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信息网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BB肥(掺混肥料)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产销稳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39
行业概述 - BB肥是一种掺混肥料 通过干混方法制成颗粒状肥料 至少含有两种标明量的氮 磷 钾养分 其核心特点是配方灵活可调 养分针对性强 能实现精准施肥 有效避免传统复合肥养分固定和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2] - 按成分和特性可分为二元复混肥料 三元复混肥料和多元复混肥料 按物理状态可分为粉状BB肥和粒状BB肥 [3] - 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种植与精准农业实践 特别是在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中 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2][8] 发展历程 - BB肥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中国 1988年广东中加混合化肥厂生产出国内第一袋BB肥 [5] - 2005年首届中国BB肥行业发展高层论坛召开 探讨掺混肥料国家标准制定 2008年《掺混肥料国家标准》正式颁布 标志着产业进入健康有序发展阶段 [5] - 2015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掺混肥料分会成立 BB肥从一个独立产品发展成为一个产业 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 产品向绿色化 功能化方向发展 生产工艺设备升级 智能配肥技术广泛应用 [5] 市场政策 - 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肥料生产技术创新和升级 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包括《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 推动BB肥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 [6][7] 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氮肥 磷肥 钾肥等基础原料供应商 锌 硼等微量元素供应商以及生产设备和包装材料供应商 行业中游为BB肥生产企业 下游为应用市场 [8] - BB肥主要消费对象为小麦 玉米 水稻等粮食作物 2024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1931907千公顷 同比增长0.29%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45669千公顷 玉米播种面积4496839千公顷 同比增长1.79% 稻谷播种面积3078409千公顷 同比增长0.12% 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为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增长空间 [8] - 蔬菜 水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对BB肥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设施农业中BB肥凭借高效性成为首选肥料之一 [8] 供需现状 - 随着精准农业理念推广 BB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24年我国BB肥需求量达8651万吨 同比增长895% 同年产量完成8475万吨 同比增长674% [9] 竞争格局 - 受市场前景吸引 众多化肥企业布局BB肥业务 截至2025年6月底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BB肥产品总数达94481个 其中2025年以来新增产品备案数10714个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9] - 在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中 布局BB肥业务的企业包括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9] -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556亿元 毛利润2435亿元 毛利率为1564%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完成1696亿元 毛利润2332亿元 毛利率为1374% [10][11] 发展趋势 - 随着农业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广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遥感技术实现精准施肥 BB肥配方将更加精准化 以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作物 不同生育期的个性化需求 [12] -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开发绿色高效的BB肥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企业将更加注重使用环保型原料和生产工艺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生产含腐殖酸 氨基酸等功能性成分的BB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12]
研判2025!中国锻造压力机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39
行业概述 - 锻造压力机是金属塑性成形领域的核心设备 通过施加可控压力使金属坯料在模具内发生塑性变形 实现锻件高精度和高一致性生产 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 工程机械 兵器工业等关键制造领域[2] -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压力机 液压压力机 螺旋压力机 高速压力机等类型[2] 市场规模 - 2024年锻造压力机行业市场规模达340.73亿元 同比增长7.14%[1][9] - 产品价格受类型 性能参数 作业精度 定制化程度 数字化水平等因素影响 价格跨度从十余万元至上亿元不等[1][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钢材 铝合金 铜材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铸件 传感器 冷却系统 传动零件 液压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6] - 中游为锻造压力机制造企业[6] - 下游终端应用市场涵盖汽车工业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 工程机械 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6] 下游需求 - 2024年锻造行业总产量达1379.3万吨 同比增长0.62% 其中模锻件产量867.2万吨(同比增长0.73%) 自由锻件产量512.1万吨(同比增长0.43%)[8] - 汽车工业 航空航天 新能源装备等行业飞速发展带动锻件需求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精度 高效率锻件需求尤为旺盛[1][9] 竞争格局 - 行业属于技术 资金 劳动密集型 进入门槛高 市场集中度较高[10] - 头部企业包括国机重装 二重(德阳) 合锻智能 亚威股份 扬力集团 广东锻压机床厂 天锻压力机 中国一重 兰石重装 中机锻压等[10] 重点企业 - 国机重装2024年营业总收入126.70亿元 其中锻压 挤压设备业务收入4.22亿元 占总收入3.33%[11] - 合锻智能2024年营业总收入20.74亿元 业务构成:色选机占55.52% 液压机占28.48% 机压机占12.99%[12] 技术发展 - 中国拥有4万吨级以上模锻压机 与美俄法并列世界领先 清华大学已研发出16万吨模锻液压机 是俄罗斯7.5万吨压机的2倍多 美国4.5万吨的3.5倍多[4] - 行业历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薄弱基础 到20世纪60-70年代研制大型设备(如100MN自由锻造水压机) 80年代生产万吨级压机 2011年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的发展历程[3] 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多项支持政策[4] 未来趋势 - 工业4.0和智能制造推进将融入物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时状态监测 工艺参数优化 故障预测与预警[14] -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 行业将注重绿色发展 研发节能技术(如伺服驱动系统 液压系统能效优化) 加强环保材料使用和废弃物排放控制[1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汽车高压连接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产份额增加,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3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连接器是一种借助电信号或光信号和机械力量的作用使电路或光通道接通、断开或转换的功能元件 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 [2] - 连接器行业主要可分为防务连接器、通讯连接器、汽车连接器、轨道交通连接器及其他连接器 [2] - 汽车连接器按传输介质可分为输送电流的电连接器(高压、低压)和传输信号的射频连接器(高速、低速) 按应用领域划分为低压连接器、高速/频连接器、高压连接器(换电、充电连接器) [4] - 高压连接器工作电压在600V以上 负责传输大电流 具备高绝缘性、耐高温、抗电磁干扰及机械稳定性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554.02亿美元增长至864.78亿美元 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900亿美元 [5] - 2024年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8.15亿元增长至571.42亿元 较2023年增加78.98亿元 预计2025年将达623.97亿元 [1][5] - 2024年中国汽车高压连接器规模从2017年的33.24亿元增长至299.15亿元 占汽车连接器份额从2017年的10.79%扩大至52.35% 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344.17亿元 份额扩大至55.16% [1][5] 产业链结构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铜材等)、电镀材料、塑胶材料和架构材料等原材料供应 [6] - 行业中游为汽车高压连接器研发及生产制造 [6] - 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商、汽车售后市场 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PBU(高压配电盒)、OBC(车载充电机)、DC/DC、空调、PTC加热、直/交流充电接口领域 [6] 技术发展历程 - 汽车高压连接器发展经历4个阶段:第一代由工业连接器改款而来 以金属壳体为主 无高压互锁功能 防误插入效果较差 [8] - 第二代增加高压互锁功能 连接器外壳从金属变为塑料 [8] - 第三代增加屏蔽功能 [8] - 第四代采用高低压集成、扁形端子方案 [8] 竞争格局 - 国际知名连接器制造商如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等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10] - 国内优秀企业如中航光电、瑞可达、永贵电器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逐步缩小与国际企业间的技术差距 [10] - 2024年中航光电连接器产量7.88亿只 销量8.05亿只 电连接器及集成互连组件营收162.10亿元 光连接器及其他光器件以及光电设备营收28.42亿元 [10][11] - 2024年瑞可达新能源连接器产量4641.80万套 销量4050.95万套 实现营业收入21.80亿元 营业成本16.90亿元 毛利率22.49% [11][12] 发展趋势 -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对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等高性能连接器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市场潜力巨大 [13] - 国家政策扶持高端制造领域 推动向智能化、高频、高速方向发展 [13] - 中国已成为全球连接器市场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国内龙头企业正加速追赶 汽车连接器国产份额增加 [1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铸造机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规模、进出口贸易、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3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铸造机是用于完成铸造生产工艺的机械设备 包括造型、制芯、合箱、浇注、清理等工序 核心目的是将液态金属填充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后获得零件或毛坯 [2] - 按铸造工艺可分为压铸机、重力铸造机、低压铸造机、消失模铸造设备、离心铸造机、连续铸造机 按功能可分为造型机、制芯机、浇注机、抛/喷丸清理机、砂处理设备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国内铸造机产量为72012台 较2023年增加1061台 需求量66550台 较2023年增加1138台 [1][3] - 2024年国内铸造机市场规模为486.07亿元 较2023年增加11.26亿元 [1][3] - 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73250台 需求量达67800台 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1][3] - 产品价格差异明显 低端产品售价仅数万元 高端产线售价上亿元 [4] - 2024年行业进口数量189台 进口金额5.58亿元 出口数量0.57台 出口金额25.45亿元 [4] 行业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钢材、铸铁/铸钢、铜材、非金属材料等基础原材料 砂型、砂芯等辅助材料 以及电机、液压系统、气控制系统、模具等零部件 [4] - 中游为铸造机的研发及生产制造 [4] - 下游用户涵盖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装备、建筑等众多行业 [4]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推动铸造行业发展 [4] - 政策要求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4]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区域集聚"特点 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较高 市场竞争激烈 [5] - 瑞士布勒、德国富来、意大利意特佩雷斯、德国HWS、日本新东等国际巨头占据高端市场 [5] - 力劲科技、伊之密、海天金属、济南铸锻所、苏州明志科技、青岛新东等国内龙头企业主导中高端市场 正向高端市场突破 [5] 重点企业表现 - 力劲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25亿港元 净利润3.5亿港元 是世界最大的压铸机制造商 [6] - 伊之密2024年压铸机营业收入8.93亿元 占总营收的17.65% 产品涵盖冷室压铸机型、专用机型和镁合金系列机型 [7] 行业发展趋势 - 铸造机技术发展推动铸造行业向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更多样化、个性化方向迈进 [8] - 行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3]
2025年1-5月中国核能发电量产量为1969.2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11.5%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28
核能发电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核能发电量产量达38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7% [1] - 2025年1-5月中国核能发电量累计产量为1969.2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11.5% [1] 行业相关企业 - 涉及核能发电行业的主要上市企业包括中国广核 中国核电 申能股份 浙能电力 湖北能源 华能国际 大唐发电 江苏国信 中核科技 福能股份 [1] 数据来源 - 核能发电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发布 标题为《2025-2031年中国核能发电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1]
2025年1-5月中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9469.4万吨 累计增长4.8%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28
中厚宽钢带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中厚宽钢带单月产量1887万吨 同比下降1.3% [1] - 2025年1-5月中国中厚宽钢带累计产量9469.4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4.8% [1] 相关上市企业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宝钢股份 鞍钢股份 首钢股份 华菱钢铁 太钢不锈 马钢股份 包钢股份 柳钢股份 本钢板材 酒钢宏兴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发布 [1]
2025年1-5月中国家用洗衣机产量为4911.5万台 累计增长9.3%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22
上市企业:美的集团(000333),海尔智家(600690),格力电器(000651),惠而浦(600983),TCL科技 (000100),创维数字(000810)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洗衣机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0-2025年1-5月中国家用洗衣机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家用洗衣机产量为941万台,同比增长1.6%;2025年1-5月中 国家用洗衣机累计产量为4911.5万台,累计增长9.3%。 ...
研判2025!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代表企业及前景展望:低空经济赋能巡检智能化多元化,有望推动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20
低空经济行业概况 - 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融合无人机和通用航空技术,涵盖载人、载货及作业等多场景,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4]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达6702.5亿元,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1][4] - 行业覆盖空域通常为距地面1000米以内,可根据需要延伸至3000米,最大限度达6000米,形成"低空经济+农业""低空经济+巡检"等多元化应用场景[3][4] 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定义与构成 - 低空经济+巡检依托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在低空域执行巡检任务,具有高效灵活、应用广泛的优势,可降低人工成本和风险[1][3] - 调度中心作为核心指挥枢纽,统一调度航空器执行任务,无人机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及VR/AR技术实现实时监测,直升机应用人工智能、遥感探测与激光雷达技术承担电力设施巡检[3] - 飞行器基于GPS定位与报警信息技术开展高速公路超速检测与疲劳提醒,数据回传至调度中心形成闭环指挥流程[3] 政策支持 -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纳入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列为新质生产力[5] - 2024年3月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点推动电动垂直起降机适航取证和应用示范[5] - 2024年5月四川省出台政策措施,按项目投入30%给予财政支持,对破解"卡脖子"技术的项目支持比例提高至5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主控芯片、发动机等硬件,以及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遥感、激光雷达等软件与技术[6] - 产业链中游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无人机制造商和航空器制造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6][7]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安防、环保、电力、交通、化工等[7] 核心硬件芯片 - 芯片是飞行控制、数据处理、任务执行与通信传输的核心硬件,承担飞行姿态调控、AI算法运算、图像处理等功能[9] - 中国芯片产量从2017年1564.58亿块增长至2024年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16.34%,2025年1-7月产量2945.5亿块,同比增长20.49%[9] 下游安防应用 - 安防产业通过无人机、直升机搭载高清摄像、热成像、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全天候监控与智能识别[10] - 中国安防行业产值规模从2017年6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107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2%[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市场规模约536.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200亿元[1][11] - 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电力线路、油气管道、农林、城市治理等领域巡检任务[1][11]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专业化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头部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及市场份额占优势[12] - 代表企业包括大疆创新、纵横股份、蜂巢航宇、科比特创新、中飞艾维航空等[2][12] 重点企业分析 - 纵横股份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研发生产,2025年上半年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1.72%,主要产品包括CW-15、CW-25E等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2] - 大疆创新成立于2006年,主营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测绘、电力、石油与天然气等[13]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边缘计算技术深度集成,实现数据实时处理与自主决策,提升复杂环境感知与多机协同能力[14] - 新型传感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发展[1][11] 应用场景拓展 - 应用场景从传统电力、能源管道巡查延伸至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监测、交通设施巡检、农林状态评估及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15] - 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涌现,满足高空、地下、水域等复杂环境的专业化巡检需求[15] 系统集成发展 - 巡检设备、传感终端与数据分析平台加速整合,形成任务调度、实时监控、智能诊断和决策反馈于一体的操作系统[16] - 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孪生建模与云端协同成为标准配置,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的全链路服务[16]
2025年1-5月中国石油沥青产量为1481.5万吨 累计增长7%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1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石油沥青产量达335万吨 同比增长10.4% [1] - 2025年1-5月累计产量1481.5万吨 累计增长率7% [1] 相关企业 - 涉及石油沥青产业链的上市企业包括国创高新、宝利国际、森远股份、路畅科技、龙洲股份、国联水产、宁波富邦、滨化股份、岳阳兴长、恒逸石化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编制发布 [1]
2025年1-5月中国载货汽车产量为156万辆 累计增长5.1%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15
上市企业:一汽解放(000800),中国重汽(000951),福田汽车(600166),江铃汽车(000550),安凯客 车(000868),长安汽车(000625),东风汽车(600006),汉马科技(600375),广汽集团(601238),亚 星客车(60021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载货汽车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载货汽车产量为30.6万辆,同比增长9.3%;2025年1-5月中国 载货汽车累计产量为156万辆,累计增长5.1%。 2020-2025年1-5月中国载货汽车产量统计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