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驱虫药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回归创新驱动,宠物药品及出海拓展成长空间
2025-08-24 22:4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动物保健行业 涵盖生物制品 疫苗 原料药 化学制剂和饲料添加剂等产品 下游包括畜禽养殖业和宠物行业[3][4] * 纪要涉及的公司包括瑞普生物 科前生物 回云生物 普莱柯 金河生物 生物股份和中牧股份等动保企业[3][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动保行业内卷加剧 盈利能力下降 毛利率从2020年的35%以上降至2023年的不到31%[1][11] * 下游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升 2024年TOP20出栏占比超30% 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70% 下游议价能力增强[10] * 行业创新后劲不足 同质化严重 一类新兽药证书数量从2019年的5个降至2023年的2个[12] * 产品价格战加剧 口蹄疫苗单价从2020年的1.45元/毫升降至2023年底的0.98元/毫升 降幅超32%[12] * 化学药品制剂同质化问题更为严重 以氟苯尼考为例 2023年每个文号平均销售额仅138万元[13] * 中小型动保企业面临更大生存压力 2024年部分小型企业已出现亏损[14] * 动保行业后周期属性减弱 2023年和2024年下游养殖盈利丰厚 但多数动保企业经营业绩出现下滑[16] 未来发展方向与增长点 *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在创新驱动 宠物药品领域拓展和国际市场拓展[5] * 宠物医疗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市场规模达840亿元 占整个宠物市场约30%[1][20] * 国内宠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000亿元 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10%[20] * 宠物护理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46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563亿元 预计到2027年将增加到1400多亿元[21] * 国产替代趋势形成 国际企业如硕腾在中国地区收入明显下降 本土企业逐渐缩小差距[3][24] * 创新药出口取得突破 2025年2月海正药业旗下海乐旺获得越南出口许可 为国内首款驱虫药出海的重要里程碑[24] 竞争格局与企业战略 * 动保行业主要由中小型企业主导 大型企业在生物制品中占比不到20% 但TOP10大型兽药企业收入占比接近50%[8] * 一体化战略企业在内卷背景下更具生存能力 综合性动保企业通过产品组合加服务模式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17] * 瑞普生物在生药领域拥有完善的产品矩阵 包括猪用疫苗 禽用疫苗和反刍疫苗 2022年至2024年销售收入呈现逆势增长[18] * 创新主要集中在头部上市的大型动保企业 研发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19] 其他重要内容 * 动保产品在生猪养殖营业成本中占比略超5% 远低于饲料和人工成本 但需求具有刚性 因疫病风险是养殖业最大风险[9] * 国内生猪养殖环境复杂 非洲猪瘟 蓝耳病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对养殖业构成重大困扰[9] * 国内宠物犬和猫数量已突破1.2亿只 大多数处于幼年和青年阶段 年龄超过6岁后每年的医疗费用可能达到2400元 是6岁前的一倍[22] * 90后成为主要养宠人群 对健康管理更为重视 未来就诊频率和支出有较大增长潜力[22] * 行业供给端升级 包括硬件设施迭代升级 诊疗体系完善等 将创造并满足新的需求[22] * 中国在养宠家庭渗透率 医疗支出等方面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4]
药企入局宠物药,降维打击还是水土不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45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达1.24亿只,同比增长2.1%,其中宠物犬5258万只(+1.6%)、宠物猫7153万只(+2.5%)[1] - 宠物药市场规模从2020年93.9亿元增长至2024年20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2%[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354.1亿元,2025-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0.4%[2]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外巨头主导市场,硕腾2023年中国宠物业务营收达2.02亿美元,猫三联疫苗曾被其妙三多产品垄断[3] - 进口驱虫药市占率超70%,主要企业包括硕腾、勃林格殷格翰、默沙东、礼蓝等[3] - 国产企业加速布局,11家企业猫三联疫苗通过应急评价,海正动保拥有6款宠物专用驱虫药并推出首款赛拉菌素滴剂[4] 国产替代进展 - 国产药企在品质管控、疗效针对性及国际化合规方面显著提升,部分产品达国际标准[5] - 过去八年仅批准两款宠物一类新药,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更多创新药推出[3] - 企业聚焦仿制药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逐步转向创新研发[3] 产品研发与技术能力 - 国内兽药技术与国际无代差,重点在于治疗领域选择与剂型适配性[2] - 科前生物研发犬猫通用狂犬疫苗,普莱柯、生物股份等公司布局多联苗研发[4] - 兽用mRNA疫苗获临床试验批件,创新技术持续突破[10] 渠道建设与营销策略 - 渠道呈现线上(电商、兴趣电商)与线下(医疗机构、宠物店)分散化特征[7] - 国产品牌通过线下指导、24小时热线及专属服务团队构建差异化优势[8] - 需匹配组织架构与渠道发展,加强市场教育与售后服务体系[7][8] 企业跨界布局动态 - 广药集团将动物保健作为战略重点,华润三九布局宠物健康产品,人福医药关注动物麻醉市场[6] - 跨界企业面临剂型适口性(如猫用药物设计)、经营理念及渠道适配等挑战[6][7] 国际化战略与出海方向 - 出海需优先夯实国内品牌基础(如海正动保打造海乐妙等国民产品),再拓展海外市场[10] - 通过设立全球办公室、本地化团队建设及高附加值转型切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11] - 从原料出口优势转向品牌出海,规避低价竞争模式[11] 行业发展趋势 - 竞争维度从治疗药品扩展至全方位健康管理生态,预防导向型服务成为核心方向[12] - 宠物人性化趋势深化,驱动产品迭代与全生命周期需求覆盖[10][12]
全球金霉素霸主:高杠杆扩张与行业变局突围!
市值风云· 2025-07-16 18:05
动物保健行业增长逻辑 - 养殖场规模与效率提升推动集中化养殖 疫病风险指数级上升 高品质疫苗和药物成为刚需[1] - "防大于治"成为行业共识 动保投入被视为高性价比的"保险" 可避免产业链大规模疫情损失[1] - 宠物经济爆发式增长 宠物疫苗、驱虫药、特效药和保健品需求激增 成为行业最亮眼增长引擎[1] 中国动保市场竞争格局 - 政策端"减抗限抗"及新版兽药GMP加速行业洗牌 淘汰"小散弱"企业 具备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的公司逐渐突围[1] - 下游养殖客户集团化趋势明显 采购动保产品更看重效果、服务和降本增效能力 而非单纯价格[1] - 千亿级别市场规模 竞争核心在于创新产品研发管线、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2]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持续创新能力 研发管线储备决定长期竞争力[2] -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水平 直接影响产品效果和稳定性[2] - 产品线丰富度与服务能力 能否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关键[2]
养宠市场专业健康管理需求井喷 毛孩子动物保健公司牵手中瑞供应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9:47
战略合作 - 中瑞供应链公司与毛孩子动物保健公司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渠道建设、产品流通、市场推广、品牌赋能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融合 [1] - 合作旨在锚定中国宠物健康生态的未来发展坐标 [1] 行业趋势 - 中国宠物行业正从"量"的飞速膨胀向"质"的系统升级关键跨越 养宠家庭对专业健康管理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驱虫、免疫、营养等预防类产品已成刚性需求 市场格局从单一产品竞争跃升至整合服务能力的体系竞争 [1] - 品牌间深度资源协同与战略协作成为驱动行业价值升级的核心引擎 [1] 中瑞供应链公司 - 依托瑞普生物(300119)集团优势 已构建产品整合、数据赋能、仓配响应与渠道覆盖四位一体的支撑体系 [1] - 采用"平台化运营+数字化管控"模式 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撑 [1] - 将为毛孩子动物保健公司旗下高端宠物药品铺设通往全国终端的高效物流与服务网络 [2] 毛孩子动物保健公司 - 背靠健康元(600380)药业与丽珠医药两家医药企业 深植高端原料药研发土壤及人药转化经验 [1] - 聚焦驱虫药、创新药与专科药等高端制剂的全链条布局 丽珠医药在动物驱虫原料药领域多款核心产品全球市占率领先 [1] - 加速编织覆盖核心宠物医院、优质门店及主流电商平台的全国销售网络 并通过专业团队提升终端动销效率与品牌声量 [2] 合作协同效应 - 中瑞供应链公司的高效物流与服务网络与毛孩子动物保健公司的尖端研发制造能力形成交汇 [2] - 毛孩子动物保健公司在驱虫等关键领域的深厚研发积淀与产品优势将通过中瑞供应链公司的渠道渗透力更敏捷、精准地抵达宠物家庭 [2]
宠物医药:突破从0到1,何以从1至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宠物医药行业 - **公司**:瑞普生物、普莱柯、科前生物、中牧股份、爱宠生物、海正动保、硕腾、英威特、柏林格、回顺、科天生物、生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宠物药品市场特征**:需求爆发与供给瓶颈矛盾,市场规模从 2020 年不到 94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将近 210 亿元,年复合增速 22%;需求刚性贯穿宠物全周期,不同年龄段犬猫疾病发病率高;宠物老龄化加速,2024 年七岁以上老年犬占比达 23%,老年猫占比从 3%增至 11%,未来三年超 3000 万只宠物步入中老年;养宠意识提升增强消费意愿[1][2] - **宠物临床用药问题**:存在供给瓶颈,老年病用药紧缺且长期依赖进口;通过人药转化,发布《宠物临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药品目录》缓解供需矛盾;加速研发创新,今年 6 月实现首个国产单抗药物临床批件[4] - **国产企业核心疫苗进展**:在猫三联疫苗领域取得突破,瑞普生物 2024 年 1 月推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猫三联疫苗瑞苗舒,截至 2025 年 6 月有 11 款国产猫三联疫苗上市;狂犬疫苗和犬联苗领域国产替代加速[5] - **宠物疫苗市场现状**: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加速,强制免疫狂犬疫苗市场份额约 30 - 40 亿元,猫三联和犬联核心疫苗分别约 20 亿元左右;国产企业撕破外资防线形成技术集权效应[6] - **国产猫三联疫苗优势**:毒株匹配性高,使用本土猫毒株研发;价格低 20%左右,一针进口妙三多 65 元左右[7] - **国产猫三联疫苗市场竞争**:处于蓝海竞争状态,城镇宠物猫免疫渗透率不到 10%,国产猫三联起步晚,需共同进行消费者教育[8] - **国内动保企业布局**:超 10 家企业涉足宠物疫苗领域,分传统兽药背景派和人用药跨界技术降维派;瑞普生物有 17 项宠物新兽药注册证书,布局前沿品种,2024 年疫苗营收同比增速超 800%;普莱柯推出多种产品并研发犬二联活疫苗;中牧股份布局多种疫苗和化药;科前生物收购宠物医院搭建渠道[10] - **国产动保企业挑战**:渠道建设需打破障碍,外资品牌与连锁宠物医院深度合作,溢价能力强;瑞普、普莱柯、科前等企业通过自建或合作宠物医院缩小差距[11] - **国内动保企业未来趋势**:推进 MRNA 技术布局,创新给药模式等重塑行业格局;老龄化宠物流行病管理需求增加创造市场空间;关注领先和布局完善的公司,创新技术推动企业从替代向领跑发展[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用转化药品目录包括化疗、眼科及皮肤等十种类型[4] - 一针进口妙三多售价通常在 65 元左右[7] - 城镇宠物猫的免疫渗透率不到 10%[8]
专家访谈汇总:养宠养成“伴侣”,谁能吃到情绪价值的溢价?
跨境旅游消费升级催生结构性机会 - 2024年全球跨境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出行人次达14亿,市场规模超1.6万亿美元,距离疫情前峰值仅差4% [3] - 中国出入境人次达1.8亿,跨境旅游收支总额近2900亿美元,恢复速度和体量显著领先全球 [3]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73%,出境游集中在东南亚、日韩等中短线目的地,机票预订增长超25% [3] - 区域间跨境短途游成为主流,反映中产群体对性价比和碎片化休闲需求结合 [3] - 中国游客回归重塑全球旅游消费结构,提振机场运营商、航空公司、目的地营销机构、出境游服务商等产业链 [3] 兽药行业供需变局下的机遇 - 2024年中国兽药市场达数百亿元,预计未来年均增长5%-8%,受畜牧规模化与宠物经济双重拉动 [4] - 消费端需求向疫病防控、新型疫苗、安全性提升、绿色低残留转变,推动产品结构从化学药物向生物制品升级 [4] - 行业呈现"双极化"竞争格局:大型企业主导品牌渠道,中小企业在宠物药、局部疾病防治等细分市场差异化突破 [4] - 大型畜禽养殖企业更关注防疫效率、产品残留和经济效益,对高品质高稳定性兽药需求提升 [4] - 行业向高效安全环保方向迭代,高端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 [6] 宠物医疗市场发展趋势 - 人宠关系向"伴侣"转变,宠物医疗支出快速增长,驱虫药、疫苗、皮肤病治疗类产品需求上涨 [6] - 美国宠物医院平均单家营收超300万美元,中国人均宠物支出持续提升,宠物医院连锁化具上亿营收潜力 [6] 国产口腔医疗替代加速推进 - 65岁以上人口缺牙率超50%,青少年错颌畸形率达70%,未来5-10年口腔诊疗市场将持续扩容 [7] - 2025-2030年下沉市场年均增速有望高于一线城市5-8个百分点,是民营连锁与远程医疗平台扩张核心方向 [7] - 带量采购覆盖种植体、正畸材料等领域,未来五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35%-40% [7] - 公立机构主导重症病例处理与教学资源,民营机构在种植、正畸、美学修复等自费项目占据优势 [7] - 广东、江苏、山东占全国口腔资源50%以上,广东在器械、耗材、服务机构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7] - 未来五年口腔服务将转向预防+个性化管理+长期复购的消费闭环 [7] 中美经贸会谈对液化气市场影响 - 2025年5月12日中美取消91%加征关税,余下"对等关税"90天内降至10% [8] - 美国产品成本结构大幅改善,6月FEI丙烷纸货价格上涨43美元/吨 [8] - 中方港口4月到船量环比激增31.44%至154.7万吨,反映市场预判先行 [8] - 美产LPG重返中国市场窗口打开,利好能源进口商与LPG航运企业 [8] - 6月FEI丙烷纸货价格从517美元/吨涨至560美元/吨,涨幅8.3% [8] - 美国产能+关税优势将带来套利窗口,建议关注具备长约、期货对冲能力的LPG贸易商与仓储企业 [8] - 沙特CP价格或进入下行周期,对中东资源出口商构成挑战 [8] - 现货进口盈利模型有望逐步修复,利好贸易能力强、对冲体系完善的进口型能源企业 [8] 对美海运"爆舱"现象分析 - 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落地后,全国主要出口港口对美航线舱位被快速抢空,订舱与出货量较常态高出3~4倍 [9] - 出口热潮动因:积压的高关税推迟发运货物等待释放,企业预判政策波动倾向90天内抢占低税窗口 [9] - 船公司此前削减对美航线运力配置,转投东南亚、欧洲航线 [9] - 5月9日美西、美东航线运价分别上涨3.3%、1.6%,预计未来几周进一步上行 [9] - 海运相关企业如集装箱航运、港口运营、货代平台将直接受益 [9] - 美国客户订单快速重启,付款与排单动作明显加快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