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C148
icon
搜索文档
谁是下一个三生制药?
虎嗅· 2025-06-09 12:25
PD-1/VEGF双抗赛道概况 - PD-1/VEGF双抗成为创新药研发最热门赛道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合作 首付款12 5亿美元 总交易额60 5亿美元 普米斯BNT327授权给BMS 首付款15亿美元 总金额超90亿美元 [1] - 中国药企在PD-(L)1/VEGF双抗研发中占据主导地位 研发进度领先国际同行 并通过高价值BD交易获得国际认可 [2] - PD-(L)1/VEGF靶点热度由中国药企推动 康方生物2022年将AK112以50亿美元总金额授权给Summit 首付款5亿美元 [3] 临床数据与市场表现 - 康方生物AK112在头对头试验中战胜K药 客观缓解率50% vs 38 5% 疾病控制率89 9% vs 70 5% [4] - AK112再次在头对头试验中战胜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 替雷利珠单抗2023年销售额38 06亿元 2024年44 67亿元 [4] - Summit市值因AK112在不到一年内翻18倍 [5] - AK112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优于K药 但总生存期(OS)未达统计学意义 [6] - 三生制药SSGJ-707在II期临床中单药治疗NSCLC ORR达70 8% DCR达100% 联合化疗鳞癌患者ORR达81 3%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23 5% [7] 行业竞争格局 - PD-(L)1单抗市场已成熟 竞争激烈 国际K药 O药专利保护期临近 国内PD-(L)1已有十余款上市 [9] - 未吃到PD-(L)1红利的MNC强烈希望通过新一代产品抢夺市场 AK112的成功为其指明方向 [9] - PD-(L)1/VEGF双抗通过双重阻断机制实现协同增效 直接打击肿瘤细胞并优化肿瘤微环境 [10][11] - 双抗相比传统联合疗法具有明显优势 单一药物提高患者依从性 更好空间协同效应 减少叠加毒性 [12] 潜在受益企业 - 全球14款PD-(L)1/VEGF双抗进入临床 中国Biotech占一半 [15] - 君实生物JS207 PD-1/VEGF双抗 拟投入7 67亿元募集资金 [15] - 宜明昂科IMM2510 预计2025年底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 [17][18] - 华海药业HB0025 PD-L1/VEGF双抗 ORR 83 9% DCR 100% 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III期 [20] - 荣昌生物RC148 正在进行多种实体瘤I/II期临床 [2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企从跟随创新转向引领创新 注重靶点创新和平台技术创新 追求First-in-class药物 [24] - 研发模式创新 采用"中美双报"策略 按国际标准开展临床试验 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商业价值 [25] - PD-1/VEGF双抗面临科学 临床开发和商业层面的多重挑战 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确定最佳给药方案 证明成本效果优势 [26] - 投资者需警惕市场过热引起的同质化问题 关注临床进度领先和差异化优势 [27]
【医药】PD-1(PD-L1)/VEGF 双抗概念火爆,中国创新药企引领研发热潮——行业跨市场周报(0602)(王明瑞/叶思奥)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4 21:56
行情回顾 - 医药生物指数上周上涨2 21%,跑赢沪深300指数3 30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综指2 00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涨幅居前 [3]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 - 百济神州的BG-60366片和人福药业的RFUS-949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 [4] - 百济神州的注射用BGB-C354和三生制药的SSS55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 [4] - 恒瑞医药的HRS-5965和石药集团的SYHX1901(斑块状银屑病)正在进行三期临床 [4] - 劲方医药的GFH375正在进行二期临床,翰森制药的HS-10510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4] 2025年ASCO大会与中国创新药企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 5亿美元的全球授权交易(首付款12 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48亿美元),PD-1(PD-L1)/VEGF双抗赛道关注度提升 [5] -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PD-1(PD-L1)/VEGF类产品有14款,均与中国公司相关 [5] -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并与Summit Therapeutics合作推进全球临床3期 [5] - 普米斯/BioNTech的PM008开始进行全球3期临床试验 [5] - 神州细胞的SCTB14在25年3月启动II/III临床,联合化疗治疗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 [6] - 华海药业的HB0025针对子宫内膜癌已有临床II期数据读出,预计25年下半年启动III期临床 [6] - 荣昌生物的RC148联合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II期临床数据将在2025年ASCO公布 [6] 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 - 从支付视角梳理医药产业内的三种付费渠道: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 [7] - 看好院内政策支持方向(创新药械、设备更新) [7] - 看好人民群众需求扩容方向(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 [7] - 看好出海周期上行方向(肝素、呼吸道联检) [7]
BMS与BNT达成90亿交易 狂赚普米斯“筹码”差价 中国创新药价值重塑进行时
新浪财经· 2025-06-03 19:05
核心交易事件 - 百时美施贵宝(BMS)以90亿美元收购德国BioNTech(BNT)的PD-L1/VEGF双抗BNT327 其中包含15亿美元首付款(创2025年肿瘤领域授权首付纪录) 20亿美元非或有性周年付款及7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2] - BNT327原为中国药企普米斯生物自主研发的PM8002 2023年11月普米斯以55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款总计超10亿美元)将其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BNT [2] - 2024年11月BNT以8亿美元现金和1.5亿里程碑款全资收购普米斯 将其变为BNT中国研发中心 [3] 中国双抗药物BD交易动态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除中国内地)权益授予辉瑞 交易总金额60.5亿美元(首付款12.5亿美元创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最高纪录) 含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额两位数百分比分成 [4][5] - 石药集团SYS6010计划于2025年6月完成海外授权 预计全年新增3笔合作交易总金额达50亿美元 [5] - 2025年初至今国内创新药BD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首付款22亿美元) 18项License-out交易超5亿美元 其中7项受让方为MNC药企 [5] 行业趋势分析 - MNC加速扫货中国双抗管线 2025年以来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License-in项目42%来自中国 [5] - 跨国药企面临PD-1单抗专利到期压力(如O药、K药2028年到期) 急需迭代产品 [6] - 中国创新药企凭借海量患者资源 廉价生物医药人才 开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吸引MNC [6] 中国药企研发管线进展 - 荣昌生物RC148(非小细胞肺癌Ⅱ/Ⅲ期)和君实生物JS207(肺癌Ⅱ期)被业内视为潜在BD标的 荣昌生物股价因BMS交易单日涨幅超10% [7] - 截至2024年底国内有数十个PD-(L)1/VEGF双抗在研 涉及康方生物 礼新医药 宜明昂科等企业 [7] - 行业认为近期BD交易潮将增强中国Biotech研发投入信心和出海预期 [7]
香港医药ETF(513700)涨超1%冲击4连涨,这家公司会成为下一个被海外医药巨头盯上的 “香饽饽” ?
新浪财经· 2025-05-21 10:22
香港医药ETF表现 - 香港医药ETF(513700SH)上涨134% 最新规模达1038亿元 创近1年新高 [1] - 主要成分股中康方生物上涨607% 药明生物上涨311% 百济神州上涨290% 三生制药上涨532% 石药集团上涨270% [1]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许可协议 辉瑞获得中国内地外全球权益 [1] - 三生制药将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并收取特许权使用费 [1] - 辉瑞还可能认购其1亿美元新股 [1] 荣昌生物RC148进展 - 国内PD-1VEGF目前仅剩荣昌生物RC148处于二期临床 [1] - RC148是荣昌生物基于Hibody双抗技术平台研发的首款双抗新药 2024年7月获批I期临床 [1] - 相关人士表示RC148在分子结构设计上有独到之处 [1] 行业合作趋势 - 荣昌生物多款产品正与多家公司接洽合作事宜 [2] - PD-1VEGF双抗领域受海外药企青睐 此前康方生物/礼新制药/普米斯生物相关产品均达成License-out交易 [2] - 业内人士预计荣昌生物RC148后期可能被海外巨头收购 [2] 券商观点 - 中泰证券指出医药生物行业主题机会快速轮动 近期中美关税政策出现积极变化 [2] - 特朗普"最惠国药价政策"可能加速国内创新药企向源头创新升级 利好具备成本优势的CROCDMO企业 [2] - 该机构维持医药生物行业"增持"评级 特别指出港股通医药成分股中三生制药等企业获"买入"评级 [2] 关联产品与个股 - 香港医药ETF(51370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1088 C类021089 I类022844) [3] - 关联个股包括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京东健康/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阿里健康/翰森制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