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25起并购、超千亿交易!2025上半年医疗器械整合盘点
思宇MedTech· 2025-07-11 15:57
医疗器械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共披露25起并购事件,涵盖介入设备、神经调控、医美、眼科、成像平台及数字医疗,交易金额从数千万人民币到百亿美元级不等,反映产业整合、产品线协同与技术平台补位的并行趋势 [1] 外资与本土并购特点 外资主导头部交易 - 5亿美元以上交易均由海外大型企业发起,集中在疾病路径明确、渗透率待提升的治疗领域,整合逻辑基于技术路径清晰和术式新颖两点 [2][5] - 典型案例:强生146亿美元并购Intra-Cellular布局CNS药物,史赛克49亿美元收购Inari Medical扩大VTE器械优势,赛默飞41亿美元并购Solventum整合生物工艺供应链 [5] 本土聚焦精准收购 - 本土并购金额较小但目标明确,集中于渠道整合、注册补充、核心部件团队/产品并入,如天益医疗1亿美元打包CRRT业务,心通医疗收购佐心完善左心耳封堵产品线 [2][6] 细分赛道整合动态 介入治疗与血管设备 - 9起相关并购显示"术式组合+交叉渗透"逻辑,如波科收购Bolt(IVL平台)和SoniVie(超声RDN系统)强化复杂介入产品组合 [3][5] 神经调控与精神健康 - 产业链耦合趋势显著,Globus Medical并购Nevro(脊髓刺激)、强生收购Intra-Cellular(CNS药物)、Firefly并购Evoke(脑健康EEG)形成药物-植入设备-AI评估闭环 [7] 眼科成像与医美产业 - 依视路陆逊梯卡并购Espansione Group(干眼设备)和Cellview Imaging(眼底成像),爱美客并购REGEN Biotech扩充结构填充产品线 [8] 数字医疗与AI平台 - 大健康平台加速构建病程管理入口,如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拓普康并购RetInSight(视网膜AI算法)接入术前术后随访 [9] 并购逻辑总结 - 特征包括:以术式/器械为单位的产品线整合为主流,跨国并购头部由海外主导,低值高技术密度设备/耗材受青睐 [10][11] - 外资企业通过大额收购布局创新平台型产品,本土企业进入"以小并大、借壳整合"窗口期,技术闭环型小型公司成战略标的 [10]
报名!读者福利!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11 15:57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地点为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3] - 会议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周四)[3] - 参会规模约500人[3] - 主办单位为思宇MedTech和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3] - 协办单位包括启迪之星、禾芫科技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2] 会议议程 - 10:15-10:35 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将探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4] - 10:35-10:5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生物科技部副主任赵阳光将分享可穿戴脑机接口与精神疾病诊疗[4] - 10:55-11:15 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在存将分析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产业趋势和投资策略[4] - 11:15-11:35 赛诺威盛CSO首席科研官刘圣慧博士将探讨国产CT影像设备创新之路[4] - 11:35-12:15 将举行圆桌环节[4] - 14:00-14:15 神州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弓孟春将讨论多模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4] - 14:15-14:30 中科睿医董事长范向民将分享AI+神经科学如何重塑脑健康的未来防线[4] - 14:30-14:45 将探讨AI超声赋能肌骨临床的技术革新未来图景[4] - 14:45-15:00 将讨论脉冲电场消融行业发展[4] 报名信息 - 报名链接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复制https://hdxu.cn/1fwan至IE浏览器访问[8] - 使用优惠码可将58元票价格变为0元[8] 其他活动信息 - 思宇MedTech曾举办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和医美科技大会[1][8] - 即将召开的活动包括2025年7月17日的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2025年9月3-5日的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8] 商务合作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联系[7] - 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赵清、Alice、Jacky、Ziana等[7]
进入创新通道!一次性带可吸收钉电动痔吻合器
思宇MedTech· 2025-07-11 15:57
研发背景 - 痔疮在中国肛肠疾病患者中占比约50%-60%,其中中重度痔疮(III-IV度)常需手术治疗 [2] - 传统痔疮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微创技术(如PPH)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受青睐 [2] - 传统痔吻合器多采用不可吸收钉,术后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患者痛苦和感染风险 [2] 产品技术革新 - 电动吻合器通过精准切割和缝合提升手术效率,可吸收钉(如聚乳酸、聚乙醇酸)解决了传统金属钉需二次手术的问题 [4] - 电动驱动技术、生物材料技术及精密制造技术进步推动了一次性电动吻合器的精度和安全性提升 [4] - 施爱德研发的一次性带可吸收钉电动痔吻合器结合电动驱动和可吸收钉技术,适用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手术 [5] 公司产品线 - 施爱德医疗吻合器产品线丰富,包括一次性使用包皮切割吻合器(枪型设计、多种规格、临床应用)[6][8][9][10] - 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和组件(75mm最大切割长度、45°最大开口角度)已获注册证 [11][12] - 产品布局涵盖通道系列、吻合系列、结扎系列、超声刀系列、气腹机系列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24] 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外科用电动吻合器市场规模约14.18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2.29亿美元,CAGR为6.8% [13] - 2022年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约109.29亿元,预计2025年达140.58亿元,CAGR为8.8% [13] - 中国微创手术占比从2015年20%提升至2022年35%,痔疮吻合器市场预计占吻合器市场的15%-20% [13][14] 竞争格局 - 威克医疗一次性痔吻合器拥有24.1ml超大容仓、一体式中心杆设计、更高缝钉密度 [15][17] - 赛诺微医疗Alligator®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配备高精度电动驱动系统和可吸收钉 [19] - 强生PPH03 Circular Stapler和美敦力EEA™ Hemorrhoid and Prolapse Stapler均采用可吸收钉和电动驱动技术 [20][22][23] 公司背景 - 施爱德医疗创立于2010年,系大博医疗旗下,拥有110项发明专利,通过ISO13485、CE认证 [24] - 产品远销韩国、智利、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道系列产品市场覆盖率居全国前三 [24]
最新!口腔医疗科技公司获战略投资
思宇MedTech· 2025-07-11 15:57
战略投资 - 时代天使集团战略投资杭州舒雅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后持有35%股份 汉斯夫医学科技继续持有65%股份 [1] - 双方将在品牌独立运营基础上实现资源协同 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1] - 合作重点为强化医学服务能力 提升新兴市场服务覆盖与技术支持能力 [1] 公司概况 - 杭州舒雅齐成立于2025年4月30日 总部位于杭州余杭区 专注口腔正畸服务的医疗科技公司 [3] - 主营业务涵盖正畸类口腔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数字化高性价比隐形矫治解决方案 [3] - 为汉斯夫医学科技旗下隐形正畸品牌 主要服务轻中度牙齿错颌畸形患者 [3] - 采用数字化正畸技术 结合口内扫描3D建模AI辅助设计 实现个性化矫治方案与远程监控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产品线包括经典版和星空版隐形矫治器 适用于不同类型牙齿畸形病例 [4] - 隐形矫治器采用3D打印技术和医用高分子材料 具备高透明度抗撕裂贴合护龈特性 [4] - 主要应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轻中度牙齿错颌畸形矫治 已在新兴市场规模化应用 [4] - 提供个性化定制托槽自锁托槽功能矫治器 覆盖不同年龄段矫治需求 [5] - 开发儿童早期干预产品 针对儿童牙齿发育问题提供早期矫治方案 [5]
报名倒计时!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班7月课程
思宇MedTech· 2025-07-11 15:57
战略诊断与落地执行课程 - 课程地点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内(黄浦区重庆南路227号)[1] - 课程时间为7月12日至13日[1] 7月12日活动 - 09:00-16:30进行《企业战略要义与价值引擎工作坊》[3] - 主讲人张晓鹏曾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中心副主任、港股上市公司弘和仁爱创始CEO等职[3] - 工作坊案例来自医健未来同学[3] 7月13日活动 - 09:00-16:30进行《穿越周期的企业战略决策与增长困境》[4] - 主讲人张兰丁为矽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董事长,拥有30年企业管理及23年CEO经验[4] - 张兰丁擅长资本运作、产业整合与并购,现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4] 课程报名 - 需填写基本信息表格进行报名[4] - 课程负责老师会主动联系报名者说明详情[5]
重磅!骨科巨头推出便携式骨愈合设备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8:13
Manafuse ® 骨生长刺激器 - 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技术,用于非侵入性治疗新鲜骨折和骨折不愈合 [1][3] - 便携式、电池供电,患者每天仅需使用20分钟,最长可使用343天 [4] - 临床数据显示可加速骨折愈合38%,相差超过8周,治疗骨折不愈合成功率高达86% [9] - 不适用于MRI环境、病理性骨折、孕妇等特定人群 [6] LIPUS技术 - 通过机械信号传导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加速骨痂形成 [7] - 已有30年临床证据支持,显著改善骨折愈合 [4] - 是Enovis CMF骨刺激设备的有力补充 [10] Enovis骨科产品组合 - 包括Manafuse(LIPUS技术)、OL1000™和Spinalogic®(CMF技术) [10][12] - OL1000™和Spinalogic®每天使用30分钟,治疗成功率高达89% [12] - Spinalogic®可使初次腰椎融合率提高21% [12] - 2024年通过收购LimaCorporate S.p.A.增强产品组合 [10] 市场概况 - 全球骨生长刺激器市场预计从2022年14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18亿美元,CAGR为5.9% [13] - 主要参与者包括Orthofix、Enovis、ZimVie、Bioventus、美敦力等 [13] - 技术类型包括LIPUS、CMF、电刺激(ES)等 [13] 竞争产品 - Orthofix的Physio-Stim®和Cervical-Stim®使用PEMF技术,每日治疗3小时,成功率80%-90% [15][16] - Bioventus的Exogen®采用LIPUS技术,每日治疗20分钟 [18] - Zimmer Biomet的OrthoPak®和SpinalPak®采用电容耦合技术,OrthoPak每日治疗24小时,成功率80%-85% [18][19] Enovis公司概况 - 全球领先医疗技术公司,专注于骨科、康复和手术设备领域 [21] - 产品涵盖骨科植入物、康复设备、手术设备等 [23] - 2024年销售额5.61亿美元,增长23.3%,但亏损7.033亿美元(含6.45亿美元商誉减值) [22] - 预计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3.10-3.25美元,销售额21.9-22.2亿美元 [22]
突破金属限制!又一可降解封堵器进入创新通道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8:13
行业动态 - 2025年7月2日NMPA公布14款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 包括锦葵医疗的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1] - 2024年8月乐普心泰医疗旗下公司研发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获NMPA批准 成为全球首款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 [2] - 2023年国内先心病介入治疗数量约14.5万例 较2022年增长30% 其中房缺封堵术约5.8万例 [13] - 中国房缺封堵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1.55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2.63亿人民币 预计2027年达3.82亿人民币 2021-2027年CAGR为6.4% [13] 疾病背景 - 房间隔缺损(ASD)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 在成人先心病中占比20%-30% 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先心病 [3] - 传统金属封堵器存在镍离子析出、心内组织磨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风险 可降解封堵器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方案 [4] 产品技术 锦葵医疗产品 - Pansy可降解PFO封堵器采用单铆双盘自膨式网体结构 降解周期1年 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6][7] - Mallow®单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为国内首创 心腔内释放间距比双铆封堵器缩短50% 支持MRI3.0T检测 [9][12] 竞品分析 - 先健科技Absnow可吸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2019年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程序 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 [15] - 乐普心泰医疗MemoSorb®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材料 具有降落伞锁定设计和双盘内扣设置 [17] - 华医圣杰派瑞林涂层封堵器能有效阻止镍离子析出 降低血浆镍离子浓度 [18] - 雅培进口产品包括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和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25] 市场格局 - 国内获批房缺封堵器企业共7家:先健科技、乐普心泰医疗、华医圣杰、科威医疗、普实医疗、锦葵医疗和亚太科技 [13] - 2023年ASD封堵治疗例数达58000例 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32.17% [13] 公司概况 - 锦葵医疗成立于2003年 专注心血管介入高值耗材研发生产 拥有国内首创的单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28] - 已获批4款产品:单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单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及2款输送装置 [28]
议程持续更新!读者福利!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8:13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地点: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3]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3] - 参会规模:约500人[3] - 主办单位:思宇MedTech、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3] - 协办单位:启迪之星、禾芫科技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2] 会议议程 - 10:15-10:35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探讨》 赵阳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生物科技部副主任[4] - 10:35-10:55 《可穿戴脑机接口与精神疾病诊疗》 左年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4] - 10:55-11:15 《医疗器械行业2025产业趋势和投资策略》 王在存,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4] - 11:15-11:35 《国产CT影像设备创新之路》 刘圣慧博士,赛诺威盛CSO首席科研官[4] - 11:35-12:15 圆桌环节[4] - 14:00-14:15 《多模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弓孟春,神州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4] - 14:15-14:30 《AI+神经科学:重塑脑健康的未来防线》 范向民,中科睿医董事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4] - 14:30-14:45 《AI超声赋能肌骨临床--技术革新的未来图景》[4] - 14:45-15:00 《脉冲电场消融行业发展:从颠覆性外科能》[4] 报名信息 - 报名链接:https://hdxu.cn/1fwan[8] - 优惠信息:58元票的价格可变为0元[8] 其他活动信息 -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1][8] - 即将召开的活动: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8]
融资超4亿!创新神经技术企业完成D轮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8:13
融资情况 - Neuros Medical完成5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2亿元)D轮融资,由EQT Life Sciences领投,多家现有投资者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Altius直接电神经刺激系统在美国市场的全面商业化 [1] 融资用途 - 加速Altius系统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包括销售团队组建、分销网络建设和临床医生培训 [5] - 优化Altius系统的人因工程设计,并探索其在其他慢性神经痛领域的应用潜力 [5] - 确保设备生产质量和供应链稳定,以支持商业化快速推进 [5] 市场需求 - 美国约有200万名截肢患者,每年新增18至30万病例,其中80%受慢性截肢后疼痛困扰,患者群体超过100万人 [3] - 传统治疗依赖阿片类药物或神经调节药物,但效果有限且伴随成瘾和副作用问题 [3] - 非阿片类治疗成为疼痛管理领域的重要方向,Altius系统凭借创新技术成为市场焦点 [4] 产品技术 - Altius系统是全球首个针对截肢后疼痛的植入式神经调节设备,于2024年8月获FDA批准 [6] - 通过高频交变电流(HFAC)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减少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 [6] - 系统由神经袖口电极、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和患者手持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12] 临床研究 - QUEST研究纳入180名单侧下肢截肢患者,是美国35家临床中心开展的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 [9] - 治疗30分钟内疼痛强度下降30%,120分钟内下降50%,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 [13] - 患者疼痛天数减少50%,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安全性良好 [13] 市场格局 - 全球神经调节市场预计2030年达150亿美元,非阿片类治疗方案需求强劲 [15] - 截肢后疼痛领域目前除Altius外几乎没有FDA批准的植入式设备 [15] - Altius的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创新、患者自主性、减少阿片依赖和扎实临床证据 [17] 未来计划 - 2025年底全面上市Altius系统,并考虑进入欧洲及其他国际市场 [15] - 探索Altius技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领域的应用 [15]
美敦力任命新高管!糖尿病子公司上市准备提速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8:13
公司动态 - Medtronic宣布Chad Spooner将于2025年7月14日出任其糖尿病业务部门MiniMed的首席财务官(CFO)[1] - 此次任命正值公司计划将糖尿病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之际,旨在为业务独立运营奠定财务与战略基础[1] - 公司预计在18个月内完成糖尿病业务分拆,MiniMed将继承公司在糖尿病管理领域的创新传统[3] 新任CFO背景 - Chad Spooner拥有超过25年的财务领导经验,横跨医疗、消费品和工业领域[6] - 曾担任全球消费品公司BIC的首席财务官,负责全球财务战略、投资者关系及企业并购事务[6] - 联合创办私募股权公司Tenex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6] - 曾在医疗科技初创公司Slingshot Health和服装零售企业Raffaela Apparel Group担任CFO[6] - 职业起步于通用电气(GE),担任十年的管理职位,历任公司审计与财务规划等岗位[6] MiniMed业务规划 - MiniMed计划通过IPO及后续分拆成为独立上市公司[9] - 业务模式正从传统B2B向直接面向消费者(B2C)转型,重点推广胰岛素泵和连续血糖监测仪(CGM)等产品[9] - 处于技术创新关键阶段,包括与Abbott合作开发的基于FreeStyle Libre CGM的系统、MiniMed 780G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以及Simplera Sync CGM的FDA审批推进[9] 财务表现与市场影响 - 美敦力2025财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335.37亿美元,净利润46.62亿美元,股息提升至每股0.71美元[10] - 公司股价在分拆消息公布后已上涨近10%[10] - Chad Spooner的任命被视为进一步巩固投资者信心的举措,有助于提升市场对MiniMed分拆后独立运营能力的预期[10] 战略意义 - Chad Spooner的任命是MiniMed分拆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公司在糖尿病业务转型、消费化布局与资本市场运作中的关键战略举措[11] - 他的加入有望为MiniMed带来更强的财务执行力与市场适应能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