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纳米制程芯片

搜索文档
台积电美国厂,产能被疯抢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5 09:46
美国客户需求推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加速扩张 - 苹果、超微、英伟达、博通等美系大厂持续拥抱台积电,要求亚利桑那州厂产能加速建置 [2] - 亚利桑那州第一座厂量产时程从2025年提前至2024年第四季度,采用4纳米制程 [2] - 第二座厂原定2028年量产,目标提前至2027年初期或2026年内量产 [2] - 第三座厂最快2028年前后量产N2和A16制程,较原目标提早至少四个季度 [2] -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与台积电洽谈下一代Rubin平台生产,已有六种产品设计定案并下单 [2] 先进制程技术布局与客户合作 - 亚利桑那州第二座厂采用3纳米制程,第三座厂采用2纳米和A16制程,第四座厂采用N2和A16制程 [3][5] - 第五座和第六座晶圆厂将采用更先进制程 [3][5] - OpenAI等AI巨头通过博通、迈威尔等美商合作开发埃米级制程 [3] - 英特尔虽获美国政府入股,但自有制程无法满足需求,委外台积电订单持续上升 [3] -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规划总投资额高达1650亿美元,兴建六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及研发中心 [5] 美国厂成本结构与盈利能力 - 超微执行长苏姿丰证实台积电美国厂芯片成本比台湾高出逾5%、低于20%,但值得投入 [4] - 台积电将美国厂较高成本转嫁客户,有助缓解毛利率压力 [4] - 亚利桑那州厂2025年上半年认列64.47亿元投资收益,显示已实现盈利 [7] - 美国厂产能利用率高,P1厂每月3万片产能被苹果、超微等客户预订一空 [7] - 海外晶圆厂量产导致毛利率稀释,初期影响每年2%至3%,后期扩大至3%至4% [3][8] 2纳米制程产能规划与市场地位 - 台积电规划在亚利桑那州第二座厂B区提前导入2纳米制程,初期月产能约2万片 [10] - 2纳米量产时程从2028年提前至2027年第四季度 [10] - 台湾2纳米产能未受影响,新竹宝山厂2025年底月产能达3.5-4万片,高雄厂月产能达1万片 [11] - 2纳米家族客户包括超微、苹果、高通、联发科、迈威尔、博通、比特大陆、英特尔等一线大厂 [11] - 台积电在2纳米技术领先竞争对手,良率、产能扩充及生产稳定性优势明显 [11] 日本厂与美国厂运营对比 - 日本熊本厂2025年上半年亏损21.6亿元,主要生产22/28纳米、12/16纳米等成熟制程 [7] - 熊本厂产能利用率仅约5成,受市场未复苏及成熟制程竞争影响 [7][8] - 熊本二厂投产时程可能延后1年半至2029年上半年 [8] - 美国厂盈利关键因素为高产能利用率,日本厂则面临需求不足挑战 [7][8]
运营4年,消息称台积电美国半导体工厂首次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55
财务表现 - 美国亚利桑那工厂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2亿新台币 去年同期亏损43.4亿新台币 [1] - 日本熊本合资公司JASM 2025年上半年亏损45.2亿新台币 较去年同期14.8亿新台币亏损扩大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671.3亿新台币 较去年同期79.6亿新台币大幅增长 [3] 产能建设 - 亚利桑那工厂一期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 采用4纳米制程技术服务苹果、英伟达、AMD等主要客户 [3] - 亚利桑那工厂二期即将投产 采用更先进的3纳米制程技术 [3] - 日本熊本工厂一期已于去年底投产 二期计划今年稍晚开工建设 [3] 资金支持 - 政府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抵消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采购成本 以及部分建设和生产费用 [3] - 政府补助显著缓解了海外扩张带来的资本支出压力 [3]
台积电二季度净利大增超60%,期权市场押注上涨空间仍大
金十数据· 2025-07-17 13:59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60.7%至新台币3,982.7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第二季度营收达新台币9,337.9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1.3% [1] - 以美元计第二季度营收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4.4%,环比增长17.8% [1] - 摊薄后每股收益新台币15.36元(每单位美国存托凭证2.47美元) [1] - 毛利率58.6%,营业利润率49.6%,净利率42.7% [2] 制程技术 - 3纳米制程占晶圆总收入24%,5纳米占36%,7纳米占14% [2] - 先进制程(7纳米及更先进)合计占晶圆总收入74% [2] 市场表现 - 台北上市股票自4月低点上涨44%,美国存托凭证上涨近70%至历史新高 [2] - 期权交易显示市场乐观情绪,对冲下跌风险成本降至1月以来最低 [2] - 彭博跟踪分析师平均预期未来一年股价仍有11%上涨空间 [3] 行业趋势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对半导体需求激增 [1] - 全球公司对人工智能持续投入为公司股价提供有力支持 [3] - 市场仍非常偏好AI相关股票 [3] 分析师观点 - 至少六家券商在公司发布销售数据后提高股价预期 [3] - 摩根士丹利预计公司可能将2025年收入增长指引上调至20%以上 [3] - 公司有望通过涨价对冲汇率影响,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