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架构

搜索文档
梁军首次发声:公开与寒武纪的纠纷细节,再创业要做颠覆性产品
雷峰网· 2025-08-13 19:27
核心观点 - 前华为麒麟SoC总架构师、寒武纪前CTO梁军首次公开与寒武纪的股权纠纷细节,涉及42亿元股权激励争议 [1][5][35] - 梁军创立昉擎科技,提出全球首创的"上下文相关/无关分离分布式计算架构",旨在突破CUDA生态约束 [3][57][61] - 纠纷揭示早期创业公司股权分配与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寒武纪被指通过修改合伙协议强制回购核心员工股权 [32][37][43] 寒武纪发展历程 - 2016年与华为达成IP授权合作,寒武纪1A处理器集成于麒麟970,助华为获得1-2年AI认知领先 [10][14] - 2017年梁军加入后主导产品体系,推出首颗7nm AI训练芯片思元290及MLU系列,2021年思元590性能至今未被国内同行超越 [19][24] - 2018年A轮融资1亿美元,估值暴涨因"首个盈利芯片初创公司"标签,阿里投资款在MLU100发布后才到账 [15][17] 股权纠纷关键节点 - 2021年12月矛盾爆发,陈天石称"你权力比董事长大",三天后梁军IT权限被关闭,团队划归CEO直管 [28][30] - 2023年寒武纪修改合伙协议新增第35条,通过玄思公司起诉要求梁军以5.2万元转让1152万股 [32][46] - 陈天石被指通过艾加溪持股平台低价获取400万股(现值20亿元),而普通员工股权激励大幅缩水 [39][43] 技术路线创新 - 昉擎分布式架构将计算任务按上下文相关性拆分,重构设备交互模式,使穿戴设备与手机SoC平级 [58][59] - 采用RISC-V RVV指令集扩展方案,平衡编程通用性与专用加速,规避CUDA生态依赖 [55][57] - 传统GPU面向吞吐优化,昉擎专注延迟优化设计,技术差异形成3-5年窗口期 [60][62] 行业趋势判断 - 2022年后Transformer统一算法架构,通信需求激增推动系统设计变革 [50] - 推理市场性价比为王,中国公司可在模型稳定后通过成本优化切入 [52][53] - 存内计算/近存计算兴起反映计算范式正从处理器中心转向内存中心 [61] 团队管理经验 - 华为时期提出"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产品方法论,成为行业标准 [67] - 寒武纪阶段从77号员工做到千人规模,建立完整研发-产品-销售闭环 [68] - 昉擎保持精干团队,专注技术而非管理,当前处于"历史最佳状态" [65][68]
2025版腾讯云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
腾讯云· 2025-07-31 2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融科技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引擎,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银行核心系统转型迫在眉睫,分布式转型是必然路径 [9][13][55][68] - 银行核心系统转型面临挑战,需解决技术架构、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和分布式运维等问题,腾讯云提供技术方案和联合方案助力转型 [31][35][89][490] -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有标准微服务和单元化两种架构路线,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银行可按需选择 [163][173][190] - 腾讯云与伙伴联合方案提供高质量转型方案,多个落地案例展示可行性和优势,助力银行提升系统性能和业务能力 [490][550][6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银行业核心系统行业分析 -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面临挑战,包括市场竞争、产品迭代、利率定价、技术架构、高并发处理和功能模块耦合等问题 [31][35][44] - 分布式转型是银行核心升级的必然路径,业务和技术需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需具备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易运维等特点 [55][56][65] - 业内建设模式分为技术平移和规划重建,不同银行采用不同建设方式,如大型国有银行用企业建模+单元化+IT工艺,城商行用需求分析+微服务化+敏捷交付 [76][77] 银行业分布式核心六大设计要点 - 分布式核心建设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考虑全行报文贯标、数据一致性、服务治理等能力,以及自动化运维和研发组织效能问题 [89][92][99] - 腾讯海量服务之道应用于金融业,形成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整体架构,自下而上分为IaaS云平台、PaaS云原生平台、SaaS核心应用层 [103][107][116] - 腾讯云银行分布式核心有六大设计要点,包括数据切分、技术架构、服务模型、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和分布式运维策略 [121][135][155]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两种技术架构路线介绍 - 微服务与单元化架构相辅相成,单元化是微服务架构的能力增强,微服务注重应用解耦,单元化侧重顶层治理 [164][165][170] - 标准微服务方案适合体量一般银行,单元化方案适合体量大或有多活架构规划的银行,两者在六大设计要点上有差异 [173][190][191]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底座 -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底座以IaaS基础设施层和PaaS平台层为支撑,PaaS层分为APaaS、IPaaS和GPaaS [430][436][459] - APaaS聚焦通用分布式技术封装,为SaaS应用提供统一API服务;IPaaS构建统一集成治理平台,应对混合技术栈难题;GPaaS提供中间件基础支撑服务 [436][438][459]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与伙伴联合方案 - 腾讯云与神州信息、长亮科技、中电金信等伙伴合作,提供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方案 [490][491][521] - 腾讯云与神州信息联合方案以TCE为技术底座,TDSQL承载数据,满足业务诉求;与长亮科技联合发布TDBF框架,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中电金信联合方案支持云原生和单元化,实现全栈国产化落地 [491][504][521] 落地实际案例 -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单元化案例采用单元化架构重构系统,遵循六大设计要点,实现业务高可用和多活,提升研发效能和运维能力 [550][551][559] -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案例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架构,采用微服务技术和TDSQL数据库,实现线性可扩展和多活高可用,2024年全面开启分布式核心新时代 [566][574][586] - 某西南省级城商行全面云原生案例构建“全景单元化架构 + 全栈信创云原生平台”体系,提升系统性能、研发效率、批处理能力和容灾能力 [590][597][608] - 某城商行核心系统升级案例采用标准微服务架构和TDSQL数据库,提升系统性能,实现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一致性 [612][619][624]
数商云Java源码实战:从0到1搭建百万级订单系统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29
百万级订单系统的技术挑战与架构演进 - 传统单体架构面临三大瓶颈:数据库性能瓶颈(单表数据量超千万级后查询响应时间从毫秒级飙升至秒级)、服务耦合度高(模块故障引发全链路雪崩)、扩展性受限(水平扩展需重构系统架构)[2] - 某传统制造业电商平台因订单系统崩溃在"双11"期间损失超2000万元订单[2] -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通过服务拆分(20+独立服务)、数据分片(单表数据量控制在500万条以内)、异步化处理(日均处理订单消息超500万条)解决传统架构问题[3] 数商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设计 - 服务拆分粒度:订单系统拆分为订单中心、库存中心等20+独立服务,每个服务拥有独立数据库[3] - 数据分片策略:采用ShardingSphere实现订单表水平分库分表,订单查询TPS从800提升至3200[3] - 异步化处理:通过RabbitMQ消息队列解耦核心流程,主流程响应时间小于200ms[3] 订单全生命周期管理 - 防重复下单:分布式锁+订单号预生成机制使重复订单率从0.3%降至0.01%[4] - 数据一致性保障:TCC分布式事务模式处理跨服务操作,通过"预扣减-确认-回滚"三阶段保证最终一致性[3] - 支付路由引擎:根据费用、到账时间等维度智能选择支付渠道(大额订单优先银行转账)[6] 性能优化实战 - 数据库优化:组合索引覆盖90%查询场景,SQL执行时间从1.2秒优化至15ms[6] - 读写分离:读写比例达1:8,数据库CPU负载从85%降至30%[6] - 多级缓存策略:本地缓存命中率92%,Redis集群TPS从8000提升至35000[6] 安全与运维体系 - 传输加密:全站启用HTTPS TLS 1.3协议,敏感字段采用AES-256加密存储[6] - 风控系统:实时识别异常订单,拦截率达99.2%[6] - 全链路监控:通过Prometheus+Grafana监控指标,提前30分钟发现数据库问题[6] 实战案例效果 - 某制造业电商平台改造后:日均订单量从5万单提升至50万单,峰值TPS达3500,服务器数量从20台减少至12台[7][8] - 业务指标改善:订单处理成功率从92%提升至99.9%,客户复购率提高25%[8] - 成本优化:年运维成本节省40%,资源成本降低50%(Serverless架构)[8] 未来技术方向 - 智能预测:LSTM模型预测订单高峰时段,自动预扩容资源[8] - 区块链溯源:在高监管行业实现订单全链路可追溯[8] - 云原生化:K8s弹性伸缩支持峰值TPS 4500,RTO小于30秒[6][8]
“百行计划”完成,OceanBase不断拓宽能力边界
财经网· 2025-06-20 14:06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库能力重塑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数据库能力边界不断被重塑 [1] - OceanBase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展示服务规模、产品演进与技术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1] - OceanBase CEO杨冰透露已完成"百行计划",服务超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与1000多套关键业务系统 [1] OceanBase的市场地位与行业布局 - OceanBase获评赛迪顾问2024年分布式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一,IDC报告显示其在独立数据库厂商中市场份额第一、整体市场第四 [2] - 在"本地部署"场景中,OceanBase列独立数据库厂商第一、整体排名第三 [2] - 公司服务全部政策性银行、5/6国有大行、70%头部保险集团、75%头部证券、50%头部基金,资产规模千亿以上银行客户近100家 [2] 产品技术升级与客户案例 - OceanBase发布面向金融场景的4.4.0版本,强化TP事务处理、AP实时分析和AI原生能力 [1][8] - 四川银行采用OceanBase完成133套系统48小时升级,数据库支撑67套系统(含71%重要性系统),容灾能力接近国家6级标准 [4][5] - 中国太保客服系统升级后实现99.99%业务成功率与80%以上数据库压缩率,整体节约成本超亿元 [5][6] AI时代的数据底座能力拓展 - 金融机构进入AI驱动智能化阶段,要求数据库支持向量检索、实时计算和多模态数据处理 [7] - OceanBase宣布全面进入AI时代,发布PowerRAG应用,提供开箱即用的RAG开发能力 [7] - 4.4.0版本融合事务处理、实时分析与AI负载,构建面向AI的现代数据底座 [8] 行业覆盖与未来方向 - OceanBase支撑中国移动1/3省级分公司核心系统,服务全国60%移动用户,覆盖1/4省人社核心系统 [3] - 公司将持续与中小银行推进合作,围绕"用得起、用得好"理念提供通用型数据库能力 [3] - 从金融行业向运营商、能源、航空等多领域扩展,能力边界不断拓展 [3][8]
华为鸿蒙PC发布:迈向科技主权的一大步
Canalys· 2025-06-12 12:15
华为鸿蒙PC发布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25年3月华为不再获得Windows授权许可,标志着其软硬件全面自主化的关键转折[1] - 2024年美国出口管制切断英特尔、AMD、高通等芯片供应,加速华为自研操作系统与芯片在移动设备及PC领域的布局[1] - 2025年5月发布首批鸿蒙OS 5 PC,实现全栈自研目标里程碑,搭载自研Kirin X90芯片(含AI NPU模块)及OLED屏、"星盾"安全架构等核心技术[1][5] 鸿蒙PC产品亮点 - **创新设计**:MateBook Fold采用18英寸可折叠OLED屏(折叠后13英寸),售价23,999元;MateBook Pro为常规OLED笔记本,起售价7,999元[5] - **AI与多设备协同**:深度集成AI助手"小艺",支持会议速记、翻译等功能;分布式架构实现手机、平板、PC无缝互联与资源共享[3][5] - **性能优化**:软硬件一体化提升电池效率、散热性能及系统安全性[2] 应用生态现状与挑战 - 首批鸿蒙PC支持1,000款应用(含150款原生PC应用),目标2025年底突破2,000款,但Adobe、Microsoft Office等关键软件尚未适配[4] - 投入数十亿元激励开发者,提供AI辅助编码工具及DevEco Studio等开发框架,加速应用移植与原生开发[4] 市场策略与用户定位 - 2024年中国市场PC出货量约420万台(笔记本占380万台),需通过双系统支持、折扣等方案减少用户流失[7] - 重点拓展政企市场,结合华为云、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打包推广国产化解决方案[7] - 需明确差异化定位(如商务、创意或学生群体),打造"杀手级"应用验证AI与多设备协同优势[6] 长期发展关键要素 - **AI生态建设**:需对标微软Copilot、苹果"Apple Intelligence",强化生成式AI在开发工具、搜索等领域的融合[9] - **分布式架构深化**:推进"1+8+N"战略,提升多设备数据流动无缝性及AI体验一致性,构建类苹果的高粘性生态[10] - **开发者生态培育**:长期投入软件合作与开发者效率提升,实现国际与国内生态双向拓展[8][9]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鸿蒙PC是华为技术独立战略的关键一步,需持续证明其生产效率与兼容性能力[11] - 成功取决于精准产品规划、市场推广及AI创新投入,有望成为全球PC操作系统市场新势力[11]
研判2025!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金融科技赋能转型,银行业IT市场蓬勃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17 09:24
行业概述 - 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是指银行通过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管理架构、客户服务等进行全面优化和创新的过程 [2] - 按部署架构可分为前端系统、中台系统和后端系统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行业市场规模为2135亿元,同比增长8.70% [1][11] - IT解决方案市场主要集中在业务类、渠道类和管理类解决方案,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是投资重点 [1][11] 技术应用 - 银行业正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 [1][11] - 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在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和决策制定等方面释放创新潜力 [1][11]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电子化阶段,引入计算机技术用于账务处理和业务自动化 [4][7] -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中期:联网联机阶段,实现区域通存通兑和全国资金流动效率提升 [4][7] - 2000年前后至2010年:数据大集中阶段,统一管理分散数据,催生转账、理财等"触网"业务 [4][7] - 2010年至2018年:成熟部署核心系统阶段,IBM主机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兴起 [5][7] - 2019年至今:系统国产化与数字化转型阶段,信创工程推动国产化替代和业务模式创新 [6][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硬件设备、软件、网络服务和云服务 [8] - 中游: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 [8] - 下游:银行业金融机构 [8] 行业现状 - 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11] - 数据智能、智能营销和智慧经营等新兴解决方案迎来发展机遇 [1][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电金信在传统优势领域和智能营销领域表现突出 [13] - 恒生电子、神州信息、宇信科技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13] - 宇信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51亿元,同比下降23.05% [14] - 神州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6.80亿元,同比增长0.94%,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降235.96% [16] 行业发展趋势 - 分布式架构与云原生技术成为主流,取代传统集中式架构 [18] - 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需求增长 [19] -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成为重要议题,隐私计算技术将广泛应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