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Ah储能电芯
搜索文档
蓄力三大板块焕新、迎接盈利拐点,瑞浦兰钧前三季度已实现58.4GWh出货
高工锂电· 2025-10-23 19:10
公司业绩与运营亮点 - 前三季度累计电池出货量达58.4GWh,第三季度单季度出货量超23GWh,相当于2024年全年出货量43.71GWh的一半以上 [2] - 公司在半年内大幅减亏至0.63亿元,亏损幅度减少90.4% [2] - 公司稳居新能源商用车配套第一梯队,上半年电动重卡装机排名第二 [2][17] 储能业务产品焕新 - 推出392Ah储能电芯,性能达到95%超高能效(0.5P),循环寿命超10000次,设计寿命25-30年,已获得超20GWh订单 [4] - 推出588Ah第三代储能电芯,能量密度达420Wh/L,能效达96.6%(0.25P)和95%(0.5P),循环寿命超10000次 [4][7] - 300Ah以上储能电池累计出货量已达到30GWh [6] - 推出Powtrix® 6.25MWh储能电池系统,整舱能效达95.5%,面积能量密度提升25%,集成费用下降10%,用地节省16%,现场工时减少18% [9] 动力电池(乘用车)技术进展 - 推出问顶®增混4C超充电池,支持平均4C、峰值6C快充,10分钟可补能80%,循环寿命超4500次 [12][13] - 问顶®增混4C超充PACK的BMS体积减少67%,整包体积利用率超70%,系统能量密度达140Wh/kg [13] - 推出问顶®固液混合锰电池,能量密度290-310Wh/kg,-40℃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超80%,循环寿命超1500次,10-80%充电小于21分钟 [13] - 推出问顶®固液混合高镍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10Wh/kg,支持4C和6C高功率放电,适用于eVTOL、机器人等领域 [14] 商用车电池产品矩阵 - 针对电动重卡推出F箱电池包,电量600kWh支持1.5C直充(10-80% SOC),充电过程温控≤45°C且温差≤3°C [17][19][21] - S箱电池簇电量从400kWh提升至455kWh(提升13%),高度下降10% [22] - 辰星超充LFP-268Ah电芯实现600kWh平衡点电量,支持4C超充,是70%干线物流最佳解决方案 [22] - 辰星长寿命LFP-324Ah电池寿命提升30%,达10年150万公里,满足“车电同寿”需求 [22] - 辰星三元锂电池实现800kWh大电量,可帮助电动重卡减重1.5吨,实现1.8年回本并带来20万元净利 [22]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迈入50%大关,消费者对电池性能需求进阶到全维度提升 [11] - 动力电池新国标将于明年正式实施,政策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技术创新 [11][12] - 重卡正接棒乘用车成为第三波电动化浪潮的核心,不同技术路线的电动重卡百花齐放 [15][16] - 海内外需求共振导致大储电芯“一芯难求”,市场追求优质产能与迭代产品 [4]
欣旺达推出新型储能电芯
中国化工报· 2025-10-14 12:29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684Ah与588Ah两款新型储能电芯 [1] - 684Ah电芯采用叠片技术,体积能量密度突破440+Wh/L [1] - 684Ah电芯创新融合热电分离设计与三维散热结构,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与长期可靠性 [1] - 该电芯可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能量效率达到96.5% [1] - 产品配合高安全电解液与定向排气通道设计,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优化成本 [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新产品以技术创新直击行业痛点,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可靠解决方案 [1] - 热电分离与三维散热结构从根本上优化热管理路径 [1] 生态布局与战略 - 公司同期展示了电池护照和电池回收两大解决方案,完善数字能源生态布局 [1] - 电池回收是公司“五全”经营战略中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 [1] - 公司以深圳为中枢推进多地基地建设,致力于构建覆盖全球的循环经济网络 [1] - 公司聚焦锂电回收(覆盖三元/磷酸铁锂体系)与梯次利用两大核心,打通回收—再生—应用全产业链条 [1]
下一代储能电池标准混战持续!五款大储电芯发布!
起点锂电· 2025-09-12 18:01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年9月26日于深圳举办用户侧储能技术论坛及白皮书发布会 活动规模600+ 聚焦储能新技术和产业生态建设[1][14] 储能电芯新品发布动态 - 欣旺达发布684Ah方壳电芯 体积能量密度440+Wh/L 采用热电分离与三维散热结构 使用寿命超20年 计划2025年Q4上市[2] - 欣旺达同步推出588Ah圆柱电芯 采用卷绕工艺和低锂损耗技术 能量效率96.5% 适用于高经济性场景[2] - 中创新航推出600Ah+方壳电芯 采用第三代叠片工艺 循环寿命15000次 体积能量密度430Wh/L 系统效率96.5%[3] - 中创新航500+Ah卷绕电芯循环寿命12000次 保障20年生命周期[3] - 德赛电池发布86Ah高倍率电芯 专用于数据中心 具备10C放电能力 基于磷酸铁锂方形铝壳技术[3] - 天能锂电发布四款新国标电芯产品 包括磷酸锰铁锂和磷酸铁锂的塑壳与金属壳系列[3] - 南都电源推出392Ah储能电池 体积能量密度420Wh/L 循环寿命15000次 能量效率超95% 采用SNS低产热技术和限域催化补锂剂 预计2026年1月交付[5]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300Ah+/500Ah+/600Ah+三条主流技术路线竞争格局[5] - 300Ah+路线代表包括南都电源392Ah电芯和瑞浦兰钧等同规格产品 优势在于兼容现有314Ah产线 成本低且市场推广快[5] - 600Ah+路线由阳光电源发起 参与者包括楚能、亿纬、鹏辉、蜂巢及新加入的欣旺达和中创新航[6] - 500Ah+路线以宁德时代587Ah卷绕电芯为代表 欣旺达与中创新航采用双轨战略同步布局多条路线[6][7] - 海辰独家押注1000Ah+超大电芯路线[7] 工艺路线特点 - 方形叠片工艺多用于600Ah+产品 活性物质分布均匀且与储能箱适配性好[7] - 卷绕工艺应用于587Ah以下产品 产线成熟度高且良品率优 但大容量化易出现内阻高和结构风险[7] - 宁德时代认为587Ah可能是卷绕工艺容量天花板[7] 产业链竞争趋势 - 电芯厂商直接进入系统集成领域 对下游集成商形成压力[8] -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竞争从电芯技术扩展至产业链控制权[8] - 电芯型号增多导致集成商需适配不同储能柜尺寸 增加技术投入和维护成本[7] 其他企业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专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 总投资1亿元 采用原位固化技术提升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10] - 公司产品Seraph膜通过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 兼容传统产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