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
搜索文档
谷歌(GOOGL.US)面临集体诉讼:被指“秘密”利用Gemini AI监控用户私人通信
智通财经· 2025-11-12 17:16
诉讼指控 - 谷歌被指控利用Gemini AI助手非法追踪Gmail、Chat和Meet用户的私人通信 [1] - 诉状称公司于今年10月"秘密地"为所有相关应用开启Gemini,在"未经用户知情或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私人数据 [1] - 该拟议的集体诉讼于周二晚提交至加州圣何塞联邦法院 [1] 用户控制与数据访问 - 尽管公司允许用户关闭Gemini,但用户需深入隐私设置才能停用该AI工具 [1] - 若不采取停用步骤,谷歌会使用Gemini"访问并利用其用户私人通信的完整记录历史" [1] - Gemini可访问的记录包括Gmail账户中"发送和接收的每一封邮件及附件" [1]
AI privacy breach? Google sued for allegedly letting Gemini read emails, chats
Invezz· 2025-11-12 16:50
Google is facing a major class-action lawsuit that accuses it of covertly enabling its Gemini AI assistant to monitor private user data across Gmail, Chat and Meet without prior consent or notificatio... ...
外企也开始“非必要不出差了”?
虎嗅APP· 2025-11-11 18:52
外企差旅文化变迁 - 外资企业普遍加强费用管控,明确禁止内部线下会议,不报销非必要差旅[4] - 医药行业外企管控顺序为先限制讲课费,再限制差旅费,当前已直接强调"非必要"差旅[8] - 差旅标准下降,超过标准部分无法报销,员工需自行承担额外费用,导致出差意愿降低[7] 差旅频率与模式转变 - 员工出差频率较2021年进一步降低,线上会议工具成为主流沟通方式[8] - 某境外航司中国区员工反映,国际差旅大幅缩减,总监级别近两年未赴欧洲[8] - 线上会议虽已习惯,但存在沟通效率问题,如各区域同事因语言或文化差异导致会议静默[8] 差旅成本与行业背景 - 欧洲酒店成本显著上升,协议价从疫情前200欧涨至350-400欧[8] - 医药行业面临国家集采政策冲击,药品利润压缩,企业必须节省成本以维持生存[11] - 俄乌冲突导致欧美航线绕飞,航程增加、油费上涨,进一步推高差旅成本[12] 线上工具与环保目标 - Teams、Zoom等远程工具在疫情期间普及,企业发现其效率与成本优势[14] - 线上会议模式可完成跨国协作,如10国同事通过15分钟线上会议分配任务,替代线下出差[14] - 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将减少差旅纳入ESG考核,通过降低飞行公里数实现减碳目标[15] 酒店及MICE行业应对策略 - 外资高星酒店周中入住率下降,过去依赖外企协议客人的模式面临挑战[20] - 部分酒店转向开发小型活动场景,如行政酒廊半日会议、冷餐会等,吸引企业客户[20] - MICE行业调整方案,设计多地分会场、短时高效议程,强调数据可交付的混合会议模式[21] 外企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国内航司因航线成本优势蚕食外航市场份额[14] - 外企在中国市场的高增长、高利润预期减弱,差旅费用成为最易削减的支出项[14] - 差旅文化从"默认线下"转向理性务实,线下会议仅用于推进关键共识[21]
外企也开始“非必要不出差了”?
36氪· 2025-11-05 10:10
公司费用管控措施 - 医药外企发布《进一步加强费用管理的执行方法》,明确禁止内部线下会议,不报销非必要差旅[1] - 高管陆续取消原定管理层会议,要求区域作战但不产生新增差旅费用,政策执行存在矛盾[1] - 员工出差频率比2021年进一步降低,线上会议成为首选工具[3] 差旅标准与成本变化 - 公司差旅标准已下调,超额部分需员工自理,发票报销流程繁琐[3] - 外资药企费用管控顺序为先限讲课费,再限差旅费,目前进入"非必要"差旅限制阶段[5] - 境外航司国际差旅大幅缩减,职员免票制度名义未变但实际审批趋严,部门总监近两年未赴欧洲[5] - 欧洲酒店成本飙升,协议价从200欧涨至350-400欧,员工需自行预订和申报[5] 行业背景与利润压力 - 医药行业面临国家集采挑战,药品价格从几百元压缩至几十元,利润大幅下滑[11] - 过去行业高利润时期,员工年飞十几次国际航班,5小时以上航程可乘商务舱[11] - 俄乌战争导致欧美航线绕飞,航程延长、油费上涨,票价成本转嫁用户[12] - 中国航司因航线更近、成本更低,出境航班竞争力提升,蚕食外航市场份额[14] 线上工具与工作模式转变 - Teams、Zoom等远程工具在疫情期间普及,线上会议效率获认可[14] - 跨国公司总部例会、供应链对账、数据审计等流程已实现线上化[14] - 过去需赴新加坡与多国同事达成的共识,现可通过15分钟线上会议分配任务完成[14] 企业ESG与减碳目标 - 微软、谷歌、甲骨文等科技巨头公开承诺通过减少差旅实现碳中和[15] - 外企ESG体系将员工年均飞行公里数纳入年度考核,远程会议零碳排优势用于董事会汇报[15] 酒店及MICE行业冲击与转型 - 一线城市外资高星酒店周中入住率下降,过去依赖外企协议客维持高价时段[7][8][20] - 酒店转向开拓小型客户答谢会、会议即住宿打包方案,结合冷餐会与AI纪要服务[21] - MICE行业从铺张年度大会转向多地分会场、短时高效议程、数据可交付的混合会议模式[21] - 外企差旅趋向理性务实,线下聚会重点转为推进共识而非形式热闹[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