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扩快贷

搜索文档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首单矩阵”创新领跑区域金融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20:3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在科技金融 普惠金融 战略服务及跨境金融等领域实现多项区域首单突破 构建四维驱动体系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 [1] 科技创新债券 - 2025年承销区域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锁定行业龙头集团并三周完成注册 [2] - 创新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链 构建债-贷-投-并购全景式科创服务体系 [2]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 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场景化信贷组合方案 完成系统内首笔3000万元主动授信及1000万元流贷审批 [2] - 运用工小审AI助手实现主动授信+智能审批模式 评审时效提升50% [2] - 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获批 支持生物科技产业链双科创企业整合升级 [2] 中型科创企业融资 - 量身打造创新成长贷 聚焦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部客群 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 [3] - 成功投放首笔1000万元贷款 通过名单制管理和签批化办理破解融资痛点 [3] 普惠金融数字化 - 2025年6月投放武汉区域首笔e扩快贷 填补线上固定资产类贷款空白 [4] - 首笔普惠法人国担快贷线上代偿业务落地 实现全流程闭环 [4] 个体工商户服务 - 创新落地首笔助商组合贷 构建信用为本增信为辅立体授信体系 [4] - 配套扫街入铺专项行动与绿色通道审批 纾解商贸企业融资痛点 [4] 拥军优抚金融 - 建立分行-支行二级联动机制 设立绿色通道并配置专项额度 [4] - 通过随军行乐业贷款支持退役军人创业无忧乐业有依 [1][4] 财资管理服务 - 投产首单市属国企司库项目 实现多银行账户查询在线支付及独创性U盾审核功能 [5] - 满足国资委对企业账户信息穿透和资金可视的监管要求 [5] 债券承销业务 - 2025年4月从17家头部机构竞标中胜出 中标湖北同业机构首笔TDFI债券主承销商资格 [6] - 作为牵头主承销商落地湖北首笔汽车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两新债券 [6] 资金管理创新 - 2月下旬承接某上市公司仓储物流基础设施Reits项目资金 [6] - 首笔亿元同业存单业务创新同业合作模式 [6] 跨境金融突破 - 4月完成首笔银行试点非金融企业外债变更登记 在省外汇局指导下实施 [6] - 7月落地首笔5000万元人民币进口预付款融资 [6] 审批流程优化 - 制定中型客户授信审批创新模式实施细则 实现名单制组件化差异化审批 [6] - 通过四级联动机制实现科技创新债的极限抢注和两新债券的总省分支倾力护航 [7] 政策红利转化 - 落地年内首笔再贴现4700万元 把握央行再贴现机遇 [7] - 率先完成湖北首笔银行试点外债变更登记 首家为科技企业提供完整并购融资方案 [7]
今年二季度,东莞工行小微企业贷款准贷率达99%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6:19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表现 - 二季度小微企业贷款申请8384笔 获批8335笔 准贷率99% [3] - 截至6月末金管局口径普惠贷款余额647亿元 服务客户2.82万户 [3] - 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末下降30个基点 [3] 政银合作与风险补偿机制 - 整合政府担保和财政贴息政策 构建银政担多方协同服务生态 [3]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户 金额1.6亿元 通过政府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3] - 参与松湖政银担合作项目 提供最高100%风险补偿 覆盖科技型小微企业 [3] 银企对接与客户服务 - 参加虎门镇高新企业融资对接会 服务100余家企业 [5] - 作为唯一参会银行参与常平经发局活动 面向近百家企业讲解政策 [5] - 走进莞台高新产业园 为20家入驻企业宣讲专项金融产品 [5] 服务机制与产品创新 - 建立分行支行联动机制 走访企业3万余户 累计授信超300亿元 [6] - 推广无还本续贷服务 提供展期重组等灵活措施 [6] - 推出毛织贷 菜篮贷 科技贷等特色产品 创新信用贷款加担保增信模式 [6] 重点支持领域与未来方向 - 聚焦乡村振兴和先进制造业领域 [6] - 为73家商户发放贷款9200万元 破解农产品流通领域融资难题 [6] - 未来将重点提升对乡村振兴 先进制造业 专精特新及高新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 [7]
工行武汉分行首笔“e扩快贷”支持民营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1 15:24
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向民营制造业企业发放首笔"e扩快贷"450万元,用于企业购置新厂房扩大生产 [1] - "e扩快贷"是工商银行总行推出的全新线上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专门支持制造业、专精特新和科创企业扩大再生产 [2] - 该产品支持在线申请、自动审批,在审批效率和客户体验上较传统线下小微企业购建贷款有明显优势 [2] 中电光谷智造中心产业集聚效应 - 中电光谷智造中心是武汉新洲区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优质制造业高标准产业园区 [1] - 园区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 [1] - 园区内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优质扩产基地 [1] 企业融资案例 - 武汉某消防设备制造公司因市场需求增长亟需扩建,选择中电光谷智造中心作为扩产基地 [1] - 企业面临购买厂房的资金缺口,工行武汉分行自贸分行为其定制"e扩快贷"融资方案 [1] - 工行武汉分行一周内完成资料收集、尽职调查等流程,成功审批发放450万元贷款 [2] 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 "e扩快贷"进一步完善了工行武汉分行小微信贷产品体系 [2] - 该产品丰富了支持小微制造企业经营发展的途径 [2] - 工行武汉分行将加大产业园区走访力度,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2]
深耕“五篇大文章”创新驱动显成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9
科技金融 - 公司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推出专精特新贷、e扩快贷等产品,优化科创企业客户评级模型并实行定价优惠 [3] - 成立制造业柔性团队研究江门15条重点产业链,设立多家科技支行覆盖四市三区,开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3] - 截至6月末高新技术企业结算服务覆盖率达67%较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7% [3] 养老金融 - 公司构建智慧养老结算平台支持长者饭堂建设,累计上线19家智慧长者饭堂服务超6万名长者 [4] - 为养老产业公司提供280万元贷款用于成人纸尿裤原材料采购,养老金融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5.68% [4] 数字金融 - 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上线融e聚平台,连接客户达199户年内服务474万人次C端用户 [6] - 融e聚整合支付结算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资金一体化,支持核心企业全国上下游线上支付结算 [6] - 在五邑大学启用全省首个高校数字人民币主题体验区,累计完成数字人民币交易超50万笔 [6]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 - 截至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294.94亿元较年初增长18.55% [7] - 普惠贷款余额147.14亿元惠及客户超1.24万户较年初显著提升 [7]
苏州工行创新融资供给 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6 20:55
民营经济与金融支持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苏州健全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700亿元,较年初新增170亿元,覆盖3.5万民营经济主体 [1] - 苏州建立市、县两级融资协调机制,针对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转贷四大业务制定综合方案,提升融资便利性 [1] 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创新 - 苏州工行组织385名普惠金融先锋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走访超6万户企业,通过"换位跑一次"调研精准匹配需求 [2] - 政银企联动加速融资,例如为常熟高新技术企业提供600万元转贷资金,采用"快审快贷"模式保障研发投入 [2] - 数字普惠建设成效显著,普惠贷款余额超890亿元,客户数达3.4万户,较年初增3700户,e扩快贷实现10年期400万元放款仅需1周 [3] 科技金融与硬科技支持 - 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约90%,工行与工商联共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提供全链条服务 [4] - 创新"科创指数预授信+行内银团"模式,为3D打印材料企业7天内完成5000万元放款 [4] - 推出产业链孵化贷、技术成果转化贷等产品,通过"AI+大数据"评估体系将预授信流程压缩至5个工作日 [5] 多元化融资与资本运作 - 落地东方盛虹12亿元债转股项目,探索可认股安排权基金,形成"股权+债权"组合拳 [6]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首单落地,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储备项目达14.33亿元 [6] 外贸金融与跨境服务 - 苏州1-4月进出口总值8521亿元(同比+6.8%),工行创新"跨境电商e贷"降低企业15%融资成本,1日内完成放款 [7][8] - 设立汇率避险服务中心,推出新兴市场货币业务及免保证金衍生品授信,解决中小微企业远期结售汇难题 [9]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近500亿元,落地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等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 [10]
“宇宙行”年报里的科技密码
华尔街见闻· 2025-04-01 10:53
科技赋能银行业转型 - 富国银行1995年首创网上银行业务,成为互联网浪潮下银行业科技应用的先驱[1] - 工商银行2024年上半年率先引入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2025年初实现最新模型私有化部署并接入"工银智涌"大模型矩阵体系[1] - 2025年新春后超20家银行接入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代码补全、投研投顾、智能风控等领域[1] 工商银行科技战略布局 - 科技基因被纳入"五化"转型顶层设计(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字化动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2] - 2024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3.63%,金融科技人员占比8.6%,成立20多家分行科技金融中心、160家科技支行[5]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年承担工作量超4万人/年,大模型赋能20多类业务、200余个场景[5] 经营业绩与科技贡献 - 2024年总资产规模增长9.2%至48.82万亿元,ROA 0.78%,ROE 9.88%,归母净利3658.63亿元(增长0.5%)[3] - 手机银行月活超2.6亿户,企业网银和企业手机银行客户达1659万户(月活707万户)同业第一[5] - 普惠有贷户增长42%,涉农贷款增长22%,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增幅分别为28.3%、24.6%[5] 科技金融业务拓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3.1万亿元,对科技型企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余额超700亿元[6] - 设立800亿元工银科技创新基金,创新基信贷、基投贷、科股贷三类特色融资场景,半年落地项目超200个[12] - 总行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和科技金融中心,全国设立25家区域性科技金融中心(2024年新增6家)[12] 智能风控体系建设 - 资本充足率19.39%,拨备覆盖率214.91%,不良贷款率降至1.34%[8] - 构建"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风控体系,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实现风险全流程管理[9] - "三道口、七彩池"信贷风控体系优化授权管理,加强重点领域监控,规范风险资产经营管理[10] - 网络安全机制挽回损失超68.6亿元,拦截老年人大额代办疑似风险交易[10]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工商银行A股涨幅近五成,2025年股价创7.14元历史新高[13] - 科技化程度成为投资者价值判断标准之一,科技基因被视为穿越周期的关键因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