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PN02006
icon
搜索文档
远大医药: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在中国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
智通财经· 2025-10-09 18:45
核心观点 - 公司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产品GPN00289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这是公司在核药抗肿瘤诊疗领域肿瘤介入方向的重大研发进展 [1] 产品GPN00289技术特点与优势 - GPN00289是一款获得中国药监局创新型医疗器械资质认定的温度敏感性栓塞材料,具有温度响应且可塑高的特点,可随温度变化发生液固相转变,对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血管都能进行栓塞 [2] - 该产品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输送至病变血管后在人体温度下形成从末梢血管到主供血管的原位固化,实现对末梢血管的完全栓塞,能有效防止侧支循环形成,对动脉血流的阻断更完全持久 [2] - 产品具有可降解特性,使得血管可获得多次治疗机会并减少持久栓塞造成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可即时显影,满足手术精准操作需求 [2] - GPN00289结合了液体栓塞和固体栓塞的优势,集载药和栓塞为一体,可弥补现有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手段的缺陷 [3] - 基于其载药特性,该产品除可与现有化疗药物联用外,还有望与公司全球创新的内放射性治疗药物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进行联用,以提升疗效并拓展易甘泰的潜在适应症 [4] 肝癌疾病负担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 根据GLOBOCAN2022年数据,肝癌全球新发病例约87万,位居肿瘤第六位,死亡病例约76万,居第三位 [3] -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肝癌约37万例,占全球42.5%,居肿瘤第四位,死亡病例约32万例,占全球42.1%,居第二位,占比均居全球首位 [3] - 由于肝癌早诊困难,不足30%的患者在初诊时适合根治性治疗,即使通过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50%~70%,中国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12%,因此极需有效治疗手段 [3] - 临床上针对中晚期肝癌最经典的手段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但常规方法存在栓塞效果或药物缓释方面的缺陷 [3] 公司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 - 公司拥有GPN00289的全球权益,该产品已于2024年7月在中国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并于2024年12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未来将积极推进其全球注册开发 [4] - 公司在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已实现研发、生产、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全方位布局,全球员工超过900人,拥有以波士顿、成都为核心的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及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 [4] - 公司联合多家合作伙伴搭建了国际化一流水准的肿瘤介入研发平台和RDC药物研发平台,目前在研发注册阶段已储备15款创新产品,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覆盖7个癌种,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 [5]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于2022年1月在中国上市,并于2025年5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开展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 [6] - SIR-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于2025年7月在美国提前正式获批新适应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该适应症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并于2025年9月获欧洲CE标志认证新增多种肝癌适应症 [7] - 公司在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已有五款创新RDC获批开展注册性临床研究,其中四款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7] - 诊断型放射性药物GPN02006在中国的临床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和显像效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GPC-3靶点的肝细胞癌诊断类RDC产品 [7] - 公司是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总计储备最多的企业,也是全球范围内在核药抗肿瘤领域拥有最丰富产品管线和诊疗一体化布局的创新药企之一 [7] 生产能力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已于2025年4月竣工验收,5月获得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6月底正式投入运营,该基地为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 [8] - 基地覆盖"同位素制备-核药研发-生产临床-商业化"全链条,拥有14条高标准GMP生产线,实现了多品种、规模化制备需求,并建立全流程智能管理体系,达到全球顶尖核设施标准 [8] - 该研发及生产基地是目前国际范围内核素种类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将进一步夯实公司核药产业基础,加速全球创新研发管线落地 [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采用"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发展并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致力于将科技创新产品快速落地上市 [9] - 公司旨在形成以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为核心的核药抗肿瘤诊疗产品集群,持续夯实其在全球核药抗肿瘤诊疗领域的领军企业地位 [8][9]
远大医药(00512):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在中国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8:41
核心观点 - 公司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这是公司在核药抗肿瘤诊疗领域的重大研发进展 [1] - 产品GPN00289结合了液体和固体栓塞剂的优势,有望弥补现有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缺陷,并可与公司内放射性治疗药物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联用,提升疗效并拓展适应症 [2][3][4] - 公司在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已实现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并通过新建的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 [4][5][7][8] 产品GPN00289临床进展与特点 - GPN00289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 - GPN00289是一款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创新型医疗器械资质认定的温度敏感性栓塞材料,具有温度响应、可塑性高、可降解、可即时显影等特点 [2] - 产品在常温下流动性好,输送至血管后能在人体温度下原位固化,实现对末梢血管的完全栓塞,阻断动脉血流更完全持久 [2] - GPN00289于2024年7月进入中国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并于2024年12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4] 肝癌疾病负担与治疗现状 - 根据GLOBOCAN 2022年数据,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87万例,死亡病例约76万例 [3] - 中国2022年新发肝癌约37万例,占全球42.5%,死亡约32万例,占全球42.1%,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比均居全球首位 [3] - 肝癌早诊困难,不足30%的初诊患者适合根治性治疗,中国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2% [3]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中晚期肝癌经典治疗手段,但现有液体和固体栓塞剂各有缺陷,影响治疗效果 [3] 产品协同与全球开发战略 - GPN00289基于其载药特性,有望与公司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联用,提升肝癌治疗效果并拓展后者适应症 [4] - 公司拥有GPN00289全球权益,将积极推进其全球注册开发,致力于在中国及海外市场实现与易甘泰的战略联动 [4] - 公司采用“中美双报”的国际化注册路径,加速产品的全球市场拓展 [7]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布局 - 公司在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已实现研发、生产、配送、销售的全方位布局,全球员工超过900人 [4] - 公司以波士顿、成都为核心建立研发基地,在波士顿、法兰克福、新加坡、成都设有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公司通过合作搭建了肿瘤介入研发平台和RDC药物研发平台,在研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早期研发阶段储备12款产品 [5] - 产品管线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覆盖肝癌、前列腺癌、脑癌等7个癌种,涵盖诊断和治疗两类核素药物 [5] 研发管线进展与里程碑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于2022年1月在中国上市,并于2025年5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开展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 [6] - SIR-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于2025年7月在美国提前获批新适应症,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该适应症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产品 [7] - 该产品于2025年9月获欧洲CE标志认证新增多种肝癌适应症 [7] - 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已有五款创新RDC获批开展注册性临床研究,其中四款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7] - 诊断型放射性药物GPN02006在中国开展的临床研究取得突破,在2025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斩获口头报告,展现出卓越安全性和显像效能 [7] - 公司是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的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总计储备最多的企业 [7] 生产基地与产业链能力 - 公司位于中国四川成都的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于2025年4月竣工验收,6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并获得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 [8] - 该基地为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覆盖同位素制备、核药研发、生产临床、商业化全链条 [8] - 基地拥有14条高标准GMP生产线,实现多品种、规模化制备,并建立全流程智能管理体系,达到全球顶尖核设施标准 [8] - 该基地进一步夯实公司核药产业基础,加速全球创新研发管线落地 [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以患者需求为核心,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 [9] - 公司采用“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发展格局 [9]
远大医药(00512) - 自愿性公告: 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在中国的註册性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
2025-10-09 18:15
产品研发 - 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在中国完成注册性临床研究全部患者入组[3] - 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覆盖7个癌种[8] - 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8] - 公司五款创新RDC获批开展注册性临床研究,四款进入III期临床阶段[9] - 全球创新诊断型放射性药物GPN02006在2025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获口头报告[9] 产品进展 - 易甘泰®釔[90Y]微球注射液2022年1月在中国上市,2025年5月获批开展治疗不可切除HCC的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9] - SIR - Spheres®釔[90Y]微球注射液2025年7月在美国提前获批新适应症,9月获欧洲CE标志认证新增多种肝癌适应症[9] 基地情况 - 公司成都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2025年4月竣工验收,5月获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6月底正式运营[11] - 研发及生产基地有14条高标准GMP生产线,可实现多品种、规模化制备需求[11] - 研发及生产基地能实现辐射“零泄漏”,污染“零外排”,职业照射“零超标”[11] 团队与市场 - 集团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全球员工超900人,销售网络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7] 策略与架构 - 公司采用“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促进国内外联动发展[12] - 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
远大医药(00512)亮相BIOHK2025 Go Global战略打开全球创新药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21:09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受邀参加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BIOHK)2025 分享核药全球化战略布局经验 [1] - 公司推行"Go Global"全球化策略 实现全球研发、生产及销售全链条产业布局 [3] - 公司同步推进"产品全球化"及"产业全球化" 已在海外实现核药研发、生产及销售多个环节突破 [6] - 公司形成以波士顿、成都为核心的研发基地 以波士顿、法兰克福、新加坡、成都为核心的生产基地 [11] - 公司建立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核药销售网络 是唯一实现核药早研-临床-注册-商业化全覆盖的国际化企业 [11] - 公司在全球布局5个研发技术平台及8个研发中心 涵盖核药抗肿瘤诊疗、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等多个业务板块 [13]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创新核药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超过15万人次使用 [6] - 该产品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6] - 产品在欧洲获批新适应症CE标志认证 适用范围扩展到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神经内分泌瘤引起的肝转移等多重适应症 [6] - 公司目前在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 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 覆盖8个癌种 [7] 研发进展与临床成果 - 公司坚定推进"中美双报"策略 治疗前列腺癌的TLX591和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ITM-11等多款产品已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9] - 公司可自主主导创新产品在海外的研究开发、临床推进及注册申请等关键研发步骤 [9] - 易甘泰®两项研究摘要获ASCO接收 15篇研究成果入选2025年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 [9] - 自研创新RDC药物GPN02006获2025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口头报告 [9] 生产能力与设施建设 - 公司成都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 树立世界一流研发生产质量与运营体系 [11] - 该基地是国际范围内核素种类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 也是全球首个"零辐射"智能核药工厂及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 [11] 行业背景与创新趋势 -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认可度不断提升 创新药出海成为药企重要选择 [4] - 中国药企在ASCO中进行的口头报告从2023年25个增长至2025年84个 [4] - 2025年半年来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 [4] - 公司储备在研项目133个 创新项目42个 分布于临床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不同阶段 [13]
远大医药亮相BIOHK2025 Go Global战略打开全球创新药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9-11 21:09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公司坚定推行"Go Global"全球化策略 推动创新产品价值长效释放 依托全球研发 生产及销售全链条产业布局 [3] - 公司"产品全球化"及"产业全球化"同步推进 已在海外实现核药研发 生产及销售多个环节业务突破 [5] - 公司是唯一实现核药早研-临床-注册-商业化全覆盖的国际化企业 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网络 [10] 核心产品进展 - 创新核药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超过15万人次使用 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产品 [5] - 该产品在欧洲获批新适应症CE标志认证 适用范围扩展到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 神经内分泌瘤引起的肝转移或其他肝转移等多重适应症 全球市场空间有望翻倍增长 [5] - 公司围绕肿瘤诊疗一体化理念 在研注册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 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 覆盖8个癌种 [6] 研发与临床成果 - 治疗前列腺癌的TLX591和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ITM-11等多款产品已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坚定推进"中美双报"策略 [8] - 2025年易甘泰两项研究摘要获ASCO接收 15篇研究成果入选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 自研创新RDC药物GPN02006获SNMMI口头报告 [8] - 公司全球共布局5个研发技术平台及8个研发中心 储备在研项目133个 创新项目42个 形成良好梯队效应 [12] 生产能力建设 - 公司以波士顿 成都为核心研发基地 以波士顿 法兰克福 新加坡 成都为核心生产基地 [10] - 成都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是国际范围内核素种类最全 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 也是全球首个"零辐射"智能核药工厂及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 [10] 行业背景 - 中国创新药出海正在加速 招商银行研究显示2025年半年来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 [3] - 中国药企在ASCO中进行的口头报告从2023年25个增长至2025年84个 展现出强劲创新实力 [3]
远大医药涨超4% 近日创新成果亮相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 公司已进入创新业务兑现期
智通财经· 2025-09-08 10:16
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盘中股价涨超4%至9.38港元 成交额达7296.02万港元 [1] 战略发布与行业活动 - 公司在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发布尿路上皮癌早筛早诊项目 展示早筛早诊、精准诊疗与核药创新系统布局 [1] - 国内外泌尿肿瘤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会议 公司专题报告聚焦泌尿肿瘤核药研发进展 [1] 财务业绩表现 - 25H1收入61.07亿港元 同比增长1.0%(剔除汇率影响+2.0%) [2] - 归母净利润11.69亿港元 超市场预期 [2] 核药抗肿瘤业务进展 - 核药抗肿瘤板块收入4.22亿港元 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大幅增长105.5% [2] - 核心产品易甘泰获FDA批准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 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内放射治疗产品 [2] - RDC管线临床推进顺利:TLX-591CDx完成三期临床入组 TLX591、ITM-11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试验 [2] - 自研创新核药GPN02006亮相国际会议 [2] 公司创新战略 - 持续践行科技创新 构筑雄厚的研发实力与广度深度兼备的创新布局 [1] - 创新业务进入兑现期 "Go Global"战略发展势头正盛 [1]
港股异动 | 远大医药(00512)涨超4% 近日创新成果亮相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 公司已进入创新业务兑现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1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盘中涨超4% 截至发稿涨4.45%报9.38港元 成交额7296.02万港元 [1] 学术会议与产品发布 - 公司在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发布尿路上皮癌早筛早诊项目 展示早筛早诊、精准诊疗与核药创新的系统布局 [1] - 国内外泌尿肿瘤领域顶尖专家参会 公司带来专题报告《尿路上皮癌精准诊疗与泌尿肿瘤核药研发进展》 [1] 财务业绩 - 25H1公司收入61.07亿港币 同比增1.0% 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2.0% [2] - 归母净利润11.69亿港币 超预期 主要由于收入超预期 [2] 核药抗肿瘤业务 - 核药抗肿瘤板块收入4.22亿港币 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大增105.5% 主要由于国内易甘泰快速放量 [2] - 易甘泰获FDA批准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 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内放射治疗产品 [2] 研发进展 - RDC临床推进顺利 TLX-591CDx完成三期临床入组 [2] - TLX591、ITM-11等产品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2] - 自研创新核药GPN02006亮相国际会议 [2] 公司战略 - 公司持续践行科技创新 构筑雄厚的创新研发实力及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创新布局 [1] - 公司已进入创新业务兑现期 Go Global创新战略发展势头正盛 [1]
中金:维持远大医药(00512)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1.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09:29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61.07亿港币同比增1.0% 剔除汇率影响增2.0% [2] - 1H25归母净利润11.69亿港币超预期 主要因收入超预期 [2] - 人民币口径收入剔除集采影响同比增13.0% 支持可持续增长 [3] - 创新和壁垒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51% 去年同期为36.1%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3%/3.4%至19.1亿/21.0亿港币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18.0倍/16.4倍 [1] - 目标价上调21.9%至11.7港币 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21.7倍/19.8倍 [1]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20.6%上行空间 [1] 核心业务进展 - 核药抗肿瘤板块收入4.22亿港币 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105.5% [4] - 易甘泰获FDA批准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 成全球首个获批内放射治疗产品 [4] - RDC管线进展顺利 TLX-591CDx完成三期临床入组 [4] - TLX591、ITM-11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4] - 自研创新核药GPN02006亮相国际会议 [4] 创新产品管线 - 脓毒症领域STC3141完成海外和中国II期临床 具备全球注册临床基础 [5] - 积极探索全球合作形式加速STC3141上市进程 [5] - 易甘泰、Lava、恩卓润/恩明润、能气朗、合心爽/合贝爽等产品快速增长 [3]
中金:维持远大医药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1.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09:25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1H25收入61.07亿港币 同比增1.0% 剔除汇率影响增2.0% [2] - 1H25归母净利润11.69亿港币 超预期 [2] - 上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3%/3.4%至19.1亿/21.0亿港币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8.0倍/16.4倍P/E [1] 产品结构与业务转型 - 创新和壁垒产品收入占比达51% 较去年同期36.1%显著提升 [2] - 剔除第十批集采影响 人民币口径收入同比增长约13.0% [2] - 易甘泰、Lava、恩卓润/恩明润等产品实现快速增长 [2] 核药业务进展 - 核药抗肿瘤板块收入4.22亿港币 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105.5% [3] - 易甘泰获FDA批准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 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内放射治疗产品 [3] - RDC管线进展顺利 TLX-591CDx完成三期临床入组 TLX591等进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3] 研发管线与临床进展 - STC3141完成海外和中国II期临床 具备开展全球关键注册临床基础 [4] - 自研创新核药GPN02006亮相国际会议 [3] - 建议关注STC3141后续II期临床数据读出及全球注册临床计划 [4] 估值与评级 - 上调目标价21.9%至11.7港币 对应2025/2026年21.7倍/19.8倍P/E [1] - 较当前股价存在20.6%上行空间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远大医药(00512.HK):核药持续高速增长 多领域创新管线迅速推进
格隆汇· 2025-08-21 11: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61.07亿港元 同比增长0.99% [1] - 股东应占溢利11.69亿港元 同比下降24.96% [1] - 股东应占正常化溢利10.17亿港元 同比下降5.92% [1] - 毛利率58.95% 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 [1] - 分销成本率31.38% 同比上升4.72个百分点 [1] - 行政费用率11.33% 同比上升1.30个百分点 [1] - 研发及项目投入10.22亿港元 同比下降30.95% [1] - 股东应占溢利率19.14% 同比下降6.62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核药及心脑血管介入收入5.78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增长70.2% [2] - 核药板块收入4.22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增长105.5% [2] - 制药科技收入38.45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增长2.9% [2] - 呼吸及急重症收入10.47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增长9.9% [2] - 五官科收入14.95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增长22.6% [2] - 心脑血管急救收入9.04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下降21.8% [2] - 生物科技收入16.84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下降11.9% [2] - 氨基酸收入13.47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下降9.5% [2] 研发进展与监管里程碑 - 钇90微球获FDA批准不可切除HCC适应症 国内II期注册临床获批开展 [2] - 肝癌诊断药物GPN02006的IIT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2] - 前列腺癌诊断药物TLX591-CDx完成国内III期入组 计划年内提交NDA [2] - 前列腺癌治疗药物TLX-591国内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获NMPA批准 [2] - 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药物ITM-11在中国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首例患者给药 [2] - 脓毒症药物STC3141完成中国II期临床达到终点 计划申请突破性治疗 [2] - 翼状胬肉药物CBT001在中国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首例患者给药 [2] 业绩展望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2.91/137.62/152.62亿港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股东应占溢利20.39/24.66/28.63亿港元 [3]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6X/13X/11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