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搜索文档
月末人民银行加大流动性投放,资金面相对宽松,债市修复
北京商报· 2025-07-28 19:41
流动性操作 - 人民银行7月28日开展495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 实现单日净投放3251亿元[1][5][6] - 当周公开市场净投放1095亿元 其中7天期逆回购投放16563亿元 MLF投放4000亿元 国库现金定存投放1000亿元[6] - 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000亿元 包括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和MLF净投放1000亿元 与6月3180亿元基本持平[6] 资金利率变化 - Shibor隔夜利率下行5.3基点至1.467% 7天期下行2.4基点至1.596% DR001下行5.43基点至1.4632% DR007下行7.14基点至1.5809%[7] - GC001报1.345% 下行0.5基点[7] - 资金面从上周偏紧转向相对宽松 主要因人民银行加大投放应对月末流动性缺口[7] 债券市场表现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55基点至1.922% 5年期下跌2.75基点至1.5625% 10年期下跌1.75基点至1.715%[10] - 国债期货全线收涨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56%至118.78元 10年期涨0.18%至108.395元[10] - 7月24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触及1.98%年内高位 较月初1.85%明显上行[10] 政策预期 - 分析师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大规模净投放以稳定市场预期[1][12] - 下半年降息概率较大 降息幅度可能较上半年扩大 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增长动能[13][14] - 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扰动 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4]
QDII基金高频提醒溢价风险,更有产品单月发布20余次提示公告
北京商报· 2025-07-28 18:56
基金溢价风险提示 - 7月28日共有5只基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7月以来相关公告发布次数已超70次,其中六成为QDII基金 [1] - 国泰标普500ETF(QDII)和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QDII)自7月以来已21次提醒溢价风险 [1][3] - 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QDII)将于7月29日开市起至当日10:30停牌,若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可能延长停牌时间 [3] - 截至7月28日收盘,国泰标普500ETF和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的溢价率分别达7.95%和20.64% [3] QDII基金表现 - 截至7月25日,美股三大股指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5.54%、9.31%、8.62% [4]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C的年内收益率高达135.58%,在全市场产品中排名首位 [4]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9只医药、创新药QDII的年内收益率超80% [4] - 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QDII)和国泰标普500ETF(QDII)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49%和7.41% [4] 美股市场分析 - 标普500指数前瞻市盈率达23.3倍,位于近3年83%的较高分位,估值吸引力有限 [5] - 美股已突破前高,市场或将延续"经济有支撑+流动性改善"的逻辑持续交易 [5] - 美股处于中性略高的估值水平,仍具备投资价值,但溢价率超过5%需引起警惕,超过10%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 [5] - 投资境外市场产品需关注汇率波动水平和相关市场波动,美股当前处于估值高位,若回落可能造成投资损失 [5]
券商股走强!中银证券领涨,多只主题ETF涨超1%
北京商报· 2025-07-28 18: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整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0.12%报3597.94点 深证成指涨0.44%报11217.58点 创业板指涨0.96%报2362.6点 [1]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单日涨0.67%报874.91点 7月以来累计涨幅达8.86% [1][2] - 49只券商成分股中33只上涨 中银证券领涨7.93% 华泰证券涨2.97% 国泰海通涨2.87% 华西证券涨1.46% 首创证券涨1.32% [2] 个股数据 - 中银证券现价16.33元 成交额3.15亿元 换手率11.33% 市值50.60亿元 [2] - 华泰证券现价20.48元 成交额1.32亿元 换手率1.80% 市值26.94亿元 [2] - 国泰海通现价20.79元 成交额2.16亿元 换手率1.60% 市值44.81亿元 [2] ETF表现 - 汇安上证券商ETF涨1.3% 嘉实证券全指ETF涨1.27% 富国券商指数ETF涨1.2% 银华券商ETF涨1.03% [3] - 南方基金 易方达基金 建信基金等旗下证券ETF均涨超0.9% [3] 行业动态 - 首创证券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董事会已通过相关议案 [3] - 32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 国联民生净利润增速达1183% 华西证券净利润增速1025.19%-1353.9% [3] - 12只券商股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超100% [3] 长期趋势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年初至今涨5.22% 湘财股份年内涨57.78% 中银证券涨46.33% 东吴证券涨35.43% [4] - 17只券商股年内涨幅超10% 包括国信证券 广发证券 华西证券等 [4] - 券商指数预计保持稳步修复 震荡上涨趋势 估值波动区间有望提升至1.55倍平均市净率 [4][5] 机构观点 - 券商股作为市场风向标 受业绩改善 并购预期 改革红利等因素支撑 [4] - 大金融板块中 券商和保险是指数向上突破的较好关注方向 需注意短期波动风险 [5]
银行股再现普涨,已有银行年内涨幅超30%,未来行情如何演绎
北京商报· 2025-07-28 17:56
在基本面改善的基础上,政策环境的边际改善成为另一重要推动力。曾刚进一步分析,监管层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包括 降准释放流动性、优化监管考核等,为银行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估值修复的内在需求也推动着行情演进。长期以来,银行 股估值偏低,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随着基本面改善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估值修复成为必然。 多维度资金持续涌入也为银行板块提供了坚实的资金面支撑。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指出,从长期资金视角看,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 金等中长期资金对稳定收益的诉求上升,银行股稳定的分红特性与之高度契合。在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保险资金不断加大对银行 股的配置。而从被动配置角度来看,银行板块作为宽基指数的核心权重标的,直接受益于被动型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容。此前主动型基金对银行股 普遍存在低配现象,而在公募基金改革深化的推动下,部分基金开始逐步回补仓位,进一步为板块注入流动性。从外资动向来看,二季度以来北 向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持续流入,成为推动板块上行的又一重要力量。 银行股再迎普涨行情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收涨。其中齐鲁银行以1 ...
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10万亿
北京商报· 2025-07-28 17:56
民营经济稳步壮大。发票数据显示,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2025年上半年的71.7%。其中,工业机器 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展现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据 悉,"十四五"时期,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关键领域,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既为市场主体和居民带来了实实 在在的减税红利,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 2025年底将达到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 72.9%的受益主体为民营经济纳税人 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 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进一步指出,从政策导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 ...
今日20时起北京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北京商报· 2025-07-28 17:49
道路领域严格执行巡查要求,确保重点风险点段不留盲区。涉水桥梁、隧道加密巡查频次,必要时24小 时值守,通过视频监控、水位标尺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水位与结构安全。专业力量同步对所有隧道及涉 水桥梁开展拉网式排查,优先评估山区和过水桥梁、隧道的结构稳定性,发现隐患立即处置,确保安全 通行。同时,在风险路段周边预置应急力量与物资,针对桥下水位、路面积水逼近临界值等高危情况, 将联合交管部门及时采取管控措施,全力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在"七战两场"接续运输保障方面,市交通部门加强与重点站区管委会、铁路、民航等多部门会商研判。 若遇列车或航班大面积晚点等突发情况,将积极协调地面公交临时备车、增大发车频次,轨道交通延时 运营,出租车"保点"服务、网约车派单倾斜,全力做好相关场站旅客疏散工作。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程靓)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今天12时起,市气象台升 级发布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自20时起,全市将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面对严峻的天气形势,市交 通部门依据应急响应要求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及城市交通的 平稳有序运行。 轨道交通方面,地面线、高架线适时采取 ...
牛市旗手持续爆发!保险股涨得飞起,哪些利好在催动?
北京商报· 2025-07-28 16:49
当前市场处在关键点位,保险股成为扛起这一轮上涨的牛市旗手。7月28日,A股市场保险股全线爆发。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新华保险、中国 太保涨幅均超4%,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涨幅也超过了3%。实际上,近几个月来,保险股不止一次领涨A股,累计涨幅明显。哪些因素撑起了此轮 保险股上涨?长期来看保险股将有怎样的表现? 当前,保险股估值修复逐渐完成,多只个股股价达到了近年来新高,未来,保险股潜力如何?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保险股仍有增长潜力。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曹锟在研报中分析,当前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在监管持续引导和险企 主动性转型下,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利差损压力将有所缓解。投资端,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73%左右,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 长端利率若继续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此外,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然欠配。保险股负债端、资 产端均持续改善,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 从业绩表现来说,多家券商分析师预测,半年报中上市险企将延续一季报寿险新业务价值(NBV)普涨的态势,健康险、养老险等需求也将持续 提升,而财险盈利水平亦有望稳步提高。同时,对于资产端,分析师普遍认为,当前 ...
WAIC 对话|聆动通用CEO季超:2026年具身智能头部企业订单金额将达10亿元级
北京商报· 2025-07-28 16:29
这台机器位于科大讯飞展台的后部,吸睛程度却不低。媒体、国内外观众排队体验,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展台附近徘徊的一位高个子男士,就是聆动通用 CEO季超。这是他第一次以这个身份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WAIC),也是成立于2024年底的聆动通用首次公开展示产品。 第10 2025年的具身智能赛道正经历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转折。优必选的近亿元订单,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的1.24亿元订单,不断刺激着市场神经,而普通观众 在WAIC展会上最常问的问题已经从"这是什么"变成了"多少钱"。 2025 WAIC期间,北京商报记者在对季超的专访中,也提到了落地赛道的商业化空间、订单等更接地气儿的话题,在他看来,具身智能行业应用的元年在 2026年,到那时头部公司将会收获10亿元级的订单。 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公司营收已超10亿元,几天前阶跃星辰创始人、CEO姜大昕喊出年营收目标:10亿元。这个10亿元的"巧 合",值得期待。 Q:今年WAIC讯飞展示的两种机器人有什么特点? A:我们展示了两款机器人,一款是具身智能采训推一体机,主要解决具身智能数据缺失的痛点问题,能采集高质量的面向真实任务场景的数据。我们本 ...
麻六记酸辣粉被投诉发霉 代工公司阿宽食品致歉:已下架存在质量风险的产品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54
在此,我们郑重声明如下: 1、经核查,问题集中在2025年6月16日、6月18日两个批次产品。主要 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受环境细菌污染,出现 湿粉饼保质期缩短或霉变。目前,这两个批次产品的全面召回工作正在有序执行 中。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发布关于麻 六记部分批次酸辣粉产品召回的声明。其中显示,阿宽食品注意到客户及终端用户反馈,由公司代工的麻六记270g规格的酸辣粉出现个 别粉饼发白、发霉现象,现已发出召回通知,目前所有存在质量风险的该规格产品已全部下架,由公司进行进一步调查追溯处理。 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川宽产函〔2025〕308号 关于麻六记部分批次酸辣粉产品召回的声明 尊敬的消费者、各位合作伙伴: 大家好! 近期,我们注意到客户及终端用户反馈,由我公司代工的麻六记 270g 规格的 酸辣粉出现个别粉饼发白、发霉现象。作为该产品的代工生产商,我们对此高度 重视,第一时间配合客户要求对该产品进行了全面严密排查,现已发出召回通知, 目前所有存在质量风险的该规格产品已全部 ...
超市集体低迷 社区团购倒逼行业变革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4
一季度,多家超市的业绩数据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社区团购的疯狂更加坚定了超市行业的变革。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多家超市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 滑。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在行业论坛上表示,受到社区团购的冲击,超市业态到了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 有分析认为,社区团购对实体超市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在急功近利的资本助推下,违背了社区团购真 正服务百姓、服务供应商的理念,造成了水火不相容的情况。但随着监管介入,社区团购已逐渐回归平 静,实体超市企业还是要不断地优化商品和服务,真正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该负责人认为,国内零售企业在商品和服务方面并没有做好。实际上,即便是在疫 情影响逐渐削弱的今天,有不少消费者在选择部分商品的时候仍然会选择线下购买。"像水、牛奶等标 准化的商品,消费者更多地会选择线上购买。但是有一些需要感官体验的商品,比如说肉、水产、蔬菜 等,消费者还是更愿意去实体门店购买。从产地源头、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这一条线要做精了,其实 就不怕价格竞争了。我们从消费端去反向指导生产端,通过技术升级或者产业链的升级就可以建立起壁 垒,也就不存在搅局者了。"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疫情和社区团购反而告诉了实体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