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Ah储能电芯

搜索文档
下一代储能电池标准混战持续!五款大储电芯发布!
起点锂电· 2025-09-12 18:01
倒计时14天 2025起点户储/工商储/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暨全球用户侧储能白皮书发布会 活动主题: 聚焦储能新技术 共建产业新生态 主办单位: 起点锂电、起点储能、起点研究院 SPIR 活动规模: 600+ 举办时间: 2025年9月26日 活动地址: 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京基百纳店)二楼维纳斯厅(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沙井路118号) 储能电芯新品又迎来集中发布期。 起点锂电经观察发现,有以下电池厂商正在全方位发力储能电芯。 首先是欣旺达同时发布 684Ah 与 588Ah 储能电芯。先来看 684Ah 储能电芯,该产品为方壳电池,体积能量密度 440+Wh/L ,采用热电 分离设计与三维散热结构,优化热管理路径,使用寿命高于 20 年,系统集成适配性优异,可兼容 10 英尺、 20 英尺、 30 英尺等多种规格 集装箱,该产品计划今年 Q4 上市。 再看 588Ah 储能电芯 ,该电芯为 采用卷绕工艺 的圆柱电池 , 采用 低锂损耗技术 来 应对长期运行容量衰减 痛点 , 使用寿命同样可 超 20 年,能量效率高达 96.5% ,进一步优化了度电成本, 适用于 经济性要求极高 的 应用 ...
欣旺达684Ah储能电芯正式量产!
鑫椤锂电· 2025-09-12 16:38
会议主办: 鑫椤资讯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企业官微 9月10日, 欣旺达 684Ah储能电芯在德阳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基地)正式启动量 产。 以创新技术推出大容量电芯产品组合,为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多元应用场景提供更高效、更可靠 的储能解决方案。 欣旺达储能电芯事业部总经理陈涛表示:"684Ah和588Ah储能电芯的推出,是欣旺达持续创新、推进大 容量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打造高安全、高品质、高可靠,覆盖多场景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是欣旺 达一直以来的初心。" 会议详情: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会议咨询: 13248122922(微信同) END ...
新型储能从“拼规模”加速走向“价值深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7:04
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 [1][2] - 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2]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出台《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固态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在商业应用规模上不断突破 [2] - 宁德时代587Ah储能电芯、阳光电源684Ah储能电芯量产交付 [3] - 远景动力500Ah+储能电芯下线,海辰储能量产全球首款千安时储能电池 [3] 盈利能力与市场表现 - 8家储能上市公司中5家业绩预喜,杉杉股份净利润预计增长810.41%-1265.61% [4] - 上半年储能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高,部分企业订单供不应求 [4] - 1-6月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163GWh,同比增长246% [4] 资本市场与融资 - 上半年20家相关企业加速资本化进程,募资总额突破1089.3亿元 [5] - 5家储能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5] 市场驱动与转型 - 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不再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前置条件 [6][7] - 行业从"拼规模"走向"价值深耕",技术创新向系统级解决方案拓展 [7] 国际化发展 - 储能企业"出海"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企业超50家 [4][8] - 需推动业务从单一产品输出向"技术-品牌-全周期服务"升级 [8]
宁德时代再出"大"招,电芯容量争夺白热化|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6-12 09:26
储能行业容量革命 - 行业正经历大容量电芯技术竞赛,头部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天合储能、远景动力等相继推出314Ah、587Ah、628Ah、710Ah等产品,数字持续刷新纪录 [2] - 大容量电芯发展源于极致降本需求,类似风机叶片和光伏硅片的历史路径,行业竞争分化为储能系统集成商(如阳光电源)和电芯制造商(如宁德时代)两大阵营 [3] 技术发展历程 - 2020年宁德时代推出280Ah电芯开启大容量时代,逐步替代50Ah-100Ah产品成为主流,2021-2022年国内厂商普遍跟进280Ah规格 [3] - 2022年成为技术转折点,厂商在280Ah基础上推出300Ah-320Ah产品,314Ah因匹配20尺5MWh电池柜成为行业共识 [4] - 2023年竞争聚焦300Ah+产品,宁德时代314Ah、瑞浦兰钧320Ah、鹏辉能源314Ah等集中涌现 [4] - 2024年容量继续突破,亿纬锂能推出560Ah/628Ah、蜂巢能源710Ah、瑞浦兰钧564Ah,提升能量密度并降低单位成本 [4] - 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远景动力下线500+Ah电芯、蜂巢能源计划量产770Ah、宁德时代587Ah电芯投产并交付 [5] 大容量电芯优势 - 提升储能集装箱能量密度,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优化系统布局并降低基建成本 [5] - 减少电池串并联数量,降低单体差异导致的系统性能衰减风险,提升循环寿命和可靠性 [5] - 电芯成本占系统成本60%,314Ah电芯相比280Ah可减少32%产品数量、15%电芯数量、3.5%使用成本,100M/200MWh电站节约300万元 [5] - 宁德时代587Ah电芯使储能系统零部件从3万降至1.8万(降幅40%),系统成本下降15% [6] 技术挑战与风险 - 参数虚标现象普遍,宣称循环寿命1万-1.5万次,实际运行仅3-5年,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缺乏统一检测标准增加投资风险 [7] - 安全风险高发,2025年5月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事故,大容量电芯能量集中导致单颗缺陷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7] - 部分企业简单扩容传统电芯导致设计缺陷,项目故障频发损害行业信誉 [7] 政策与市场驱动 - 2025年2月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取消,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企业更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 [8] - 大容量电芯因降本、集成度和能量密度优势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8] 技术解决方案 - 宁德时代聚焦化学体系创新,通过磷酸铁锂正极密堆积设计、高致密包覆和快离子通道构筑,能量密度达434Wh/L(提升10%),避免可靠性问题 [9] - 工艺路线分化:阳光电源684Ah/亿纬锂能628Ah采用叠片技术,宁德时代587Ah采用卷绕技术 [9] - 宁德时代587Ah卷绕技术减少90倍物理切断位,自放电故障率降低一个数量级,系统在线率提升20% [10] - 构建三维防御体系(安全电解液、不扩散阳极、耐热隔离膜)解决大电芯安全隐患 [10] 行业竞争本质 - 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全生命周期较量,核心评判标准为度电成本 [11] - 技术路线选择(叠片vs卷绕)和产品定位(容量vs性能均衡)将接受市场真金白银检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