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中枢+绿色算力双轮驱动“中国云谷”迈入智慧城市4.0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6:37
智慧城市4.0发展 - 传统"城市大脑"主要解决数据获取和可视化,依赖人工介入,而"城市超级智能体"通过强健的"四肢"和敏感的"五官"深度介入城市管理流程,推动智慧城市进入4.0时代,实现"人智共创" [1] - 联想集团与呼和浩特市政府签署城市超级智能体战略合作协议,将赋能呼和浩特进入智慧城市4.0阶段,创建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城市超级智能体 [1][3] - 呼和浩特市依托"东数西算"工程枢纽节点及和林格尔新区"中国云谷",已集聚三大运营商及银行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140P,机架超22万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绿色算力基础 [1] 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架构与落地 - 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采用"1+N智能体"架构,由1个核心中枢协同多个领域智能体实现复杂任务处理与服务供给,核心中枢负责感知、交互、认知、决策、规划、编排及资源调度 [3] - 该架构通过宏观层面实现计算与资源调度,统筹各领域智能体协同运作,形成全局统筹+专业执行的协作体系 [3] - 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已在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等地落地,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3] 合作模式与行业地位 - 联想与呼和浩特市将联合打造以"智能中枢+绿色算力"为核心的智慧城市4.0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治理、产业、生态、民生四大维度,推动"中国云谷"步入智慧城市4.0时代 [3] - IDC报告显示,联想方案服务问鼎中国IT服务市场,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跃居市场首位 [3] - 呼和浩特具有科创资源集聚、算力底座坚实、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利于发展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3]
以AI技术赋能行业创新 汽车之家荣获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5:09
奖项与荣誉 - 汽车之家荣获《2025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最佳企业治理奖",表彰其在企业治理领域的卓越实践与创新成果 [1] - 该奖项被誉为亚洲ESG领域的"奥斯卡",由亚洲企业商会主办,往届获奖企业包括蒙牛、中国人寿、三星、丰田等全球标杆企业 [3] - 此次获奖标志着公司在透明化运营、董事会效能、风险管理及长期价值创造等方面的成就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1] ESG治理与合规 - 公司深化ESG治理体系,将可持续发展要求全方位融入经营管理流程 [4] - 建立多层次合规培训机制,包括商业道德培训及廉政专项培训 [4] - 构建绿色可持续供应链体系,通过供应商ESG评估、阳光采购等措施,与千余家核心供应商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4] 用户信息安全与创新 - 成立专项安全委员会,构建"预防-监测-响应"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4] -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 [4] 用户服务体系 - 设立由高管直接负责的用户体验委员会,通过跨部门协作推进用户体验优化项目 [5] - 打造"专业内容+多元生态"的立体化内容矩阵,依托智能推荐算法实现内容与用户精准匹配 [5] - 对App进行多轮改版,包括全新首页设计、回归经典栏目及引入Deepseek智能搜索技术 [6] 新能源汽车赋能 - 线上设立新能源汽车专区,整合政府补贴政策、车企优惠方案及充电服务网络等核心资源 [6] - 线下通过"空间站"新零售模式,借助AR技术重构消费场景,打造绿色营销生态 [6] - "空间站"已在全国30余座城市布局,落地卫星店近200家,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提供现代化营销渠道支撑 [6] AI技术应用 - 依托自研"仓颉"多模态大模型,构建行业首个全链路智能购车决策系统"AI智能助手" [7] - 落地三大AI创新技术:"AI买手"实现无人化智能售车,"车主AI对比试驾"生成精准试驾报告,"VR空间大电影"打造沉浸式虚拟看车场景 [7] - 以AI技术贯通主机厂、经销商、二手车商等五大营销场景,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智能化升级 [7] 未来发展方向 - 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发展理念,激活平台资源整合势能与技术创新动能 [7] - 通过系统化升级企业治理范式,持续夯实行业领先优势,携手产业链伙伴共筑行业新生态 [7]
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全流程覆盖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4:42
数据库发布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遗传育种团队开发了PeachMD数据库 首次集成桃基因组、表观遗传组、群体遗传变异及多维度表型数据 [1] - 数据库深度整合CRISPR设计、GWAS分析等工具 为桃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 - 数据库网址为http://www.peachmd.com [1] 数据规模 - 包含12个桃基因组 支持基因组间共线性分析 [4] - 整合329个转录组数据集 包括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 支持FPKM/TPM/Read Count多维度表达谱分析 [4] - 收集102个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数据 可解析CG/CHG/CHH不同位点甲基化调控模式 [4] - 包含1313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 涵盖13类关键农艺性状表型 [4] 技术特点 - 采用全过程式设计理念 通过CRISPR-GWAS联动实现从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全流程覆盖 [5] - 支持多模式检索 可从基因ID、启动子、蛋白结构域等多维度查询 [5] - 集成Gene LiftOver工具 方便不同基因组间的基因比较 [5] - 提供多组学关联分析工具 可揭示基因组变异-表观变异-转录差异协同调控网络 [5] 行业背景 - 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发展 测序成本显著降低 生物大数据呈指数级增长 [3] - 多组学技术广泛应用 催生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多维度海量数据资源 [3] - 数据积累为解析桃进化历程、挖掘关键基因和指导分子育种提供新机遇 [4]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现状与案例》征稿启事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3:47
来源:环球网 为探究智能技术对国际传播实践产生的深刻变革,系统性梳理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工作中的应用,环球 网—北师大智能国际传播课题组计划于2025—2026年公开出版《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现状与案例》 (暂定名),现于7月14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相关案例。入选案例经专业编辑整理后将正式出版。 环球网—北师大智能国际传播课题组由环球网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组建,致力于深入探 究智能化技术对国际传播实践的深刻变革,加快构建更具效力、影响力广泛的国际传播体系,切实加强 国际传播核心能力建设。 出版物简介: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现状与案例》(暂定名)计划由课题组独立研究报告与精选行业创新应用案 例两大板块构成。本书系统梳理当前实践成果,提炼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方法,旨在为国际传播从业者构 建可复制的创新范式,计划于2025—2026年出版。 征稿对象: 我们诚挚邀请全国各类政企、高校、商业团体、民间组织及个人投稿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案 例,助力案例集编撰。 征稿时间: 即日起——2025年8月31日 入选案例将: 1. 在正式出版物中标注案例主体名称 2. 获赠出版案例集 3. 有机会受邀参与新书 ...
欧美9国名校青年代表乘坐C919,体验中国制造新高度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3:47
C919客机首航体验 - 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执飞国际青年代表团航班,展示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运营能力 [1][8] - 航班从起飞到降落全程平稳,客舱噪音控制优异,座椅空间宽敞舒适 [6][8] - 东航机组服务获多国代表高度评价,机上安全指引采用视频演示创新形式 [6] 航空服务创新 - 东航提供特色"一碗面"餐食及辣酱定制服务,获美国代表Jorge特别称赞 [3] - 机上餐食质量打破传统认知,法国代表Alexandre Sellerian评价为"飞行史上最佳" [4] - 航空公司设计C919主题纪念章互动环节,增强乘客参与感与品牌记忆度 [4] 国际品牌影响力 - 德国代表Jerrik Bödefeld专程体验C919,反映国际市场对国产大飞机的技术好奇心 [4][6] - 多国青年代表通过实际飞行建立对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直观认知 [8] - 服务细节(如多语言沟通、文化适应性餐食)体现国际化服务能力 [3][4][6]
滴滴自动驾驶:多维度发力,迈入爆发前夜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1:55
公司技术展示与研发投入 - 滴滴自动驾驶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展示了新一代L4级前装量产车型,搭载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传感器总数达33个 [1] - 公司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产业伙伴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致力于提供更便捷多样化的出行服务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合作 - 滴滴2016年启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布局,2019年将业务升级为独立公司,2020年在上海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服务 [3] - 2024年4月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2025年首款前装量产L4自动驾驶车亮相 [3] - 合资公司获批及量产车进展标志着行业进入产品化新阶段 [3] 运营测试与用户体验 - Robotaxi车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稳定运营多年,连续1800天无重大安全事故 [5] - 新加坡代交通部长试乘滴滴Robotaxi,车辆运行平稳,系统调度迅速,复杂路况应对灵活 [5]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10月C轮融资后,累计融资额超过15.5亿美元(约112.6亿元人民币) [6] - 正与多家潜在投资方洽谈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有望达50亿美元(约363亿元人民币) [6] 政企合作与政策支持 - 2024年6月与广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化合作 [8] - 2023年3月获得广州首批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并率先启动商业化探索 [8] 商业化进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走向城市级部署,计划年内加速Robotaxi部署 [10] - 凭借产品、平台、算法、用户运营等积累,具备在自动驾驶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潜力 [10]
华为云黄瑾:加速行业智能跃迁 共建“美好无锡”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1:55
峰会概况 -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5在无锡举办 主题为"引领智能升级 共建美好无锡" 聚焦AI应用 大模型及具身智能技术等核心话题 [1] - 无锡市联合华为云打造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启动 该中心集技术研发 产业赋能 生态培育为一体 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1] 华为云技术布局 - 华为云推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架构 基于"一切可池化 一切皆对等 一切可组合"的新型高速互联总线 实现从服务器级到矩阵级的资源供给模式转变 [3] - CloudMatrix 384具备MoE亲和 以网强算 以存强算 长稳可靠 朝推夜训 即开即用六大优势 在算力 互联带宽 内存带宽等方面实现全面领先 [3] - 华为云通过盘古大模型聚焦"基础模型+工具链+行业场景"三位一体 为政务 金融 制造 医疗 能源等30余个行业提供"开箱即用"的大模型能力 [4] 行业赋能战略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第一 220+个工业类别规模全球第一 每年近120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储备 可发挥"应用场景优势+软件人才优势"加速工业领域智能化升级 [4] - 华为云通过沉淀工业Know-How 将内部最佳实践和外部生态经验汇聚于云平台 赋能伙伴和使能客户 支持客户智能升级 [5] - 无锡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将联合生态伙伴 助力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 新能源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汽配 信息技术 航空航天等行业客户加速智能升级 [5]
西班牙媒体:科技创新让中国占据一方天地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07:01
中国技术创新战略 - 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优先发展技术,将其定位为提升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关键动力 [1] - 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处于有利地位,全球56%的人形机器人相关生产企业位于中国 [1] - 中国举办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展示技术应用前景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融合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成为中美竞争的一部分 [2] - 中国媒体频繁报道机器人应用,显示行业快速发展 [2] - 服务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酒店、餐饮和警务巡逻等领域 [1] 新能源汽车与绿色技术 - 中国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并在海外建厂输出技术 [3] - 中国在电池生产、光伏板和风力涡轮机等绿色转型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 - 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公交车已在多个中国城市投入运营 [3] 前沿技术领域进展 - 中国在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 - "新质生产力"概念概括了中国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 [3] - 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增长率达8.7%,远超美国(1.7%)和欧盟(1.6%) [3] 研发投入与国际比较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达到美国的96%,10年前仅为72% [3] - 中国研发支出与美国的差距持续缩小 [3] - 政府与企业高效合作模式被证明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模式之一 [2]
上海举办沪港澳台侨青年无人机邀请赛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23:37
赛事概况 - "相聚上海 共谋发展"2025沪港澳台侨青年无人机邀请赛于7月13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由上海海外联谊会指导、上海大学主办 [1] - 近百位来自上海、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华侨华人青年选手参赛 [1] - 比赛采用VR眼罩操控穿越机,考核团队总耗时和失误率两项核心指标 [1] 技术特点 - 穿越机操控方式与常规航拍机存在显著差异,VR设备可能引发眩晕感,对选手操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 - 无人机被定义为人工智能与航空科技的结晶,具备展示青年科技才华的平台属性 [5] 参赛体验 - 台湾选手反映需加强VR环境下的操控适应训练 [1] - 意大利侨青通过模拟训练实现赛场稳定发挥 [3] - 爱尔兰华裔新手因追求速度导致操作失误,但达成社交目的 [3] 行业意义 - 赛事创新形式有效促进沪港澳台侨青年科技交流 [5] - 活动实现"科技赋能未来"与"友谊跨越隔阂"的双重价值 [5] - 无人机领域成为连接不同地域华裔青年的技术纽带和文化桥梁 [5]
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21:09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中国科协年会系列活动"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于7月5日在北京举办 [1] - 论坛主题为"促进量子信息技术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量子新质生产力",由中国电子学会承办 [1] - 论坛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及中国电科集团量子科技重点实验室支持 [1] 参会人员与机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等80余位来自各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代表参会 [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蔡爱华、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等8位专家围绕量子计算、通信、精密测量等领域作报告 [3] - 论坛由张雪松研究员主持,东南大学教授李鹤担任学术秘书 [3] 量子计算领域进展 - 蔡爱华系统阐述了超导量子计算、离子阱量子计算、中性原子量子计算的架构及技术路线优劣,介绍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工作进展 [3] - 孙晓明重点分析Grover算法深度优化与扩展、振幅放大算法应用扩展等量子搜索算法的独到见解 [5] - 于海峰通过实验数据揭示超导量子比特阵列中宇宙射线相关误差的直接证据,指出其可能成为未来大规模量子设备的显性挑战 [5] 量子通信与安全技术 - 龙桂鲁教授介绍量子通信基本原理、感知窃听作用及应用前景,涵盖多种通信形式 [4] - 徐兵杰展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最新进展,包括量子密钥随机数产生(QRNG)和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 [5] 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 - 屈继峰从量子物理基础出发,介绍中国计量院开发新型量子原级计量标准以实现SI基本单位的研究现状 [4] - 刘刚钦团队在金刚石NV色心量子传感方向取得进展,通过量子传感-电化学交叉创新推动其工业场景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