹰等国内门窗厂 [4] - 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门窗控制装置、STORO系统门窗解决方案产品、智能化门窗控制产品三类产品组成,其中门窗控制装置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76%(2021)、91.11%(2022)、91.57%(2023)、91.26%(2024上半年) [6] 财务数据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6.68亿元、8.00亿元、10.42亿元,2024上半年营收4.44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5636.11万元、9055.74万元、1.94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7428.93万元 [4] - 2021年至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014.41万元、8581.49万元、1.88亿元,2024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7308.54万元 [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9.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95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1年的43.05%降至2024年6月的19.96%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4.78%、26.60%、37.54%,2024上半年为11.37% [6] 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期间多次更新资料并经历两轮问询 [5] - 2024年5月10日,公司及保荐人国信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1] - 原计划募资5.7亿元,用于好博窗控智能系统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5.79亿元 [2][5]
IPO周报:年内北交所新增受理上市申请达9单
第一财经· 2025-05-11 20:06
新增IPO受理情况 - 5月6日~5月11日当周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2单上市申请,分别为申报科创板的健信超导和申报北交所的联川生物 [1][3][4] - 健信超导为今年科创板第3家获受理企业,联川生物曾申报科创板未果后转道北交所,募资规模从6.08亿元缩水至3亿元 [1][4] - 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共新增受理13单上市申请,其中上交所3单、深交所1单、北交所9单 [1] 终止审核企业分析 - 当周2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分别为沪市主板的烨隆股份和深市主板的好博窗控 [1][6][7] - 烨隆股份核心产品涡轮壳受新能源汽车技术冲击(纯电动车无需涡轮增压器),2020-2022年毛利率从22.73%降至18.10%,客户集中度超98% [6][7] - 好博窗控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46%,预计全年营收下滑10.76%-12.68%,扣非净利润下滑25.38%-28.04% [7][8] 健信超导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2024年营收下降因永磁产品收入减少 [3] - 客户集中度持续攀升,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73.75%(2022年)升至79.62%(2024年),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占比超40% [3] - 存货规模从1.82亿元(2022年末)增至3.19亿元(2024年末),存货跌价计提金额达718.03万元(2024年) [4] 联川生物财务与经营特征 - 研发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从13.61%(2022年)降至8.38%(2024年),研发费用绝对值从3195.97万元降至3074.89万元 [4]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从24.26%(2022年)升至35.07%(2024年),存在坏账风险 [4][5] IPO注册进展 - 悍高集团在深交所排队2年多后获批注册,成为当周唯一注册生效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