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宇MedTech
搜索文档
超亿元!国产基因测序平台完成新一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10-21 11:39
2025年10月,国产基因测序平台企业 赛纳生物(Cygnus Biosciences) 宣布完成 超亿元新一轮融资 ,并已完成资金交割 。本轮融资由 顺禧基金、亦庄国投 领 投,将主要用于持续研发、产品迭代与商业网络拓展。 这笔融资为公司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国产基因测序核心技术路线的信心。 顺禧基金表示,基因测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赛纳生物凭借在底层化学与算法层面的突破,已展现出国产替代的竞争潜力。亦庄国投方面指出,作为区域重 点培育的标杆企业,赛纳生物正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结语 成立于2015年的赛纳生物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由 陈子天博士、谢晓亮院士、黄岩谊教授 联合创立,核心团队硕博占比约40%,具备化学、生物、光 学、流体、算法等多学科交叉背景。 经过多年研发,赛纳生物已形成以 Fluorogenic荧光发生测序化学、ECC纠错编码测序、BitSeq简并测序、AttoSeal微流体操控 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体系——从化学 反应到流体控制、从信号算法到整机系统均实现了自主可控。 公司目前已推出两大系列产品: 除仪器外,赛纳生物还提供配套的通用试剂盒、自 ...
38亿!医械巨头又一重磅收购
思宇MedTech· 2025-10-20 10:38
2025年10月17日, 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宣布以约 5.3亿美元(约合38亿人民币) 现金收购Nalu Medical。 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神经调控企业, 以"无线外周神经刺激系统"闻名,仅在上月刚获得Trinity Capital提供的5000万美元增长资本,用于支持商业化扩张。 对波士顿科学而言,这笔交易是一次从"中枢调控"向"外周调控"的战略延伸。 公司在疼痛管理领域的产品线因此更加完整,从深部神经到外周神经实现多层级覆 盖,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神经调控领域与美敦力、雅培等巨头的正面对位。 # 被收购前的加速信号 在收购宣布前,Nalu刚获得Trinity Capital高达5000万美元的增长资本。 从融资到并购,时间仅隔三周。 这不仅是一笔资本动作,更是一场关于慢性疼痛治疗未来方向的行业注脚。 # 从投资到并购:神经调控巨头的下一步布局 波士顿科学与Nalu并非陌生关系。早在2017年,公司便通过战略投资入股Nalu,并长期跟踪其研发与临床进展。本次收购将接手其剩余全部股权,预计2026年上 半年完成交割。 Nalu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超过60 ...
当“清晰”成为诊断力:放大内镜的临床意义
思宇MedTech· 2025-10-20 10:38
文章来源: 科思明德医疗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在消化内镜室,医生每天面对的,是一块看似熟悉却极具挑战的屏幕。 一段黏膜、一处微隆起、一丝色泽变化,都可能隐藏着早癌的信号。但在普通白光内镜下,这些早期病灶往往只表现为轻度发红、表面细微粗糙或局灶 性平坦隆起——极易与炎症、糜烂混淆。 据多项研究显示,我国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不足20%,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早癌防控上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放大内 镜的普及——医生能通过高倍放大观察微血管与腺体结构的变化,从而在病理确诊前就识别出可疑区域。 传统内镜能"看到病变",但放大内镜能"看懂病变"。 它让医生的观察从宏观形态进入微观结构,从"发现异常"升级为"识别性质"。 而这,正是早癌筛查中长期存在的"盲区":早期病变不明显、边界模糊、颜色接近正常黏膜。放大内镜的意义,正是在这片"看似正常"的区域,让"可 疑"变成"可见",让"模糊"变成"确诊的可能"。 PART 01 从"看见"到"识别":放大的诊断逻辑 放大内镜的价值,不在放大倍数,而在诊断逻辑的改变。 医生在放大状态下观察的,不再只是病灶的形状,而是黏膜微结构和血管形态 ...
行业盛事!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医疗器械创新周即将启幕
思宇MedTech· 2025-10-20 10:38
活动概览 - 第八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医疗器械创新周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10月25日在天津武清举办 [3] - 活动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推动成果转化,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创业者、研发者、投资者搭建交流平台 [3] 赛事设置 - 总决赛聚焦无源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可穿戴与信息化产品、医生组和创意项目组五大方向 [4] - 类别赛深入植介入产品、外科微创科技、护理与感控产品等细分领域挖掘垂直领域创新实践 [4] - 具体赛事包括可穿戴与信息化产品类别赛、外科微创器械类别赛、植介入产品类别赛等 [13][15] 专业研讨会 - 创新周策划多场高水平专业研讨会,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各环节 [4] - 专题研讨会包括上游零部件材料工艺、IVD前沿、材料与植介入前沿、AI+医疗前沿、数智化生产及监管等 [4][13][15] - 医保与集采研讨会、临床转化研讨会将深入解读行业政策、对接临床需求 [4][16] 人才发展与战略赋能 - 由工信部与考试中心发起数智化医疗器械产品工程师培训和数智化医疗器械人因工程设计工程师培训,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并提供权威认证 [5][16] - 针对大赛项目创始人及企业管理者的CEO特训营涵盖研发与注册合规、质量与生产、市场准入与医保/集采、企业战略与融资四大专题 [7] - 大赛项目可免费参与CEO特训营 [7] 参与群体与价值 - 活动为生产企业提供对接上游供应商、创服机构、早期创新项目及临床研发成果的机会,有助于拓宽产品出海渠道及委托研发生产市场 [11] - 科研团队和临床医生可展示转化在研项目及创新成果,与社会资本、创服机构、产销企业对接 [11] - 各类创服、投资机构和产业园区可对接行业专家与资源,直面大量早期初创项目和优秀成长性项目 [11] - 材料及配件供应商可利用平台进行宣传推介,早期对接大量研发项目和生产企业 [11] - 经销商可与全球优选的创新产品洽谈代理,并对接创新项目或结识临床专家一起创业 [11] 活动历史与影响力 -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是国内参赛项目最多、专业性最强、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专业赛事 [30] - 前七届赛事参赛项目共5041个,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共计588个 [30] - 赛后半年跟踪统计融资总额逾80亿元,部分项目后续还获得部委、省市和军队的课题资助及其他各种赛事奖项 [30] - 大赛总决赛及配套创新周活动共吸引超4000余家企业以及创新服务与投资机构参与,现场指导观摩的专家及专业人士达40000余人 [30]
议程更新!快报名~医美投融资分论坛|第三届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10-19 10:11
大会基本信息 - 第四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将于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举办 [3] - 同期举办第三届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大赛决赛及9个分论坛 [3] - 投融资分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日在北京市银保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4] - 参会免费,现场设有企业产品展览 [4] 论坛组织方 - 主办方包括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思宇MedTech、金雨茂物、清华科技园医工交叉创新中心、紫牛基金 [5] 上午场演讲议程(9:00-12:00) - 金雨茂物投资副总经理孙海顺将分享《投资视角下医美产业现状及机会》 [5] - 紫牛基金合伙人俞波将探讨《投资视角下的轻医美行业发展趋势洞察》 [5] - 北正赛欧生物科技董事长赵涌将介绍干细胞与外泌体联合应用对术后创口的修复 [5] - 多美康生物医药董事长郭志栋将讲解胶原基生物医用材料 [6] - 威脉医疗董秘赵培将展示高能单极射频突破技术定义抗衰新体验 [6] -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米生物医药研究所所长彭家伟将分享再生医学重组修复类研究及产业化 [6] - 圆桌论坛将讨论医美投融资现状和趋势,参与方包括思宇MedTech、康龙化成、九合创投、博派资本 [6] 下午场演讲议程(14:00-16:40) - 启迪基金事业部副总经理袁铭宏将分享启迪大健康投资组合和医工交叉创新中心 [6] - 苏州佰福激光品宣总监廖子琰将探讨国产医美光电设备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6] - 北京国光领航科技COO连艳杰将介绍高端国产化激光医疗设备的发展实践 [6] - 卓优医疗CTO周平将讲解新一代无针给药技术在国内外医美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6] - 北京星医联科技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凯平将展示功能核酸纳米技术在轻医美行业应用 [6] - 英特菲尔生物制品产业研究院总经理赵俊将分享系列合成生物蛋白材料在医美护肤领域的应用 [6] - 江苏美尚洁生物科技CEO赵铧将介绍重组胶原蛋白设计3.0技术对再生能力的提升 [6] - 北京丽徕科技总经理周贵将讲解PDRN(三文鱼水光)在医美植入剂领域的应用和功效 [6]
主论坛观众报名!第三届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10-19 10:11
行业重要会议 - 第四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将于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举办 [2] - 同期举办第三届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主办 [2] - 会议规模约500人,地点为北京银保国际会议中心 [3] 会议核心议程与主题 - 开幕式环节将由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及整形外科医院的多位领导致辞 [3] - 主题演讲涵盖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的启动与介绍 [3] - 议题包括创新医疗技术从概念、科研到产业化的落地路径 [3] - 议题涉及创新链、供应链、营销链三链融合以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商业化 [3] - 议题包含场景筑基与资本赋能助力成果转化的早期投融资实践 [4] - 议题涉及抖音医美美学IP运营方法论及机构IP运营分享 [4] - 议题涵盖皮肤芯片技术、组织工程耳廓再生关键技术、HydroMg在皮肤抗衰的应用等前沿技术转化 [4] - 当日下午将同期举行第三届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决赛,展示创新项目的科研与产业潜力 [4] 会议参与信息 - 参会免费,现场设有企业产品展览 [3] - 报名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指定链接完成 [5]
809亿!器械增长12.5%!雅培最新季报
思宇MedTech· 2025-10-18 09:11
2025年10月15日,雅培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本季全球销售额达 113.69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809亿),同比增长 6.9% ;剔除汇率因素后有机增长 5.5% ,若排除新冠检测业务影响,有机增速进一步提升至 7.5%。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为1.30美元,同比增长7.4%;经营利润率达到23.0%,较上年同期提升40个基点。 公司维持全年指引不变:预计全年剔除新冠检测的有机增长为7.5%–8.0%,调整后每股收益区间收窄至5.12–5.18美元,中位数实现两位数增长。董事长兼CEO 罗赋德(Robert Ford)表示,这份成绩单显示了雅培持续稳定的增长能力,其多元化的产品管线正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 | | | Established | Medical | | --- | --- | --- | --- | --- | --- | | Sales 3Q25 ($ in millions) | Total Company | Nutrition | Diagnostics | Pharmaceuticals | Devices | | U.S. | 4,299 | 888 | 886 ...
11月29日开学!瞄准医疗科技商业新机,就在上海交大医健未来!
思宇MedTech· 2025-10-18 09:11
项目核心价值 - 项目旨在构建独具价值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7][9][12]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应用为牵引,培养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创新能力和领导力[10][16] - 课程帮助学员在变局时代实现思维破茧和能力跃迁,全面打通产学研用[6][12][13] 课程内容与结构 - 课程学制一年,每1.5个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2-3天,计划于2025年11月29日开班[48] - 开学模块聚焦思维跃迁与行业洞察,包括趋势研判、战略诊断、价值发现等核心主题[17][18][19][20][21] - 课程涵盖创新思维、投融资并购、跨界融合等模块,例如医疗产品创新设计工作坊、丹纳赫投资并购策略分析[22][24] - 设置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逻辑、医疗行业穿越周期思考、银发经济、消费医疗、医疗科技等专题研讨[23][24] 生态资源与平台支持 -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强大资源,包括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以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第一支孵化基金,带领校友更早布局医疗科技孵化投资[9] - 校友会组织每年数十场同学走访、点对点合作对接,以及年度医健未来大会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交流[25][27][31][32] 产学研资源对接 - 提供与交大学科带头人、特色园区、医院及医疗头部企业的深度参访交流,每年超过10场活动[33] - 医院参访包括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企业交流涵盖迈瑞、联影、西门子、微创、威高等龙头公司[33] - 全球游学覆盖美国斯坦福、梅奥、克利夫兰、德国内卡河谷、新加坡、日本等地的顶尖医疗机构和高校[34][36][37][38][39][42] 师资与校友网络 - 师资团队涵盖政策制定者、学术领袖、产业专家,如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专家等[45][46] - 往届校友包括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为来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特佳总经理等投资机构高管[50] - 校友网络提供投融资俱乐部、校友发展俱乐部等平台,促进产学研转化和价值链融通[28][29][30]
观众免费报名!第三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10-18 09:11
论坛概况 - 第三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于10月2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 [2] - 论坛汇聚14位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学者 包括多位院士 以及16位来自知名医疗机构的主任医师 [2] - 吸引13家领先医疗科技企业参展 观众报名人数突破400人 [2][15] 演讲议程 - 论坛安排24场大咖演讲 涵盖AI+医疗前沿洞察与临床应用 [3][4] - 上午议程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Sebastien OURSELIN和欧洲科学院院士Nassir NAVAB的主旨演讲 [5] - 下午议程包括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少华教授的主旨演讲 [6] - 次日议程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陈达明教授和新加坡中央医院林水明主任的主旨演讲 [8] 技术发布 - CAIR携手华为香港联合发布CARES Copilot 3.0多模态AI大模型 基于华为昇腾算力底座 [10] - 该模型具备手术阶段识别与指导 内窥镜场景理解 术中实时影像识别等多项功能 [10] - 首次搭载聆音超声基座大模型 可实现超声影像智能诊断 已完成上千例临床验证 [10] 企业参与 - 论坛搭建跨领域创新对话平台 吸引13家医疗科技企业参展 [14] - 参展企业包括讯飞医疗科技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 商汤医疗等行业领先公司 [14][8] 分论坛活动 - 10月27日下午举办企业出海分论坛 由CAIR与香港科技园公司联合主办 [18] - 分论坛邀请香港投资推广署 迈科唯 微创畅行 德勤等机构分享企业出海战略与经验 [18][19][20] - 议题涵盖科技企业在香港布局 海外注册法规 高端器械出海 欧盟MDR临床评价等 [19][20]
218亿美元!BD公布业绩与高层调整
思宇MedTech· 2025-10-17 10:52
管理层变动 - 首席财务官Chris DelOrefice将于2025年12月5日正式离任,公司已启动继任者遴选程序并任命Vitor Roque为临时CFO [1] - DelOrefice自2021年加入公司后主导了"BD 2025"战略期内的资本运作与组合优化,参与了多个业务剥离与并购项目 [1] - 临时CFO Vitor Roque在公司任职超过二十年,长期负责业务单元财务与并购整合,熟悉公司全业务线结构 [1] 2025财年业绩表现 - 第四季度营收约59亿美元,同比增长8.3%(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0%,有机增长3.9%)[3][5] - 全年营收约218亿美元,同比增长8.2%(按固定汇率调整后增长7.7%,有机增长2.9%)[3][7] - 介入业务、先进患者监测与药物递送解决方案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7] - 制药系统疫苗与生物科学板块受学术及政府研究项目放缓影响,季度表现略低于预期 [7] - 公司预计2025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将达到或高于此前指引区间的中值,全年利润水平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和成本效率提升 [8] 战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于即将召开的财报会议上公布"New BD"战略规划与2026财年展望,标志着"BD 2025"战略周期即将收官 [9] - 过去数年间公司完成了手术业务、药物递送、诊断及生物科学的多线整合,重点布局介入治疗、数字化监测及药物供应链等高增长领域 [9] - 下一阶段的"New BD"将更强调盈利能力与现金流质量,而非单纯的营收规模扩张 [9] - 公司将继续在高潜力领域投入,包括患者监测与智能给药系统,同时优化成本结构以保持持续的利润动能 [9] - 新战略阶段将更多聚焦数字化能力建设、集成化产品线与全球业务均衡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