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现货实盘合约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银行贵金属业务有望成重要增长极 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1:0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官方黄金储备截至2025年9月末为7406万盎司,已连续11个月增持,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 [1] - 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共增储黄金166吨,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 [1] - 2025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推出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10家试点保险公司可投资多种黄金投资品种,为银行创造新的对公服务机遇 [2] - 2025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名单,正式做市商为13家,尝试做市商为4家,均为上市银行 [2] 业务动态与收入贡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为505.205吨,同比下降3.54% [3] - 黄金首饰消费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消费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 [3] - 金条及金币需求旺盛反映出居民对黄金避险、保值功能的需求提升,银行作为核心渠道能精准承接这部分需求 [3] - 金饰消费下滑推动银行减少对传统金饰代销业务的依赖,转而聚焦投资类贵金属业务的创新与推广 [3] 权益市场表现 - 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7974.3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3955.9亿元 [6] - 两融余额2.44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25% [6] - 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160.96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5.48亿元;10月以来共计发行267.74亿元,同比减少65.57亿元 [6] 利率市场动态 - 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9623.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2347.7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20.60万亿元,相比9月末增加6343.80亿元 [7] - 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1.65%,环比上周增加2bp;10月发行利率为1.64%,持平9月 [7] - 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0.63%,环比上周下降7bp;10月平均利率为0.68%,环比9月下降13bp [7] - 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1.84%,持平上周 [7] - 本周新发行专项债1123.61亿元,环比上周增加922.70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38096.76亿元 [7]
黄金大涨背后,银行布局加快了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06
金价表现 - 国际金价于9月2日突破3600美元/盎司并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 COMEX黄金期货价格达3614美元/盎司 [1] - 8月单月金价涨幅超5% 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36% [1] 零售黄金业务需求 - 2025年上半年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64.242吨 同比增长23.69% [1] - 银行通过投资金条和积存金等产品积极拓展零售市场 规格涵盖5g至200g实物金条 [3] - 邮储银行2025年上半年黄金积存交易金额55.69亿元 同比增长238.78% 邮储金销量14.24亿元 同比增长69.16% [4] - "银行金条"词条在社交平台获得近1亿次浏览 显示年轻群体兴趣提升 [4] 银行业务布局与创新 - 工商银行在支付宝、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开展积存金业务0手续费优惠活动 [1] - 积存金上线京东金融和支付宝平台拓展客户服务渠道 [3] - 工商银行上半年新建黄金回购服务网点133家 提升回购覆盖率与实物回购量 [5] - 零售黄金业务增强客户粘性 带动理财、保险等交叉销售 并通过买卖价差、账户管理费等形式形成稳定中间收入 [3] 对公贵金属业务 - 对公业务包括黄金租借、价格避险、代销贵金属制品等服务 [6] - 贵金属询价交易包括即期、远期、掉期等品种 需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做市商资格 [6] - 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有13家正式做市商和4家尝试做市商 邮储银行2025年获批尝试做市商资格 [6] 险资参与影响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2月确定10家保险公司试点投资黄金业务 范围涵盖现货合约、延期交收合约等品种 [9] - 中国银行为首批保险机构提供交易报价、托管等服务 上半年贵金属收入增长37% [9] - 兴业银行上半年贵金属交易量超3万亿元 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结算量1641亿元 [9] - 保险资金入场带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催生"黄金+"结构性产品等创新 提升市场流动性并推动银行向方案输出转型 [10]
又一家险企获投资黄金“入场券”
国际金融报· 2025-07-01 21:26
政策背景与试点情况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4年2月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首批试点保险公司共10家,包括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中国信保、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和新华保险 [2] - 3月2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吸收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成为会员,次日4家险企分别完成国内保险行业首笔黄金竞价交易、首笔黄金询价交易、首笔上海金交易、首笔黄金现货大宗交易 [2] 投资范围与市场影响 - 试点保险公司可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2] - 险资入场将为黄金市场带来长期资金,提升市场深度和广度,促进人民币黄金定价权增强 [3]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与传统大类资产相关性较低,能为险资投资组合提供独立收益来源并分散风险 [3] 投资动机与收益潜力 - 当前保险公司投资结构以债券为主,利率下行环境下投资收益承压,而黄金在2022-2024年取得较高收益率,拓宽投资范围至黄金有助于缓解压力 [2] - 黄金投资可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潜在收益,长远看具有较高收益潜力 [3] 风险管理与决策依据 - 保险机构需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运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监控,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和风险敞口 [4] - 需综合运用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情绪分析和量化分析等方法,研究全球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4]
国寿、平安等险资入场黄金市场,首批交易正式落地
澎湃新闻· 2025-03-25 20:30
险资入场黄金市场交易落地 - 中国人寿完成国内保险机构首笔黄金询价交易[3] - 平安人寿完成国内保险机构首笔上海金交易[3] - 另有两家保险公司分别完成首笔场内竞价交易和首笔场内大宗交易[3] 保险公司投资策略与表态 - 中国人寿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发挥黄金优化组合、对冲风险、抵御通胀的配置价值[4] - 平安人寿积极研究黄金业务投资配置规划 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和提升资金运用效率[5] 险资购金政策背景与试点范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今年2月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10家保险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单位[5] - 试点投资范围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询价即期合约、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5] 交易所会员资格准入 - 上海黄金交易所于3月24日同意吸收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成为会员[6] 险资购金对市场的多重影响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 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5] - 险资入场为黄金市场带来长期资金 增强人民币黄金市场集聚性和稳定性[5] - 推动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5]
4家险企“开户”成功 黄金市场迎来新资金
中国经营报· 2025-03-24 19:34
保险资金准入黄金市场 - 4家保险公司(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正式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标志着保险资金获准直接投资黄金市场 [1] - 会员资格需满足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七项条件 [2] - 试点政策源于2025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允许10家试点险企投资黄金现货合约及租借业务 [2][3] 黄金市场资金规模与影响 - 保险资金中长期黄金持有量预计达208—555吨,年化需求增量占全球黄金总需求比例低于2% [4] - 保险资金购金行为与央行类似,倾向于长期低调配置以避免短期价格冲击,可能提升中国黄金定价权 [3] - 短期来看险资入场消息可能对金价产生情绪影响,但长期因供需平衡机制不会导致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3][4]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放开保险资金投资黄金旨在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并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2] - 试点机构包括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10家保险公司,覆盖财产险与寿险领域 [3] - 黄金饰品价格近期突破每克900元历史新高,为险资入场提供市场环境背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