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货ETF
icon
搜索文档
博时基金“换帅”
国际金融报· 2025-10-18 18:57
博时基金高管变更 - 公司董事长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于10月15日正式接任董事长并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 [1] - 此次高管变更被描述为平稳交接,体现了公司一贯的稳健经营风格 [1][7] 江向阳任内业绩 - 江向阳自2015年7月起任职,带领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2015年三季度末的1432.62亿元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09万亿元 [2] - 在其任期内,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超4500亿元,位居市场第一,非货ETF管理规模突破2200亿元 [2] - 江向阳已赴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任党委书记 [2] 新任董事长张东背景 - 张东是金融行业老将,拥有超过36年从业经验,其中在招商系工作长达31年 [3] - 其在财富管理领域积淀深厚,全程参与并推动了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3] - 2024年5月起任博时基金总经理,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6亿元,净利润7.63亿元 [3] 张东的市场观点 - 张东在2025年四季度投资联席会议上回顾市场,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多元活力,股市指数节节攀升,债市收益率曲线保持平稳 [4] - 其认为美元信用担忧和地缘政治扰动为黄金提供了独立逻辑,使其与多元投资组合形成有效互补 [5] - 展望未来,需要洞察危机中的先机,把握变局中的新局 [6] 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公司公募基金数量接近400只,债券型和货币基金规模均在4000亿元以上 [7] - 行业当前正经历深刻变革,要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并提升其占比 [7] - 对新任董事长的关键挑战在于巩固固收优势的同时,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占比 [7]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坚持价值导向与长期主义,把握市场机遇 [8] - 战略重点是强化固收和权益、主动和被动、场内和场外、线上和线下、境内和境外协调发展 [8] 公募行业高管变动概况 - 截至10月15日,公募行业年内共发生318人次高管变更,涉及129家公司,去年同期为398人次,涉及147家公司 [1][9] - 其中,董事长职务变动78人次,涉及39家公司,去年同期为82人次,涉及42家公司 [1][9] - 高管变动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原因多为工作调动、到龄退休或公司战略调整,反映了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人才流动与治理优化趋势 [9]
4月近三千亿资金借道ETF,A股市场或从防守转向适度进攻
快讯· 2025-05-07 07:01
市场资金流向 - 4月非货ETF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元 [1] 市场情绪与风险偏好 - 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已有所改善 [1] - 市场或从防守转向适度进攻 [1] 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AI)产业链的中长期潜力或逐步显现 [1]
ETF持有人结构分析
招商证券· 2025-04-23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 ETF 市场扩容、持有人及户均持有规模增长、成交活跃度提升,在政策和资金驱动下成为资本市场重要引擎,报告从市场走势、持有人分类与持仓分布等方面分析 ETF 持有人结构,并对不同 ETF 前十大持有人行为特征进行研究[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ETF 持有人结构与分类体系 1、研究背景 近年来 ETF 产品快速扩张,2012 年末非货 ETF 总规模约 1440 亿元、产品 47 只,2024 年末规模约 3.5 万亿元、产品约 980 只;持有人数量稳步提升,2021 年以来户均规模增长,2024 年末持有人近 2100 万户、户均持仓 16.6 万元;2022 年以来 ETF 成交活跃度提升,非货 ETF 月均成交额突破 10 万亿元[3][10][12] 2、ETF 持有人分类 ETF 持有人分为机构、个人和联接基金,当前非货 ETF 以机构持有为主,个人其次,联接基金占比最低;非货 ETF 联接基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占比不到两成;穿透后非货 ETF 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占比约 59%且呈上升趋势;机构投资者按类型细分,联接基金作为一类持有人不穿透[21][23][26] 3、ETF 持有人持仓分布 不同类型 ETF 持有人结构不同,A股、港股通、债券 ETF 以机构持有为主,沪港深、QDII - ETF 以个人持有为主,商品 ETF 以联接基金持有为主;2024 年末证金汇金、联接基金、保险公司是非货 ETF 主要持有人;不同机构偏好的 ETF 有分化,如证金汇金等偏好 A 股 ETF,企业年金偏好港股通 ETF 等[32][40][44] 二、不同 ETF 前十大持有人行为特征分析 1、证金、汇金 持仓集中度高、大盘偏好明显,2024 年末持有 44 只 ETF,主要是 A 股 ETF;2024 年大幅增持 A 股 ETF,下半年主要增持宽基 ETF、减持行业类 ETF[48][49][54] 2、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 持有 ETF 数量少,以债券 ETF 为主,2024 年底持有 3 只债券 ETF,近年债券 ETF 偏好提升[56][58] 3、年金 A股 ETF 持有数量多,港股通 ETF 持有份额高,债券 ETF 规模占比靠前;近年增持股票型 ETF,股债持有市值均提升;2024 年底主要增持港股科技红利和 A 股地产链[61][65][67] 4、保险公司 A股 ETF 持有数量多,偏好沪深 300ETF;2022 年底以来主要增持 A 股 ETF,2024 年下半年有所减持,结构上主要增持港股科技、减持 A 股行业类 ETF[70][73][76] 5、保险资管 股票型 ETF 持有数量占比高,债券 ETF 持有份额不高但市值占比靠前;2022 年以来 ETF 持有量下行,2024 年下半年大幅增持 A 股 ETF,换仓幅度大[78][82][84] 6、公募基金 A股 ETF 持有份额高、规模占比大,QDII - ETF 其次;2023 年持有量下行,2024 年开始增持 A 股、QDII 和商品等各类 ETF,下半年换仓幅度较大[87][91][96] 7、证券公司 - 证券公司(投资):A股 ETF 持有份额高、规模占比大;2023 下半年以来持有量下行,2024 年主要增持 A 股、债券和沪港深 ETF,下半年换仓幅度较大[98][102][106] - 证券公司(非投资):A股 ETF 持有份额高,债券 ETF 规模占比大,持有集中度较高[110] 8、银行理财 未提及 9、外资机构 未提及 10、私募 未提及 三、总结 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