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英媒:拯救“比比”,特朗普被指“干预以色列司法系统”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46
特朗普25日在"真实社交"平台上称,他获悉内塔尼亚胡将于6月30日出庭。他表示:"以色列应该立即取消对内塔尼亚胡的起诉,或者赦免这位为 以色列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英雄。"特朗普还说:"美国拯救了以色列,现在,美国也要拯救比比了(内塔尼亚胡的昵称)。" 路透社称,特朗普将针对内塔尼亚胡的案件描述为"猎巫行动",并称赞内塔尼亚胡是一位"战士",这些言辞与他24日对以色列的罕见谴责形成了 鲜明对比。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5日呼吁以色列司法系统立即取消起诉该国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程序或赦免内塔尼亚胡。据路透社 25日报道,内塔尼亚胡于2019年被起诉,罪名包括受贿、欺诈和失信,但他否认了所有指控。相关审判于2020年开始,涉及3起案件,内塔尼亚胡 此前多次出庭作证。《以色列时报》称,特朗普的表态正值特拉维夫法院即将恢复对内塔尼亚胡的交叉质询之际。特拉维夫法院本月3日启动对内 塔尼亚胡的交叉质询,预计将持续约一年,因与伊朗的冲突,交叉质询一度被临时停止。 英国《卫报》26日称,以反对党政治人物已拒绝特朗普的呼吁,并谴责其干预以司法系统。(周扬)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内塔尼亚胡尚未对特朗普的言论发表评 ...
特朗普预报“重大进展”,中间人披露谈判内情,以伊停火后多方加紧斡旋加沙局势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46
以伊停火与加沙局势 - 以色列与伊朗在12天激烈冲突后达成停火 但以色列在加沙的攻势未减弱 [1] - 6月13日至25日以方袭击造成加沙地带至少860人死亡 [1] - 以军装甲车24日在加沙南部遭袭致7名士兵死亡 哈马斯下属卡桑旅宣称负责 [1] - 以伊停火可能推动停滞的加沙停火谈判取得突破 埃及卡塔尔联合国等加紧斡旋 [1] 加沙停火谈判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加沙停火谈判"正在取得重大进展" 将很快迎来好消息 [1] - 哈马斯高级官员透露多方推动新停火协议 但与以色列谈判仍停滞 [1] - 哈马斯与以色列分歧集中在技术要点 具体条款措辞和数字阈值 [2] - 拟议条款包括停战 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进入 危重病患境外治疗 [2] - 特朗普首次提出个人担保以色列不会违反协议条款 [2] - 谈判三个主要争议点中两个已解决 最后一个预计数日内化解 [2] 以色列国内压力与哈马斯处境 - 7名以士兵死亡系数月来最致命袭击 内塔尼亚胡承认"艰难的一天" [3] - 以执政联盟议员公开质疑战争目的 称"不知为何而战" [3] - 以政府拒绝评论停火谈判 仅表示通过战场行动和谈判渠道推进人质接回 [3] - 哈马斯面临政治空间缩减 首次被迫完全依靠自身 伊朗退居幕后 [3] - 巴勒斯坦分析人士指出以哈双方共同疲惫为谈判创造狭窄窗口 [3]
美国国内激烈争吵,伊朗自认取得胜利,五角大楼坚称“已摧毁伊朗核设施”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9
美伊军事冲突与核设施争议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举行记者会,强调21日军事打击"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称行动"大获成功" [1] - 特朗普称记者会目的是"捍卫美国飞行员尊严",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对媒体负面报道感到震惊 [1]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反驳美方说法,称美国夸大空袭效果,同时淡化伊朗对美军驻卡塔尔基地的打击效果 [1] 美国内部对空袭效果的分歧 - CNN报道美国国防情报局评估认为空袭未摧毁伊朗核设施核心,铀浓缩离心机"完好无损",仅使伊朗核计划推迟"几个月" [3] - 特朗普反驳称空袭令伊朗核计划倒退"几十年",并暗示以色列特工进入伊朗核设施评估后确认"彻底摧毁" [3] -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和CIA局长拉特克利夫声援特朗普,称情报证实伊朗核设施"已被摧毁",需数年重建 [4] 国际机构与伊朗的回应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称"几十年倒退"说法属政治评估,但确认福尔道核设施离心机已"不再运行" [4] - 伊朗议会批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指责该机构向以色列泄露核设施信息 [6]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指出美国言行不一,在计划会谈前两天纵容以色列袭击伊朗 [6] 伊朗对军事行动的宣称 - 哈梅内伊称伊朗导弹突破以色列多层防御系统,将多个城市和军事区"夷为平地" [5] - 伊朗强调袭击美军乌代德基地是"重大事件",表明其有能力打击美国区域核心目标 [5][6] 美伊外交谈判前景 - 特朗普宣称美伊将于下周会谈并可能签署协议 [6] - 伊朗外交部表示需确认美国谈判诚意,指责美国在会谈前默许以色列袭击的行为 [6]
关心工薪阶层,爆冷赢得初选,“进步派新面孔”或当纽约新市长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9
纽约市长选举结果 - 33岁的纽约州议员佐赫兰·马姆达尼以43.5%的得票率击败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赢得民主党初选 [1][3] - 马姆达尼若当选将成为纽约市史上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长,也是最年轻的市长 [1] - 11月马姆达尼将与现任市长亚当斯和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角逐市长职位 [3] 候选人背景 - 马姆达尼出生于乌干达,父母为印度裔,毕业于鲍登学院非洲研究专业 [3] - 曾创立学院巴勒斯坦正义学生分会,并活跃于当地嘻哈圈 [3] - 2020年当选纽约州议员并实现两次连任,推动公交车免费试点等政策 [3] 竞选策略与影响 - 马姆达尼凭借创意竞选广告和新媒体传播优势成功突围,在TikTok等平台拥有百万粉丝 [4] - 其胜选引发华尔街震荡,金融界考虑筹集2000万美元资金反对他 [6] - 华尔街高管和开发商正考虑离开纽约 [6] 政治立场争议 - 曾称纽约警察局"存在种族主义",现立场有所软化但仍推动成立新公共安全部门 [4] - 对巴勒斯坦的坚定支持被贴上"反犹主义"标签,称以色列行动是"种族灭绝" [5] - 特朗普抨击其为"共产主义疯子",桑德斯则称其代表民主党前进方向 [6]
【史海回眸】全球首家机场免税店曾卖爱尔兰土鸡蛋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免税购物行业起源 - 全球首家免税店由爱尔兰企业家布伦丹·奥雷根于1947年创立 其灵感来源于公海免税购物模式 通过将飞机类比为"空中的船只"说服政府通过《免税机场法案》[3] - 首家免税店选址香农机场候机室与机场间的必经之路 初期以小木屋形式运营 商品品类有限 包含蜂蜜 培根等本土农副产品[3] - 免税店成功关键因素包括烟酒类产品定价仅为市场1/3 以及跨境邮寄服务的推出 1954年后扩展至服装 瓷器等高价值商品[4] 香农机场免税店运营模式 - 免税店早期承担推广本土特产职能 根据协议必须销售爱尔兰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 如爱尔兰咖啡通过该渠道获得国际曝光[3] - 运营半年后因客流激增扩大店面 20世纪50年代中期雇员达数百人 吸引旅行团专门预订经停航班购物[4] - 1951年正式开业后 免税店成为跨大西洋航线重要节点 年均接待超10万游客 影视明星和国家元首到访进一步推高热度[3][4] 行业扩张与全球化 - 荷兰史基浦机场1957年开设全球第二家免税店 随后美国迈阿密 德国法兰克福等国际枢纽相继效仿该模式[4] - 香农免税店的成功吸引多国代表团考察 其商业模式被定义为"机场零售+跨境免税"的复合形态[4] - 免税行业初期增长驱动力来自国际航线中转需求 20世纪50年代全球航空客运量上升直接带动相关销售额[3][4]
【环时深度】“硬刚”美国军费要求,西班牙有哪些考量?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北约军费争议 - 西班牙拒绝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仅承诺2.1%的目标,成为北约峰会焦点[1][3] -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明确表示2.1%是"不多也不少"的合理比例,不会效仿其他国家[3] - 西班牙在军费问题上几乎孤立无援,仅比利时和斯洛伐克支持其立场[4] 西班牙国防现状 - 西班牙2024年国防预算172亿欧元(同比增长9.3%),占GDP1.28%,在北约垫底[5] - 西班牙武装力量全球排名第20位,欧洲第5位[7] - 国防预算不足源于佛朗哥独裁时期传统,1982年加入北约后才开始军事现代化[6] 历史与民意基础 - 西班牙是北约唯一通过公投决定保留成员资格的国家[7] - 国内设立多项军事限制:不加入军事一体化机构、不部署核武器等[7] - 仅31%民众担忧俄罗斯军事威胁,为欧盟国家最低水平[9] 经济考量 - 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已高于国防支出,2023年财政赤字占GDP3.64%[8] - 若接受5%目标,2035年前需额外拨款3000亿欧元,将挤占医疗教育预算[8] - 执政联盟成员批评增加军费,建议资金用于改善85万人等待手术的医疗体系[8] 地缘政治立场 - 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对威胁认知与中东欧国家存在差异[9] - 与邻国无领土争端,俄罗斯不构成直接威胁[9] - 主张安全贡献应与国情挂钩,反对普适性指标[9] 独立外交政策 - 坚持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推动巴塞罗那港建设电动车专用码头[10] - 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争议中保持务实合作立场[10] - 主张欧盟与俄罗斯对话解决俄乌冲突,同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11] 区域影响力 - 在加沙问题上持独立立场,主张暂停欧盟与以色列协议[11] - 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保持稳定关系,促进地中海区域安全[11] - 务实外交政策提升了西班牙在欧洲战略自主中的地位[12]
美媒:贝索斯要和马斯克抢美政府航天订单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公司与政府关系 - 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本月至少与特朗普会谈两次,首席执行官戴夫·林普也与白宫幕僚长会晤 [1] - 蓝色起源高管试图争取更多政府合同 [1] - 贝索斯邀请特朗普参加其在威尼斯的婚礼 [3] - 蓝色起源高管担忧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影响公司获取政府合同 [3] - 特朗普撤销对马斯克支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提名,并暗示可能打击马斯克商业利益 [3] 行业竞争格局 - SpaceX与蓝色起源的航天竞赛已持续多年 [3] - SpaceX"猎鹰9号"火箭持续执行卫星发射及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任务,"星舰"火箭进行试飞 [3] - 蓝色起源推进"新谢泼德"火箭第13次载人飞行,研发"新格伦"火箭 [3] - SpaceX获得美国太空军司令部59亿美元合同,蓝色起源仅获得24亿美元订单 [3] - 蓝色起源需要证明其轨道火箭能可靠、定期发射以赢得政府订单 [3]
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欧洲车市“回暖”,电动车成增长主力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欧盟汽车市场增长 - 5月欧盟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6% [1] - 5月欧盟电动汽车市场整体同比增长27.2% [1] - 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渗透率持续提升 [1] 电动车销量驱动因素 -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乘用车注册量的58.9% [2] - 欧盟实施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推动电动车增长 [2] - 特斯拉5月在欧盟新车注册量同比下跌40%以上 [2] 品牌表现 - 大众集团5月新车注册量增长4.8%至26.38万辆 [3] - 宝马增长8.1%至6.32万辆 [3] - 梅赛德斯-奔驰增长3.9%至4.79万辆 [3] - 中国制造商5月在欧洲售出6.5万辆汽车 市场份额达5.9% [3] 中国汽车出口 - 5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同比大涨 [3] - 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价格和质量上具有竞争力 [3] 行业挑战 - 欧洲对公共充电站的需求到2030年将达到880万个 [3] - 美国关税使欧洲汽车制造商遭受重创 [4] - 欧洲汽车行业活动可能在2026年复苏1.9% [4]
财经观察:欧洲和日本为可持续旅游找对策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旅游超载现象与抗议活动 - 欧洲十余座热门旅游城市爆发反对"旅游超载"的联合抗议活动 抗议者将矛头对准推高物价 垄断住房市场的投机者而非游客本身 [1][2] - 抗议活动规模广泛 涉及西班牙巴塞罗那 意大利热那亚 葡萄牙里斯本等城市 被描述为针对"为游客需求重塑城市"现象的最广泛联合行动 [2] - 抗议核心诉求是重新审视现行旅游模式 该模式将利润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却让当地人承受房租飙升 环境恶化等代价 [5][6] 旅游超载数据与影响 - 希腊扎金索斯岛 克罗地亚伊斯特拉半岛 西班牙富埃特文图拉岛旅游压力值最高 每千名居民需应对超过11.7万名游客 [3] - 2023年全球7.47亿国际游客造访欧洲 南欧和西欧接待逾70% 日本2024年访日游客达3687万人 73%集中在5个行政区 [3] - 旅游超载导致本土文化流失 生活成本高企 生活质量下降 游客与居民共同丧失愉悦体验 [4] 政府与企业应对措施 - 西班牙取缔6.6万个违规爱彼迎房源 叫停引向小型海滩的营销活动 实施阶梯式旅游税 [8] - 日本拨款158.2亿日元用于防止旅游超载 推动区域性旅游分散客流 计划在熊本县建立游客分散系统 [8] - 瑞士投资水电驱动铁路 延长缆车运营时间 征收旅游税 威尼斯对一日游游客收费5-10欧元 [7][8] 行业模式转型 - 旅游组织策略从"目的地营销"转向"目的地管理" 平衡居民需求与游客体验 [9] - 目的地管理机构名称从DMO改为DMMO 反映营销与管理并重的趋势 [9] - 可持续旅游需实现生态环境 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 注重游客教育 产业平衡和绿色实践 [11] 新兴趋势与机遇 - 距离热门枢纽近的小众城市正将自己定位为"替代目的地" 提供独特真实体验 [12] - 旅游业未来取决于平衡经济收益与社会环境成本 转向"每位游客的价值"而非数量 [11] - 数字平台过度曝光和佣金抽取被指为商业模式问题 需避免转嫁为游客与居民矛盾 [11]
美媒:与陌生人“共泳”的乐趣与尴尬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我热爱这种协作精神。它不仅存在于运动本身,更贯穿泳池生活的每个角落。有次我在公共泳池弄丢外 婆的脚链,救生员破例让许多泳客在闭馆后留下帮忙寻找。他们固然出于善意,但或许也享受一起漂浮 的时光。脚链后来在更衣室失而复得,无人抱怨因此获得的额外戏水时间。 尽管热爱公共泳池,我偶尔也渴望能负担私人泳池——尤其当众目睽睽下游泳令我焦虑时。但近来我意 识到,这种可见性与旁观或许正是意义所在。我在城市每个角落的活动中都感受到这种社交的喜悦与尴 尬。正是这种不情不愿的陪伴、转瞬即逝的慷慨、竞争性的碰撞、与陌生人局促不安的亲近,构成都市 社交体验的本质。(作者阿普尔瓦·塔德帕利,余枫译) 美国《纽约时报》 6 月 22 日文章,原题:与陌生人一起游泳的乐趣 在公共泳池与陌生人共泳,浓缩了我 对城市生活的全部热爱。它让人冥想,但每个人的举动都牵动他人,忽视其他泳客会给彼此带来麻烦。 运动中突破自我意味着拼到力竭,而这种脆弱状态暴露在陌生人面前尤为难堪,尤其在拥挤的公共泳池 这样开放而平等的空间。无论是移开视线还是凝视,都蕴含陪伴之意。游泳时避开陌生人,或许与并肩 同行一样充满默契。 纽约的公共泳池向来宏伟,有些已矗立百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