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托管
搜索文档
黄金暴跌背后的“猫腻”:普通人冲进去前,必须看清这3个陷阱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15
金价市场动态 - 伦敦金现价格跌破3900美元/盎司,较前期高点下跌超过11% [1] - 国内沪金价格单日暴跌3%,跌至905元/克 [1] 杠杆投资风险 - 加杠杆炒金存在风险放大效应,例如10倍杠杆下金价下跌5%将导致本金亏损50%,20倍杠杆下金价下跌3%即可导致爆仓 [3] - 杠杆炒金涉及高额隐性成本,包括黄金T+D合约的递延费、杠杆ETF每年1.5%的管理费以及短期频繁交易可能吞掉15%本金的手续费 [3] - 有投资者拿10万元加10倍杠杆,在金价单日下跌6%的情况下亏光本金并倒欠平台2万元 [3] 黄金托管骗局 - 部分黄金托管承诺月息0.5%-1%的高息,实为庞氏骗局,例如青岛某金骗局导致4000多人损失超2亿元 [5] - 非法骗局形式包括伪装成“APP存金”或“租赁返利”,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游戏 [5] -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只有银行、证券等持牌机构可从事黄金资产管理,金店或APP的托管服务均属非法 [5] 黄金消费与投资溢价 - 部分品牌黄金饰品溢价高昂,例如某故宫联名吊坠2.5克售价3999元,折算每克1599元,较905元/克的原料价溢价70% [5] - 黄金饰品回收时仅按原料价计算,高溢价购买可能导致大幅亏损,例如秦阿姨花6万元购买40克“低价金条”,变现时亏损1.5万元 [6] - 消费与投资需区分,投资应选择银行投资金条(溢价2%-3%)或黄金ETF(零溢价)等贴近原料价的品种 [6] 合法投资渠道 - 合法黄金投资渠道仅限四类:银行或金店的实物金、银行积存金、证券账户黄金ETF(如518880)、期货公司黄金期货 [8]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节奏建议分批买入,例如10万闲钱可在伦敦金3900美元以下投2万,3800美元补3万,3700美元补5万,或每月定投500元积存金以摊薄成本 [9] - 黄金在家庭资产中占比应控制在5%-10%,作为抗风险资产而非投机工具 [10]
花10年囤金,如今一夜归零!黄金暴涨背后,最大的受害者是谁?
搜狐财经· 2025-11-01 21:20
事件概述 - 中国黄金加盟店违规开展“黄金托管”业务,运营者卷款跑路,导致消费者巨额损失 [1][5][10] - 北京双井富力广场店涉及黄金72.8公斤,总价超一千万元,全国多地类似事件涉及总值可能超过五千万元 [1][5] -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品牌方于2024年4月1日同意垫付北京富力广场店受害消费者损失 [17] 业务模式与违规分析 - 加盟店向消费者推销“黄金托管”业务,承诺手续费减免和额外赠金,但消费者付款后并未获得实物黄金,仅得到“托管保证单”或“无忧预定证书” [3][5]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黄金积存、资产管理等业务仅限金融机构开办,普通金店无资格涉足,该业务从根本上是违规操作,甚至涉嫌非法集资 [7][10] - 涉事门店的运营主体已变为“北京三鼎原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品牌方称只授权其销售黄金,从未允许开展任何托管业务 [7] 加盟体系与管理漏洞 - 截至2022年底,中国黄金在全国的3642家门店中,加盟店比例高达97.1% [22] - 所有爆雷门店均为加盟店,它们使用“中国黄金”品牌招牌,但内里是个体户在经营,消费者难以区分直营与加盟 [15] - 庞大的加盟网络暴露出管理漏洞,品牌方对加盟店的监管存在不足 [22] 行业影响与警示 - 此类“托管”骗局已席卷全国多地,非中国黄金独有问题,整个珠宝行业在加盟浪潮中面临同样考验 [10][22] - 法律专家指出,品牌方允许加盟店使用其招牌,出事後想完全推卸责任并不容易,关键在于品牌方是否尽到监管责任以及消费者是否被明确告知为加盟店 [19][20]
多地预警黄金投资骗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1:35
黄金市场行情与风险背景 - 国际金价延续涨势,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350美元/盎司,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6% [1] - 金价上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推升避险需求等因素支撑 [1] - 金价持续攀升背景下,借黄金投资名义进行的诈骗案件同步攀升 [2] 典型黄金投资骗局模式 - 黄金托管骗局:以“存金生息”、“保本炒金”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黄金后不提取实物,由金店提供托管服务并承诺高额利息或赠品,但金店往往不具备托管资质,本质是借新还旧的骗局 [6] - 租赁返利骗局:诱导消费者购买黄金后不提取实物,转而与关联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承诺定期支付固定租金回报,实际上并无真实黄金交易,属于“庞氏骗局” [6] - 虚拟投资骗局:通过设立虚假黄金交易平台、伪造黄金投资产品,利用“高回报、稳赚不赔”话术吸引投资者,后台操控数据制造盈利假象,骗取资金后卷款跑路 [7] 重大案例判决结果 - 山东青岛金某金行贵金属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香及其女儿李某,在无金融业务资质情况下,以经营“黄金延期交付”为名,承诺每月0.5%至1%的高额利息,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超过4亿元 [10] - 所募资金大部分用于支付前期投资者本息以维持骗局,集资参与人实际损失逾2亿元 [10] - 刘某香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30万元 [10] 合法投资渠道与资质核实 - 核实机构资质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询金融业务许可,警惕金店自行宣传的“托管服务” [12] - 国内合法黄金投资渠道仅限四类:在正规金店或银行购买实物黄金、在银行购买黄金积存产品、在证券账户或银行购买黄金ETF、通过期货公司等正规渠道购买黄金期货合约 [12] - 黄金资产管理业务仅限银行、证券、期货等持牌金融机构开展,且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7]
浙江一金店暴雷!老板套现41亿完美隐身跑路,多名投资者血本无归
搜狐财经· 2025-06-11 18:00
公司概况 - 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13日,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溫固海 [6] - 公司主营业务为黄金托管,其他珠宝设计、金银制品等业务被指为套取黄金的幌子 [6] - 公司曾用名浙江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小微企业性质,司法案件记录显示存续状态 [6] - 2023年员工规模约20人,行业分类为文化体育用品及珠宝零售 [6] 商业模式 - 推出"涨了赎回赚差价,跌了退款免损失"的黄金托管模式,代管期6-12个月,承诺金价下跌按原价退款 [10][12] - 开发线下加盟店"黄金转租合同",承诺年化收益保底7%且本金安全 [14] - 通过"一金多卖"操作,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旧投资者回报,制造稳赚不赔假象 [36] - 配套提供"黄金保单",但条款仅覆盖火灾爆炸等意外,不包含平台跑路风险 [21][23] 运营规模 - 高峰期全国门店超2000家,吸引41亿投资资金 [14][1] - 线上商城与线下业务同步扩张,内部员工也将薪资投入公司产品 [16] - 投资者总数约1.2万人,包括中产家庭(最高单笔投资2000万)、新婚夫妇(20万积蓄)等群体 [27][32] 事件发展 - 2025年5月出现兑付危机,线上退款请求长期显示"待审核",客服系统全面瘫痪 [27][28][30] - 投资者发现总部关闭,法定代表人套现41亿后失联 [30][32] - 典型受害者案例:李女士40万投资无法赎回,新婚男子面临离婚危机 [27][32][37]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黄金投资市场存在庞氏骗局风险,利用"低风险高回报"心理吸引投资者 [3][33] - 反映出部分贵金属托管业务缺乏有效监管,合同条款存在设计漏洞 [23][36] - 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对非正规黄金投资渠道的警惕 [37]
彻底崩塌!20亿黄金骗局吞噬中产阶级,你的本金还在吗?
搜狐财经· 2025-06-10 01:29
永坤黄金爆雷事件 - 永坤黄金爆雷涉案金额超20亿,涉及长三角地区中产、小企业主及富裕家庭[2] - 公司负责人据传已乘私人飞机逃往海外,官方媒体在端午假期密集报道此事[2] - 永坤黄金及关联公司"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因无法通过登记住所联系[8] 黄金托管模式分析 - 永坤黄金采用"黄金托管"模式,投资者获得托管凭证而非实物黄金,并承诺7%-9%年化回报[4] - 该模式通过高息吸引浙江地区中小企业主和富裕家庭,资金未用于购买足额黄金,实为庞氏骗局[4][6] - 2024年黄金价格飙升至800元/克,早期客户要求兑现差价和利息,导致资金池枯竭[6][7] 投资者案例与骗局特征 - 有投资者累计投入1230万元,甚至家族三代积蓄达2000万元[6] - 公司以系统维护、手续费昂贵等借口拖延提现,5月16日起有投资者无法取出资金[7] - 员工也遭受损失,投入毕生积蓄并借款投资,最终面临公司大门紧闭[8] 行业背景与投资环境 - 近两年黄金价格史诗级上涨,收益率超越股票、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9] - 浙江中产群体出售房产、清退理财后转向黄金投资,部分选择实体金条或银行纸黄金[10][11][12] - 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南京银行五年定存仅1.35%,江苏银行1.45%[13][14] 庞氏骗局警示 - 永坤黄金与深圳鼎益丰、福州可观珠宝等骗局类似,利用高收益承诺吸引投资者[12] - 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警告:收益率超6%需警惕,超8%极危险,10%以上可能损失本金[12] - 当前LPR利率已降至3.5%以下,高收益理财承诺需视为高风险信号[12][19] 投资原则总结 - 理财收益超过4.5%需高度警惕,超过6%为危险信号,8%以上可能血本无归[19] - 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构成"不可能三角",宣称三者兼得的产品需警惕[15][16] - 黄金价格上涨背景下,投资者需警惕非正规渠道的高息黄金理财陷阱[9][12]
5359公斤黄金杀猪盘暴雷:跑路前,先吸它 41 个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6-03 21:59
核心事件概述 - 永坤黄金被曝无法兑付疑似跑路 杭州警方已立案且公司总部被查封 [1] - 5月20日左右暴雷 但5月16日仍在进行"五一大促"和"5月宠粉季"促销活动 宣传"足金金豆免费送"吸引资金 [2][12][14] - 公司官网及商城仍在运营 但交易数据停滞 今日成交与旧金回收处显示为"0" [3][11] - 仓单显示客户托管黄金存量5359千克 截至2025年4月28日标的物价值超41亿元 [4][19][20] 商业模式分析 - 销售-托管-回收业务:承诺5%-9%年化收益 例如1420克黄金(市值100万元)半年后以10325万元回购 [7] - 网络销售"预定金条"产品:28-60天发货 设计"涨赚跌保"机制 如400元/克购入10克金条 跌至390元/克可拿回本金加1888积分 上涨则按市价回购 [8] - 实质为庞氏骗局:高收益率依赖新资金流入 资金池用于填补旧账及运营成本 未实际交付黄金 [30] 暴雷前异常迹象 - 5月23日被提示高风险 因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 但商城仍持续运营至暴雷 [9] - 暴雷前4天仍在促销:5月16日推出"积分加码"活动 克重前三名奖励足金金豆 第4-8名获2000-20000积分 [12][16] - 员工双重受害:部分员工投入家庭积蓄并欠款 公司总部货梯通道被封 [17] 公司背景与违规事实 - 实控人汪国海名下14家公司中10家已注销 自称创立"汪氏多样性以金创金法" 实为无资质金融操作 [23][26][28] - 超范围经营:仅具贵金属零售资质 违规开展黄金托管、回购等需央行特许的业务 [29] - 门店布局:宣称拥有23家黄金门店和11家珠宝门店 覆盖浙江、福建等多省 [28] 行业环境关联 - 暴雷时正值黄金历史级大涨:5月21日起全球金价上涨近3% 受俄乌冲突、美国债务危机等因素推动 [20] - COMEX黄金剧烈波动:年初2630美元/盎司冲高至4月22日3509美元/盎司 后波动下行 加剧公司风控压力 [29]
“稳赚不赔”神话崩塌!这家黄金现大规模兑付异常
第一财经· 2025-05-29 19:46
永坤黄金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存金生息"和"保本炒金"模式吸引投资者,线下承诺年化收益率5%-9%,线上推出"预定金条"产品承诺"短期金价下跌可原价退款"[2] - 线下业务中,公司与投资者签订黄金托管和回购合同,半年期收益率可达6.5%,大额投资者年化收益率可达9%[4][5] - 线上"预定金条"产品设计为28-60天发货,金价上涨可按最新价回购,下跌可退回原款并获得积分奖励[11][13] - 公司建立客户分级收益体系,300万以上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达9%,100-300万客户收益率4.5%-8.5%[6][8] 业务规模与客户获取 - 线上商城10克预定黄金产品销量约3.5亿元,100克产品414万元,500克产品860万元,合计超3.6亿元[15][16] - 公司客户托管黄金保险金额约8.57亿元,存量5359千克,核查时标的物价值超41亿元[19][20] - 线下拓客依赖业务员推广和加盟商分销体系,线上通过APP、小程序等多平台覆盖全国[19][21][22] 业务合规性与风险 - 公司经营范围仅限珠宝首饰零售,无黄金资产管理业务资质,涉嫌超范围经营[25] - 黄金托管和回购业务类似资产管理产品,需金融机构资质,公司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集资[25][26] - 合同设计使收益率与金价波动脱钩,具有资金池特征,超出正常黄金购买范畴[8][9] - 公司宣称的黄金托管在银行金库并投保的情况存在疑点,多家保险公司表示不知情或需核查[27] 事件进展 - 多地投资者反映产品无法兑付,部分维权群统计未兑付金额或超3亿元[3][19] -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经侦大队已针对永坤黄金事件立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