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下跌0.61%
金融界· 2025-08-12 21:02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下跌0.61%报3373.85点 成交额760.4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7.35% 近三个月上涨11.64% 年初至今上涨41.30% [1] 指数构成 - 选取50只港股通科技龙头公司 标准包括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营收增速较好 [1] - 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 样本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37.12% 信息技术占比26.79% [1] - 通信服务占比17.89% 医药卫生占比17.18% 工业占比1.03% [1]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新上市证券市值排名前十可在进入港股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港股通资格变动时同步调整 [2] 跟踪基金 - 包括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A/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C等10只公募基金 [2]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2.46%
金融界· 2025-06-24 20:36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2 46%报3184 52点成交额686 9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 56%近三个月下跌3 92%年至今上涨29 38% [1] 指数构成 -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样本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可临时调整 [2] - 新上市证券市值排名前十且进入港股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资格时进行调整 [2] 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包括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C/A、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等10只产品 [2]
公募降费进行时:超千只基金年管理费率不超0.15%
证券日报· 2025-05-26 00:19
公募基金行业降费行动 - 5月以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头部公募机构宣布调低旗下部分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 [1] - 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在0.15%及以下的产品数量达到1009只 [1][4] - 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年费率降至1.2%及以下托管费年费率降至0.20%及以下 [4] 债券基金降费情况 - 易方达基金调低两只债券基金管理费年费率: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从0.30%降至0.15%投资级信用债基金从0.35%降至0.30% [2] - 交银施罗德基金宣布自2025年5月9日起调低安心收益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年费率 [2] - 万家基金自5月16日起将信用恒利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从0.40%降至0.30%托管费年费率从0.10%降至0.075% [2] ETF降费情况 - 鹏华基金自5月9日起将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管理费年费率从0.6%降至0.45%托管费年费率从0.15%降至0.10% [3] - 华夏基金自5月15日起将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从0.50%降至0.15%托管费年费率从0.10%降至0.05% [3] - 当前ETF产品管理费年费率最低为0.15%托管费年费率最低为0.05% [4] 降费政策与行业影响 -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引导调降指数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费率 [5] - 降费行动加速行业分化头部机构凭借规模效应和投研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中小机构承压转向能力竞争 [5] - 行业需通过投研能力强化长期业绩同时开展产品创新和投顾服务实现投资者与机构共赢 [6] 基金规模数据 - 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115.66亿元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48.72亿元 [3]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持续深化,低费率产品数量超过千只
环球网· 2025-05-23 10:19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 -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调低旗下基金产品费率 包括易方达基金 鹏华基金 华夏基金等 [1] - 易方达基金率先调低两只债券基金管理费率 其中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年管理费率从0 3%降至0 15% 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债券基金年管理费率从0 35%降至0 3% [3] - 鹏华基金宣布自2025年5月9日起下调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费率 管理费年费率由0 6%调低至0 45% 托管费年费率由0 15%调低至0 1% 其联接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 5%调低至0 45% [3] - 华夏基金自5月15日起下调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及联接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 5%至0 15% 托管费年费率由0 1%至0 05% [3] 低费率产品市场现状 - Wind数据显示 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在0 15%及以下的产品数量在今年历史首次超过1000只 [3] - 低费率产品数量分布居前的公司包括易方达基金112只 华夏基金60只 博时基金49只 汇添富基金47只 南方基金43只 [3] 监管政策与行业影响 - 监管层稳步推进公募降费 第一阶段管理费改革和第二阶段交易费改革已落地 第三阶段瞄准基金销售环节 [4]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2025年起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 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费用 [4]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步降低投资者成本 将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 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 引导行业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4]
大扩容!超千只基金产品费率低至“地板价”
券商中国· 2025-05-22 07:25
低费率基金产品数量突破千只 - 管理费年费率在0.15%及以下的低费率基金产品数量首次超过1000只 [1][7] - 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等多只基金将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15%的最低水平 [1][3] - 23只基金主动降费至0.15%以下区间,123只新成立基金直接设定0.15%的低费率 [8] 头部公募持续降费动态 - 易方达基金率先降费,旗下两只债券基金管理费率分别从0.3%/0.35%降至0.15%/0.3% [3] - 鹏华基金将港股通科技ETF管理费从0.6%降至0.45%,托管费从0.15%降至0.1% [3] - 华夏基金黄金股ETF管理费从0.5%降至0.15%,托管费从0.1%降至0.05%,创同类最低 [4] - 交银施罗德、万家基金等同步调低债基费率,涉及管理费、托管费及销售服务费 [4] 低费率产品市场格局 - 易方达基金以112只低费率产品居首,华夏(60只)、博时(49只)、汇添富(47只)、南方(43只)紧随其后 [8] - 降费产品覆盖超百亿规模基金(如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基规模115.66亿元)及成立20年以上的老产品 [4][5] 监管推动行业费率改革 - 2023年7月《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发布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从1.5%降至1.2%,托管费从0.25%降至0.2% [9] - 2024年11月多家公司调降股票型ETF费率至0.15%(管理费)+0.05%(托管费)最低组合 [10] - 2025年QDII基金管理费高于1.2%的调至1.2%,托管费高于0.2%的调至0.2% [10] - 证监会计划2025年进一步降低销售环节费率,预计年均为投资者节约450亿元 [10][11]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下调费率
快讯· 2025-05-08 10:58
基金费率调整 -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管理费年费率由0 60%下调至0 45% [1] - 基金托管费年费率由0 15%下调至0 10% [1] 基金基本情况 -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成立于2021年12月 [1] - 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规模为4 67亿元 [1] - 近1年收益率超过50% [1]
科技板块韧性凸显,主被动融合赋形鹏华科技投资共同体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09:32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重构 - 全球科技竞争从单极时代转向多极突破新纪元 中国在5G 量子计算等领域构建全产业链优势 [1] - DeepSeek的混合专家模型技术突破对美国AI霸权形成挑战 技术扩散效应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 [1] - 关税博弈本质是科技实力战略博弈 加速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进程 A股科技板块成为资金配置核心战场 [1]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一季度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134亿元 科创板与创业板分别获139亿和63亿买入 科创板持仓占比达4.72%创历史新高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 4月份额增加65亿份 获资金净买入43亿元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大型科技股 [2] - 鹏华芯片产业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42.82% 排名同类前3% 鹏华高端装备一年持有A净值增长率37.39%排名前5% [3][4] 科技产业三大结构性特征 - AI大模型驱动人形机器人 AI+医疗等场景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 [3] - 半导体国产替代从设备向材料延伸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突破30%临界点 [3] - 光伏与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确立优势地位 [3] 鹏华基金科技投资方法论 - "望远镜"策略:通过主动深度研究把握高端制造和半导体周期 如鹏华碳中和主题和芯片产业基金表现优异 [3] - "显微镜"策略:布局科技主题ETF三层框架 包括宽基指数 行业指数和增强策略 运用AI算法挖掘Alpha收益 [5] - "多棱镜"策略:跨市场配置港股通科技ETF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超70% [6] 港股科技投资机会 -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低估值 流动性改善和政策利好三重优势 南向资金持续买入凸显配置价值 [6] - 鹏华基金通过港股通科技ETF覆盖优质互联网科技龙头 为投资者提供跨市场工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