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贷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金融攻坚:企业迭代提速,银行差异求解
36氪· 2025-10-22 17:37
中国科技金融体制构建背景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国金融发展逻辑转变为推动力量集聚到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技金融被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 [1] - 全球金融发展史表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工具的革新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当前科技创新存在传统机构"不敢投、不敢贷"、耐心资本不足、联动机制缺乏等难点 [1] - 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被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部分商业银行在河南等地已有突破性探索 [1] 股权投资模式创新 - 股权投资因与科技企业成长特点相适应,被认为是丰富科技金融供给的重要方向,部分国有大行与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形式探索 [3] -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与平煤神马集团共同设立河南工融平煤神马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专项用于投资集团优质标的 [3] - 该基金于2025年6月对平煤神马集团新能源板块核心子公司中原金太阳科技进行股权投资,金额2亿元,该公司负责557.9兆瓦光伏电站建设,总投资高达30亿元,自营资金仅占30% [3] 债转股与风险管控创新 -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创新设计"产业基金+债转股+业绩对赌"组合方案,创设"三阶赋能"方案支持中原金太阳科技发展 [4] - 具体措施包括切除高息负债,置换存量高息债务,每年压降财务成本1000万元,负债率直降5个百分点;输血权益资本,增资转股资金注入;重构造血功能,设置弹性投资期和预期收益分红机制 [5] - 风险管控方面设置资产负债率约束值,与平煤神马集团风险限额联动管理,形成双重风控,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5600万元,较转型前增长200% [4][5] 氢能产业金融支持案例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于2024年11月为氢能初创企业中科清能科技提供1000万元贷款支持,突破传统抵押限制,动态适配授信额度 [7][8] - 银行服务逻辑从"看历史、看报表、看押品、看规模"转变为"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针对科技企业可走快速渠道,仅需一周完成批复 [7] - 中科清能科技专注于氢液化、氦液化等低温领域研发,其1吨/天氢液化装备是国内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国产化装备,但处于初创期尚未实现利润净新增 [6] 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 针对科创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国有大行正完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服务 [2] - 中国银行实现从"单一信贷"到"生态共建"的服务升级,针对成长期企业综合运用供应链、票据、福费廷等产品,对初创期企业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模式 [9] - 银行利用省、分、支三级渠道对接科技主管部门,积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7] 全牌照联动服务模式 - 光大银行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协同子公司为牧原股份提供综合服务,包括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等 [11] - 具体协同案例包括光大证券提供债券承销服务、光大金租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累计20余亿元、光大理财提供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融资服务 [11] - 光大银行对牧原股份的授信支持从2013年的5000万元逐步增加至2020年的30亿元敞口,在2019年猪价低迷时期将授信规模从3亿元增至10亿元 [10][11] 农业科技企业智能化发展 - 牧原股份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互联网技术到养猪各环节,研发智能环控、智能饲喂、智能巡检等关键设备,探索听声辨病、疾病预测等功能 [10] - 公司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养猪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精细化管理到每一个单元、每一台设备、每一头猪,采用自繁自养模式但对固定资产投入和科技资金需求大 [10] - 牧原股份采用分区管理、四层空气过滤、独立通风系统等智能化猪舍布局,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10]
建行湖南省分行做好“五篇文章”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长沙晚报· 2025-10-17 16:58
文章核心观点 - 建行湖南省分行深度融入湖南区域发展战略,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全面实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针 [1][2][3] 科技金融 - 支持三友环保科技公司,其HPB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公司在2019年提供500万元科创贷,2024年以信用加风补模式投放贷款5000万元 [1] -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与省科技厅搭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补平台,推出科技贷等产品服务初创企业;为成长期企业提供科技支持贷加外部直投方案;为成熟期企业提供贷款加综合财务顾问方案 [1] 绿色金融 - 通过绿色信贷白名单机制,为蓝思科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9240万元绿色贷款并给予利率优惠,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万吨 [1] 普惠金融 - 向面临资金流紧张的新田东升农场提供500万元贷款支持 [2] - 创新推出银联商户云贷、科技贷等34个分行特色产品,涵盖信用、抵押、质押等多种方式以提升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2] 养老金融 - 与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合作实现社保业务在网点就近办,与省民政厅合作搭建一站式安心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展养老中国行营销试点活动 [2] - 将养老产业纳入优先支持行业并给与差别化优惠政策,在完成网点适老化改造基础上打造首批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2] 数字金融 - 三一集团借助公司E信通平台打造三一金票系统,累计实现供应链融资超230亿元 [2] - 承建的株洲市房票系统正式上线并开立全省首张城中村改造数字房票,与省人社厅合作搭建安薪务工平台 [3]
121家“散装”法人熔成1家“全域统筹” 内蒙古农商银行的草原金融变形记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6:28
改革背景与核心模式 - 全国首例通过“统一法人模式”一次性合并区内所有农合机构及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改革成功落地,历时22个月,涉及约8500亿元资产[1] - 改革前内蒙古121家旗县级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各自为战,面临资源调配低效、合规文化缺失、授信分散、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2] 新银行架构与规模 - 构建“专业化总行+高效率中支+强服务支行”的哑铃型架构,总行聚焦战略统筹与风险把控,下设14个盟市中心支行和103个旗县区支行,2200多个网点实现乡镇社区全覆盖[3] - 截至8月末,该行资产总额849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42.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20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61亿元,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法人银行首位[1] 运营效率提升 - 对于跨区域经营企业,统一授信服务使办理环节减少60%,效率提升80%[4] - 通过融入“政府+监管+银行+企业”四方联动机制,利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贷款审批流程大幅简化,部分贷款审批放款全流程仅需3天[5] - 对农牧户小额贷款推行移动办贷,贷款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5] 企业授信与支持案例 - 蒙亮集团获得4300多万元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比市场整体水平低15%[5] - 内蒙古华欧淀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授信额度升至6000万元,较合作初始规模实现6倍增长,并额外获得500万元专项研发授信[6] - 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4200万元授信,贷款利率从6.8%降至4.1%,每年节省利息支出130万元[7] - 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科技贷”3000万元,后续追加2000万元授信额度[8] 创新服务与生态构建 - 针对科技企业构建分层服务体系,对初创期企业探索“贷款+股权投资”,对成长期企业拓宽担保方式,对成熟期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截至8月末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24亿元[9] - 建立信用乡镇294个、信用村4974个、信用户165万户,累计投放系列产品91.5亿元[10] - 规划未来三年新增农牧户及家庭农牧场15万户、新增贷款超430亿元[10]
内蒙古农商银行的草原金融变形记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4:15
深秋的内蒙古,天高云阔,草原染金,一场深刻的金融变革在这片土地上持续释放动能。 2025年5月27日,内蒙古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全国首例通过"统一法人模式"一次性合并区内 所有农合机构及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改革成功落地,历时22个月、涉及约8500亿元资产的金融体系重 构,全面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级。 这家新生的省级农商银行已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8月末,该行资产总额8498.6亿元,各项贷款余 额4342.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20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61亿元,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法人银行 首位。 跟随金融监管总局调研团队穿行在牧场、车间、养殖园区,中国证券报记者试图探寻这场改革带来的深 层蜕变:从过去企业"跑多家信用社求贷款",转变为如今"找一家农商行"就能解决;从单个机构难以满 足企业融资需求,转变为如今为产业链提供亿元级资金支持;通过全区一盘棋的协同服务,打破各自为 战的散乱格局——内蒙古农信系统破茧重生,为银企共生塑造新生态。 "以前支持重点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内蒙古农商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行长 曹巍说,风险防控也从孤立应对转向系统处置,引入监管部门推荐的风险 ...
湖南株洲 金引擎燃动“陶瓷之都”
金融时报· 2025-10-14 11:4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陶瓷产业 转型升级需求,打出"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产融对接深度融合+信贷产品量身定制"组合拳,大力支持陶 瓷产业提质增效,为陶瓷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 陶瓷企业发放贷款1200余笔,贷款余额达94.8亿元,同比增长51.5%,金融"输血供氧"的强劲效能持续 释放。 用足货币政策工具 "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来得太及时了,让我们的新生产线得以正式投产,帮助我们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先 机。"近日,醴陵市某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信银行株洲分行1580万元科技创新与设备更新改造 贷款后,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据悉,该贷款利率低于全市一般企业贷款利率162个基点,利用这笔资 金,企业可提升产能20%、降低能耗15%,并提前两年完成新生产线建设,大幅提升在特高压电瓷核心 技术领域的研发进程。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调控效能,联合八部门出台《关于提升 株洲市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推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和技 术改造再贷款等工具向陶瓷产 ...
兴业银行打通金融下乡“最后一公里” 赋能乡村振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1 21:40
"一县一业一策"服务体系 激活县域特色经济 "我是土生土长的莆田仙游人,一直以来都想把当地特产推广出去。"丰收节当天,在福建仙游举办的 2025"福农优品·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活动上,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新岳向《农村金融 时报》记者说道。 郑新岳是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莆田小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创建大老古食品公 司,将仙游灰蛋带出莆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眼下,大老古食品公司正计划建设新的生产线,提升产量,丰富产品种类。兴业银行帮助企业对接政府 惠企政策,通过"专精特新专项贷""普惠贷"等利率优惠的特色产品,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产业兴则县域兴。今年以来,兴业银行围绕县域产业特点,推出"一县一业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全力支持县域产业蓬勃发展。 ■本报记者 陈衍水 稻谷飘香,瓜果满园,大江南北的农田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正在 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兴业银行坚持金融为民,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战略发展新空间,推动产品创新、资金倾 斜、人才下沉、科技下乡,不断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截至今年6月 末,该行 ...
上海银行下半年信贷重点:科技贷增100亿,普惠贷增8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4:33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下半年将重点围绕四大方向发力 预计普惠金融贷款增长80亿元以上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100亿元以上[1] - 公司净息差趋势稳中向好 同比变化幅度好于市场平均9bps 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成本有效对冲资产收益率下降[3] - 信贷投放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 推动科创、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及重点区域占比实现双提升[3][4]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同比微降4bps 降幅较上年度缩小13bps[3] - 资产端持续优化大类资产结构 提高生息资产占比 加快一般贷款投放[3] - 负债端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 加快低成本存款拓展 推动中长期存款向短期限转化 带动存款付息率和付息负债成本显著改善[3] 信贷投放策略 - 科技金融重点锚定早小硬科技企业 聚焦PE/VC、高质量孵化器、高校院所等多维度渠道[4] - 普惠金融借助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和普惠客户团队 深化小微企业服务 拓展车金融与供应链金融[4] - 绿色金融聚焦深绿、产业绿、制造绿等优质客户 加快新客户拓展与碳金融产品创新[4] 区域发展重点 - 上海地区紧扣五个中心、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及城市更新等战略[4] - 长三角一体化金融服务 京津冀地区围绕央国企司库改革[4] - 粤港澳地区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医疗器械等制造业集群与跨境贸易客群[4] 零售信贷业务 - 住房按揭重点加大一线核心城市投放力度 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地区累计投放110.93亿元 同比增长16.98%[5] - 按揭贷款整体投放148.65亿元 同比增长6.44%[5] - 汽车贷款重点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达146.4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78%[5] 资产质量管控 - 零售业务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主要由于部分互联网平台贷款不良上升较快 同时零售不良化解处置周期拉长[6] - 加强零售贷款风险管理 针对不同产品制定差异化管控策略[6] - 互联网平台贷业务优化贷前准入及贷后监测模型 完善不良催收和处置管理[6]
福建累计投放“科技贷”超430亿元
科技日报· 2025-09-22 12:49
合作协议 - 福建省科技厅与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承诺3年内为省内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提供总额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支持 [1] - 双方将在四个方面深化政银企合作 包括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聚焦科技创新载体提供金融服务 推广应用创新积分制 支持建设科技金融实验室 [1] 金融支持现状 - 福建省金融机构已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投放科技贷超430亿元人民币 [1] - 福建省科技厅已与6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并与24家金融机构建立科技贷合作关系 [2] 服务平台建设 - 福建省依托金服云平台建设全省首个科技创新主体融资需求库 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征集工作 [2] - 该平台为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2]
河南:力争202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政府发布方案,旨在通过构建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以强化对科技创新及科技型企业的全周期金融服务,并设定了具体的量化目标 [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 - 探索建立“股贷债保”联动机制,聚焦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策略 [1] - 强化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和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1] - 支持银行和保险机构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 [1] 具体融资支持措施 - 推动“科技贷”、“专精特新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提质扩面 [1] - 落实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1] - 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破冰和信用贷扩面行动,力争202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 [1] 平台对接与债券融资 - 组织金融机构与中原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对接 [1] - 实施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行动,强化重点培育和常态化发债辅导 [1] - 力争发行更多“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 [1] 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探索建立“科技金融联盟”和“科技保险共保体” [1] - 致力于建设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 [1]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深度参与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促进政银企对接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6 20:16
活动概况 - 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会与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举办"贷动专精特新 赋能新质发展"融资促进暨政策宣讲活动 [1] -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作为核心参与机构介绍定制化金融产品及综合服务方案 [1] - 活动由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会秘书长宋斌主持 [1] 金融产品与服务 -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推出"科技贷""科创e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 [1] - 提供投贷联动、积分卡、跨境结算等综合服务方案 [1] - 现场解答企业代表关于融资条件、贷款流程和政策支持的疑问 [1] 战略意义与支持措施 - 专精特新企业被定位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产业升级的"硬脊梁" [1] - 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 [1] - 期待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模式推出"精准滴灌"型金融产品 [1] 合作机制与未来规划 - 活动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并畅通渠道 [2] -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 [2] - 通过赋能企业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