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下跌0.61%
金融界· 2025-08-12 21:02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下跌0.61%报3373.85点 成交额760.4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7.35% 近三个月上涨11.64% 年初至今上涨41.30% [1] 指数构成 - 选取50只港股通科技龙头公司 标准包括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营收增速较好 [1] - 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 样本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37.12% 信息技术占比26.79% [1] - 通信服务占比17.89% 医药卫生占比17.18% 工业占比1.03% [1]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新上市证券市值排名前十可在进入港股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港股通资格变动时同步调整 [2] 跟踪基金 - 包括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A/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C等10只公募基金 [2]
南方基金:避险情绪降温,一文速览全球资产最新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07
中东局势缓和的市场影响 - 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全面停火 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快速降温 原油和黄金价格下跌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1] - 原油价格中的"地缘风险溢价"被挤出 中东作为重要石油生产和运输枢纽 冲突缓和缓解供应短缺担忧 [2] - 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回流至风险资产 如全球股市 市场不确定性降低推动风险偏好回升 [2] 油价下跌的传导效应 - 油价下跌直接缓解美国通胀压力 尤其影响交运服务和非耐用品通胀 [5] - 通胀降温可能增强美联储降息确定性 近期两位美联储官员暗示最快7月降息 [6] - 降息预期若强化 将改善全球流动性 新兴市场特别是港股可能受益 [6] 港股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当前PE-TTM约10倍 处于全球估值洼地 可能吸引国际资金流入 [6] - 港股科技板块集中中国优质新经济企业 包括互联网、消费电子、生物科技等领域 有望受益于流动性改善 [6]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14年底以来总收益达227% 年化12% 覆盖通信、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行业 [8] 行业配置逻辑 - 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回升双重驱动下 港股或迎来重要配置窗口 [6] - 科技股因高成长性特征 在市场情绪回暖时通常率先受益 [6]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作为工具 链接中国智造与全球资本 聚焦高成长科技主题 [8]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布局港股科技龙头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6-16 20:39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特征解析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整体表现 [1][3] - 行业分布均衡,覆盖港股互联网、汽车及创新药等核心产业,在汽车、医药生物中相对高配,电子、传媒及计算机相对低配 [1][11]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69%,覆盖比亚迪、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产业龙头,减少对第二梯队互联网配置 [1][12]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7][10] - 选样方法注重基本面,剔除营收增速连续为负且研发投入不足3%的证券 [5][10] 指数市场表现 - 指数弹性较大,2015-2017年、2019-2020年及2024年中期以来三轮港股行情中表现领先同类 [1][22] - 2014年底以来年化收益率6.37%,高于国证港股通科技(5.16%)和恒生科技(-11.77%) [23] - 2025年以来上涨30.9%,跑赢恒生科技(17.27%) [24] - 截至6月13日市净率3.05倍,市盈率21.63倍 [19] 港股市场特征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累计净买入由年初3.3万亿元增至6月13日3.9万亿元 [26] - 2005年以来20年内A+H科技指数相对市场综合指数累计超额近90% [28] - 科技溢价抬升周期约5年,与产业变革相关,如2008-2010智能手机、2013-2015移动互联网、2019-2021新能源行情 [29] - 当前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获政策支持 [31]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产品 - 代码159269,6月18日起发行,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 [37] - 管理费率0.3%,托管费率0.05%,基金经理罗文杰、高兴坤 [38] - 南方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1.27万亿元,管理394只基金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