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9-19 07:57
美股再创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齐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指上涨0.27%,报46142.42点,标普 500指数上涨0.48%,报6631.96点,纳指上涨0.94%,报22470.73点。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18日,美国政府请求美最高法院允许总统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 此外,当地时间18日,美国政府请求美最高法院允许总统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比尔·普尔特8月公开指认库克曾同时把两处房产申报为其"主要住宅"以获取更优 惠贷款利率,并向司法部提交相关刑事指控。特朗普8月25日以涉嫌住房抵押贷款欺诈为由解除库克职 务。库克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并于8月28日提起诉讼。 华盛顿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9月9日裁定暂停解雇决定。特朗普政府11日向一家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出 紧急申请,要求该法院在"15日下班前"推翻下级法院就库克一案所作裁决。美国联邦上诉法院15日裁 定,阻止特朗普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前将理事莉萨·库克撤职。当地时间1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 特朗普政府将就法院阻止撤换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的裁决提出上诉。 英特尔暴涨,中概股下跌 热门科技股中 ...
新闻借AI传递温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2 17:42
当雷锋同志的泛黄历史照片,通过AI技术修复,他的笑容更加亲切、温暖;当首都博物馆里沉睡已久 的金代铜坐龙与唐代蛇像,在北京电视台春晚舞台上苏醒,它们聊起"生肖换班"的话题;当讲着地道方 言的虚拟主播,提醒你明日添衣——这些北京广播电视台为观众呈现的AI时代新图景告诉我们,技术 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一把能解锁创意、触达人心的"魔法钥匙"。 从最初提升效率的工具,到深度融入业务的创新引擎,再到如今连接用户与内容的生态枢纽,北京广播 电视台的实践证明:AI最动人的力量,不在于取代人,而在于成就人。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宣传片《雨燕》中,AI通过拟人化建模,让一只雨燕从电影胶片的光影中振翅而 出,翩然飞翔在北京的古今地标,向世界传递着东方美学与电影艺术的交融。"AI智绘坊"团队凭借《最 美京秋》《京津冀花海》等一系列作品,将AI美学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形象"网 红制造机"。与此同时,一支由"时间小妮""成成""波波龙"组成的数字主播军团,已经实现7×24小时全 天候播报,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构建起全新的内容生产范式。 (作者为北京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 如果说这些是看得见的"面子",那AI对全流 ...
AI技术助运营铁路桥梁“移旧换新”
科技日报· 2025-09-11 08:01
核心技术突破 - 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应用AI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 总重4000余吨钢箱梁完成换梁施工[1] - AI系统通过40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梁体姿态数据 集成光栅/拉线传感器/应变片及北斗定位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感知[1] - 系统包含感知/仿真/控制三大模块 控制模块依托智能算法预测梁体运动趋势并自动操控36个顶升千斤顶和10个水平顶推千斤顶[1] 工程创新价值 - 开创铁路多跨桥梁快速更换施工先例 为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提供新方案[1] - 国内首例道岔连续梁换梁工程 填补道岔区改造领域技术空白[1] -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 通过高精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全过程模拟仿真[1]
警惕AI带来的“技能衰退”
每日商报· 2025-09-11 06:21
科学家不久前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AI对人类专业技能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 叶刀》上。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多阶段的实验,以追踪AI辅助对医生诊断技能的动态影响。在初始阶段,研究人 员记录了医生在没有AI技术下的判断准确率。随后,这些医生开始使用一套AI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实 时影像中高亮标记可疑的疾病组织。正如预期,在AI的辅助下,医生的检测率获得了显著提升。 当研究人员撤除AI辅助系统后,要求医生重新进行独立诊断时,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医 生的平均检测率不仅回落,而且比他们最初未使用AI时的基线水平下降了约20%。 这个实验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AI给人类整体带来了福利。正如该实验中使用AI可以使检测率获得提升。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的所在,人类在这一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依赖AI。 例如该实验的结果表明,当AI系统主动发出潜在的威胁时,医生自身的警觉性、注意力和视觉搜索模 式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他们从一个积极的"猎手",转变为一个相对被动的"审核者"。 如今,和AI结合的远远不只是医疗体系,从驾驶汽车,到艺术创作、产品设计,几乎覆盖各行各业。 就拿写作 ...
国内首次应用人工智能为在营铁路桥梁“移旧换新”
科技日报· 2025-09-10 16:38
核心技术突破 - 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应用AI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 总重4000余吨钢箱梁完成换梁工程 [1] - AI系统由感知 仿真 控制三大模块组成 集成光栅 拉线传感器 应变片及北斗定位等40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数据 [4] - 控制模块通过智能算法预测梁体运动趋势 自动操控36个顶升千斤顶和10个水平顶推千斤顶实现同步控制 [4] 工程实施细节 - 成功将总重4086吨4跨旧梁顶出 同步顶进总重4389.6吨5跨新梁 新梁就位精度控制在上下高差2毫米 纵横偏差3毫米内 [7] - 建立高精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全过程模拟仿真 填补国内道岔区连续梁改造领域技术空白 [4] - 研发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 大幅缩短箱梁顶推横移时间 [7] 项目背景与意义 - 绍兴城际铁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 柯桥站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 [1] - 工程需将2股道扩建为4股道 将"咽喉区"混凝土梁更换为钢箱梁 面临铁路干线技术难度大 安全风险高等挑战 [1] - 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与施工单位联合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河海大学等科研团队共同开展工艺创新 [7]
AI时代,中层管理者如何重构自己的角色?
36氪· 2025-08-20 11:12
AI技术对企业中层管理的影响 - AI已接管中层管理者42%的程式化任务 包括数据收集 流程监控 常规审批等[1] - 在制造业 AI独立完成以往需要三位中层主管协调任务的80%[1] - 在金融行业 AI系统推翻沿用多年的核心运营指标 因其与实际业务贡献度的相关性不足0.3[1] 中层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 51%的中层管理者感受到技能焦虑[2] - 未能适应AI协作的中层管理者 其团队绩效平均低23个百分点[2] - 67%的中层管理者认为现有考核标准无法反映AI时代对管理者的真正要求[2] - 超过一半的管理者感到被架空 当AI系统直接向员工推送工作建议与绩效反馈时[3] 角色重构与能力要求 - 能够融合AI洞察与人类判断的双轨决策者 其团队绩效平均高出23%[2] - 拥有技术-业务翻译力的团队管理者 其项目成功率高出37%[3] - 中层管理者需要实现从数据消费者向数据驱动决策者的转变[7] - 需承担重建组织温度的责任 通过面对面交流 情绪共情 价值观引导[7] - 需激发团队成员在AI无法胜任的领域成长 如复杂问题解决 跨职能协同 创造性表达与战略思维[8] 组织变革与未来方向 - AI对组织结构的重塑使中层管理者处在系统性变革中[2] - 中层管理者需成为人机协同系统的设计者 引导者与整合者[6] - 需跨越部门藩篱 充当技术与战略之间的翻译器与连接器[8] - 未来角色将转向人机系统架构师 重新占据组织运行核心[10]
【头条评论】中国发展AI产业须打好三张牌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7
全球AI竞赛进入生态构建阶段 - 全球AI竞赛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构建,算力成本、数据质量和场景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1] - 中国应发挥"绿电+国产芯"、"数据活水"、"场景下沉"三大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 [1] 算力供给体系创新 - 中国通过"风光富集区建机房"模式降低算力成本:青海光伏产业园电价仅为东部1/3,内蒙古风电基地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70% [1] - "积木式"芯片集群方案将国产14nm芯片组合实现等效3nm性能,大模型单次训练电费从千万元级降至百万元级 [2] 数据要素市场化突破 - 中国拥有10亿网民和4亿工业设备的超大规模数据基数 [2] - 上海数据交易所"行业数据空间"模式实现跨领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深圳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电池续航预测精度15% [2][3] - 杭州"城市大脑"整合多部门数据使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5% [3] 场景下沉驱动产业变革 - 北京社区菜场AI系统优化摊位布局和营业时间,山东农田AI识别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并增产 [4] - 场景下沉使AI从实验室技术转变为普惠型生产工具 [4] 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 - 政策需平衡创新试错与资源管控,通过"放管结合"促进AI生态发展 [4]
海格通信:公司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6:13
公司技术部署 - 公司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探讨结合公司实际进行合理部署及应用 [1] - 公司已经私有化部署了DeepSeek,将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强大的AI系统 [1] - AI系统将实现公司内网离线推理与调用服务,应用于文档数据处理、文本整理与逻辑推理等多元化场景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多层次合作,选择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 [1] - 公司将发挥各自领域的业务能力和资源优势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1] - 探索AI在运营管理中的融合应用,以推动业务持续创新与发展,提高经营效率 [1]
AI助力奏响绿色智能城市乐章
科技日报· 2025-08-06 07:41
人工智能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 AI系统利用地下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地表温湿度数据优化地热供暖系统运行效率 [1] - HyAI系统协调潮汐能、风能与氢能储存解决间歇性问题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 AI整合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地热网等分散能源形成智慧能源网络 [2] - Oya混合发电站通过AI协调太阳能、风能与电池储能为32万户家庭稳定供电 [2] - Con Edison部署AI驱动的电池储能系统降低对峰值发电厂依赖并优化电网电压 [2] - Capalo AI开发的虚拟电厂通过算法调度分布式电池群充放电实现电网稳定和收益 [2] - AI实时监测电网状态提升承载能力15%-30%并实现预防性维护 [2] 智能供暖与制冷系统 - 慕尼黑AI系统通过地下传感器监测土壤温湿度优化地热供暖效率 [4] - 数字仿真模型持续优化供暖系统运行效率并自动调节热量分配 [4] - 智能气候系统感知房间活动、电器使用和阳光照射平衡舒适度与节能 [4] 交通与数据中心能源优化 - 加州"车联网"项目通过V2G平台使电动校车成为移动储能站 [6] - 谷歌AI算法优化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降低冷却能耗40% [6] - 开放电力AI联盟开发电力行业开源AI模型助力智能能源部署 [6] 综合效益 - AI技术拓展现有基础设施潜力避免昂贵改造打造韧性电网 [3] - 能源革命带来更清洁环境、经济电费、稳定电网和韧性家园 [6]
重塑游客与世界的互动方式,AI能否胜任?
观察者网· 2025-08-05 17:51
行业AI应用现状 - 中国出境旅行社中82%已在日常运营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1] - AI应用覆盖个性化行程规划、翻译、内容推荐、虚拟旅行助理、客户服务及预订管理和客户数据分析等多个业务环节[1] AI优化需求分析 - 46%受访旅行社最需优化商务语境翻译与方言翻译准确性[3] - 43%受访者期待行程规划实现更个性化设计及基于天气条件的动态调整[3] - 38%受访者需要优化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以提升数据利用效率[3] - 未应用AI的旅行社中59%认为翻译和智能客户服务是最需优化领域[3] 技术应用场景 - AI系统可根据旅行者偏好自动生成涵盖景点推荐、交通衔接及特色体验的个性化行程[3] - AI驱动的沉浸式虚拟体验能为旅行者提供目的地"身临其境"的预览辅助决策[3] - 智能标记已访问地点并自动过滤重复推荐的功能被建议开发[3] 技术局限性 - AI在创造性方面存在短板 难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自主设计独特旅行路线[4] - 提供的服务在精度和细节上有时难以完全契合用户预期[4] - 需持续聚焦行程规划、内容生成与智能报价三大领域的技术升级[4] 产业变革与技术要求 - AI正重塑旅游产业"资源—服务—客源"链条[5] - 需突破将景区、非遗项目等资源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的技术瓶颈[5] - 需提升两大核心能力:用户个性化需求洞察能力及资源精准匹配整合能力[5] 全球消费者态度 - 全球91%消费者对AI在旅行中的应用感到兴奋[5] - 79%消费者表示了解该技术 89%期望在未来旅行计划中使用AI[5] - 66%旅行者希望AI发挥更积极作用 包括推荐避开拥挤方案(71%)和突出当地社区有益体验(60%)[5] 信任度区域差异 - 全球77%受访者对AI信息抱有一定信任 但23%表示很少或从不信任[6] - 北美(32%)、欧洲(29%)和中东地区(29%)消费者对AI输出更倾向于事实核查[6] - AI技术需在机遇与建立消费者信任之间取得平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