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数据库

搜索文档
“百行计划”完成,OceanBase不断拓宽能力边界
财经网· 2025-06-20 14:06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库能力重塑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数据库能力边界不断被重塑 [1] - OceanBase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展示服务规模、产品演进与技术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1] - OceanBase CEO杨冰透露已完成"百行计划",服务超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与1000多套关键业务系统 [1] OceanBase的市场地位与行业布局 - OceanBase获评赛迪顾问2024年分布式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一,IDC报告显示其在独立数据库厂商中市场份额第一、整体市场第四 [2] - 在"本地部署"场景中,OceanBase列独立数据库厂商第一、整体排名第三 [2] - 公司服务全部政策性银行、5/6国有大行、70%头部保险集团、75%头部证券、50%头部基金,资产规模千亿以上银行客户近100家 [2] 产品技术升级与客户案例 - OceanBase发布面向金融场景的4.4.0版本,强化TP事务处理、AP实时分析和AI原生能力 [1][8] - 四川银行采用OceanBase完成133套系统48小时升级,数据库支撑67套系统(含71%重要性系统),容灾能力接近国家6级标准 [4][5] - 中国太保客服系统升级后实现99.99%业务成功率与80%以上数据库压缩率,整体节约成本超亿元 [5][6] AI时代的数据底座能力拓展 - 金融机构进入AI驱动智能化阶段,要求数据库支持向量检索、实时计算和多模态数据处理 [7] - OceanBase宣布全面进入AI时代,发布PowerRAG应用,提供开箱即用的RAG开发能力 [7] - 4.4.0版本融合事务处理、实时分析与AI负载,构建面向AI的现代数据底座 [8] 行业覆盖与未来方向 - OceanBase支撑中国移动1/3省级分公司核心系统,服务全国60%移动用户,覆盖1/4省人社核心系统 [3] - 公司将持续与中小银行推进合作,围绕"用得起、用得好"理念提供通用型数据库能力 [3] - 从金融行业向运营商、能源、航空等多领域扩展,能力边界不断拓展 [3][8]
国产数据库落地加速,OB已支撑超百家银行核心系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9 15:55
6月18日,国产自研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CEO杨冰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主会场演讲中透露,金融 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核心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已获行业共识,OceanBase已达成"百行 计划",为超过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与1000多套关键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库服务。 杨冰认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利用数据来重塑传统业务与组织模式,构建新的竞争力。在金 融机构的数据库应用中,往往面临着业务规模增长、业务场景变多、IT架构应用渐趋复杂的难题。在刚 刚过去的5月,OceanBase作为核心数据底座,与四川银行一同刷新了近年来金融系统在分布式数据库单 轨切换的效率纪录——48小时内一次性极限割接133个系统,涉及核心账务、前台产品、渠道、中台等 关键业务系统,实现了四川银行"新一代信息科技工程"的正式投产。 数据库、操作系统和芯片,被视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大核心,是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一直以 来,对数据库安全性、稳定性极高的金融场景都是数据库的最大练兵场。据了解,作为"100%根自 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诞生于支付核心场景,总部位于北京。十余年金融场 ...
OceanBase达成“百行计划”,国产数据库来到新起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2:46
2010年,为支撑支付宝在"双十一"期间的核心交易系统稳定,OceanBase创始团队敲下了第一行代码, 至今已有十五年。 十五年间,伴随着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由"可用"走向"好用",OceanBase也从蚂蚁内部金融交易场景 的核心系统"后备军",逐步成长为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坚实后盾。 如今,OceanBase又完成了一个重要里程碑。6月18日,在国际金融展览会上,OceanBase CEO杨冰正式 对外宣布,OB达成"百行计划"——服务超过100家银行,并支持190多套核心系统和1000多套关键业务 系统。 "我们认为'百行计划'的达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OceanBase副总裁、金融政企事业部总经理王爽表 示,从银行起步,到整个金融业,再到覆盖所有行业,OceanBase将通过多产品、多生态战略加强客户 服务与拓展,不仅要解决以往核心业务系统的"旧问题",还要着眼于AI时代未来技术路线的"新挑战"。 当分布式技术架构成为共识,如何保障核心系统升级的稳定、安全、可拓展? 一个共识:从集中式架构走向分布式架构 核心系统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心脏",也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环节。 从各家金融机构公开披露信息 ...
数据洪流下,如何重构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
声动活泼· 2025-05-26 18:36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作为「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之一,正成为推动 AI 进步的关键动力。 2025 年全球数据总量预计将突破 175 ZB,数据类型和内容也在发生巨变,图片、音频、视频等无结构、多 模态、碎片化数据激增,传统数据库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究竟该如何重 构? 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如何从 「支撑系统」走向 「智能引擎」?为何数据公司的本质是一家 AI 公司?作 为国内的数据库的领跑者,OceanBase 如何以原生分布式 + 一体化架构应对这一范式跃迁?国产数据库出海 的关键突破口是什么? 本期的「科技早知道」,我们邀请到 OceanBase CTO 杨传辉,深入探讨 AI 时代的数据革命与机会窗口。 科技早知道 AI 崛起后,底层的数据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数据库行业又带来了什么新的挑战? 杨传辉 AI 时代对数据的需求其实是对传统需求的延展。过去我们处理的主要是结构化数据,比如将一张图片中的 有价值信息通过人工方式提取出来,打上标签存成表格。但在 AI 时代,除了这些打标后的数据,还有大量 半结构化和无结构化的数据需要处理。这给数据底座带来了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
AI大厦需要新的地基!
机器之心· 2025-05-19 12:03
数据与AI融合趋势 - 高质量数据短缺成为AI发展瓶颈,前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警告"预训练时代即将终结"[1] - 全球数据量将从2024年147ZB增长至2028年393.9ZB,年增速达28%[4] - 大数据IT投资规模将从2024年354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6440亿美元[5] - 数据库发展范式转向"Data×AI",即数据与模型一体化融合发展[1][6] OceanBase战略转型 - 提出构建"一体化数据底座"战略,支持SQL、AP和AI混合负载[2][9] - 15年技术积累支撑支付宝核心系统,连续十年稳定支持双11流量洪峰[13] - 全球唯一同时打破TPC-C和TPC-H测试纪录的数据库[13] - 已服务金融、政务等2000多家客户的关键业务系统升级[13] 技术能力突破 - 向量数据库性能领先,在VectorDBBench测试中超越3款开源产品[13] - 引入BQ量化算法使向量数据内存需求降低95%,2亿条1536维数据从1.2TB降至58.6GB[16] - 支持多模态数据包括标量、JSON、全文索引和向量混合检索[17] - 发布PowerRAG服务,封装文档处理全流程,准确率和召回率优于开发者自建方案[17] 产品发展方向 - 四大战略方向:知识底座、打破数据次元壁、AI靠谱参谋、流量冲浪高手[14] - 增强向量能力与融合检索,实现企业知识库动态更新[14] - 深度整合推理引擎与存储引擎,解决AI查询数据不一致问题[14] - 利用云虚拟化+分布式能力弹性应对流量波动[14] 行业生态布局 - 适配主流智能体平台包括Dify、FastGPT、DB-GPT和LangChain[20] - 开源社区用户突破百万,集群部署量超5万且年增长400%[21] - 连续两年位居墨天轮中国开源数据库排行榜第一[21][22] - 成立AI平台与应用部,CTO亲自担任AI战略一号位[21] 行业趋势判断 - 数据库正成为AI时代关键变量,模型能力取决于数据基础[23][24] - AI应用爆发产生两大需求:更海量数据和混合负载能力[24] - 未来所有数据公司都可能成为AI公司,Data×AI是核心竞争力[22][24] - 行业正从模型竞争转向底层数据基础设施建设[25][26]
2025 OceanBase开发者大会:Data×AI战略引领未来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14:41
基于这一能力,OceanBase致力于从一个一体化数据库向一个一体化数据底座演进,通过一套引擎同时 支持TP/AP/AI混合负载,支持向量数据库,实现SQL与AI的混合检索,这背后涉及OceanBase在Data与 AI领域的工程与产品能力。 作者 胡群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为了更 好地应对AI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OceanBase于5月17日举办了第三届开发者大会。本次大会不仅深 入解读了Data×AI战略,还隆重发布了面向AI的应用产品PowerRAG,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 发展思路。 Data×AI战略:一体化数据底座的未来愿景 OceanBase的AI战略一号位、CTO杨传辉在大会上阐述了Data×AI战略。他指出,OceanBase正致力于构 建Data×AI能力,面向AI时代推动一体化数据库向一体化数据底座的战略演进。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在分享中表示,蚂蚁集团将支持OceanBase在金融、医疗、生活等蚂蚁AI的核心场 景的突破,支持OceanBase去实践Data×AI的理念和架构创新。他指出,海量的互联网数据成就了今天 ...
独家对话杨传辉:AI时代来临,数据库龙头OceanBase如何自我变革?|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5-05-12 10:05
OceanBase首席技术官(CTO)杨传辉 2025年,开源AI模型DeepSeek、OpenAI推出的GPT-4.5引爆全球新一轮生成式AI热潮。 作为AI技术发展"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之一,数据已经成为推动AI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数 字时代的新型核心生产要素。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大数据IT总投资规模约为354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这一规模接近6440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6.8%。其中,2028年中国大数据IT支出规模预计为621.7亿美 元,全球占比约10%,复合增长率24.9%位居全球第一。而当前,中国的数据产量已经占全球数据总产 量的23%。 OceanBase CTO杨传辉对钛媒体AGI表示,AI时代来临,数据处理的边界得到进一步延伸,如多模态大 模型图片、文本、视频等富媒体的无结构化数据规模增长。而且,数据扩展性、数据规模、碎片化等行 业挑战不断加剧,OceanBase希望形成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解决客户需求和难题。 据悉,OceanBase创立于2010年,是国内领先的一体化分布式数据库公司。2020年,蚂蚁集团旗下的 OceanBase成立北 ...
AI与国产升级双驱,智慧民航的数据库突围战
中国民航网· 2025-05-06 17:51
2025年3月中国民航局发布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全年旅客运输量达到7.3亿人次,同比增长 18.1%,国际旅客量同比增长130%,势头强劲。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民航业迎来历史性复苏,也展现出中 国经济强大的活力与韧性。 在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一场由"AI技术革命"与"国产升级"双驱的民航数智化转型正与时间赛跑加速进 行。双驱背景下,如何以数据为支点、以AI为杠杆抢占制高点,书写中国智慧民航新篇章?作为基础 软件的数据库就成为了关键力量。 AI与国产双驱下的民航数据库升级挑战 自2022年《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印发以来,我国智慧民航建设稳步推进。 伴随年初DeepSeek大模型给全球AI进程按下加速键,民航业的AI应用也正逐步从边缘场景延伸至核心 场景。 以智能决策为例,航班调度需实时分析天气、客流、机组资源,AI算法助力动态优化航线网络与客座 率;以精准服务为例,实现个性化推荐,中国南方航空基于AI的"明珠智企"平台已支持秒级营销响应。 然而,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成为制约AI落地的关键瓶颈,受限于架构僵化、扩展性不足、多模态能力 弱等,难以支撑AI时代的海量结构&非结构数据实时分析与高 ...
外部业绩占比提升到70% 中国数据库OceanBase转向生态体系比拼
环球网· 2025-03-31 14:51
公司发展现状 - 生态伙伴数量超1200家,专有云千万级营收伙伴超10家,公有云百万级营收伙伴超10家,30%项目由伙伴独立交付 [1] - 未来合作模式将由伙伴主导、OceanBase赋能,目标将伙伴外部业绩占比从60%提升至70% [1] - 成立五年内从蚂蚁集团内部技术项目发展为服务超2000家客户的独立数据库厂商 [1] 技术战略与产品创新 - 推出单机版数据库产品,实现"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战略,16核服务器配置下写入性能达MySQL 8.0的214.99%,TPC-H分析查询性能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 [2] - 单机版支持无缝升级为分布式架构,解决企业从中小规模到爆发式增长的技术连续性难题 [2] - 兼容全球主流云厂商(阿里云、AWS、华为云等),提供跨云容灾、数据同步能力,某案例中灾备成本下降70% [2] - 4.3.3版本支持向量检索,实现标量与向量混合查询,与蚂蚁集团向量库VSAG合作在GiST-900数据集精度排名全球第一 [3] - 计划5月发布"知识库"功能,与大模型结合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 [3] 生态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恒生电子、新炬网络等头部ISV深度绑定,恒生电子新一代证券核心系统UF3.0适配后数据压缩率90%,成本下降70%,每秒委托笔数提升3倍 [3][4] - 2023年启动总代合作,通过神州数码等渠道伙伴渗透二三线城市,区域案例中项目交付周期缩短40% [4] - "雏鹰计划"培养超3000名认证工程师,将50%服务收入分给伙伴,新炬网络自研ZnSQL平台可自动诊断80%常见故障 [4] 未来战略规划 - 专有云市场巩固金融、运营商优势并拓展能源、交通、政务行业,已服务中国移动1/3省级核心系统及全国60%移动用户 [5] - 公有云瞄准互联网、新零售、智能制造,OB Cloud上线2年客户超700家,目标云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5] - 全球化布局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服务印尼DANA、菲律宾GCash等客户,策略为"跟随中国出海企业" [5] - 规划"知识库"功能通过RAG技术与大模型交互,推动数据库从"仓库"向"智能体"转型 [5][6] 行业趋势与竞争逻辑 - 数据库竞争从单一技术较量转向生态体系比拼,行业准则为"技术决定下限,生态决定上限" [1][6] - AI与多云时代下,一体化数据库需兼容历史与未来、平衡成本与效率,生态共建成千亿市场领跑关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