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纯多晶硅
icon
搜索文档
大全能源股价上涨3.27% 参与包头晶硅光伏产业座谈会
金融界· 2025-08-12 00:4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5时22分,大全能源股价报27.1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86元,涨幅3.27% [1] - 当日开盘价为26.62元,最高触及27.39元,最低下探26.20元,成交额4.26亿元,振幅4.52% [1] 主营业务与板块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 [1]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光伏设备、新疆板块、半导体概念 [1] 行业动态 - 8月11日包头市举行晶硅光伏产业政商恳谈会,大全新能源等企业代表参会 [1] - 会议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及企业需求展开讨论,强调通过科技创新、绿电应用及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15.1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525.21万元 [1]
新疆产业链白皮书:光伏篇:战略引领,产业腾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疆光伏具备资源、土地、政策三重禀赋,区域产业链加速成型,有向高效能、全链条光伏产业生态转型潜力 [3] - 当前处于上游过剩出清期,建议布局中下游高效率制造环节,中游制造企业有望率先迎来估值修复 [3] - “东数西算”“绿色算力”拓展本地消纳,缓解外送瓶颈,提升新疆光伏项目经济性和边际收益 [3] - 能源与产业双重安全价值凸显,具备长期战略配置意义,转型过程将增强我国新能源供应链韧性 [3] - 新疆有望实现从资源型输出基地向高效能、全链条光伏产业生态的转型升级,重点关注中游制造环节低成本与一体化企业及在新疆深度布局中游环节的光伏企业 [3][8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全球能源转型促使各国寻求低碳替代品,光伏发电成为关键力量,在中国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疆发展光伏产业有特殊战略意义 [5] - 新疆经济依赖资源型产业面临问题,光伏产业崛起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6] 新疆光伏产业资源禀赋与优势 - 太阳能资源:新疆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核心区域之一,日照时间长、百分率高、辐射总量大,理论蕴藏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 40%居首,开发稳定性和经济性好,储量约 42 亿千瓦 [7][9] - 土地资源:新疆面积大,荒漠、戈壁和荒原广阔连片、地势平坦,未利用土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土地分布与太阳能资源高辐射区契合,适合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光伏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建设 [13][14] -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新疆光伏产业,涵盖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疆电外送”工程和地方政策拓宽电力消纳路径,加快相关基地和园区建设 [16][17] 新疆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上游原材料生产:2024 年新疆工业硅总产能 290 万吨、产量 259 万吨,多晶硅总产能 75 万吨,但价格下跌致新增产能延迟投产,开工率下降。生产稳定、产能利用充分、分布集中,不过面临高品质硅石稀缺、运输成本增加等挑战 [20][24][29] - 中游组件制造:新疆在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制造方面取得进展,但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有待提升,产能不足,需加大投入提升竞争力 [30][34] - 下游电站建设和运营:截至 2024 年 12 月 30 日,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 1 亿千瓦,光伏装机 5666 万千瓦。建设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运营建立运维管理体系,但面临并网、消纳、外送和本地需求等问题 [38][40][45] - 重点企业及其项目:新疆大全专注高纯多晶硅,产能 30.5 万吨居行业第一梯队,积极布局多领域项目;新特能源主要业务为多晶硅生产销售和新能源解决方案,BOO 模式将成未来主要方向,积极推动运营电站建设;合盛硅业是硅化工头部企业,工业硅和有机硅产能世界前列,光伏领域规模扩张,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46][54][69] 新疆光伏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 上网与消纳困难,保障机制未完全建立,外送通道建设周期长,存在“弃光限电”问题 [79] - 配套能力薄弱,关键设备和辅材本地配套欠缺,人才缺口大,技术创新能力有限 [81] - 市场化竞争激烈,补贴政策退坡,企业利润空间压缩,技术研发停留在低端制造层面 [81] - 美国及西方国家涉疆政策阻碍新疆光伏产业出口和全球市场份额,影响供应链稳定 [82] 投资分析意见 - 关注中游制造环节的低成本与一体化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关注在新疆深度布局中游环节、具备资源整合能力、享受地方政策扶持的光伏企业,如新疆大全、新特能源、合盛硅业 [3][83]
大全能源副董事长:未来若出现符合主营业务的优质标的,将审慎考虑并购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5-29 21:53
行业现状与公司策略 - 晶硅产业链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企业通过控产、技术升级和财务优化抵御周期性冲击 [1] - 公司正在关注行业趋势与市场动向,未来可能审慎考虑符合主营业务发展方向且具备战略协同价值的并购机会 [1] - 公司作为光伏产业主要参与者,支持并配合行业探索解决方案,同时将股东利益置于核心位置 [1] 成本控制与生产计划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硅料单位现金成本为36.82元/kg,单位成本为53.08元/kg [2]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原辅料采购、工艺流程和数字化等方式继续降本增效 [2] - 预计第二季度产量为2.5万吨至2.8万吨,2025年全年总产量预计为11万吨至14万吨 [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4.11亿元,同比下降54.62%,净亏损27.18亿元,同比下降147.17%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07亿元,同比下降69.57%,净亏损5.58亿元,同比下降268.78%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N型料占比为70% [3] 市场与客户关系 - 公司目前没有明确的海外扩产计划,将持续聚焦主业、保持充沛现金和低资产负债率 [2] - 公司与隆基绿能、TCL中环、双良节能等头部客户签订的长单合同均在正常履行 [2]
特变电工(600089):积极扩展能源业务,输变电装备持续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5-13 2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一季报逐步改善,能源业务稳健且火电容量扩张,输变电业务贡献加大,硅料业务影响逐步减弱,长期来看公司能源优势稀缺且难以复制,预测20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能源业务影响24年表现,一季报逐步改善 - 2024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Q4单季度出现亏损,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但环比Q4逐步改善 [1][11] - 2024年硅料、煤炭等产品价格调整致整体毛利率下降,费用率小幅提升,全年计提减值35.6亿,归母净利率4.2%,Q1盈利明显改善,归母净利率修复至6.8% [7][11] - 一季度末公司现金类资产约280.3亿,负债率56.8%,围绕能源资源优势扩张经营体量,期末固定资产扩至822亿,在建工程148亿,后续投入有望逐步贡献 [7][12] 发挥资源优势扩张能源板块,输变电装备业务快速增长 - 煤炭业务稳健,核定产能7400万吨,2024年满产满销,疆外销售占比超25%,收入192.64亿,同增5.7%,价格下行致毛利率下降约14pcts,未来疆煤外运有盈利提升空间 [7][18] - 电站规模快速扩张,Q1末电站容量8.78GW,火电新增2GW至5GW,风光电站容量分别为2.4GW、1.3GW,发电贡献加大,2024年确收风光建设项目3GW,同比增长36% [7][18] - 公司披露20Nm3煤制气项目,预计年转化原煤约580万吨,副产化工品,产品面向华北、华东市场,以2.53元/Nm3估算项目利润总额约16亿,有望打开盈利新空间 [7][22] - 输变电业务贡献加大,2024年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业务收入223.63亿,同比增长20.98%,电线电缆收入156.92亿,同增15.81%,完成多项装备研制,开关成套设备批量应用,全年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491亿元,同比增长21.4%,一季度维持较快增速 [7][24] 硅料业务影响逐步弱化,多项业务进展积极 - 2024年度公司高纯多晶硅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硅料价格下行、产能处置造成较大亏损,下半年调整产线开工,低位运行,预计影响将逐步减弱 [7][26] - 2024年新特能源逆变器、SVG等业务量快速增长,逆变器全年出货量突破20GW,海外超7GW,同比增长超120% [26] - 2024年公司黄金业务收入11.9亿,大幅增长188%,Q4单季4.7亿,成本增长致毛利率略有下行,目前金矿产量2 - 2.5吨/年,考虑金价变化,黄金贡献有望加大 [2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206|97867|100739|113272|128553| |同比增长|2%|-0%|3%|12%|13%| |营业利润(百万元)|16909|4874|7808|8768|9690| |同比增长|-37%|-71%|60%|12%|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03|4135|5605|6298|6964| |同比增长|-33%|-61%|36%|12%|11%| |每股收益(元)|2.12|0.82|1.11|1.25|1.38| |PE|5.6|14.6|10.8|9.6|8.7| |P/B|1.0|0.9|0.9|0.8|0.8|[8]
大全能源手握135亿资金储备对抗行业低谷期 工艺改进驱动硅料成本领跑行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0: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8亿元 [1] - 亏损主要源于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近30亿元 [2] - 扣除资产减值损失后公司仍保持一定盈利能力 [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金储备合计约135.2亿元,包括货币资金50.1亿元、定期存款81.1亿元、银行承兑汇票4.0亿元 [1][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加剧导致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甚至跌破行业现金成本 [2] - 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2] - 公司通过"逆周期投入"策略应对行业低谷期 [3] 产能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 [1] - 98%以上的产品达到电子三级水平,质量指标位于行业前列 [1] - 正在横向拓展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有望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1] - 报告期新增专利申请177项,累计获授权专利429项 [3]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通过工艺改进实现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7% [3] - 年内新增43项降本措施研发立项 [3] - 硅耗与能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 采用"技术+管理+数字化"多维协同策略实现降本增效 [3] 外部挑战 - 2021年被美国商务部列入UFLPA实体清单,限制与美国公司业务往来 [2] - 凭借成本控制、资金储备和技术创新缓解了市场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