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9 cloud

搜索文档
【IPO前哨】用友能否靠港股上市破解亏损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07 16:37
公司概况 - 用友网络是中国最大的企业软件及服务供应商,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4 1% [2] - 公司A股市值438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9 57% [2] - 金蝶国际市值477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股价涨幅72 57% [2] - 公司1988年成立,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2003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3] - 海外设有12家分支机构,服务1300多家海外客户,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业务布局 - 提供云服务及软件产品,覆盖从小微企业到大型综合企业的全规模客户 [3] - 云服务核心平台为用友BIP系列产品,包括YonBIP和YonSuite [3] - 软件产品主要面向大中型客户,支持本地部署 [4] - 大型企业客户贡献超过一半收入 [4] 竞争格局 - 高端ERP市场面临SAP、甲骨文等国际巨头竞争 [6] - SAP推出整合AI助手的RISE方案,7月起独立销售AI服务模块 [6] - 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通过技术优势进入赛道 [6] -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为钉钉提供AI支持,腾讯混元大模型接入企业微信 [6][7] - 飞书主打中大型客户市场,抢夺传统软件运营商份额 [7] - CRM细分领域有纷享销客和销售易等专业厂商竞争 [7] - 金蝶国际在大型企业市场取得进展,2024年相关云服务收入增长32 9% [8] 财务表现 - 2024年大型客户贡献同比下降10 31%至55 05亿元 [9] - 云服务收入下降3 46%至68 04亿元,毛利率下降2 08个百分点至45 03% [10] - 金蝶国际云服务收入增长13 36%至51 07亿元,毛利率提升至65 83% [10] - 毛利率从2022年55 03%持续下降至2024年46 01% [10] - 研发支出占比从2022年19 73%升至2024年24 06% [10] - 营销支出占比从2022年25 15%升至2024年29 73% [10] - 2024年股东应占净亏损20 61亿元,经调整亏损19 91亿元 [1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2 74亿元,流动比率恶化至0 89倍 [12] 未来计划 - 计划通过港交所上市募资用于研发、客户拓展和战略投资 [13] - 重点发展AI驱动的产品能力,扩大客户群 [13] - 加强标准化产品供应和生态系统协作 [13] - 投入前沿科技研发和全球能力建设 [13]
用友网络在业绩、高管双重震荡下赴港
北京商报· 2025-06-30 22:05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3.78亿元同比下滑21.22% 净亏损7.36亿元同比扩大62.5% 扣非净亏损7.94亿元同比扩大76.1% [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8.9亿元、94.43亿元、88.17亿元 2024年营收不及2022年水平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2.91亿元转为2023-2024年亏损8.91亿元和19.91亿元 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123.46% [3][4] - 销售成本与营收比例从2022年45%升至2024年54% 2024年销售成本达47.6亿元 [6] 业务结构 - 云服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71%增至2024年77.2% 核心产品YonBIP专为大型企业设计 [7][8] - 云服务毛利率从2022年54.8%降至2024年45% 因交付复杂性和周期延长导致成本上升 [8] - 2024年大型客户营收减少6.33亿元 中型客户减少1.28亿元 小微企业营收增长1.57亿元至9.56亿元 [9] 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王文京2025年3月重新出任总裁 此前15个月内总裁职位经历三次调整 [10] - 2024年1月陈强兵接任总裁 2025年1月黄陈宏任职3个月后离任 [10] 行业竞争 - 央国企成立数科公司及互联网厂商进入ToB市场加剧竞争 部分央企自研软件对市场形成潜在冲击 [9] - 小微企业市场面临金蝶等传统对手和新兴SaaS企业挑战 需差异化竞争策略 [10] 现金流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56.57亿元 较2023年减少10.94亿元 [12]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AI及无人化聚焦落地,重视稳定币及RWA金融创新
招商证券· 2025-06-30 18:5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计算机板块投资机会聚焦AI、无人化、金融科技三大主线,科技创新是25年增长主线,建议关注AI迭代创新及算力、机器人场景落地、金融科技创新等方向投资机会 [1][5][18] 25H1行情回顾 AI产业链 - AI产业链催化不断,应用、算力服务等细分板块交替轮动,如1 - 3月DeepSeek R1引爆AI产业链投资机会 [5][24] - 海内外AI推理大模型及产品持续迭代升级,“DeepSeek”“Manus”等创新助力AI应用和Agent场景落地,AI普惠推动企业私有化部署需求提升,国内算力缺口使算力服务及国产算力重要性凸显 [24][25] 金融科技创新 - 4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使跨境支付重要性提升,相关政策出台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5月底稳定币及RWA产业进展发酵,监管立法推进使稳定币有望加速发展 [27][28] 无人化场景 - 无人物流等无人化场景从0到1实现落地,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市开启运营,九识、新石器等公司订单放量,无人物流车场景率先商业化落地 [30] AIGC发展现状 toC端AIGC应用 - toC端AIGC应用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3月,AI原生App活跃用户数达2.7亿,同比增长536.8%,月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32.7%,行业核心玩家月活用户量形成“三大梯队” [32][33] - AI技术高度融入产品带动美图公司业绩高增,2024年公司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3.9%,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59.2%,付费订阅收入快速攀升 [38] toB端AIGC应用 - 产品成效是检验B端AI应用的核心指标,如AppLovin凭借AI广告引擎Axon AI实现商业模式转变,从“点击付费”变为“效果付费” [44][50] - Tempus AI是首家以AI为核心的精准医疗企业,构建“数据生成 - 分析 - 应用”闭环生态,在医院端、药企端、患者端均取得成功 [57][67] - 北森控股的7大AI助手覆盖30 + 人力资源场景,AI面试官累计邀请量突破30万人次,商业转化成果显著 [68][71] 生成式AI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 我国制造业发达,为AI技术提供优质落地场景,AI技术应用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86][89] - 用友网络的U9 cloud借助“AI + 行动”为制造业带来全面升级,在业务、管理、运营方面助力企业发展 [91][94] 无人化应用场景 Robotaxi - 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市开启运营,单次收费4.2美元,搭载前沿自动驾驶系统,有望为特斯拉带来巨大收益,中国企业在该赛道已布局良久 [98][103][105] 无人物流 - 九识智能率先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闭环,25Q1新增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5月发布全新E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E6 [107][108][109] - 新石器累计交付部署超4000辆无人车,目标年底实现万台部署,无人车迭代使成本下降,助力物流运输降本增效 [111][112] - 白犀牛完成2亿元B轮融资,在顺丰物流体系保持日活跃的无人车规模达数百台,目标2026年实现日活量5000台 [116] 稳定币与RWA 稳定币 - 稳定币是锚定传统资产价值的加密货币,历经十年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监管逐步加强,美元稳定币为全球主流类型,近期香港、美国先后通过相关法案 [116][121][131] - 跨境支付是稳定币主要应用场景之一,香港稳定币有望成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推手,相比数字人民币,稳定币在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跨境支付场景更具优势 [135][138] RWA - RWA指将现实世界资产转化为链上代币,是增长最快的DeFi领域之一,产业兴起源于区块链技术、投资者需求和监管政策等驱动因素 [139][143] - RWA当前主要应用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贸易融资、供应链溯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等领域,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 [144][147] 蚂蚁集团RWA案例 - 蚂蚁集团携众企促进资产上链通证化与融资创新,与朗新集团、海南华铁、哈啰单车等合作开展相关项目 [150] 投资建议 AI应用 - 建议关注企业级服务ERP金蝶国际、用友网络,HR北森控股、科锐国际,OA泛微网络,CRM迈富时,解决方案公司第四范式;垂类AI应用关注金桥信息、讯飞医疗科技等 [7][213] 无人化场景 - 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 - W、新北洋、麦迪科技、北路智控等 [7][214] 稳定币与RWA - 建议关注美股Circle、Coinbase,港股连连数字、众安在线、OSL集团,A股恒生电子、朗新集团、金证股份等 [7][154][216]
中国制造的数智化突围,探秘 U9 cloud 的核心力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2 10:11
中美关税战背景与现状 - 中美关税战已持续八年,被《华尔街日报》称为21世纪最复杂经济博弈,中国以不妥协不退缩姿态应对 [1] - 美国自2018年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到2025年已扩展至AI芯片、新能源等科技封锁领域 [1] - 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突破80家 [1]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5G设备等"新三样"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超30% [1] 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 - 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39个工业大类的国家 [1]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7年26%跃升至2024年32% [1] - 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贡献全球60%光伏组件和40%工业机器人产能 [1] - 完整产业链使中国制造在关税战中保持成本可控供应稳定的主动权 [1]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成效 - 2024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5%,运营成本降低30% [2] - 江苏万恒铸业通过U9 cloud系统将产品研发周期从90天压缩至23天,订单交付准时率提升至98% [2] - 英杰食品自动化立体冷库库容达2万吨,18条全自动生产线日产400吨产品 [2] - 英杰食品通过U9 cloud系统实现销售下单效率提升200%,成本核算周期从5-10天缩短至3-5天 [2] 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竞争 - 库斯家具通过U9 cloud跨国协同平台实现广州总部与越南工厂实时联动,海外订单响应速度提升70% [3] - 用友U9 cloud服务近万家制造企业,覆盖52个细分行业 [6] - 奥音科技替换Oracle系统后45天完成系统切换,准时交货率提升至100% [6] - 中建环能通过U9 cloud构建集团统一平台,财务报表编制效率提升75%,项目成本核算时间从5天压缩至2天 [6]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U9 cloud多成本核算体系帮助蓝想环境将成本核算颗粒度细化到每道工序,年节约费用超2000万元 [5] - 某新能源企业借助U9 cloud智能排产系统将设备利用率从65%提升至89%,相当于再造1.5个工厂 [5] - 科华控股通过U9 cloud加智能车间技术,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不良率下降30% [6] 全球市场地位与竞争力 - 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小时下线76台整车 [7] - 大疆农业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 [7] - 河南开封仪表传感器装上德国西门子生产线 [7] - 寰泰储能系统通过U9 cloud实现全球运维 [7] 制造业转型战略方向 - 中国制造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智造中心转型 [1] - 通过全产业链优势加数智化转型构筑护城河 [1] - 以系统化创新重构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1] - 用数智化构筑他国难以颠覆的代差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