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ior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证券:奢侈品复苏主线明确 中国市场需求回归
智通财经· 2025-11-19 13:46
中泰证券(600918)发布研报称,2025年第三季度奢侈品行业显现触底回升态势,大中华区成为核心复 苏引擎,推动LVMH、Burberry等品牌业绩改善。多数品牌营收降幅收窄或实现正增长,消费者信心逐 步恢复,行业或已度过最困难时期,部分品牌进入复苏早期阶段。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5年Q3奢侈品行业展现出明确的触底回升态势 大中华市场的复苏已成为驱动业绩改善和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关键主线。尽管部分奢侈品牌总营收同比仍 略有下滑,但下滑幅度收窄。多家公司实现疫情后时期的首次正增长,并成功扭亏为盈,奢侈品行业最 困难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其中,大中华区的复苏引领以Burberry为代表,其大中华区最新季度可比销 售强劲增长3%,成功扭转上一季度的下滑态势。这种"前低后高"的季度走势在多家公司的财报中均有 体现,可能表明中国消费者信心和奢侈品消费需求正在稳步恢复。 奢侈品消费的积极信号同样在高奢商场的运营表现中得到印证。太古地产披露三季度运营数据,总体来 看其零售业务出租表现实现全面复苏,办公楼业务虽仍旧承压,但出租率稳中有升、租金调整幅度更为 平缓。 爱马仕:保持稳健,中国市场有所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营 ...
奢侈品消费连续下滑6个季度,高奢商场从坚守清高到放下身段
第一财经· 2025-11-05 12:28
奢侈品市场下行趋势 - 中国奢侈品市场已连续六个季度录得负增长,与美国市场同为下滑的核心市场[2][3] - 2025年上半年LVMH集团营收下降4%、净利润下降超过20%,开云集团净利润大幅下挫46%[4] - 贝恩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规模或将下滑2%至5%,为2009年以来首次实质性放缓[3] 品牌方应对策略 - 品牌方采取关闭低效门店策略,开云集团将年度闭店计划从50家上调至80家,其中Gucci上半年累计闭店18家[4] - 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品牌倾向于新开或升级重点门店,例如上海兴业太古汇伴随LV"路易号"落地转向重奢定位[5] - 业内认为当前市场可能仅能容纳6至7家门店,关闭销售贡献小的门店可减轻品牌运营压力[5] 商场运营策略调整 - 品牌方向商场寻求降租、装修补贴及运营支持,商场采用"底租+扣点"的租金模式,在销售承压时谈判降低底租或扣点比例[6] - 商场通过共享会员资源、策划周年庆活动、提供满额赠礼等方式提升品牌销售业绩[6][7] - 商场预算有限,只能优先支持对自身"更重要"的租户,市场格局已转变为租户市场,尤其在非核心区域购物中心[8] 消费趋势变革 - 消费者需求从物质占有转向体验、情感、文化和相关性,以物质占有为核心的奢侈品营销逻辑被取代[9] - 消费画像变得融合且模糊,购买奢侈品的客群与购买潮玩、快时尚的客群出现重叠[10] - 高端商场不再严格划分为"高端"与"非高端",品牌的内容力、话题性和情绪价值成为更重要的标准[10] 商场业态与定位演变 - 商场引入高端运动品牌、潮玩、数码IT及高端餐饮等非传统奢侈业态,例如老铺黄金在上海恒隆广场开店引发凌晨排队潮[10][11] - 引入流量品牌可吸引年轻人群,但面临同质化竞争风险,可能稀释商场原有定位并导致主力奢侈品租户不满[11] - 体量较大的高端商业体未来发展方向是面向全客层,提供潮流、文化、体验类品牌和服务以形成更广阔客群纬度[11]
Is It Time to Buy LVMH Shares?
FX Empire· 2025-10-20 15:19
The turnaround was largely driven by a gradual recovery in China, where sales turned positive agai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ear. According t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écile Cabanis, mainland Chinese consumers showed renewed appetite for high-end fashion and experiences, such as Louis Vuitton’s flagship ship-shaped boutique in Shanghai. While spending by travelling Chinese shoppers remained below last year’s levels, the domestic momentum helped offset earlier weakness and restored confidence in Asia’s contr ...
强技术弱叙事 中国工美亟需补上“讲故事”这一课
消费日报网· 2025-07-04 10:37
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文化叙事体系 - 西方奢侈品牌通过历史传承、贵族符号、工艺神话与艺术植入构建"奢侈品叙事体系",将稀缺与传统嫁接为品牌价值核心 [1] - 爱马仕、LV等品牌强调"百年工艺"提升可信度,Chanel以"现代女性独立"构建身份认同,Ralph Lauren销售"美国东岸生活方式"作为文化模板 [2] - Louis Vuitton建立私人艺术基金会,Gucci与当代艺术家合作拍摄广告短片,通过艺术关联确立审美高地,渗透"品牌即艺术"理念 [2] 中国工艺美术品牌的现状与挑战 -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可追溯数千年,刺绣、掐丝珐琅、陶瓷等凝结中华美学,但在国际高端消费市场处于边缘位置 [3][4] - 景德镇陶瓷工艺繁复但缺乏顶级品牌认知,消费者仍停留在"收藏品"印象,而意大利Ginori 1735通过艺术家联名、产品线延展建立文化符号 [4] - 行业存在"强技术弱叙事"困境,非遗技艺缺乏让人买单的表达方式,需突破"叙事能力"门槛 [4] 中国品牌构建高端叙事的成功案例 - Qeelin珠宝以中国传统"葫芦"为原型设计Wulu系列,结合钻石镶嵌与现代几何构图,被开云集团收购成为首个进入国际奢侈品体系的中华文化品牌 [8] - 气味品牌"观夏""闻献"通过东方植物香气、文人笔记式文案和器物美学包装,构建"东方慢生活"氛围,获得年轻消费者认可 [8] - 李宁"悟道"系列亮相纽约时装周,借助国际时尚体系实现文化输出,重新定义为"国潮先锋" [9] 中国工艺美术品牌的全球化路径 - 需从"文化自信+当代表达"双维度突破,避免静态陈述历史,通过鲜活时尚的设计语言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7] - 泡泡玛特通过IP塑造与情绪消费,打造面向Z世代的"精神奢侈品",证明中国品牌可进入全球精英圈层 [9] - 全球化布局可从本土文化地标(如长安街、景德镇)出发,转化为国际理解的"东方奢侈感",涉及设计语言与跨文化传播策略 [9][10]
LVMH陷史无前例危机:市值蒸发、核心业务受挫,继承人问题添隐忧
环球网· 2025-06-20 13:38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3年4月峰值下跌近50%,市值蒸发约2210亿欧元 [3] - 今年以来股价跌幅超过30%,已退出欧洲三大市值公司前三 [3] - 公司失去法国最有价值公司地位,被爱马仕取代 [3] 创始人财富变动 - Bernard Arnault个人财富从2024年3月的2310亿美元暴跌至约1490亿美元 [3] - 财富排名从全球首富跌至第十位 [1][3] 美国市场风险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加剧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困境 [3] - 尽管Arnault与特朗普有私人交情,但未获得实质性帮助 [3] 品牌组合问题 - 公司拥有超过75个品牌,多元化模式在困难时期显现弊端 [3] - 爱马仕远期市盈率约50倍,而公司仅约20倍,反映市场对品牌价值的差异 [3] - 公司已出售部分表现不佳品牌,并考虑剥离更多资产,如探索Sephora潜在分拆 [3] 核心业务挑战 - Dior占集团利润14%,但近几个季度增长失速,并陷入产品涨价不合理和剥削丑闻 [3] - 酒类部门Moët Hennessy在美国市场受通胀影响表现不佳,CEO被替换并于3月裁员1200人(占员工总数13%) [3] 公司治理问题 - 76岁的Arnault将CEO年龄上限延长至85岁,引发投资者对继承问题的担忧 [4] - 五个子女均参与业务,但无明显继承人导致"治理折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