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穿轮滑鞋”的导盲机器狗上岗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产品研发与功能 - 杭州智元研究院研发的导盲机器狗正处于调试阶段,采用独特的轮足复合式设计,四只脚配备"轮滑鞋",可应对多种地形包括铺装路面、楼梯、草地、沙地以及50厘米内坡差的台阶[2] - 导盲机器狗已具备室内自主扫描建图导航和室外接入实时地图导航的能力,可带领盲人在日常生活较熟悉的区域安全出行[2] - 产品搭载自研语音交互系统,基于语言大模型开发,旨在提供陪伴功能以减缓用户孤独感[3] 应用场景与测试 - 测试地点选在西溪智慧大厦8层的西湖区残疾人文创孵化园,该区域有5家盲人创业企业和十余名盲人员工日常出入,便于产品测试[2] - 相比传统导盲犬,机器狗在方向感和定位准确性方面表现更优,但在灵活性上仍有提升空间[2] - 产品未来将拓展至更复杂的城市环境导航,包括识别斑马线、红绿灯以及公交系统等场景[3] 技术发展与规划 - 研发团队正在重点攻克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安全导航难题,未来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输入目的地自动生成导航线路[3] - 正式版产品将进行多项优化,包括更小的体积、更长的续航以及更接近仿生导盲犬的外观设计[3] - 该产品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视障群体出行困难,填补盲人导航市场空白[2][3]
钱塘区临江街道:“瓜甜乐夏”点燃夏日狂欢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活动概述 - 2025临江街道首届"西瓜音乐汇"以"瓜甜乐夏・乐享夏天"为主题,融合音乐、美食与互动活动 [1] - 活动邀请失联周末乐队、安全出口乐队等表演《他夏了夏天》《七里香》等流行、摇滚、民谣曲目 [1] - 设置西瓜主题互动游戏如套个瓜瓜、盖西瓜大楼,并举办瓜王评选环节评选"瓜中霸王""瓜中甜心"等 [1] 产品优势 - 临江西瓜因紧邻钱塘江的盐碱沙土地质和围垦造田形成的肥沃土壤,具有脆甜多汁、沙瓤红嫩的特点 [2] - 瓜农通过技术改良使西瓜甜度稳定在11%,成熟期提前且采摘期延续至七月底 [2] 发展战略 - 临江街道将西瓜从农产品升级为农文旅融合载体,探索"音乐+农业"跨界模式 [2] - 计划打造"春冬赏景、夏秋采果"的特色产业模式,开发种植、采摘等体验活动 [2] - 目标是通过活动推广临江西瓜"绿色、生态、甜美"的品牌形象,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2]
杭州东站“杭小东”智能体试运行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杭州东站AI助手"杭小东" - 全国首个依托"室内音频北斗"技术打造的枢纽AI助手在杭州东站试运行 日均客流40万人次 占地122万平方米的杭州东站是长三角最繁忙交通枢纽之一 [2] - 旅客可通过支付宝扫描二维码、"碰一下"数智出行大屏或搜索小程序使用服务 深圳沧穹科技与支付宝联合开发 [3] 技术突破与服务功能 - 定位精度从传统5米提升至0.5米 站内新增56块导航地贴和10块交通换乘指引屏 [4] - 首页设置"车位查询"和"极速打车"入口 包含出行服务、无忧消费、站内服务三大板块 支持语音交互实时响应 [4] - 集成AI口令交互、数智出行大数据中台、DeepSeek大模型等技术 可提供导航、候车人数、等待时间等实时数据 [4][5] 用户体验与未来规划 - 首位用户实测2秒获得网约车乘车点信息 包含距离215米、排队93人、等待15分钟等细节 [2] - 支持洗手间定位、行李寄存查询、商铺导航等需求 测试显示对KFC位置等商业设施查询准确率100% [5] - 计划接入机器人引导、智能求助等功能 构建"行前规划-站内导航-离站接驳"全流程生态 [5]
西溪湿地解锁今夏消暑新玩法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文旅创新项目 - 西溪湿地推出采荷专线、沉浸戏剧《西溪·水浒》、氦气球夜游等创新项目,打造"全时文旅"体验[3] - 采荷专线提供45分钟摇橹船体验,穿梭60亩荷塘,最佳观赏期为七八月[4] - 《西溪·水浒》沉浸戏剧在2000平方米实景园林演出,25位专业演员108分钟沉浸式表演,观众可自主选择剧情线[5][6] - 氦气球夜游项目提供高空俯瞰湿地夜景的独特视角[5] 特色消费场景 - 西溪湿地设置"西溪·果麦书店"作为休憩驿站,藏书超2万册并策划"月光影院"等活动[4] - 书店涵盖历史、文学、科技等多领域书籍,设有童趣绘本区和艺术展板[4] - 推出"夜观昆虫""莲子的一生"等特色研学课程吸引青少年群体[5] - 升级"卧水问茶"项目提供更深度的文化休闲体验[5] 文旅生态链建设 - 《西溪·水浒》开创"演出即景区"模式,未来将增设餐饮休闲、拍照打卡等复合功能空间[6] - 项目计划形成"日游园林、夜入江湖"的全时文旅生态链[6] - 演出内容深度结合杭州元素与西溪光影,强化地域文化特色[6] 季节性运营策略 - 重点打造"夏日限定"项目,包括赏荷、夜游、研学等季节性体验[4][5] - 推荐早上8点赏荷以获得最佳体验[4] - 七八月集中推出多项消暑与文化并重的深度玩法[3][4]
上城 采荷街道社区食堂:为居民撑起一片“绿荫”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社区食堂运营模式 - 公司位于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五安路9号大隐福云幸福食堂,自4月开业以来成为社区居民热门场所,日均客流量从最初3位老人增长至百余人,周末尤为火爆 [1] - 公司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60-79岁老人享8折,80-90岁享7折,90岁以上享5折优惠,并提供适合老年人的软烂米饭和少油少盐菜品 [1] - 公司食材选用高山蔬菜直供,如天台山900米海拔土豆和农科院小圣女果,坚持小炒现做模式,人均消费20元可享10余种菜品 [1] 社区综合服务生态 - 公司延伸服务场景,在一楼设立"阳光咖啡"提供轻食和社交空间,二楼设置"阳光康养驿站"由32年经验理疗师提供拔罐、按摩等亲民价格服务 [2] - 公司建立"一家亲"微信群实现85岁以上老年人线上点餐功能,并通过定期菜品展示增强用户粘性 [2] - 公司从单一食堂升级为集餐饮、康养、休闲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中心,服务对象覆盖老年人、带娃家庭和上班族等多类人群 [1][2] 用户价值创造 - 公司通过92岁佘爷爷和87岁毕奶奶等典型案例验证服务温度,用户评价"像第二个家",负责人夏云通过日常沟通持续优化菜品口味 [1] - 公司解决社区居民夏季避暑需求,空调26℃环境结合实惠餐饮形成差异化吸引力,带娃妈妈和上班族因"又近又方便"成为常客 [1] - 公司服务半径超出餐饮范畴,形成早午餐+咖啡轻食+康理疗的全时段服务链条,街道将其定位为"夏日绿荫"式民生工程 [2]
杭州云城又一总部产业园开工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项目概况 - 云耀时代总部产业园于6月30日在杭州云城核心区正式破土动工 毗邻杭州西站 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定位为"枢纽型生态总部产业园" [1] - 项目由市交投集团下属城市土地公司和建发房产公司联合开发 包含两栋现代化塔楼及多栋独栋商务办公空间 建筑形态错落有致 [1] - 塔楼标准层面积约1600平方米 适合打造企业总部基地 独栋商务楼单层800平方米 通过组合最大可达7000平方米 [1] 区位与交通优势 - 产业园紧邻杭州西站高铁枢纽 可快速通达25个省级行政区、146个地级市 并与地铁3号线、19号线无缝对接 [1] - 项目位于西站枢纽东南角 交通便利性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1] 生态设计理念 - 产业园被云门公园、云城中央公园等大型绿地环绕 塔楼设置架空层、庭院、露台及屋顶花园等绿色空间 [2] - 独栋楼宇配备专属花园、露台、内庭院与屋顶花园 运用绿植墙、水景、天然建材等元素打造"绿色办公生态圈" [2] 招商进展与产业定位 - 中建五局、中建四局已签约入驻 招商重点面向央企、国企总部及新能源、数字经济、科创等前沿产业企业 [2] - 项目计划2028年交付 目标成为长三角产业要素集聚的"强磁场" [2] 区域开发规划 - 云城下半年将推进双铁上盖疏解通道等新项目开工 加快云城中央公园二期技术前期工作 [2]
文化养老的“萧山样本”:当银发族遇见“社彩枫呈”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文化养老创新模式 - 萧山区人社局创立"社彩枫呈"文化养老品牌,通过四维服务体系重塑养老内涵与外延 [1] - 品牌实现养老理念范式转换,让老年人从被照顾者转变为文化传承者和价值创造者 [1] - 两年来全区开展数十场文化活动,包括企退模特秀、民族舞、戏曲联唱等,实现乡镇全覆盖 [1] 科技赋能养老服务 - 采用"智慧+人文"模式,"无感认证"系统通过大数据完成99.6%资格认证 [1] - "萧然企退"APP实现业务"指尖办",村社退管队伍确保服务"最后一百米" [1] - 技术应用注重保留对特殊群体的上门服务,使服务更有温度 [1] 地域文化特色活动 - 各镇街打造"一镇多品"特色活动,如党湾龙虾节、南阳观潮节等 [2] - 闻堰老街越剧沙龙、湘湖年鱼会民俗展演成为联结银龄群体的精神纽带 [2] - 活动让老年人在乡土文化中找到归属感,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失落 [2] 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 企业退休人员大学采用"一校多点"办学模式整合社区学院等社会资源 [2] - "社彩市集"引入文旅企业等市场主体,形成社会化运作机制 [2] - 该机制既减轻政府负担又激发市场活力 [2] 养老服务三大突破 - 从物质保障向精神关怀延伸 [2] - 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协同转变 [2] - 从统一供给向个性服务升级 [2]
“四链融合”聚青年 “向往之城”赢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 - 杭州通过"四链融合"策略实现青年与产业精准对接,萧山区创新人才认定标准并纳入新兴领域 [1] - 每年提供大量见习和就业岗位,同时给予丰厚补助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1] 服务生态构建 - 萧山区推出"青春十条"政策,覆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政务通办及生活权益等全周期服务 [1] - "青荷驿站"提供求职青年免费住宿,"青荷礼包"集成多项权益,亚运村人才公寓以亲民价格供应高品质房源 [1] - 青年安居补贴和子女入托补助等政策增强城市吸引力 [1] 青年参与机制 - 萧山区组织青年座谈会收集建议,组建青年智库团队并举办多样化活动激发青年内生动力 [2] - 青年创业者参与智慧停车系统设计,青年社团解决社区治理难题,青年社工服务市民需求 [2] 城市发展协同效应 - 杭州通过"四链融合"为青年提供发展机遇与服务平台,推动青年与城市共荣共生 [2] - 青年创造力反哺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2] - 杭州模式成为"青年向往之城"建设典范,为其他城市提供实践经验 [2]
“杭小献”以及献血点卡通地图首次亮相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杭小献" "血液无法人工合成,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血液不仅是生命的载体,更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 缺的隐形守护者。请伸出你的手臂,用科学的方式传递善意,让每一滴血液,都能成为点亮希望的火 种。"6月30日,杭州市第25次"我为七一献热血"活动启动会在杭州图书馆举行,杭州市无偿献血形象大 使、市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胡炜,通过视频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夏季是临床用血高峰季,稀有血型尤其稀缺珍贵。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徐亚娟是一名 Rh阴性AB血型者,20多年来坚持定期无偿献血。"稀有血型非常特殊,当这类人群生病时,需要同样血 型的热心人来救助。"作为公益路上的"熊猫女侠",她呼吁广大爱心人士能坚持公益,帮助更多有需要 的人。 热血传情,赓续红色血脉。据了解,自2001年以来,"我为七一献热血"活动已走过24个年头,如今 已形成杭城上下"红色脉动、护佑生命"的文明和健康风尚,并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的金名 片。24年来,全市累计25.13万人次参与"我为七一献热血"活动,献血总量达到了7.17万升,无数患者的 生命得以挽救。 启动会上,杭州市无偿献血数字形象"杭小献"首次公开亮相。"杭小献"头部 ...
萧山进化以“合伙人”机制破题城乡融合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签约 - 进化镇与杭州山衡伊树农文旅公司、杭州鸿瑞国兰发展公司、杭州锦竹林农业开发公司签约开发三大项目:云谷翼境·低空田园文旅、国兰基地、锦竹林都市农场 [1] - 云谷翼境项目规划200亩土地,包含五大分区(低空观光+飞行体验区、航空主题商拍区等),引入15种业态如高端航空运动、无人机种植链研发 [1] - 国兰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目标成为全国品种最全、档次最高、杭州市规模最大的精品国兰示范基地 [1] - 锦竹林都市农场以太平桥村为中心,采用"企业+村集体+村民"共富模式打造产业带,辐射周边乡村 [1] 乡村振兴合作模式创新 - 项目以村或跨村为单位,引入青年团队构建"乡村振兴合伙人"关系,强调价值共创而非传统招商 [1] - 进化镇发布"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令",推出资源开发型、产业赋能型、文化运营型三类合作模式 [1] - 案例:欢潭村与文创公司合作开发"宋韵欢潭"IP,衍生品利润反哺村庄建设 [1] 区域发展战略与资源整合 - 依托生态优势及"百名干部走千企访万户"活动,优化现代农业布局并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2] - 通过行政村联结共建形成片区式、组团化乡村共富联合体 [2] - 全面梳理村级闲置资源,引进优质企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