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森远股份原实控人本月减持套现7421万元 净利连亏4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44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郭松森于2025年6月4日至6月26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累计减持699.70万股,占总股本的1.45% [1] - 减持均价为10.606元/股,套现总额7421.02万元 [2] - 此前公司已披露减持计划,郭松森原计划减持不超过1452.66万股(占总股本3%) [3] 股权结构变动 - 2024年1月24日公司控股股东由郭松森变更为中科信控,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14.35%,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4987.83万元,同比减亏56.50% [4] - 扣非净利润亏损7908.89万元,同比减亏55.21%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448.8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97.23% [4]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6.92亿元 [3][4][5] - 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4.60%至2.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3亿元 [5]
职业弹幕首次遭罚,商家不要再动“歪脑筋”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19
直播电商虚假弹幕事件 - 北京某公司因雇佣"职业弹幕人"在直播间发布夸大产品减肥效果的虚假信息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0万元罚款 这是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 [1] - 虚假弹幕通过营造火爆抢购假象诱导消费者冲动购买 导致消费者购买到与宣传不符的商品 [1] - 此类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权益 还污染网络消费环境 导致直播行业不正当竞争 [1] 行业监管与规范 - "职业弹幕人"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黑灰产链条 包括定制话术模板、批量注册账号、定时发送弹幕等"一条龙服务" [2] - 仅靠单次处罚难以根治问题 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 平台强化内容审核 多方协同治理 [2] - 此次处罚为网络交易经营者敲响警钟 要求必须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 [1] 行业发展方向 - 直播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减少虚假宣传 真诚和产品价值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2] - 商家应注重产品打磨和质量提升 而非操控评价和虚假宣传 [1]
淘宝天猫正式上线真实体验分,全平台超120万活跃商家达4.8分高分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02
淘宝天猫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 新版评价体系基于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大维度建立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并与搜索、推荐、营销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 [1] - 消费者可在商品详情页、店铺首页等位置直接查看店铺评分辅助决策 [1] - 截至生效日平台已有120万店铺评分高于4.8分的高分商家 [2] 商家运营改善案例 - 欧莱雅通过线上自助服务提升售后效率 [2] - 阿迪达斯通过产品链路升级改善换货体验 [2] - 三只松鼠运用智能退款工具实现极速售后处理 [2] 评分考核指标 - 商品质量维度考核首次品退率和商品差评率 [7] - 物流速度维度考核48小时揽收及时率、到货时长和物流异常率 [7] - 服务保障维度考核旺旺响应率、满意度、退款时长和平台求助率 [7] 平台支持措施 - 上线商家后台诊断与提升建议功能,提供量化改进方案 [4] - 对高分商家在搜索推荐等核心场域给予流量扶持 [5] - 已投入百亿规模资金通过88VIP券、行业券等形式补贴优质商家 [9] 配套功能与保障 - 上线搜索店铺评分筛选功能帮助消费者选择高分店铺 [7] - 设立违规处置措施防止虚假评分和恶意竞争 [7] - 开通申诉通道允许商家对判罚提出异议 [7]
童书市场如何走出价格乱象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2:24
童书市场价格乱象 - 童书市场存在"两个极端"现象:一边是价格高昂的"豪华童书",薄薄一册动辄几十上百元;另一边是低质低价的童书,存在盗版、劣质油墨等问题 [1] - 乱象原因包括商家唯利是图、过度包装或低质仿冒,以及部分家长育儿焦虑导致盲目追求高价或忽视质量 [2] - 童书具有重要文化属性,行业应将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避免不正当竞争 [2] 行业问题与改进方向 - 出版行业应打造优质、性价比高的童书,推行透明合理的成本核算与定价体系 [2] - 经营商家需摒弃"天价"逐利和利用家长焦虑的短视思维,以真诚赢得信任 [2] - 电商平台需强化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应严厉打击盗版和技术侵权 [2] 市场现状与消费者建议 - 市场上并不缺乏优质少儿读物,包括经典童话、流行绘本、历史人物等题材 [3] - 家长应精心挑选合适图书,注重内容质量而非价格 [2][3]
2025 “Hi View” 开发者推介会在金边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2:15
平台上线与合作 - 2025"Hi View"平台由广西耀象文化与柬埔寨BKL传媒共同主办,旨在推动AIGC技术在柬埔寨文化产业的应用[1] - 平台特色为AIGC技术助力内容创作和AI内容产品打造,建立文化数字内容平台推广中国AIGC技术[1] -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电影局局长波波拉支持平台发展,期待建设中柬AIGC数字文化人才基地[1] 技术与内容 - 耀象文化已聚集中国多家头部AIGC技术合作方,构建AI数字真人制作、3D动画AI制作等能力[2] - 平台展示首部柬埔寨AIGC真人短剧及《神话剧场》《中华典故》等AIGC制作的中国文化短视频[2] - 柬埔寨流行歌手马占班纳成为首位在平台推出AI数字艺人形象和AI制作MTV的艺人[3] 合作与愿景 - 柬中新媒体人协会与耀象文化签署协议,开发柬埔寨文旅产业AIGC技术应用场景[3] - 平台承载"让柬埔寨看见中国故事,让中国读懂高棉文化"的双向愿景[2] - 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董事长谢向阳称平台是中柬以数字技术探索文化互鉴的新起点[2]
中经评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成为新蓝海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2:05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政策支持 - 商务部办公厅发布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通知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至12月 重点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 通过优化交易流程 降低交易成本 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 [1] - 中办 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在政策支持下 平台和车企需提高服务水平 与政府 协会共同打造新能源二手车消费保障生态体系 [3]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占汽车总量8.9% [1] -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底3.6%增长至2024年底8.4% 2025年4月达9.1% 2025年1-4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42.44万辆 同比增长32.3% 增幅远超燃油二手车 [1] - 相比新能源汽车五成以上市场渗透率 新能源二手车在二手车总交易量中占比仍不到一成 市场潜力巨大但面临规则体系不健全等挑战 [2] 新能源二手车消费特征 - 消费人群主要为80后 90后和00后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 注重驾驶体验和综合性价比 消费观念理性 [2] - 与燃油二手车相比 新能源二手车在信息透明度 售后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 电池 电机 电控系统缺乏统一检测标准 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权益后续车主无法享受 [2] 行业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 - 头部二手车平台推出创新服务 如"100天电池回购保障" 对电池衰减超过10%的车源无条件原价回购 增强消费信心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将持续转化为二手车交易量 行业需解决检测 评估 售卖 质保等环节的堵点难点 推动市场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 [3]
珠海中富终止不超8.2亿元定增 余蒂明入主成空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1:56
公司终止定向增发 - 珠海中富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议案 [1] - 终止原因是公司与交易对方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 - 公司表示终止事项不会对当前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损害全体股东利益 [1] 原定向增发方案 - 2024年12月13日发布的预案显示,发行对象为巽震投资,将以现金方式认购 [2] - 发行价格为2.5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2,233.54万元,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前公司控股股东为新丝路,持股15.71%,公司认定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2] 控制权变更计划 - 发行完成后,巽震投资将持股19.99%,成为控股股东,余蒂明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原控股股东新丝路持股比例将降至12.57% [2] - 巽震投资承诺取得控制权后将调整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其提名的董事将占董事会席位2/3及以上 [3]
破发股久日新材2董高拟减持 IPO募18.5亿招商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1:51
董事及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寇福平持有149,000股(占总股本0.0924%),计划减持不超过37,250股(占总股本0.0231%),减持比例不超过其持股的25%,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2日至10月21日 [1] - 财务总监马秀玲持有246,786股(占总股本0.1531%),计划减持不超过61,696股(占总股本0.0383%),减持比例不超过其持股的25%,减持时间与寇福平一致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2023年利润分配转增股本所得,均为无限售流通股 [1] 公司人事变动 - 寇福平于2025年1月24日因退休辞任副总裁及核心技术人员职务,但仍担任董事并以退休返聘形式任公司顾问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88亿元(同比+20.52%),净利润-5376.08万元(上年同期-9613.77万元),扣非净利润-6278.48万元(上年同期-1.1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413.66万元(同比+3.84%) [2] - 2025年Q1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0.15%),净利润-1052.43万元(上年同期-438.98万元),扣非净利润-1100.46万元(上年同期-892.7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19.62万元(上年同期-3889.50万元) [3]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19年11月5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66.68元/股,发行2780.6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募集资金总额18.54亿元,净额17.09亿元(超原计划1.14亿元) [3] - 募资用途包括年产87,000吨光固化材料建设项目、技术研究中心改建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发行费用总计1.45亿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1.28亿元 [4] 股本变动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转增4.9股(资本公积金转增),不进行现金分红及送红股,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18日 [4]
新乳业实控人拟减持 A股共募11.8亿去年营收降净利升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1:40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Universal Dairy Limited(UDL)持有公司65.07%股份,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 [1] - 减持原因为企业资金需求,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UDL已持有的公司股份 [1] 实际控制人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永好和Liu Chang(刘畅),两人为一致行动人 [2] - Liu Chang为新加坡国籍并取得其他国家居留权,刘永好为中国国籍 [2] - Liu Chang间接持有UDL 100%股份 [1]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6.65亿元,同比下降2.9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24.80% [4] - 扣非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24.47%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91亿元,同比下降4.23% [4] 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25亿元,同比增长0.42%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48.46% [5] - 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40.35%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亿元,上年同期为-0.08亿元 [5] 公司融资历史 - 2019年1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开发行8537万股,每股发行价5.45元,募集资金总额4.65亿元 [6] - 2020年公开发行7.1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7] - 公司IPO及可转债合计募资11.83亿元 [7]
和而泰实控人上周五减持套现2934万 减持计划尚未完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1:40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及进展 - 公司控股股东刘建伟计划在2025年6月6日至2025年9月5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8,426,671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比例不超过2% [1] - 截至公告日,刘建伟已累计减持9,712,900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比例1.0542%,减持计划尚未完成 [1] 近期减持交易细节 - 2025年6月18日至6月20日期间,刘建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8,272,000股,占总股本0.8942%(剔除回购股份后0.8978%),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15.1558% [2] - 2025年6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440,900股,占总股本0.1558%(剔除回购股份后0.1564%),减持均价20.36元/股,套现约29,336,724元,持股比例进一步降至15% [2][3] 持股结构变化 - 减持前刘建伟持有140,203,000股(15.1558%),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28,846,750股(3.1183%),有限售条件股份111,356,250股(12.0375%) [3] - 减持后持有138,762,100股(15%),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至27,405,850股(2.9625%),有限售条件股份维持111,356,250股(12.0375%) [3][4] 权益变动影响 - 本次减持使刘建伟持股比例触及5%整数倍(15%),但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对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