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菏泽|菏泽牡丹文创“出圈”绽放别样精彩
大众日报· 2025-04-02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菏泽发挥牡丹资源优势,挖掘牡丹文化内涵,发展牡丹文创产业,实现文化优势到产业优势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牡丹文创产业活动 - 3月28日巨野县书画院举办菏泽牡丹主题工笔画创作活动 [2] - 2025菏泽牡丹节会实行“1 + 4 + N”模式,“4”涵盖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论坛等4个分论坛 [2] - 今年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论坛形式与内容创新,计划启动巨野工笔牡丹画潘鲁生创作奖评选,举办中国工笔画公益知识讲座等活动 [2] - 菏泽面向全球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评选活动,用中国工笔画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国花之美 [2] 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 - 以菏泽牡丹为素材,继承传统工笔技法并融入现代工艺,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2] - 多幅作品在国内外亮相,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永久收藏 [2] - 年综合产值达45亿元,纯手绘工笔牡丹画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产品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入选山东省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典范 [3] 牡丹刻瓷产业 - 曹州刻瓷代表性传承人马宪荣在“曹州刻瓷”非遗工坊创作,牡丹刻瓷尤为俏销 [3] - 刻瓷技艺以刀代笔、以瓷为纸,结合多门艺术,牡丹刻瓷神形兼备,有金石之感,受外国友人喜爱 [3] 曹州蛋雕产业 - 市级非遗项目曹州蛋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国强首创“全镂空牡丹蛋雕”技法,作品获牡丹节工艺金奖 [3] - 曹州蛋雕以蛋壳为载体,运用多种雕刻技法,陆国强将3D建模技术融入,开发牡丹主题文创产品,远销日韩及东南亚市场 [4] 牡丹文创产品 - 菏泽衍生出牡丹剪纸、牡丹丝绸、牡丹汉服等各类牡丹特色文创产品 [4]
烟台|烟台市发展社区慈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已落地项目180余个
大众日报· 2025-04-02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烟台市以社区慈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通过精准下沉慈善资源、构建协同机制等方式,落地多个“小而美”项目,设立多只社区慈善基金,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善治新风尚 [2][3][4] 社区慈善项目成果 - 已落地“一碗小米粥”“阳光安家”等180余个“小而美”项目,涵盖“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群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3] - 芝罘区“小院·老年饭堂”让社区老人吃上实惠营养餐,福山区“圆梦微心愿”为困难家庭送物资,龙口市“不倒翁”为老人送拐杖 [3] 社区慈善基金情况 - 已设立358只社区慈善基金,筹集款物超1270万元 [4] - 芝罘区塔山社区慈善基金获省级“金种子”示范基金,通过“公益+市场”运营打造可持续项目并实现自我“造血” [4] 慈善资源流动机制 - 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协同机制,出台政策文件搭建共推共促体系,多方发力共建共治 [3] - 以社区慈善基金为动力,通过“爱心企业捐一点、社会筹一点、主题活动集一点”模式联动各方力量参与 [3] 慈善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 通过“慈善消夏晚会”等活动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4] - 高校与社区结对培育专业人才,孵化出30多个品牌项目 [4] - 社区慈善基金收支公开透明,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善治新风尚,22万余人次受益 [4]
周乃翔在济南调研时强调 扎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大众日报· 2025-04-02 09:02
4月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济南调研,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 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加快完善优质高效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周乃翔强调,要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完善医疗、医保、医药 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强化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紧密 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加强 医疗卫生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积极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保障医疗质量 安全,加快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 济南市市长于海田参加活动。(记者 毛鑫鑫) 周乃翔来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听取医院发展历程介绍,实地察看质子中心和重离子中子项目现场, 希望医院再接再厉,以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 名的临床科研型医院。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他与医护人员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耳鼻喉特色诊疗区建 设情况,希望医院 ...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公布,36条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 2025-04-02 09:02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公布,36条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山东如何再加力 文件立足我省实际,围绕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责任,在政策上进一步聚焦,在措施上进一步加 力,以更高标准对"齐鲁粮仓"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在抓粮食生产上,继续主攻单产提升。经过这几 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主攻单产有效的办法就是品种、技术、政策、机制等多要素集成发力, 这里的关键是'集成',要集成就必须抓引领、抓示范。今年,不论是德聊'吨半粮'、汶阳田等六大单产 提升引领区,还是平原、丘陵、盐碱地,都将按照多要素集成、先试验示范的办法,扎实推进单产提 升,稳步实现大面积推广,带动全域整建制均衡持续增产。"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于永德说,在重 要农产品上,持续深挖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个潜力"。 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文件紧扣时代背景,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题,明确 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很多具体任务部署中都强调了改革创 新。 "今年,我们将围绕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工作。"张红旗说,山东 将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威海在山东省率先全域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4-01 14:39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威海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名单,威海火炬高技术 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至此威海市所辖7个 区(市、开发区)全部完成达标创建任务,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首批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地级市。 而早在2013年,威海市所辖县就全部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 双向交流 师资均衡 优势互补 "今天,我学习了如何使用AI辅助教学,比如根据学生作文描述的人物形象生成相应的图像,学生 们会非常感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写作表达的欲望。"3月25日下午放学后,荣成市青山小学的"青草学 堂"里坐满了年轻教师,正在这所小学轮岗交流的教师连美娜听得格外认真。 连美娜是荣成市俚岛镇中心完小的一名教师,去年9月来到青山小学轮岗交流。"青山小学是6所农 村小学合并的学校,生源数量多,到校轮岗交流的老师及时弥补了教师岗位的空缺。学校通过硬件赋 能、平台赋能、机制赋能等,让轮岗交流教师与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荣成市青山 小学校长王燕说。 城乡共进 城区校不挤 农村校不空 宽敞明亮的团体活动 ...
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会 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协商议政
大众日报· 2025-04-01 09:01
会上,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平台企业和潍坊、乐陵两个分会场的代表孟雷、李静、王晓勇、卞青 峰、潘荣标、庞晶、李爱杰、高晓光、茹立显、王静、刘德军、陈家琰、李少华,分别从创新引领、数 字赋能,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推进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与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负责同志互动交流,共商务实举措。 葛慧君说,消费和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双引擎"。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促消费、扩投资的重要性, 在优供给、促升级上统筹施策,不断提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新 需求。要顺应消费的结构化、品质化、便捷化变化趋势,积极做好服务消费、商品消费、环境优化加力 晋级文章。要把准投资方向,聚焦惠民生、强带动,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进一步扩大有效投 资、提高投资效益。各职能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协作配合,着力构建行稳致远良好格局;政 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聚共识、献良策各项工作,为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葛慧君主持并讲话 3月31日上午,省政协召开2025年第一次月度协商会,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 用"协商议政。省政协主 ...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
大众日报· 2025-04-01 09:0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现结合 山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 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坚定扛牢 农业大省政治责任,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学习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着力打造乡村振 兴齐鲁样板,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 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基础支撑。 一、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1.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 定在1.2亿亩以上,产能稳定在1100亿斤以 ...
淄博|全国600余家石化装备企业齐聚一堂 这场高规格产业大会何以落地淄博
大众日报· 2025-04-01 08:54
"产业园项目一期占地200亩,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届时,将建成可容纳30至50家企业进驻的 总部基地。"张华介绍,"在产业园招商服务中心,我们还打造了一个全年永不落幕的产业'展会'——共 享展厅。" 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省内一家专注于高端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公司商务经理袁 占利对能在"家门口"参与如此高规格展会深感欣喜:"这次参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场扑面而来的热 情。与业内众多高端企业交流、洽谈,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这样一场高规格的全国性化工装备产业大会,为何会选择落地淄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供应链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华一语中的:"我们看中的,是淄博良好的产 业基础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 淄博是化工名城,化工产业现有工业企业482家,产业规模3742.9亿元,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 3160万吨、乙烯产能80万吨,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培育了聚烯 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四大特色产业链,拥有齐鲁石化、金诚石化、东岳集团、天辰齐翔等 骨干企业。 而临淄区更是全国举足轻重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2024年,临淄区石化产业产值近 ...
德州|让个体创业更有活跃度
大众日报· 2025-03-31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德州聚焦深化集成改革、创新服务赋能,打造全链条创业服务模式,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成长,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 [1][8] 创业活力展现 - 今年德州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6000多户,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数达57万多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近40万户 [1] 服务优化降低门槛 - 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服务,办理时间压缩至最多5个工作日,申报材料精简至7份 [2] - 齐河县借助“县镇同权”改革,在6个乡镇(街道)设行政审批服务分局(服务站),推动238项审批权限前移 [2] - 宁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打造流动审批“大篷车”,到农村集市、项目现场上门服务 [2] - 德州28个有关部门(单位)推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33个,今年将推出“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推行极简办审批模式 [3] 新玩法带动创业 - 德城区小森文旅园区由返乡创业青年创建,盘活10余亩土地,解决就业50余人,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80万元,年客流量达10万人次左右 [4] - 小森文旅园区辐射带动5个文旅项目落户园区 [4] - 德城区推进“德创四季”暨“喵小创贷你创业”助力行动,搭建创业赋能中心,申报3处创业街区,带动就业4500人 [5] 金融支持创业 - 武城县农担办事处和工商银行武城支行为王前坡村合作社提供50万元“强村贷” [6] - 武城县累计为295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信贷担保支持,撬动银行低息贷款14亿元 [6] 营造宽松创业环境 - 德州规范行政裁量权适用,细化“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标准,营造宽松包容营商环境 [7] - 宁津县设置5处“口袋市场”,打造两处夜市,帮近400名流动商贩免费“安家” [7] - 2024年德州个体工商户实现“个转企”3809家,呈现量质齐升趋势 [7] - 德州发布26条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在税费、融资、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 [7]
德州高质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大众日报· 2025-03-31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在2023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A+等次,跻身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10%,这是合作共建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的体现,医院将以此为契机高质量推进建设发展 [1] 医院发展成果 - 2023年度在参评的1500余家三级公立医院中获A+等次,跻身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10%,2022年度绩效监测等次为B++ [1] - 与29家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成立22个专科联盟,辐射基层医疗机构88家,下沉8支对口帮扶医疗队 [2] - 省级重点专科、学科、实验室从3个增至17个,实现省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两个零的突破,10余项新技术填补国家、省内空白 [2] - 肝病中心启用后开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感染性疾病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并通过药物临床试验肝炎专业备案 [3] - 齐鲁医院派驻专家科室有28个,44名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常驻专家,62名专家轮值坐诊,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团队取得手术成果 [3] - 中心院区一期启用后新增床位1840张,34个科室开诊,日均门诊量达900余人次,配置设备12000余台(套),引入创新技术达“智慧医院”新高度 [3] 发展历程 - 2022年1月推动齐鲁医院与德州市人民医院一体化管理,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齐鲁医院派出团队全面共建 [2] - 2022年10月成功申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2] 未来规划 - 以“国考”新突破为契机,以一院三区为依托,增强医疗能力,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患者满意度,高质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