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搜索文档
试验二十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9-05 21:32
发射任务概况 -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于9月5日10时3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九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试验二十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1] 运载火箭技术特征 -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采用基础级和上面级组成的四级火箭构型[3] - 该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3] 发射历史数据 - 本次是长征三号丙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自2016年2月1日后时隔9年多的再度合作[3] -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2次发射任务[3]
科技新观察|“科技+”带火消费“新四样”
科技日报· 2025-09-05 17:28
核心观点 - 科技赋能消费新场景 催生网医疗、智养老、数家居、创文旅四大消费增长领域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网络医疗 - 清华大学"紫荆AI医生"系统覆盖21个科室300多种疾病 诊断呼吸道疾病准确率达93.06% [2] -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 占网民总数37.7% [2] - 预计2030年互联网医院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 占全国医疗总支出15% 互联网诊疗量占比40% AI医生参与80%初诊 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 [3] 智慧养老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 占全国人口22% [4] - 一季度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 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增长41.6% [5] - 无人机送餐、陪伴机器人等科技手段解决老年人用餐与情感陪伴需求 [4][5] 数字家居 - 海尔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1.3万余项 参与国际标准120项 200余项原创科技被行业模仿 [7] - 2025年1-5月家用电器出口量达184253.4万台 同比增长6.1% 出口额约410亿美元 [8] - 预计未来十年数字智能家居覆盖90%以上新建住宅并下沉至老旧小区改造 [8] 创新文旅 - 敦煌研究院运用三维建模、VR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4K高清壁画观赏与沉浸式洞窟体验 [10] - 《印象·妈祖》融合AR与数控雾幕技术 首演季度营收3000万元 观众互动参与度提升60% [10] - 2024年数字化文旅产业营业总收入58902亿元 同比增长9.8% [11]
新型光催化策略在常温下实现氢气活化
科技日报· 2025-09-05 16:55
不需高温,只需阳光就能让氢气高效"裂解",把二氧化碳变成高附加值化学品。这看似科幻的场景即将变成现实。《科学》5日在线发表了光催化氢气"裂 解"的重要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催化策略,在常温条件下实现氢气异裂,为绿色低碳化工提供 了全新路径。 "这项技术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制备乙烷、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不仅大幅降低了传统加氢工艺的能耗和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对推动碳资源优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说,这一技术可以拓展至多种光催化剂体系,甚至可以 利用太阳光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制乙烷,选择性达到90%。 王峰表示,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深入进行反应工艺研究,探索光与光热耦合的工业化技术路径,为现代煤化工的升级转型提供新模式。(陆成宽) 加氢反应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反应,约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加氢反应。作为加氢反应的核心步骤之一,氢气活化通常分为均裂与异裂两种类型。其 中,异裂具有反应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势,能够显著提升目标产物的合成速率并减少副反应。然而,传统氢气异裂过程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不仅能耗 ...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钝化难题攻克
科技日报· 2025-09-05 16:55
技术突破 - 国际光伏科研团队在工业主流纹理化硅底电池结构上实现钙钛矿顶电池高质量钝化处理,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33.1% [1] - 研究团队通过沉积1,3-二氨基丙烷二氢碘化物实现优异钝化效果,叠层电池开路电压达2.01伏 [3] - 钝化处理改善钙钛矿层整体电导率和填充因子,其深场效应区别于硅电池仅影响表面区域的特性 [3] 产业化意义 - 该技术突破推动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生产 [1] - 成果基于现有硅电池工艺基础攻克技术难题,有望加快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商业化进程 [1][3] - 此前科学界未能在复杂金字塔状纹理结构上实现高质量钝化处理 [1] 技术背景 - 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逐渐逼近29.4%的理论极限 [1] -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被认定为光伏领域下一代重要技术 [1] - 硅电池底层采用大尺寸金字塔状纹理以增加表面积,但增加钙钛矿薄膜沉积难度 [1]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公司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典型案例
科技日报· 2025-09-05 16:52
公司成果与荣誉 - 工程技术创新公司申报的天然气市场预测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应用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年度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1] - 成果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由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 [1] 技术方法与创新 - 成果通过智能数据治理、区域差异化特征构建及多模型融合预测等创新手段打造全链条预测体系 [1] - 构建覆盖全国、多维度、长时序的天然气市场预测高质量数据集 [1] - 提升项目数据完整性、区域适配度和预测准确性 [1] 应用与成效 - 成果已应用于相关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2] - 显著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效能 [2] 战略背景 - 成果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需求开展 [1]
华润电力蒲圻三期项目5号机组转入商业运营
科技日报· 2025-09-05 16:52
项目投产情况 - 华润电力蒲圻三期项目5号机组于9月3日18时18分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运营 [1] 项目战略定位 - 项目为湖北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 承担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和电力保供战略使命 [3] - 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 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并促进鄂东南新能源消纳 [3] - 为长江经济带提供稳定基荷电源 助力湖北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3] 技术优势与环保效益 - 采用国际领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 同步建设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 [3] - 设计发电标准煤耗较传统一次再热机组低20克/千瓦时 [3] - 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2万吨 [3] 建设进程 - 2023年5月31日主厂房首罐混凝土浇筑 建设团队克服极端天气和设备供应紧张等挑战 [3] - 高质量完成锅炉水压试验汽轮机冲转等关键节点 实现全部建设节点一次成功 [3]
黑龙江省农科院170个新品种集中亮相
科技日报· 2025-09-05 14:11
新品种展示与推广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观摩交流会中展出170个瓜菜新品种 其中70个为首次亮相 [1] - 160余名来自种业公司 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田间实地观摩和品鉴 [1] - 展示品种包括番茄 辣椒 黄瓜 茄子 西瓜 甜瓜等 具备好吃 好看 抗性强 高产 效益高等特点 [1] 品种技术创新突破 - 黄瓜新品系"绿春3号"解决保护地旱黄瓜抢早栽培优良品种缺乏问题 [1] - 黄瓜新品系"2022-17"具有耐低温 品质好 表皮油亮 果肉致密 果型整齐 含糖量高等特性 [1] - 白菜新品系"8902"抗病毒病 霜霉病 黑腐病三种病害 且高产耐运 [1] - 西瓜新品系"龙盛217"解决露地中晚熟西瓜高糖优质品种缺乏问题 [1] 科研项目成果产出 - 依托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项目和种业创新发展项目 在蔬菜种质资源创新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1] - 研究团队创制西瓜 南瓜 白菜 油豆角等瓜菜育种材料320份 [2] - 育成甜瓜 黄瓜等优质 抗病 丰产 耐运 广适新品种24个 包括4个突破性品种(品系) [2] - 创新开发提质增效蔬菜栽培技术6项 [2]
乡村振兴丨西藏山南:高原上建起“数字农田”
科技日报· 2025-09-05 10:59
项目概况 - 华中农业大学黄远团队在西藏山南开展科技援藏项目 主导"基于物联网和模拟模型的设施蔬果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和"设施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1] - 项目通过多层覆盖技术解决高原昼夜温差大导致的棚内结露问题 并采用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4] - 团队进行全链条技术深耕 涵盖品种筛选 砧木嫁接育苗 土壤改良 蜜蜂授粉 品质分析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 [4] 经营成果 - 西藏跃林创建科技有限公司经营200亩设施农业大棚 成功培育反季瓜菜 填补市场空白 [2] - 40亩蜜瓜亩产达3000公斤 单季毛收入突破360万元 [2] - 在曲松县建成3.5万平方米双层连栋温室 配备物联网 AI与大数据技术构成的智慧农业"神经中枢" [5] 技术突破 - 整合物联网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将传统种植空间升级为可实时感知环境 智能分析数据 自主优化管理的"数字农田" [5] - 智慧大棚以数据驱动突破农业"靠天吃饭"困局 通过集约化 智能化手段破解土地 水肥等资源约束 [5] - 未来将聚焦智能化水肥管理 病虫害精准防控和物联网智慧管控系统升级 [6] 发展前景 - 西藏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赋予蔬果卓越品质和营养特性 形成核心竞争力 [6] - 企业计划将山南优质瓜果蔬菜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6] - 随着5G AI技术与农艺知识深度融合 智慧大棚将演变为"会思考的农田" [5]
沙海绿洲间做强“三色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9-05 09:29
蜜瓜产业技术升级 - 科技特派员推广水肥一体化设备使灌溉成本大幅下降且蜜瓜品质实现跃升 [2] - 团队成功筛选出20余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蜜瓜新品种 [3] - 移动增温技术为近千座拱棚提供防寒保护并成功抵御寒潮 [3] 人参果种业与保鲜技术 - 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年供应河西地区万栋温室脱毒种苗 [4] - 茎尖组培和脱毒快繁技术根治病毒导致的僵果和畸形果问题 [4] - 移动式真空预冷技术使人参果采后损耗率稳步下降 [5][6] 沙葱产业化发展 - 设施温室培育出民勤县首棚人工沙葱且产量较野生采集显著跃升 [7] - 采前微喷控水技术提升沙葱耐储运能力并配合保鲜组合拳控制损耗 [8] - 沙葱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地头收购价稳步提升 [8]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民勤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04人并组建12个技术服务团实现全县覆盖 [8] - 科技服务由单一农业技术向全产业链综合性服务方向转变 [8]
陕西柞水:小木耳撑起亿元级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9-05 09:28
在科技部帮扶下,柞水先后引进27个适生菌种,培育出7个本土良种,全县木耳良种覆盖率达 100%。如今,柞水木耳的年种植规模突破1亿袋,品牌价值达53.23亿元。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书 华表示,木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日益提升,已成为柞水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柞水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木耳的传统,但长期面临技术落后、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2012年, 科技部到此开展帮扶工作后,柞水木耳产业迎来转机。如今,木耳大棚角落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和二氧 化碳浓度监测仪正不停运转,当地种植户通过学习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将小木耳变成了致富大产 业。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禹涵)眼下,正值秋季木耳的种植关键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西川 村的木耳大棚里,农户们正忙着搬运菌包、悬挂菌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