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世纪互联、超互联联盟签署人工智能新基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43
合作主体与协议签署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及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于10月13日在南宁签署人工智能新基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2] 合作领域与目标 - 三方合作领域涵盖人工智能新基建以及绿色能源与算力融合 [2] - 合作旨在共同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建设 [2]
广西发现新物种中华锯角拟叩甲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7
近日,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添新果,发现新物种中华锯角拟叩甲,并确认为昆 虫新属——锯角拟叩甲属。 据悉,早在2006年8月,花坪自然保护区组织的第二次综合科考团队在中科院杨星科团队林美英博 士的带领下,在保护区境内的粗江管理站区域首次采集到该昆虫个体;多年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黄正中博士将其标本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作详尽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对 比,并结合形态解剖、实地追踪等研究手段,最终确认这是从未被记录的新属新种。 中华锯角拟叩甲从形态上看极具辨识度,其体长5—7毫米,通体橙棕色搭配背部黑色纵纹,鲜亮的 橙红色体色与馆藏标本形成鲜明对比,像穿了件"橙黑渐变外套"。前胸背板光滑呈球状,触角末端为细 长椭圆形,脚的末端(跗节)明显膨大。这些独特特征,让它与近缘属物种清晰区分。这是综合考察中 首次记录到该物种的野外活体状态,为研究补充了关键数据。 中华锯角拟叩甲。黄正中 陆千乐 摄 据悉,花坪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批、广西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模式标本银杉在这里的发现 而誉满全球,素有"生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中华锯角拟叩甲的发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该保护区的生 物多样性名 ...
2025环广西世巡赛在防城港开赛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7
第一赛段以防城港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广场为起终点,比赛绕城4圈,单圈竞赛距离38公里,总竞 赛里程为148.8公里,沿途以滨海城市风光为主。在这一赛段,法国冲刺明星保罗·马尼耶完美开局,这 一赛段胜利后,穿上了象征个人总成绩冠军的红色领骑衫、象征冲刺王的蓝色领骑衫以及代表最佳年轻 车手的白色领骑衫;阿尔凯亚-B&B酒店车队的车手马蒂斯·勒贝尔获得本赛段"敢斗奖"。 赢得揭幕战之后,保罗·马尼耶本赛季胜场达到了惊人的15场。今年21岁的他赛后说:"能赢得本赛 段的冠军感觉非常棒。我很享受环广西,赛道很漂亮,路线设计也很好。即便语言不通,但当地观众的 欢呼声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 当日,职业车手退场后,大众骑行赛随之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自行车爱好者在专业 赛道上驰骋,深度参与到环广西世巡赛这一国际体育赛事中。(金翔义 玉智威) 10月14日上午,2025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下称环广西世巡赛)在防城港市拉开战幕,快 步车队车手保罗·马尼耶在第一赛段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个赛段冠军。 环广西世巡赛是国际自行车联合会(UCI)世巡赛赛季的收官之战,本届赛事共6个赛段,依次为 防城港城市赛段 ...
第六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桂林开幕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6
10月12日,第六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桂林开幕。大会设置近百场分会论坛,邀请逾50位院 士、专家参会,吸引专业观众超4000人次。 据悉,本届大会以"加快关键战略材料重大突破,全方位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欧洲材料研究学会、日本材料研究学会等10余个国际组织的资源力量。10月12—17 日,还同期举行第三届世界材料大会和第九届世界材料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国际材联亚洲材料大会系 列学术盛会,涉及关键基础材料、关键能源材料、关键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衣食住行材料、环境 工程材料和安全工程材料七大类。(苏时榕) 近年来,桂林市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形成了以滑石材料、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 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规上新材料企业超40家,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广阔。大会设置桂林新材料 产品馆,展示一批重点新材料企业的产品和装备,以及该市新材料企业信息、产业供需信息及"科创桂 林"成果。当天下午,该市还组织上海炬升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昂佳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新材料 企业与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桂林市临桂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签约。 ...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让民意成为生态治理的“指南针”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6
社区"周周巡河队"每周都会出现在那考河岸边,"有一次,雨后的河面漂来不少浮萍,我们半小时 内上报情况,职能部门当天就来清理,没让水发臭。"队员们告诉记者。更让人暖心的是,"周周巡河 队"30多名队员中,既有张阿姨这样的退休老人,也有32岁的年轻妈妈唐玉莲。"周末带孩子来巡河,他 会主动把别人丢的塑料瓶放进垃圾袋。"唐玉莲说。 "楼下餐馆油烟飘进阳台,能不能装个净化装置?"在那考河社区生态环境议事室里,居民的诉求刚 提出,三塘镇人大代表和环保专家便掏出笔记本记录。这个由各级人大代表、基层干部、居民代表、志 愿者等组成的"六方共商平台",对每季度收集的议题进行商议解决——小到改造公园垃圾桶的"微实 事",大到那考河生态修复的"关键题",都瞄准了居民最关心的生态痛点。"以前是社区定方案、居民跟 着做。现在是居民提需求、大家一起议。"那考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柳杨指着议事本上的"议 题清单"介绍。2023年至今,议事室收集的35条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真正让民意成为 生态治理的"指南针"。 "上周整改的油烟问题,大家觉得效果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在社区"阳光大厅"评议会 现场,工作人员刚 ...
广西生态大健康品牌从“有”向“优”不断升级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6
10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第十五场)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广西正逐步构建大健康品牌矩阵,探索形成具有广西特色 的"两山"转化模式2.0版本。到2027年,将构建10大系列生态大健康品牌,着力推动品牌从"有"向"优"不 断升级,把广西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宜居宜游目的地和生态康养优选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西强化顶层设计,将大健康产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先后出台《广西壮族 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印发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旅居养老、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加强"农文旅 体康"产业融合。2025年9月,印发《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 2027年)》,构建起"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责任到位"的品牌建设体系。 在厚植传统优势品牌基底方面,广西成效显著。2024年,全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1866 个,"桂字号"农业品牌总产值超1600亿元,总价值突破5000亿元。依托森林资源,建成国家级、自治区 级森林康养基地分别为38个、53个,2024年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超2300亿元。同时,立足 民族医 ...
自治区增调2.21万件救灾物资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6
上述物资包括1300顶帐篷、5200张折叠床、1300套折叠桌凳、2600条毛巾被、2600条毛毯、5200顶 蚊帐、1300个家用应急灯、2600个强光手电等,全力支持当地做好受灾群众避险转移和安置救助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月14日上午,在前期已向灾区调拨两批中央和自治区救灾物资基础上,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会同自 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南宁、北海、百色、崇左增加调拨2.21万件自治区本级救灾物资。 同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8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广西、云南、河南做好 防汛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用于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 整治等,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莫迪) ...
广西构建糖产业“两核一极两区”发展格局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6
行动计划核心目标 - 广西计划通过实施十大行动实现糖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目标,力争产业链工业产值在2025年达720亿元,2026年突破760亿元,2027年实现810亿元 [1] - 最终目标是将广西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蔗糖制造业基地 [1]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构建"两核一极两区"新格局,以崇左、来宾为核心打造现代蔗糖先进制造高地 [1] - 以南宁为创新引领极打造现代蔗糖先进制造策源地 [1] - 以柳州、贵港为协作区打造现代蔗糖先进制造支撑地,以北海等八市为辐射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1] 产业群链升级方向 - 着力发展蔗糖精深加工,推动产品向功能糖、营养糖、医药用糖、液体糖等特色糖方向转化以提升附加值 [2] - 加快产业向饮料、休闲食品、高端健康食品等领域延伸,推进甘蔗植物水、朗姆酒等多样化产品生产 [2] - 构建高效协同产业生态,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壮大广西泛糖产品现货交易平台等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2]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支持企业突破蔗糖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卡脖子"技术 [2] - 加大糖料蔗收获机械研发力度,攻关智慧农林装备关键技术,重点支持智慧农机装备研发 [2] 产业数智升级举措 - 加快推进糖业场景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编制制糖行业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 [2] - 支持糖企建设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加快推进AI+糖业,打造糖业大模型以提升智能化水平 [2] 其他重点行动 - 实施项目增量提质、降本增效攻坚、企业培优育强、绿色低碳转型、园区能级提升、开放引领发展等行动 [3] - 推动产品提质、产业延链、产业集聚,建设现代绿色循环制糖产业集群 [3]
陈刚韦韬看望慰问抗洪抢险有关部门干部职工时强调 扎实做好抗洪救灾“后半篇文章” 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广西日报· 2025-10-15 09:41
位于邕江南岸的亭子码头中心区域连续受淹十余天,洪水退去后,消防救援人员和环卫工人正全力 开展清淤作业。陈刚、韦韬来到清淤现场,向奋战在一线的救援人员表示慰问。陈刚充分肯定他们在抗 洪抢险救灾中的艰辛付出,感谢大家克服困难、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忠 诚担当,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科学作业,尽快恢复南宁城市的靓丽整洁与烟火气息。 陈刚强调,当前全区已进入灾后重建关键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扎实做好群众安置、秩序恢复、设施 修复等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用心用情保障基本生活。要克服松懈思想,保持高度警惕, 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继续紧盯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好预报、预警、预演、预 案"四预"措施,密切监测天气与水情变化,持续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要全面开展环境消杀和卫生防疫, 严防灾后疫情。要加强系统谋划,科学推进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切实 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治区领导农生文、周异决及钟得志等参加。(罗昌亮 陈贻泽) 9月24日以来,郁江连续出现两次编号洪水,最高洪峰水位达76.35米,创南宁市二十余年来最高水 位纪录,邕江两岸防洪压力空前 ...
看!应急救援的硬核力量
广西日报· 2025-10-14 09:40
近日,消防人工智能科技展在南宁举办,一系列新产品亮相。图为卫星便携站指挥箱,它能够让消 防员在危险的救援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保持畅通的视频联系。文自成 摄 邕江之畔,动力舟桥架起"水上钢铁长城",水陆两栖挖掘机灵活作业,AI系统24小时守护跨江大 桥,无人机巡航实时回传险情……这些应急救援领域的前沿科技,在南宁近期的抗洪抢险中大显身手。 这场实战,展现了广西应急救援的硬核力量。 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台风、洪涝、地震等灾害类型高度相似,"共护安全"成为双方的共同使 命,智能装备、智能技术加强了双方防灾合作的"安全纽带"。 应急救援向"科技智防"跨越 台风"麦德姆"过境,邕江洪峰超警3.5米。南宁市一处河堤发生管涌。 北大桥旁,发电车轰鸣作响,持续为现场设备提供稳定电力支撑;江面上,动力舟桥灵活穿梭,精 准转运砂石,成功破解陆地作业面受限难题;大流量消防排涝车与排水机器人组成"排涝组合拳",昼夜 不停作业…… 这些智能装备的应用并非偶然。早在今年5月,南宁市西乡塘区开展的"西联-2025"军地应急救援联 合演练中,就已预演了智能救援的场景。 演练中,一体式防汛沙袋装袋机实现全流程自动打包,每小时可处理600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