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365 Copilot
搜索文档
美国巨头AI烧钱现状:单季投入千亿美元,回报不到零头
经济观察报· 2025-11-05 19:26
五家巨头目前获得的AI收入并不多。他们的AI收入主要来自云 服务,亚马逊、微软、谷歌每个季度最多能有数十亿美元。面 向C端的AI产品,用户量虽然都在亿级以上,商业变现却不明 晰。 作者: 任晓宁 封图:图虫创意 10月30日至31日,美国科技企业微软、谷歌、Meta、苹果、亚马逊前后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他 们是美国AI军备竞赛中投入最大的五家,第三季度资本支出共计1275亿美元,并表态将在2026年投入更 多。 但从回报来看,五家巨头目前获得的AI收入并不多。他们的AI收入主要来自云服务,亚马逊、微软、谷歌 每个季度最多能有数十亿美元。面向C端的AI产品,用户量虽然都在亿级以上,商业变现却不明晰。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几家企业都被分析师问到AI投资资本回报率的问题,其中Meta被问的次数最多, 10个提问中有7个都与AI变现及利润率相关。当天Meta股价下跌11%,市值蒸发超2140亿美元,是Meta 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 投资者主要担忧巨额的AI投资能否获得相应回报。华尔街金融机构奥本海默的分析师称,Meta在营收前景 不明的情况下大举投资AI,这与其在2021年至2022年的元宇宙支出如出一 ...
美国巨头AI烧钱现状:单季投入千亿美元,回报不到零头
经济观察网· 2025-11-05 17:5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任晓宁 10月30日至31日,美国科技企业微软、谷歌、Meta、苹果、亚马逊前后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他们是美国AI军备竞赛中投入最大的五家,第三季度 资本支出共计1275亿美元,并表态将在2026年投入更多。 但从回报来看,五家巨头目前获得的AI收入并不多。他们的AI收入主要来自云服务,亚马逊、微软、谷歌每个季度最多能有数十亿美元。面向C端的AI产 品,用户量虽然都在亿级以上,商业变现却不明晰。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几家企业都被分析师问到AI投资资本回报率的问题,其中Meta被问的次数最多,10个提问中有7个都与AI变现及利润率相关。当天 Meta股价下跌11%,市值蒸发超2140亿美元,是Meta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 投资者主要担忧巨额的AI投资能否获得相应回报。华尔街金融机构奥本海默的分析师称,Meta在营收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大举投资AI,这与其在2021年至 2022年的元宇宙支出如出一辙。 AI收入主要靠云,单季数十亿美元 根据五家企业的财报,2025年第三季度,AI在软件层面的变现仍然不确定,但在云服务层面已经确定。 在美国云服务市场排名前三的亚马逊、微软、谷歌,都已经 ...
OpenAI's $38B cloud deal with Amazon takes ChatGPT maker further beyond Microsoft
GeekWire· 2025-11-03 23:47
核心交易概述 - OpenAI与亚马逊达成一项为期七年、价值38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将AI模型训练和运行扩展至亚马逊云平台[2] - 此举基于OpenAI与微软重新谈判后获得的新合作自由度,不再受微软优先权限制[2][8] - 亚马逊股价在公告后早盘上涨近5%[4] 合作细节与技术配置 - OpenAI将在亚马逊AWS的新EC2 UltraServers上运行AI工作负载,该服务器使用数十万个NVIDIA GPU[4] - 亚马逊将此合作描述为为OpenAI建设的“完全独立的计算容量”,部分容量已可用并被OpenAI使用[6] - 该基础设施将支持ChatGPT的运行和未来OpenAI模型的训练[4]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动向 - 亚马逊同时深化与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的合作,对其总投资和承诺达80亿美元,并为其建设价值110亿美元的Rainier数据中心项目,使用数十万个定制Trainium 2芯片[7] - 微软则通过将Anthropic的Claude模型整合至Microsoft 365 Copilot、GitHub Copilot和Azure AI Foundry平台来扩展与Anthropic的关系[8] - OpenAI近期还与Oracle和谷歌等公司达成类似协议,总计承诺数千亿美元以锁定AI计算能力[11] 公司高层评论与战略意图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扩展前沿AI需要大规模、可靠的计算能力,与AWS的合作将加强计算生态系统[5] - AWS首席执行官Matt Garman称亚马逊的云基础设施将成为OpenAI雄心的“支柱”[5] - 亚马逊副总裁Dave Brown强调此次合作为OpenAI专门构建的独立容量[6] 微软与OpenAI关系演变 - 此前OpenAI几乎完全依赖微软Azure作为其大语言模型的计算基础设施[8] - 上周双方修订合作关系,赋予OpenAI使用其他云提供商更大的灵活性,并取消了微软对新工作负载的优先拒绝权[8] - 作为协议一部分,OpenAI承诺额外购买2500亿美元的微软服务,微软在2032年前仍持有OpenAI模型和产品的特定知识产权,并通过Azure OpenAI服务独家提供其技术[9]
为什么端侧算力有更大的想象空间?|AGIX PM Notes
海外独角兽· 2025-11-03 20:03
AGIX指数与市场表现 - AGIX指数旨在衡量通用人工智能(AGI)新科技范式,定位类似互联网时代的纳斯达克100指数 [2] - 截至统计时,AGIX指数年初至今上涨38.71%,自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91.06%,显著跑赢标普500指数(16.30% YTD)和纳斯达克100指数(23.05% YTD) [5] - 指数成分中,基础设施板块权重最高达40.72%,本周上涨1.88%;半导体与硬件板块权重25.57%,本周上涨1.16%;应用板块权重28.65%,本周下跌0.38% [6] AI产业发展瓶颈演变 - AI产业初期瓶颈集中在算力,导致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巨大爆发,但当前瓶颈已转向数据中心物理空间和电力供应,微软因缺乏足够的数据中心空间和电力导致部分AI芯片闲置 [10] - 内存成为AI算力升级过程中的关键硬件短板,高带宽内存(HBM)容量和带宽限制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出现“内存墙”现象 [11] - 行业下一瓶颈将转向端侧AI,涉及用户端侧算力、低延迟保障以及云端带宽连接,英伟达与诺基亚合作开发AI-RAN技术,旨在实现“每一个基站都是一个本地AI数据中心” [11][12] - 完全由服务器端进行计算不切实际,按4K流媒体每路25 Mbps带宽需求计算,全球海底光缆总带宽理论最大仅支持约4000万用户同时使用,远不能支撑ChatGPT等超级应用用户量级 [13] 模型效率与架构创新 - 模型侧向更小更节能方向发展,Thinking Machines团队通过on-policy distillation技术将小模型性能提升至接近320亿参数大模型水平,训练步数减少7-10倍,训练效率提升50-100倍 [14] - 生物智能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类似技术上的边缘计算可在离传感器最近位置处理数据,减少延迟和能耗 [12] - AMD推进软件定义AI工厂战略,通过开源的ROCm软件栈在EPYC处理器、Instinct GPU和Pensando网卡上创建标准化计算层,其Helios机架级超级计算机单机架提供1.4 exaFLOPs的FP8算力 [22][23] 科技巨头动态与市场表现 - 苹果与微软市值双双突破4万亿美元,微软凭借与OpenAI新合作协议及Azure云服务增长重返4万亿美元市值,对OpenAI约27%持股估值达1350亿美元 [18][19] - 亚马逊计划裁减约3万个企业职位,反映公司在AI技术规模化应用背景下对组织架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17] - 亚马逊为Anthropic打造的耗资110亿美元Project Rainier数据中心园区正式启用,已部署近50万颗AWS Trainium2芯片,预计年底超过100万颗,园区总容量将超过2.2吉瓦 [21] 行业应用与监管动态 - 教育科技初创公司Super Teacher通过AI技术推动小学辅导普及化,采用确定性系统确保答案准确性,月费仅15美元,目前已吸引约2万户家庭注册 [20] - 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起诉微软在部署Microsoft 365 Copilot时未明确告知用户可选择不含Copilot的经典版本以维持原价,个人版和家庭版订阅价格分别上调45%和29% [18] - 英伟达GTC华盛顿大会聚焦AI基础设施实践,公司季度营收达47亿美元,年增长率保持在50%,验证企业客户对AI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 [20]
“你们尽管做空 OpenAI!”奥特曼霸气喊话,纳德拉亲述微软百亿投资内幕 | 巨头对话
AI科技大本营· 2025-11-03 14:51
聊着育儿经、下注 1.4 万亿、揭秘新协议、规划 AGI……全球最强 AI 搭档的炉边谈话泄露了什么? 出品丨AI 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来 源 | youtu.be/Gnl833wXRz0 今天外网最火的播客,毫无疑问是 Brad Gerstner 的 BG2 频道,能把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和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同时请来,坐 在一起聊一个小时,这事儿本身就挺不简单的。 这两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一个是微软的 CEO,一个是 OpenAI 的 CEO。平时看他们各自的采访,他们俩分开聊,我们都听得多了。 但坐在一起聊,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是 当今科技界最重要、最复杂、也最被外界议论纷纷的合作关系里的两个核心人物。 难得 同 框对话,说的每一 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值得玩味。 这场信息量爆炸的对话,开场却格外"柔软"。主持人没问什么 AGI、万亿参数模型,而是先关心起了萨姆刚出生的宝宝。不管你在外面掌管着多大的商 业帝国,搅动着多大的技术风云,回到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大家面对的喜悦和烦恼,其实都差不多。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开场,让后面的"硬核"内容显得更加 ...
奥特曼和纳德拉,艰难重组后首次对谈:「我们是天作之合」
36氪· 2025-11-03 08:23
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 - 双方庆祝达成一项里程碑式的深度合作协议,旨在重塑AI未来 [3] - 合作关系始于2019年微软对OpenAI的10亿美元投资和Azure云计算资源支持 [5] -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慧眼识珠,看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新曙光 [7] OpenAI公司重组与治理结构 - OpenAI完成重组,在非营利基金会下设立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作为营利实体 [8] - 非营利的OpenAI基金会持有价值高达1300亿美元的OpenAI股份,成为全球最大慈善基金之一 [10] - 基金会将首批动用250亿美元资金投向医疗健康和AI安全韧性两个领域 [10] 微软的投资与战略回报 - 微软目前持有OpenAI约32.5%的股份,价值约1350亿美元 [15] - 双方关系已成长为业界最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一 [17] - OpenAI创始人希望微软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一万亿美元 [18] 产品与市场独家安排 - OpenAI最强大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API将在未来七年内独家部署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 [19] - 此项独家安排将持续到2032年,除非OpenAI率先实现AGI [19] - 该策略使Azure成为AI开发者的“圣地”,直接推动微软云服务业务腾飞 [20] 财务业绩与增长前景 - 微软2025财年第一季度智能云部门收入同比大涨27%,Azure增速远超主要竞争对手 [20] - 微软商用云业务手握3920亿美元的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长51% [20] - 其中包括OpenAI与微软签下的2500亿美元Azure预购合同 [20] 算力供应与需求瓶颈 - 双方均表示面临严重的算力短缺问题,限制了业务增长 [24][25] - 微软上季度资本开支高达34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猛增40%,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AI芯片 [26] - 未来两三年内AI算力仍将严重紧俏,出现“算力过剩”的概率几乎为零 [28][29] AI对软件行业的范式影响 - AI正在重塑软件形态,从App转向Agent,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执行任务 [34] - 传统商业软件可能被多才多艺的AI助手重构,微软主动为Office注入AI推出Copilot [36] -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AI对话式交互对传统搜索的流量和广告曝光构成分流风险 [37] 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 - AI将开启生产力爆发,微软过去一年几乎零净增员工数,却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 [44][46] - 员工借助内部Copilot大幅提高效率,公司通过网络运维自动化替代了大量人力需求 [47][48] - 经过适应期,企业将迎来既增收又节支的局面,推动宏观经济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速提升 [51][52] AI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 - AI需求正吸引资本重新投入制造业和基建领域,为传统工业中心注入新活力 [55][57] - 微软在威斯康星州豪掷73亿美元兴建全球最大数据中心园区,带动本地就业和投资 [56] - 美国的云计算龙头公司在全球输出技术,帮助各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占据产业制高点 [59] 合作关系的战略意义 - 合作结合了OpenAI的创新激情与微软的产业落地能力,迸发出惊人能量 [60] - 双方共同开发ChatGPT引爆全球AI热潮,并将深度学习技术带入寻常百姓家 [62] - 合作关系证明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结合的可能性,既关乎利润更关乎人类福祉 [64]
奥特曼纳德拉同台回应一切:合作细节、OpenAI未来路线曝光
量子位· 2025-11-02 15:00
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关系 - 微软自2019年起已向OpenAI投资约130-140亿美元,获得完全摊薄后约27%的股权 [4] - 双方均认为此次合作是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合作关系之一,微软的早期坚定信念对OpenAI的成功至关重要 [5][6] - 合作建立了独特的全球最大规模非营利组织之一OpenAI基金会,其架构允许非营利机构价值增长,同时让旗下公益性公司获得扩张所需资本 [4][7] OpenAI的组织结构与基金会使命 - OpenAI重组后形成上层非营利组织、下层公益性公司的架构,非营利部分目前持有价值1300亿美元的OpenAI股票 [11][12] - 基金会首批250亿美元将投向医疗健康和AI安全与韧性领域,旨在确保AGI惠及全人类 [12] - 选择医疗健康是因为AI能帮助治愈疾病并共享知识,选择韧性则是为了资助网络安全防御、AI安全研究等,帮助社会平稳度过技术变革 [14][16] 合作细节与商业模式 - 在2032年前的7年内,OpenAI的前沿模型不能在其他主要云平台上分发,但开源模型、Sora、Agent等技术可在其他平台发布 [19] - OpenAI需就全部收入向微软支付分成,协议持续至2032年或AGI被验证,例如若收入200亿美元,按15%比例需支付30亿美元 [20] - 微软获得GPT系列模型7年独占权,并可免版税使用前沿模型知识产权,将其嵌入GitHub、Microsoft 365等产品 [57] OpenAI的财务与增长前景 - OpenAI 2025年营收预计为130亿美元,但公司声称实际收入远高于此,并计划未来4-5年投入1.4万亿美元于算力 [24][25] - 公司规划营收快速增长,业务将涵盖AI云服务、消费设备及自动化科学研究,未来可能考虑上市,但尚无具体计划或时间表 [25][40] - 若以1000亿美元营收和10倍收入倍数上市,公司估值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42] 算力需求与行业挑战 - 算力需求受单位智能成本影响,若成本下降100倍,使用量增长将远超100倍,当前最大限制并非GPU供应,而是电力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29][33] - 算力过剩未来必然会发生,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可能在未来2-6年内,供需周期受技术格局和人类心理因素影响 [33] - 微软Azure本季度增长39%,年化收入达930亿美元,但因算力供给受限,增长潜力未完全释放,公司有4000亿美元的剩余履约义务需清理 [63] AI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 - 到2026年,AI有望在科学研究领域实现原创性发现,Codex模型能力可能从处理"几小时任务"跃升至"几天级别任务" [45] - 智能代理与新型用户界面结合将产生新的人机交互形态,其影响力可能超过ChatGPT,推动工作流程重构 [46][47] - AI将显著提升生产力,改变工作方式,企业员工增长可能慢于收入增长,但员工杠杆率将远高于以前 [80][82] 微软的战略布局与价值创造 - 与OpenAI的合作不仅带来股权收益,还通过Azure的分成、独家API分发及吸引新客户迁移至Azure创造战略价值 [56] - 微软通过AI产品组合创造价值,GitHub Copilot、ChatGPT、Microsoft 365 Copilot及消费级Copilot构成全球最大AI产品体系 [53] - 公司业务多元化有助于平衡利润与风险,云计算投资回报通过5-6个不同业务的协同放大,而非仅依赖Azure增长 [62][68]
微软和OpenAI CEO罕见同场对话:OpenAI重组、AI泡沫质疑、算力需求......
硬AI· 2025-11-02 11:59
OpenAI与微软合作关系 - 只有"无状态API"独家保留在Azure平台至2030年 其他产品将在多平台分发 [2][3][20] - 微软对OpenAI投资约135亿美元 获得完全稀释后27%所有权 投资全部用于训练 不计入收入 [4][16][65] - 收入分成协议将持续至2032年或AGI实现 若OpenAI年收入200亿美元 微软可分得30亿美元 [21][24] - 合作关系被评价为"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合作之一" 微软早期坚定信念是关键支持因素 [8][16][17] 算力需求与收入增长 - OpenAI算力过去一年扩大约10倍 若再增10倍算力 收入增长将接近10倍 [2][24][27] - 当前最大制约因素是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而非算力过剩 [3][32][61] - 算力过剩终将出现 时间可能在2-6年内 且周期会反复出现 [3][31][33] - Azure本季度增长39% 年化收入达930亿美元 若不分配算力给研发 增长率可达41%-42% [61] 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 - OpenAI计划成为重要AI云服务提供商 发展消费者设备业务和自动化科学研究 [24][25] - 高利润业务来自Copilot系列产品(安全Copilot、Github Copilot、医疗健康Copilot等) [7][61] - 微软剩余履约义务达4000亿美元 合同平均期限2年 需要大规模资本支出来消化订单 [62] - 新型SaaS应用架构正在形成 AI代理层将取代传统业务逻辑层 低ARPU高使用率模式更具优势 [66][67][68] 技术发展与产品规划 - Codex预计明年能完成需要数天的编程任务 将改变软件开发方式 [6][44] - 未来将推出可在低功耗设备本地运行GPT-5或GPT-6级别模型的消费设备 [6][35] - 2026年可能实现小型科学发现 若成功将为更大突破奠定基础 [6][44] - 软件优化速度远超硬件改进 推理堆栈优化呈指数级增长 [34] 公司架构与资本规划 - OpenAI重组创建史上最大非营利组织之一 初始资本包含价值1300亿美元OpenAI股票 [16][18] - 非营利组织将首先投资250亿美元于医疗健康、AI安全和韧性建设领域 [18][19] - OpenAI上市计划尚未确定具体时间表 但未来有可能进行IPO [36][37][38] - 公司平均年龄约30岁 婴儿潮趋势积极 员工规模保持稳定 [14][15][76] 行业监管与竞争环境 - 担忧美国各州AI监管法律拼凑局面 科罗拉多州AI法案将于2月生效 [39][40] - 呼吁联邦层面统一监管框架 避免50个不同州法律造成合规困境 [39][40][42] -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竞争激烈 规模化运营和成本结构优化是关键优势 [63] - 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加速 科技公司未来4-5年资本支出达4万亿美元 [79][80]
Tech Corner: MSFT Earnings and Copilot Outlook
Youtube· 2025-11-02 01:0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全球软件、支持服务、设备和解决方案开发的领导者,业务遍及全球,专注于提升生产力和商业运营 [2] - 公司运营分为三大部门: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占销售额约50%)、智能云部门(占销售额约41%)以及更多个人计算部门 [3][4] - 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包括Microsoft Office、Teams、Dynamics 365等产品和服务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13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8%至776.7亿美元,超出预期 [7] - 智能云部门营收达309亿美元,其中Azure营收同比增长40% [8] - 当期总云营收增长至491亿美元,生产力与业务流程营收约为330.2亿美元,略高于320亿美元的预期 [8] - 公司净利润率超过3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4] 竞争优势与战略定位 - 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其能够将人工智能整合到包括Azure和生产力软件在内的庞大生态系统中 [6] - 公司与Open AI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其人工智能能力 [7] - 公司在操作系统和办公生产力解决方案等领域具有垄断性地位,这些业务是推动Azure增长的稳定现金生成机器 [12][13] - 公司战略上定位为利用人工智能热潮,其强大的云产品和企业软件即服务货币化能力得到了368亿美元Azure积压订单的支持 [11] 近期动态与前景展望 - 基于财报后的股价表现,公司对第二财季的销售额展望在795亿至806亿美元之间,此前预期为800.8亿美元 [9] - 下一季度Azure营收预计将同比增长37%,略低于本季度40%的同比增幅 [10] - Microsoft 365 Copilot的采用正在加速,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显示出对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亚马逊(特别是其AWS云部门)、谷歌(其Google Workspace和云服务)、苹果(个人计算和移动设备市场)以及甲骨文(企业软件领域) [5] - 在人工智能模型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亚马逊和谷歌等竞争对手正在缩小差距,这可能影响Azure的远期增长 [16] 估值与技术分析 - 公司的市盈率约为35倍,高于行业平均的25倍,也高于其过去5年约32倍的历史平均水平 [17] - 公司一年期价格表现上涨约25%,显著高于标普500基准指数,但过去三个月股价处于区间震荡 [18]
微软和OpenAI CEO罕见同场对话:OpenAI重组、AI泡沫质疑、算力需求......
华尔街见闻· 2025-11-01 17:48
OpenAI与微软合作关系 - OpenAI与微软的合作关系被双方评价为"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合作之一",微软自2019年起累计投资约135亿美元,获得OpenAI完全稀释后约27%的股权 [8][9] - 合作协议规定,只有"无状态API"在2030年前独家保留在Azure平台,其他产品包括ChatGPT将在多个平台进行分发 [1][12] - OpenAI需向微软支付收入分成,该安排将持续至2032年或通用人工智能被验证之时 [13] 算力需求与基础设施挑战 - 当前AI发展的最大瓶颈并非算力过剩,而是电力供应以及能否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快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1][22] - 算力过剩现象预计将在2-6年内出现,并且这个周期可能会反复发生 [1][23] - 过去一年OpenAI的算力规模扩大了约10倍,公司认为如果再增加10倍算力,收入增长虽不确定能否同步达到10倍,但相差不会太远 [1][18] 业务增长与财务表现 - OpenAI 2025年收入据报道为130亿美元,公司对未来增长充满信心,并驳斥了市场对其1.4万亿美元算力支出承诺的质疑 [16][17] - 微软强调其对OpenAI的135亿美元投资全部用于模型训练,并未计入收入,Azure的收入纯粹来自ChatGPT的消费和API使用量,由真实市场需求驱动 [2][54] - 微软Azure本季度增长39%,年化收入规模达930亿美元,若不将算力分配给OpenAI研发,其增长率本可达41%-42% [49] 技术发展路线与产品愿景 - OpenAI预计明年其Codex编程工具将能完成需要数天时间的编程任务,从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软件开发 [3][34] - 公司展望未来将推出能够在低功耗下完全在本地运行GPT-5或GPT-6级别模型的消费设备 [3][25] - 微软的策略是同时建设"Token工厂"(底层算力体系)与"Agent工厂"(上层软件生态),以提升"单位智能"的效率 [3][58][59] 监管环境与行业影响 - 对美国各州各自为政的AI监管法律拼凑局面表示严重担忧,认为这会给行业带来不必要的合规负担并扼杀创新 [28][29] - AI技术预计将显著提升生产力,企业员工数量增长速度可能慢于收入增长速度,从而实现结构性效率提升 [65][66] - 美国科技公司大规模的资本支出(未来4-5年约4万亿美元)正推动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涉及电力生产、电网建设等多个方面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