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获批FDA!全球首款无袖带血压监测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8:36
核心观点 - 瑞士医疗科技公司Aktiia的G0无袖带血压监测系统获得FDA 510(k)批准,成为全球首款可作为非处方(OTC)产品上市的无袖带血压监测可穿戴设备,标志着血压管理技术从传统袖带向无创、连续、可穿戴技术的转折点[1] - G0系统计划于2026年在美国上市,预计售价300美元,初期通过零售药店、电商和医疗渠道销售[1] - 该系统此前已获得CE认证并在欧洲以Hilo品牌销售[1] 无袖带血压监测的核心突破 - G0系统核心技术基于光体积描记法(PPG),通过手腕上的光学传感器捕捉血管随心跳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结合自研CALFREE算法实时估算血压值[3] - 相比传统袖带设备,G0系统解决了测量过程需要主动操作、袖带反复充气造成不适、测量频率低等痛点[3] - 主要技术突破包括:无袖带无痛感测量(22克重量,14毫米腕带宽度)、CALFREE算法(基于超10亿次测量数据构建的AI模型)、自动化测量(每两小时一次,每周约150次)、数据可视化(通过Hilo App实时显示血压曲线等)、7-10天电池续航[4] 临床验证与数据支持 - FDA审批中提交的关键临床试验纳入140名患者,结果显示收缩压均差1.3±7.11 mmHg,舒张压均差-0.2±5.46 mmHg,符合ANSI/AAMI/ISO 81060-2:2013标准[6][7][9] - 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在欧洲积累超过13万用户,收集逾10亿次血压测量,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连续血压数据库[7] - 欧洲市场Hilo品牌产品累计销量超12万台,用户活跃度显著高于传统袖带设备(Hilo用户每周查看App 15-20次,传统袖带用户每周1-2次)[10] 市场规划与融资 - 公司完成由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和Wellington Partners领投的B轮融资,金额超过4200万美元,资金将用于美国市场推广、算法优化及CALFREE技术在第三方设备上的应用[10] - 计划2026年正式上市,首期主打药房、电商及医疗合作伙伴,定位普通消费者和高血压管理人群[10] - 未来计划将CALFREE技术集成到智能手表和手机摄像头中,与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展开合作[10] 竞品分析 - Omron HeartGuide:2018年获FDA批准,使用内置微型充气袖带,精度高但需主动触发测量,设备较重(约115克)[13] - LiveMetric:2022年获FDA批准,采用压电传感器阵列,需每月袖带校准且未获OTC批准[15] - Biobeat:专注医院和远程医疗场景,面向B2B市场[17] - Aktiia G0优势在于OTC身份、CALFREE无校准技术、24/7连续监测、轻便设计及较高用户参与度,价格约300美元[17]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瑞士纳沙泰尔,由Josep Solà和Mattia Bertschi创立,二人曾是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CSEM)研究员[18] - 核心理念是以轻便可穿戴设备结合AI算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日常精准血压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布局医生端仪表板和数据分析平台[18]
报名:医疗器械创新入院闭门交流会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8:36
医疗器械企业闭门交流会 - 会议时间定于7月17日(周四)下午 地点为北京某医院 面向北京以外地区的医疗器械企业高管 [1] - 会议聚焦医疗器械创新政策与临床场景对接 采用定向邀请制 仅限企业CEO或核心高管参与 [1] - 参会需联系赵清(微信号qingzhao2017)提供公司名称、职务及联系方式以完成确认 [1] 思宇年度医疗科技活动 - 已举办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及医美科技大会 [2] - 2025年7月17日将召开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9月3-5日举办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 - 会议内容包括北京市政府介绍政策支持路径 药监局、医保局讲解注册审评与医保支付流程 [2] - 安排医院创新技术场景参观 提供企业、政策方与医院的小范围对话机会 [2]
近亿元融资!数问生物完成C1轮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8:36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完成近亿元C1轮融资并启动C2轮融资 由金创投领投 老股东元生创投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全球首创诊断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推广及新产品研发 完善女性健康精准诊疗产品管线 [1] - 公司B轮融资近亿元 资金用于肿瘤筛检及母婴和生殖健康领域创新产品的开发与产销 [6] - A+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 投资方为渤溢基金 [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国家高新区 专注于女性健康体外诊断试剂 [2] - 在杭州 金华 安徽宣城及德国柏林设有研发 生产和销售基地 [2]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创新医学诊断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浙江省唯一的创新标志物医学诊断技术国际合作基地 [2] - 与耶鲁大学 芝加哥大学 德国马普研究所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累计获得100多项独家诊断专利 开发多个全球首创的诊断产品 [2]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聚焦母婴医学与乳腺癌精准诊疗两大核心领域 [3] - 推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孕妇子痫前期家用自测产品娴宫主®和全球首个孕妇子痫前期尿液快检产品问娴安® [3] - 开发十余项乳腺癌检测产品 涵盖分子分型 伴随诊断 预后评估和复发监测等环节 [4] - 多个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 在全球近五十个国家实现销售 [4] - 乳腺癌分子分型产品MammaTyper®被纳入西班牙乳腺诊疗指南和中国抗癌协会指南 [4] 市场表现 - 数问观止医学检验中心获得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证 [4] - 为多家新药研发企业提供伴随诊断相关服务 [4] - 产品已进入多家省级肿瘤医院使用 [4]
进入创新通道!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功能的头部伽马刀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8:36
创新医疗器械审批进展 - 深圳大医伽玛刀科技有限公司的头部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1] - 数码刀CybeRay于2022年获NMPA注册批准,是中国首台具备实时影像引导技术的全身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2][7] - 2019年该产品已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7] 产品技术突破 - CybeRay全球首次将伽玛刀技术与实时图像引导相结合[2] - 实现头体两用功能,可治疗颅内肿瘤和体部肿瘤,拓展临床适用范围[4] - 采用多束钴-60 γ射线,靶点定位精度达亚毫米级(<0.5mm)[4] - 搭载锥形束CT等实时影像技术,动态校正靶区位置[4] - 治疗规划软件集成AI优化算法,提升治疗效率[4] 临床效果数据 - 单次治疗时间30-60分钟,并发症发生率<0.5%[4] - 患者五年生存率相比传统放疗提升10-15%,术后恢复时间缩短30%[5] - 2023年已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机构投入临床使用[4][7] 市场竞争优势 - 价格比瑞典医科达Leksell Gamma Knife低30-40%[5] - 凭借头体两用和实时图像引导技术,在国产替代趋势下成为重要竞争者[5] - 本土化服务和快速临床布局助力中国及新兴市场拓展[5] 公司背景 - 深圳大医伽玛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深圳市坪山区[6] - 专注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产品涵盖Ⅰ/Ⅱ/Ⅲ类医疗器械[6] - 在伽玛刀等放射治疗设备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6]
议程更新!读者福利!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8:36
会议概况 - 会议名称为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MedTech和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联合主办 [2] - 会议地点设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预计参会规模约500人 [2] - 协办单位包括启迪之星、禾芫科技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 [1] 大会议程 上午议程 - 开场环节包含海淀区副区长、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及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的致辞 [1] - 全球科技创新系列奖项颁布环节安排在9:06-9:15 [1] - 医疗器械BD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由未具名讲者在9:15-9:35进行 [1] - 天坛医院科技处处长王昊将探讨医院创新生态构建与医工结合发展(9:35-9:55) [1] - 北京胸科医院逢宇主任的演讲题目待定(9:55-10:15) [1] - 中国信通院赵阳光副主任将分析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10:15-10:35) [1] - 中科院自动化所左年明介绍可穿戴脑机接口在精神疾病诊疗的应用(10:35-10:55) [1] - 中信建投证券王在存首席分析师将发布医疗器械行业2025产业趋势及投资策略(10:55-11:15) [1] - 赛诺威盛公司演讲题目待定(11:15-11:35) [1] - 圆桌讨论环节安排在11:35-12:15 [1] 下午议程 - 中科睿医范向民董事长探讨AI+神经科学对脑健康的影响(14:00-14:20) [5] - 视知觉智能科技张劼COO展示AI超声在肌骨临床的技术革新(14:20-14:40) [5] - 14:40-15:00时段聚焦脉冲电场消融行业的系统性创新解决方案 [5] - 睿迪生物CTO张纪庄介绍肿瘤精准诊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15:00-15:20) [4] - 透彻未来COO张楠分析液体活检2.0时代纳米诊断技术的价值(15:20-15:40) [4] - 中科纳泰创始人胡志远参与肿瘤诊疗相关议题 [4] 行业关注方向 - 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关注BD发展、医工结合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 [1] - 前沿技术方向包括脑机接口、AI超声、脉冲电场消融和液体活检纳米技术 [1][4][5] - 投资策略聚焦2025年医疗器械产业趋势 [1] 会议延伸信息 - 同期活动预告显示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5日举办 [10] - 主办方提供读者免费赠票福利,使用优惠码SYMedTech可减免58元门票费用 [10]
最新!百特任命新CEO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高管任命 - 百特宣布任命Andrew Hider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任职将于2025年9月3日前生效[1] - 临时CEO Brent Shafer将在Hider上任后转为独立董事会主席[1] Andrew Hider背景 - 拥有超过25年工业自动化和生命科学领域经验,领导风格以客户为中心,注重运营效率和股东价值[4] - 2017-2025年担任ATS公司CEO,推动公司转向生命科学领域,五年内调整后收入几乎翻倍,股价增长三倍[6] - 曾在Danaher工作10年,管理全球多元化企业复杂运营[6] 公司战略转型 - 2025年2月以38亿美元剥离肾脏护理业务给Carlyle Group[5] - 2023年以42.5亿美元出售生物制药解决方案业务,聚焦核心医疗科技[7] - 计划增加研发投资,专注高级手术技术和输液疗法等增长领域[9] 财务表现 - 2024年Q4销售额27.5亿美元,同比增长1%,调整后每股收益0.58美元[13] - 2025年Q1销售额增长5%,调整后每股收益0.55美元,超出预期[13] - 上调2025年销售增长预期至7%-8%,原预期为5%-6%[13] 业务板块 - 医疗产品与疗法:包括高级手术、输液疗法与技术、医疗系统与技术[14] - 制药:生产吸入式麻醉剂及医院用药,覆盖疼痛、急症护理等领域[12] - 数字化战略:通过互联设备和数据共享提升医疗效率[9] 市场拓展 - 计划扩展亚太和拉美市场,同时应对中国关税影响[9] - 业务遍布美国、欧洲、亚太、拉美和加拿大[12] 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15]
112起融资、超60亿!2025上半年医疗器械资本看什么?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进入"现实主义"阶段,资本逻辑从拼概念转向看路径,从讲创新回归到落地,关注点包括注册进度、产品进院情况和商业模型可行性[1] - 上半年共发生112起医疗器械相关融资事件,但仅不到20%的项目详细披露融资金额,且越早期披露意愿越低,反映出行业更加谨慎和现实[2] 融资节奏与轮次特点 - 融资高峰出现在3月和6月,与年初节点和产业会议时间重合,窗口期重要性提升[6] - B轮及之后项目是主力,A轮以上轮次占比约三分之一,资金向路径明确、产品成型的企业集中,如深睿医疗(5亿元)、傲意科技(B+轮)[6] - 天使轮和种子轮数量占比约四成,但金额披露少,反映早期项目融资难度显著提升[6] 资本青睐的三大方向 - 补位"术式"产品加速获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术中导航等"术式重构型产品"受关注,如傲意科技的仿生手和神经康复系统、深睿医疗的AI术前-术中闭环产品[3] - 国产替代转向效率与供应链:内窥镜器械、基础耗材、骨科配件、助听器等方向活跃,企业更强调全链路供给、交付能力和成本控制[4] - 智能中台成为刚需底座:影像AI、手术规划、结构化数据平台持续融资,强化术前+术中+术后一体化协同,对接DRG付费等真实场景[7] 政策导向与行业影响 - 北京"32条"支持手术机器人租赁平台,突破医保逻辑,将高值设备定位为"服务型资产",影响企业估值模型[8] - 国家药监局推进AI器械注册沙盒和特别审评,注册逻辑从"功能创新"转向"路径嵌入",倒逼AI公司重新定义产品[8] - 政策成为底线判断标准,产品政策通路直接决定其市场可行性[8] 行业发展趋势 - 资本逻辑转变为明牌博弈,关注产品实际进展和路径清晰度,有注册、病人和回款路径的项目更易获投[9] - 行业聚焦"谁能留下",可持续性取决于产品被使用和验证的能力,而非概念或风口[9]
报名!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大赛概况 - 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于2025年6月12日启动 主题为"科技引领整形 创新驱动未来" [2][3] - 主办单位为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和中关村医疗器械园 联合指导单位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等14家顶尖医疗机构及中国技术交易所 [3] 组织架构 - 设立华东、华南、西部、北部、中部五大分赛区 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及港澳地区 [7] - 分赛区主席由各区域顶级专家担任 如华东赛区李青峰(上海九院)、华南赛区胡志奇(南方医院)等 [10][12][14][16] - 总决赛由中部赛区主席祁佐良(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院长)统筹 [8] 参赛要求 - 参赛主体包括医疗机构、高校团队、创新企业及产学研联合体 [21] - 项目需聚焦整形外科/医美领域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或医疗服务 需具备技术创新性、明确商业化前景及清晰知识产权 [22] 评审机制 - 评委组由60%临床专家+40%转化专家构成 共10-15位 [22] - 评分维度包括创新性(20分)、技术可行性(15分)、市场前景(15分)、团队能力(20分)、转化潜力(30分) [23] 赛程奖励 - 总奖金池达18万元 一等奖奖金5万元+30万服务包 二等奖2万元+20万服务包 [26] - 赛程分报名(6-8月)、分赛区初赛(9月)、分赛区决赛(9月)、总决赛(10月25日)四个阶段 [25] - 总决赛将评选6个获奖项目(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及若干优秀奖 [25][26] 行业活动 - 同期举办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思宇后续将召开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等系列行业峰会 [30]
数亿元融资!内镜技术创新企业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公司融资动态 - 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知名产业机构领投 雅惠投资跟投 老股东IDG资本持续加码 熙桥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资金用途聚焦软式内窥镜系列产品的品牌建设 国内外商业投入 以及加速多管线研发进程 [1] - 2023年1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同创伟业领投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跟投 [5] - 2023年12月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IDG资本领投 老股东同创伟业和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超额跟投 [5] 公司背景与业务 - 成立于2022年9月9日 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 专注消化科软式电子内窥镜研发与生产 [2] - 核心团队参与首台国产高清内镜和首套国产超声内镜的研发 量产与全球营销 [2] - 一体化软镜技术平台已覆盖全国近千家医院 包括头部教学三甲医院及县域市场 [3]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3] 核心产品与技术 - AI+V1000系统+光学放大内镜全链路解决方案为全球首创 具备一键自动调焦功能 提升诊疗效率 [5] - V1000系统支持多种光学成像模式 覆盖从临床筛查到诊疗全场景需求 [5] - 自主研发国内首套一体化软镜平台 配套创新型胃镜 肠镜产品 [5] - 产品管线覆盖消化 呼吸 五官 妇科 泌尿等临床领域 [5]
报名!外泌体 · 水凝胶: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材料新路径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活动概述 - 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持续报名中 包含验证中心项目启动会、动物实验与创业、医疗器械创新、医美行业交流等多领域专题活动[1] - 成果路演环节将展示八大处整形医院专场推介项目 涵盖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医美投资分论坛、注册与申报分论坛等专业板块[1] 技术前沿 - 外泌体与水凝胶结合成为皮肤组织再生关键技术路径 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与信号调控功能 水凝胶具备生物相容性与可控递送能力 两者融合为慢性创面、术后修复、医美损伤干预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军歌博士团队在外泌体与智能水凝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顶尖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4项)[5] 核心议程 - 14:00-14:15由八大处整形集团副总经理姚贵金介绍概念验证中心及转化成果 该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 聚焦材料、器械、药械结合类创新[4][5] - 14:45-15:30陈军歌博士进行主题分享 内容涵盖外泌体在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水凝胶递送系统的材料设计逻辑 以及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服务于临床与市场[5][6] 活动详情 - 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14:00-16:30 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线下举行 无线上直播[7] - 主办方为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 采用免费报名+限额审核机制 目标参会者包括皮肤修复、生物材料、医美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医生、科研人员及投资人[7][10] - 自由讨论环节设置六大核心议题 包括外泌体技术挑战、水凝胶应用差异、医美产品路径区分、产业转化关键环节等[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