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那些事
搜索文档
医学博士:计算机大厂高薪是不是真的,有点不敢信。想去大厂挣几年再重新读医,那不是很棒?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3 10:57
大厂程序员薪酬与职业特点 - 大厂高薪真实存在,是少数能达到百万年薪的途径之一,例如有案例显示工作第四年税前年薪可达100万人民币[5] - 薪酬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岗位年包在50万人民币以上,工作模式可选择高强度(如每晚加班至12点)或相对平衡(如965工作制)[5] - 高薪伴随高压力和高门槛,并非唾手可得,工作占据生活大部分,易引发焦虑,且职场竞争激烈,存在不安全感[6] - 该职业被视为“青春饭”,缺乏长期保障,中年如未晋升易面临危机,尤其对已背负高额贷款者而言辞职风险极高[6][10] 医生职业的长期优势与壁垒 - 医生职业具有明显的后期发展优势,越老地位越高,至副主任、主任级别时收入潜力显著[8] - 社会地位高,隐形福利多,例如一线三甲外科主任单场饭局价值数万人民币,且社会资源丰富,多人有求于医生[9] - 医学专业壁垒高,非科班出身难以进入,而计算机专业本身缺乏壁垒,程序员职业缺乏社会性资源[10] - 医生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利他性和对家庭的长期保障,后期高收入可为子女积累财富,但前期需要大量沉淀和付出[10][15] 跨界经历与职业选择困境 - 有从医学转行编程的案例,面临收入短暂上升后可能大幅下降的困境,需要重新规划职业路径[12] - 市场存在对既懂医学又懂编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制药业医学总监需自行进行AI编程以弥补程序员不懂医学数据分析的缺口[12] - 试图兼顾大厂高薪与医学理想(如先赚快钱再回归学医)被视作不切实际,因达到任一领域的优秀均需全身心投入,精力有限[14] - 职业选择本质是在年轻快速积累财富(承受高强度与不确定性)与长期深耕换取职业价值之间权衡,需明确个人真实需求与可承受代价[15][16]
亚马逊藏不住了!泄露文件揭秘:60 万工人将被机器人挤走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3 10:57
亚马逊的自动化战略与目标 - 公司计划让机器人接管75%的业务流程,许多原有人力岗位将不复存在[5] - 自动化团队预估到2027年,公司能节省超过16万人的招聘需求[6] - 高管层计划到2033年销售额翻倍时,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将员工总数控制在现有水平,相当于无需再招聘60万人[6] 自动化带来的成本效益 - 通过自动化,每件商品的打包配送成本预计将直降30美分[6] - 公司已在美国农村地区新建配送中心,这些是利用机器人节省人力成本后开拓的新岗位[7] - 2024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建成的全智能仓库用工量比传统仓库锐减25%,该模式未来三年将在40个基地复制[9] 自动化实施现状与行业影响 - 公司在全球部署的机器人数量已达百万级[9] - 作为行业风向标,公司的自动化举措牵动着Walmart、UPS等竞争对手的神经[6] - 公司已在美国拥有约120万员工,规模仅次于Walmart[6] 公司的公关与沟通策略 - 面对舆论压力,公司计划通过社区活动塑造亲民形象,并要求员工避免使用“自动化”和“AI”等词汇,改用“先进技术”和“协作机器人”等温和表述[7] - 公司发言人对外泄文件进行澄清,称其仅为个别团队想法而非公司整体招聘策略,并强调假日季还将招聘25万人[7]
趣图:当科学家大佬下基层之后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2 16:48
经过审阅,所提供的文档内容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信息 该内容仅为一条社交媒体转发提示和往期内容的导航链接 无法提取出任何关于公司运营 行业动态 财务数据或投资要点的信息 [1]
OpenAI 推出首个 AI 浏览器!Chrome 最怕的来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2 16:48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OpenAI发布全新AI浏览器ChatGPT Atlas,原生嵌入ChatGPT,具备侧边栏、浏览器记忆与智能体模式[2][3] - 核心功能包括:内置ChatGPT可通过侧边栏在任意页面调用、浏览器记忆可搜索浏览记录、AI智能体可在页面上执行操作[7] - AI智能体模式能理解用户意图并自动完成填表、下单等任务,无需复制粘贴或离开当前页面[19][25] 产品体验与用户控制 - 上手简单,首次打开时可登录ChatGPT账户并导入书签、密码和浏览历史,设成默认浏览器可获赠7天会员[12][15] - 浏览器记忆功能由用户全权控制,可查看、归档或通过清除浏览历史删除记忆,并能针对特定网站关闭页面可见性[23][44][49] - 智能体模式存在风险保障措施:无法运行代码、下载文件或访问本地文件系统,在金融机构等敏感网站会暂停操作[55][56]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产品发布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当日内下挫超2%[10] - AI浏览器成为行业新前线,竞争对手包括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和谷歌计划将Gemini深度集成进Chrome[80][81][84] - 行业观点认为浏览器正在重新定义操作系统,是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形态[6][76] 技术架构与发展规划 - Atlas基于谷歌Chromium内核打造[27] - 后续产品路线图包括支持多用户配置文件、提升开发者工具体验和应用可发现性[61][64] - 项目由前谷歌副总裁Ben Goodger领导,其在浏览器开发领域有超过20年经验[68][70]
离谱!某车企为压缩开发周期,试行研发“两班倒”。网友:真拿程序员当打螺丝的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2 10:21
公司研发策略调整 - 某车企计划在研发部门试行“两班倒”工作制,涉及程序员等岗位[1] - 该方案旨在通过“双班制”将传统需20个月以上的整车研发流程压缩至12个月内完成[1] - 试点项目为两个T字头项目,评审会于2025年10月11日召开[1] - 实施范围包括CAE仿真、碰撞、路试、数据校准等环节,并要求供应商同步支持双班[1] 研发瓶颈与挑战 - 公司面临四大核心瓶颈:智驾软硬件匹配难度大、性能平台方案未锁定、数据发布与实物转化周期长、样车交付滞后[1] - 推行夜班制是应对上述瓶颈、压缩开发周期的核心措施[1] 行业观点与争议 - 业内对该举措合理性存在广泛争议,质疑点包括研发作为脑力活动夜班效率低下,以及白班夜班交接易出错影响工作质量[3][4] - 岚图CEO卢放公开反对此策略,认为汽车不是快消品,造车是马拉松,竞争壁垒在于长期数据积淀和持续迭代优化[5] - 行业观点指出当前智能汽车市场存在被电子快消思维带偏的势头,中国汽车制造业浮躁、急功近利现状严重[5] - 新势力入局导致传统研发周期被压缩,出现一年立项定型并当年量产,以“半成品”形式交付消费者的现象[5]
赚钱,DeepSeek 果然第一!全球六大顶级 AI 实盘厮杀,人手一万刀开局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1 16:28
实验概览 - 由nof1ai发起名为Alpha Arena的实验 旨在测试顶级大语言模型在真实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能力[4] - 实验为每个模型提供10000美元初始资金 在相同市场数据和交易指令下进行实盘交易[5][7] - 参赛模型包括OpenAI GPT-5 谷歌Gemini 25 Pro Anthropic Claude 45 Sonnet xAI Grok 4 阿里Qwen3 Max和DeepSeek V31 Chat[5] 最终排名与业绩 - DeepSeek V31表现最佳 账户价值达到13677美元 总收益为3677美元 回报率达3677%[9] - Grok 4位列第二 账户价值13168美元 总收益3168美元 回报率3168%[9] - Claude Sonnet 45排名第三 账户价值11861美元 总收益1861美元 回报率1861%[9] - Qwen3 Max账户价值10749美元 总收益74922美元 回报率749%[9] - GPT-5账户价值7491美元 亏损2509美元 回报率为-2509%[9] - Gemini 25 Pro表现最差 账户价值6787美元 亏损3213美元 回报率为-3213%[9] 交易行为分析 - Gemini 25 Pro交易最为频繁 交易次数高达45次 但亏损最为严重[9][41] - GPT-5交易10次 亏损2509美元[9][38] - Qwen3 Max交易6次 盈利74922美元[9][38] - DeepSeek交易5次 盈利3677美元[38][39] - Claude Sonnet 45交易3次 盈利1861美元[9][38] - Grok 4交易最为谨慎 仅交易1次 盈利3168美元[9][40] 市场动态与模型表现 - 金融市场变化迅速 模型业绩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显著波动 例如DeepSeek V31和Grok-4曾在15小时内经历大幅下跌后迅速反弹[13] - 不同模型展现出不同的交易策略和风险偏好 DeepSeek和Grok-4持仓相似 业绩曲线类似[28] - GPT-5和Gemini 25 Pro在初期上涨后出现下跌 但GPT-5在20日凌晨及时调整稳住了趋势 而Gemini 25 Pro持续下跌[33][35] - 接近20日中午时 除GPT-5外所有模型均迎来一波上涨 DeepSeek和Grok-4创下历史新高 Qwen3 Max首次获得持续收益 Gemini 25 Pro也开始回升[36] 实验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实验将金融市场视为AI能力的终极试金石 认为市场是动态且复杂的真实世界环境 优于传统的静态基准测试[43][44][50] - 实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图灵测试 重点考察模型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而不仅仅是思考能力[54] - 金融市场被视为下一个AI时代的最佳训练环境 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数据供模型通过开放式学习和大规模强化学习来应对复杂性[48][49]
好家伙!匹克员工拒绝降薪就要写检讨。网友:不善待员工,捐款作秀给谁看?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1 11:53
"发薪前 4 天突然口头通知降薪,最高降幅达 50%,随后公司就宣称'全体同事均表示理解与支持'。" 这是 2025 年 9 月匹克员工爆出的惊人消息,详情见之前的推文:《 突发!匹克全员降薪,幅度最高达 50%,员工反对还要搞"三观培训" 》。 PS: 2025年9月初,匹克慈善捐款 1 亿元¥。 10 月 13 日,有匹克员工在网上爆料匹克公司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 10 月 14 日前提 交"反思检讨",否则将面临停发 9 月份工资的处罚。 此外,曾提交"拒绝降薪"相关书面文件至公司领导班子的员工被视为不服从公司管理,薪资也会受到影响。 网上爆出的公司文件还透露,需要退回文件的员工要在 10 月 15 号之前以面谈或电话汇报的方式向董事长许 景南汇报情况,公司会根据情况处理。 | 晚上6:03 各分总大家好,受薪资优化的影响, | | --- | | 有几个事项需要帮忙转达; | | 1、有提交"拒绝降薪"相关的书面 | | 文件至公司领导的人员, 视为不服 | | 从公司管理、会影响薪资的核算和 | | 发放。 | | 2、需退回文件的同事,请在10月 | | 15日之前当面或者电 ...
很严重了,大家别轻易离职。。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1 11:53
AI大模型驱动的行业转型与人才需求 - 阿里云核心业务已全部接入Agent体系[1] - 字节跳动30%后端岗位要求具备大模型开发能力[1] - 腾讯、京东、百度开放招聘的技术岗位中80%与AI相关[1] - 大模型正在重构技术开发范式,传统CRUD开发模式被AI原生应用取代[1] - 制造、医疗、金融等行业加速AI应用落地,企业更看重能用大模型技术重构业务流的技术人才[1] AI技术岗位市场趋势与薪资变化 - 技术圈出现降薪裁员,传统岗位大批缩水,而AI相关技术岗疯狂扩招[1] - AI技术岗位薪资逆势上涨150%,大厂开出70-100万年薪挖掘大模型人才[1] - 预计一年内"有AI项目开发经验"将成为技术人员投递简历的门槛[3] AI大模型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 - Agent是衡量大语言模型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是针对特定场景的AI解决方案[11] - RAG主要应用于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密集场景或特定领域,优势是不需针对特定任务重新训练大模型[11] - Function Call通过运行特定功能代码块增强大模型处理能力,实现更复杂任务[11] - 智能客服是互联网厂商最先尝试的企业级Agent项目[11] AI大模型实战训练课程内容 - 课程包含大模型应用开发的职业前景、典型业务场景和技术架构[5] - 涵盖Transformer架构核心原理、Fine-tuning技术及知乎直答底层原理[5] - 通过金融行业支小助、知乎直答等热门产品拆解技术架构[13] - 课程已开班58期,服务20000+学员,很多人已获得高薪offer[11] AI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路径 - 课程提供企业内推+直聘权益,简历直达大厂面试官[16] - 学习路径包括大模型原理与核心技术→掌握AI工具→产品开发实操→前沿信息链接→实战演练[13] - 个人开发者可通过课程学习撬动AI原生应用的全栈开发[9] - 课程帮助构建技术壁垒,避开35岁裁员危险期,延长未来20年职业发展[13]
好家伙!GPT-4o 学习“波多野结衣”的次数,比“您好”还多 2.6 倍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0 22:39
大语言模型训练数据污染问题 - 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的中文词汇表被特定词元污染,这些污染中文词元中超过23%属于色情或赌博等灰色内容[8] - 在GPT-4o的训练数据中,与特定日本成人影片女星相关的内容占比可能高达0.5%,该词的出现频率是日常问候语“你好”的2.6倍[9] - 训练数据中的巨大偏差可能导致模型在处理地道、纯净的中文时表现不佳,并容易产生幻觉现象[11][14] 行业影响与潜在风险 - 污染词元像病毒一样寄生在AI词汇库深处,可能成为AI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导致模型胡言乱语、答非所问[9][12] - 此类问题不仅限于单一公司,Meta公司亦曾被控诉使用盗版影片训练AI,面临3.59亿美元索赔[14] - 污染中文词元的广泛存在反映了当前用于大语言模型训练的中文网络语料面临的严峻挑战[14]
知名机器人公司突然解散!已融资数亿元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0 09: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星机器人办公室所在地 一星机器人新办公室地址 李书福之子发起创立 研发阵容豪华 一家明星具身智能创业公司,从高调成立到悄然解散,竟不到半年时间。 10月16日,关于具身智能创业公司苏州一星机器人(OneStar)解散的传闻持续发酵。经 第一财经确认,该公司确实处于解散阶段,并有知情人士透露,"有吉利背景的相关人员已 经基本撤出"。 记者随后查询一星机器人微信公众号,发现其内容已被清空。与此同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TO(首席技术官)丁琰的小红书账号简介显示,其一星机器人的工作经历截至今年10 月。 10月17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一星机器人办公室所在地, 发现其门口叠放着一些大件未拆封 物品,公司的名称及logo(标识)已被拆下 ,仅技术团队部分员工仍然"留守"。随后记者 前往了高德地图显示的公司最新地址, 发现该地址目前处于装修停工状态 。 外界普遍猜测公司走向解散的原因可能包括创始团队内部分歧以及业务方向与吉利旗下千里 科技重叠等。 记者注意到,截至19日凌晨发稿,一星机器人尚未就解散原因作出官方回 应。 创立四个月获得数亿元支持 - EOF - |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