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物美推出“物美超值” 零售行业在社区对垒价格与商品力
北京商报· 2025-07-24 23:12
物美超值新品牌发布 - 物美集团推出全新零售品牌"物美超值" 首批6家门店将于7月25日在北京丰台、通州、西城、东城、石景山等高密度居民区开业 [1][4] - 门店面积约1000平方米 覆盖常住人口超百万 SKU控制在1300个以内 仅为大卖场SKU的15% 60%以上为自有品牌 [4][5] - 商品聚焦水果蔬菜、鲜肉鲜鱼、烘焙、3R、生鲜、杂货六大高频消费品类 烘焙产品30余款 粮油产品200多款 [5] - 每家门店配备约20名员工 人工成本减少 反哺商品价格 拥有独立运营团队 [6][7] - 计划2023年内开设25家物美超值门店 均选址北京市内 [8] 行业竞争格局 - 社区型折扣业态成为零售企业押注新模式 盒马转向NB店 沃尔玛试水社区折扣店 奥乐齐已布局76家门店 [1][9] - 奥乐齐2023年7月在苏州、无锡新开2店 全国门店达76家 沃尔玛在深圳开设2家500平方米社区折扣店 [9] - 盒马NB店计划2023年拓展至1000家 目前超300家 美团拟在北京、杭州开"快乐猴" 永辉、家家悦等区域零售商也在尝试类似模式 [9] - 沃尔玛为社区小店配置高管团队 单设VP和总监 若模式跑通将快速复制开店 [9] 商业模式特点 - 硬折扣超市解决大卖场近万个SKU和会员店大包装的消费痛点 精选SKU节省消费者时间 中小包装带来更高频复购 [10] - 供应链效率驱动性价比 物美超值自有品牌矿泉水550ml售价不到0.5元 较市价低1/3 [11] - 通过去经销差价和品牌溢价实现性价比 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达80%-90% 未来需深耕供应链 与工厂直接合作开发差异化商品 [12] - 业态本质是打造高性价比商品体系 关键在于构建强大选品能力和供应链管理体系 [12]
提振消费24条|北京政策助力创新 家居行业变革浪潮将至
北京商报· 2025-07-24 23:12
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成立的智能家居机器人研发商遥动科技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成立不到5个月的智能家居企业完成种子轮融资的背 后,是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加深入地融入智能家居系统。《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 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提出,要鼓励提供房屋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智能化家居等产品与服务,全力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 化及全屋智能物联。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方案》的发布,与消费升级趋势高度契合,将有力推动家居行业变革。未来,智能照明、温控、安防等系统将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打 造全方位智能生活场景,企业必须加大在技术研发、生态搭建方面的投入,才能抢占市场高地。 政策助推智能家居 随着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正迈向快速发展通道。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并非北京市首次提出鼓励智能化家居产品创新。 今年6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时尚消费专项行动》)里,就已释放出支持家具家居企业转型、开发智能家居产品、发展 全屋定制业务的信号。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 ...
OATLY“断臂”,会是一步好棋?
北京商报· 2025-07-24 23:12
OATLY在财报中特别提到"大中华区业务战略回顾",表示"公司已启动对大中华区业务的战略审查。该审查将考 虑一系列选择,包括可能剥离大中华区,以加速增长和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OATLY进一步说明,"在此次评估期间,公司继续在大中华区市场运营,包括运营其生产设施,并继续致力于客 户、消费者和员工,以加速增长并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完成战略审查没有明确的时间表。除非董事会批准了具 体行动方案或确定适当或需要进行额外披露,否则公司不打算提供进一步的更新。也无法保证该过程将导致任何 交易或战略变化"。 进入中国市场第7年,全球原创和最大的燕麦饮料公司OATLY或要"断臂"。7月23日晚间,OATLY发布2025年度第 二季度财报称,公司已启动对大中华区业务的战略审查。该审查将考虑一系列选择,包括可能剥离大中华区,以 加速增长和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财报显示,2020年以来,OATLY营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连续五年净利润亏损。今年二季度,OATLY大中华区收 入为2697.6万美元,同比减少6.4%;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亏损63.6万美元。OATLY所依赖的餐饮服务渠 道销售额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因。剥离大中华 ...
【西街观察】外卖大战不玩“0元购”玩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7-24 22:53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后各地部门督促外卖平台整改 重点针对无序价格战行为如"0元购"和免单营销 [1] - 上海市要求全面下线"0元购"并大幅收缩免单营销等促销手段 [1] 价格战现状与问题 - 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补贴大战异化 平台通过流量裹挟逼迫商家参与 侵蚀合理利润空间并加重履约成本 [1] - 骑手超负荷运转成为系统性伤害 价格战模式不可持续 [1] 补贴策略优化方向 - 差异化补贴替代全量降价 平台应利用数据与AI能力匹配不同消费需求 兼顾商家履约成本差异 [2] - 技术驱动应成为大厂核心价值体现 而非简单价格竞争 [2] 长期竞争维度 - 行业竞争需升级为技术驱动+供应链能力+配送效率+用户体验的系统性比拼 [2] - 冷链技术 骑手福祉 餐饮供应链 AI新运力构成多维竞争壁垒 [2] 骑手与商家保障进展 - 部分平台已开始跟进骑手社保计划 商家扶持政策从免佣金转向返佣+流量组合拳 [2] - 此类提升生态参与者幸福感的竞争措施应持续深化 [2] 技术创新应用 - 无人车/无人机配送技术研发加速 可缓解人力骑手算法困境并降低平台成本 [2] - 合规前提下应加快新技术市场化落地进程 [2] 新模式探索 - 美团"浣熊食堂"与京东"七鲜小厨"通过供应链联动优质餐饮品牌 打造品质外卖新范式 [3] - 平台+商家+消费者三赢模式为传统餐饮连锁注入新生命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万亿市场开启 平台需转向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 避免陷入低效价格战 [4] - 竞争焦点应从挤压生态参与者转向系统性能力建设 [4]
打造“全链协同”创新生态 石景山区发布“一产业一链长”实施方案
北京商报· 2025-07-24 22:06
产业体系升级 - 石景山区推动"1+3+1"产业体系向"2+4+4"迭代升级 做强信息技术 现代金融两大主导产业 做优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工业互联网 科幻游戏四个特色产业 做精未来信息 未来健康 未来制造 未来空间四个未来产业 构建"主导+特色+未来"梯次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696 6亿元 同比增长7 6% [6] 链长制实施 - 石景山区实施"一产业一链长"模式 聚焦现代金融 人工智能 "科幻+" 工业互联网 未来健康五大前沿产业 通过"建链 补链 延链 强链"深化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四链"融合 [6] - 创新构建"区委领导 政府抓总 链长负责 链办统筹"四级联动组织架构 对五大产业链分类指导 精准培育 [7] 产业链发展策略 - 现代金融产业链注重扩容提质 发挥规模效应与辐射带动优势 强化区域金融主导地位 [7] - 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未来信息 未来制造(人形机器人)领域 强化底层技术相互赋能与系统集成 [7] - "科幻+"产业链联动虚拟现实 游戏电竞等应用场景 壮大实施主体集群 打造特色产业名片 [7] -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聚焦工业软件 平台 网络 安全等领域 攻坚关键技术瓶颈 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7] - 未来健康产业链依托医疗资源发展智能诊疗 创新药物研发等业态 推动科技与医疗 康养深度融合 [7]
排队近七个月,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52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将于7月25日上会迎考 已完成IPO排队近七个月 [1] - 公司拟募资10 07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投向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1] - 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 22亿元 3 68亿元 5 48亿元 对应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 01亿元 8984 93万元 9691 92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2 94亿元 同比增长23 74% 归属净利润约为4158 45万元 同比下降5 71% [3] - 2025年1—9月预计营业收入约为4 4亿—5亿元 变动比例为12 48%至27 82% 预计归属净利润约为6200万—6800万元 变动比例为-11 48%至-2 92% [4] 收入与利润变动原因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系自产业务收入大幅增加1 05亿元 增幅达72 6%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下滑原因包括引进业务毛利下降 自产业务毛利大幅增加4179 72万元 增幅达102 45% 整体毛利金额小幅下降5 62% [3]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安徽工厂折旧费用及日常经营费用增加 导致利润总额阶段性下滑 [3] 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约为2 3亿元 2 4亿元 3 46亿元 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约为72 35% 66 47% 64 07% [4]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由于下游晶圆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 预计未来仍将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形 [4]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易荣坤直接持有公司19 52%的股份表决权 通过厦门神剑 晟临芯 兆莅恒间接控制5 94%的股份表决权 [4] - 通过与股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书》控制15 41%的股份表决权 合计控制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为40 87% [4][5]
长生人寿“科技”背景副总“挑大梁”,保费下滑、亏损压力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52
管理层变动 - 长生人寿近期完成管理层调整,周捷被核准担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大滨辉久(OHAMA TERUHISA)本月到任副总经理 [1][3] - 周捷为技术背景高管,拥有计算机专业学历,曾任职农业银行科技部、长城资产哈尔滨办事处,2009年加入长生人寿后历任信息技术部副总、银保业务总部总经理等职,2024年11月升任副总 [3] - 原总经理沈逸波于2024年1月离任,周捷自2024年1月起兼任临时负责人及临时合规负责人 [3] 行业高管趋势 - 保险行业近期涌现多位技术型高管,如瑞华健康代行总经理冯华(曾任微软、蚂蚁金服)、太平人寿党委书记赵峰(曾任国寿财险首席信息技术官) [4] - 行业生态变革推动险企重用科技人才,监管要求加强科技投入,消费者需求转向智能服务,技术能力成为竞争壁垒 [4] - 科技型高管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拓展渠道,助力险企转型 [4] 经营业绩 - 2024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5.6亿元,同比下滑41.09%,2024年全年保费28.49亿元,同比减少12.04% [5][6] - 保费下滑主因包括行业新单规模收缩、公司主动压降费用适应"报行合一"政策,但业务价值有所提升 [6] - 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1.3亿元,达2024年全年亏损额的67%,公司自2021年后持续亏损 [7] 偿付能力 - 2024年一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1.4%/125.7%,较2024年底下降12.7/5.9个百分点,预测下季度将降至78.0%/106.5% [6] - 公司采取资负两端措施稳固偿付能力,资产端增配长期利率债,负债端推动产品转型,6月末综合偿付能力回升至130% [6][7] 数字化转型 - 公司推出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展业助手"AI-长小生",支持代理人需求分析、产品推荐及合规话术生成,未来计划拓展至反洗钱、信息安全检测等场景 [8] - 行业分析指出数字化需深度嵌入产品创新、渠道管理等环节,避免形式化,形成技术-业务-客户闭环 [8]
广东银行业掀“反内卷”风暴,理性“回归”时刻将至?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31
广东银行业"反内卷"行动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13家专业委员会参与,明确"1+3+N"制度体系整治行业乱象 [1][3] - "1+3+N"体系包括:监管部门出台负面清单、公会制定自律公约/倡议书/承诺书、各业务领域自律举措 [3]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召开反"内卷"宣导会议,但相关文章随后被删除 [1][5] - 清远市银行业协会同步行动,讨论自律工作方案和公约草案 [4] 行业竞争现状 - 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利率价格战:消费贷利率跌破3%,经营贷出现2.15%特惠利率 [6] - 存款端成本刚性,"存款特种兵"现象突出,月末季末存在"花钱买指标"行为 [6] - 业务层面出现客户经理互换指标、自掏腰包补贴客户等非理性竞争 [6] - 形成"利率越低→客户越多→利润越薄→风险越高"的恶性循环 [6] 内卷危害分析 - 削弱银行盈利能力,加剧系统性金融脆弱性 [7] - 可能导致风控标准放松,埋下资产质量隐患 [7] - 挤压科技投入与创新资源,导致同质化竞争 [7] - 长期将损害存款人与借款人根本利益 [7] 差异化转型建议 - 大型银行:科技赋能降本增效,发展财富管理/投行等非息业务 [8] - 中型银行:聚焦区域深耕或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业务 [8] - 小型银行:依托政策支持,坚守本地小微与"三农"服务 [8] - 共同路径:严守成本底线定价,强化客户分层经营 [8] 行业转型展望 - 监管负面清单与行业自律公约可能促使大型银行率先收敛价格战 [9] - 中小银行可能因生存压力存在"隐形内卷" [9] - 有望推动从"内卷消耗"到"提质增效"转型 [10] - 需建立科学定价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框架实现高质量发展 [10]
香港金管局为稳定币二度降温,走向成熟尚需时日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24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监管态度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需防范市场对稳定币的过度炒作,指出当前市场存在泡沫化趋势,投资者应保持理性 [1][3] - 部分上市公司因宣布布局稳定币业务股价大幅上涨,如普星能量公告认购HashKey Holdings优先股后单日涨幅达141.38%,5个交易日累计涨275.86%,经纬天地推出稳定币支付平台后单日成交额达1.08亿港元 [5] - 监管机构对稳定币态度谨慎,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稳定币尚未通过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无法成为货币体系支柱 [4] 稳定币应用与行业问题 - 多数机构对稳定币的探索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和可行方案,部分机构虽提出跨境支付、Web3.0等愿景但无具体实施计划 [5][6] - 市场存在以稳定币为噱头的非法集资和诈骗行为,多地监管机构已发布风险提示,如鑫慷嘉等案例 [6] - 稳定币技术层面存在缺陷,法币担保型稳定币依赖储备资产质量,算法型稳定币在极端情绪下难以维持锚定,智能合约安全和跨链互通仍需完善 [7] 稳定币发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 投资者对稳定币认知存在偏差,将其视为无风险资产,忽略储备资产透明度、兑付压力等问题,市场炒作加剧潜在波动 [7] - 全球范围内缺乏统一监管框架,跨境协作和反洗钱机制不足,货币主权受美元主导的稳定币结构冲击 [8] - 行业分析预计2025-2030年为关键窗口期,稳定币需在技术、市场、监管三方面协同提升,形成高效链上清算和跨链互通,并通过真实场景驱动应用扩展 [8][9] 监管政策与行业路径 - 香港金管局采取"先严后松"的监管策略,强调严谨要求短期内可能限制业务扩张,但更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9] - 监管趋严是必然趋势,需平衡创新与风险,通过技术穿透力和跨链监控弥补当前监管短板 [8][9]
上半年国内黄金ETF增仓量同比翻倍!8只主题基金规模超百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24
黄金产量与消费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原料产金179.083吨,同比下降0.31%,其中黄金矿产金139.413吨,有色副产金39.670吨 [3] - 2025年上半年进口原料产金73.678吨,同比增长2.29%,全国共生产黄金252.761吨,同比增长0.44% [3] - 2025年上半年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 [5] 黄金价格走势 - 6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3287.45美元/盎司,较年初上涨24.31%,上半年均价3066.59美元/盎司,同比上涨39.21% [4] - 6月底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收盘价764.43元/克,较年初上涨24.5%,上半年加权平均价格725.28元/克,同比上涨41.07% [4] - 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但轻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受青睐 [5] 黄金储备与投资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增持黄金18.97吨,截至6月底黄金储备2298.55吨 [5]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黄金ETF增仓量84.771吨,同比增长173.73%,6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199.505吨 [7] - 地缘冲突与经济不确定性推动黄金避险需求,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大幅增长 [5] 黄金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28只黄金ETF及联接基金合计规模2603.37亿元,环比增长49.73% [6] - 8只黄金基金规模超百亿元,华安易富黄金ETF规模最大达598.23亿元(环比增长43.82%) [6] - 51只黄金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23.01%,最高为工银瑞信黄金ETF(24.14%) [7] 行业动态与展望 - 大型黄金企业调整短期生产计划,加大基建和技术改造投入,矿产金产量出现阶段性回落 [3] -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趋势持续,机构对中长期黄金价格上涨充满信心 [8] - 短期关税政策等不稳定因素可能压制金价,但中长期通胀预期支撑黄金价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