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教育部等五部门: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体育类学科专业布局
北京商报· 2025-11-19 11:3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 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 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各地要深化体教融合,科学规划运动项目在大中小学的合理布局,探索构建纵 向畅通、横向融通、能出能进、转换便捷、规范有序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各地统筹体育运动特色 学校和特色班,在现有招生政策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阶段学区划片、对口直升和自主招生等政 策,畅通体育人才成长通道。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体育类学科专业布局,适度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 模。完善学生体育赛事与职业联赛的人才输送机制,为优秀学生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创造条件,进 一步完善优秀运动员多样化升学通道。 ...
教育部等五部门: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北京商报· 2025-11-19 11:3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 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 出,充分保障体育时间。基础教育阶段要统筹课内外、校内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 间不低于2小时。按照规定课时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地方(校本)课程课 时,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充分利用课间开展体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 少于30分钟有质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把体育作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必要内容,丰富体育项目, 满足学生需求。 ...
教育部等五部门:中小学校每年举办春季、秋季学期两次校级综合性运动会
北京商报· 2025-11-19 11:3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 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 出,广泛开展群体性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有组织地开展 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以足篮排三大球为重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赛、校际赛,中小学校每年举 办春季、秋季学期两次校级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确保每个学生经常参加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形成人 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样态。健全体育课余训练制度,组 建班级、年级、校级运动队,完善培养与选拔机制,为有体育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参加课余训 练、提升运动水平创造条件。支持学校与体校、符合条件的青训机构共同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
教育部等五部门:鼓励学校创设小型化运动锻炼场景,打造校内“微运动场”
北京商报· 2025-11-19 11:3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 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 出,推动场地设施拓展升级。将改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升级改造总体安排。因校 制宜推进运动空间升级改造,挖潜拓展校园体育运动空间,鼓励创设小型化运动锻炼场景,打造校 内"微运动场",合理配置体育器材设施。新建学校严格落实学校建设标准配置体育场地。 ...
教育部等五部门:高校可积极探索在学生毕业前颁发体质健康证书
北京商报· 2025-11-19 11:39
《意见》强调,优化体育考试评价,丰富选考项目,改进测评办法,淡化测试选拔性,强化正向激励, 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加强过程性评价,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规范初中毕业升学体 育与健康考试、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实施。鼓励高校在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测试 中增设体育项目。高校可积极探索在学生毕业前颁发体质健康证书。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 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 出,深化体育评价改革。以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为目标,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 制。将体质提升、技能增强、运动参与、习惯养成等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
支持近500家银行“一键”自查 云闪付“一键查卡”助力优化支付账户安全管理
北京商报· 2025-11-19 10:40
着眼"睡眠账户"的规范管理,云闪付"一键查卡"功能不仅是一项便民服务,更对提升全民金融安全意识 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一键查卡功能已被中宣部、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委评为八大反诈利器 之一,助力筑牢防范资金风险、保护民众"钱袋子"的有效防线,构建安全、稳定、健康的金融环境。 小时内生成,用户可通过云闪付APP查看报告。为确保用户的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云闪付APP将在3 日后自动删除报告。 整个查询流程严格遵守国家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多重身份认证机制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严 防信息泄露。用户无需前往多家银行网点,通过手机即可一次性、集中化了解自己在各银行的账户开立 情况,极大提升个人金融账户管理的效率。 目前,"一键查卡"已支持查询用户在493家银行的银行卡开立情况,其中包括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各 省份的475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截至目前,该功能已服务超2000万用户。 为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持续优化云闪付APP上"一键 查卡"功能。目前该服务已支持查询用户在近500家银行的银行卡开立情况,为公众高效管理个人银行账 户提供有力的抓手。 近期,多家商业银行发布" ...
北信瑞丰基金更名为华银基金
北京商报· 2025-11-19 10:08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11月19日 1、公告基本信息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 | --- | | 公告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 | |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公司相关股东会决议等 | | 法定名称变更日期 | 2025-11-17 | | 变更前基金管理人法 | 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定名称 | | | 变更后基金管理人法 | 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定名称 | | 2、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11月19日,华银基金公告称,公司法定名称于11月17日由北信瑞丰基金变更为 华银基金,公司名称变更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 更换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1)公司名称由"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人法定名称变更公告 (2)公司名称变更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 中国证监会申请更换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3)公司章程相关条款已相应更改。 (4) 公司名 ...
11月18日北京新房网签285套、二手房网签700套
北京商报· 2025-11-19 10:04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寅浩李晗)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11月18日北京新房网签285套,网签面积15873.16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56套,网签面积7615.5平 方米;二手房网签700套,网签面积60246.86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634套,网签面积57014.91平方米。 | 商品房数据统 | | --- | | 可售期房统计 | | 2025 年10月预售许可 | | 2025/11/18 | | --- | --- | --- | --- | --- | | 可售房屋套数: | 94433 | 批准预售许可证: | 9 | 网上认购 | | 可售房屋面积(M2): 7767876.4000 | | 批准预售面积(M²): 146520.6600 | | 网上认购面积 | | 其中 | 41266 | 其中 住宅套数: | 697 | 其中 住宅 | | 面积(M2):5541262.4200 | | 面积(M2): 110554.8000 | | 面积( | | 商业单元: | 283 | 商业单元: | 0 | 图业 | | 面积(M2): 181109.2000 | | 面积(M2): | 0.0 ...
调费率、重预防 多地力推安责险为企业系好“保险带”   
北京商报· 2025-11-19 09:38
今年4月,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为 各地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提供了明确指引。11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 多地正密集出台安责险新政,通过调费率、重预防、强监管,为企业系上一道更加坚实的"保险带"。以 山西省为例,当地要求在高危行业领域按照安责险实际收取保费的20%确定事故预防服务费用预算目 标,并明确每人死亡伤残责任限额不得低于4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地纷纷推出针对性政策,目的是推动安责险在企业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于 险企而言,产品开发应从"标准化"走向"定制化",深化行业研究,深耕熟悉的高危行业,开发行业专属 条款,扩大保障范围,使保障更贴心。在服务层面将事故预防服务从"虚"做到"实",从"有"做到"优", 真正建立服务闭环。 针对性升级进行时 与此同时,行业的服务重心也正在从"理赔"转向"风控"。崔春霞表示,政策强制要求事故预防服务,倒 逼保险机构必须建立和强化自己的风险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保险公司正在从单纯的"保险人"向企业 的"风险管理合作伙伴"转型,服务内容更具象、更前置,如宁波市提出的"风险减量"和 ...
保险业迎利好!养老金融政策礼包遍地开花   
北京商报· 2025-11-19 09:38
当前,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核心制度框架与试点产品持续精 进,"金融+养老"进入发展快车道。11月17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广东省推动养老金融高质 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广东省并非个例,近两年,陕西、江苏、河北等地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就金融支持"老有所依"作出相关部 署。作为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主力军,保险业是加快健全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力 量。政策鼓励下,保险业如何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积极打造多层次"保险+养老"服务模式? 养老金融政策密集落地 近两年,围绕养老金融的政策框架进一步完善,为我国保险业深度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清晰指 引。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政策文件的出台有助于推动养老金融体系的完善,包括产品创新、服 务提升、市场监管等方面。这将有助于形成更加健全、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 面、优质的金融服务。 日前,广东省发布《实施方案》,明确提及加快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探索提供"医、护、康、养、 居"一体化的养老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符合老年人健康风险保障需求 的保险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