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那些事
搜索文档
知名机器人公司突然解散!已融资数亿元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0 09: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星机器人办公室所在地 一星机器人新办公室地址 李书福之子发起创立 研发阵容豪华 一家明星具身智能创业公司,从高调成立到悄然解散,竟不到半年时间。 10月16日,关于具身智能创业公司苏州一星机器人(OneStar)解散的传闻持续发酵。经 第一财经确认,该公司确实处于解散阶段,并有知情人士透露,"有吉利背景的相关人员已 经基本撤出"。 记者随后查询一星机器人微信公众号,发现其内容已被清空。与此同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TO(首席技术官)丁琰的小红书账号简介显示,其一星机器人的工作经历截至今年10 月。 10月17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一星机器人办公室所在地, 发现其门口叠放着一些大件未拆封 物品,公司的名称及logo(标识)已被拆下 ,仅技术团队部分员工仍然"留守"。随后记者 前往了高德地图显示的公司最新地址, 发现该地址目前处于装修停工状态 。 外界普遍猜测公司走向解散的原因可能包括创始团队内部分歧以及业务方向与吉利旗下千里 科技重叠等。 记者注意到,截至19日凌晨发稿,一星机器人尚未就解散原因作出官方回 应。 创立四个月获得数亿元支持 - EOF - |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 | | - ...
趣图:“我去,你 die 的!还能这样?”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9 17:1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一个指向往期内容的图片链接,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实质性信息、数据或观点 [1] 因此,无法根据任务要求总结出核心观点或按目录进行分类
突发!安世半导体中断中国员工薪资和权限。网友:契约精神?脸都不要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9 10:23
事件概述 - 2025年10月17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员工收到荷兰总部通知,将停止支付劳动报酬并全面中断公司系统权限 [3] - 安世半导体全体中国员工发布致客户通知书,称正遭遇无情且明显违背法律与道德底线的打压,并认为中国市场已被欧洲现任管理层抛弃 [3][6] - 母公司闻泰科技于10月18日上午回应,确认中国团队账号被封,具体原因不明,但已有部分恢复,并表示中国区将采取独立自救行为,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以确保国内客户供应 [3] 事件背景 - 10月1日,荷兰法院在未庭审情况下,突然暂停中国籍CEO张学政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股权托管第三方 [4] - 10月12日,闻泰科技宣布安世半导体因荷兰政府指令,自9月30日起资产、知识产权等调整被冻结,期限为一年 [4] - 10月14日,安世半导体发布公告称,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4] 中国员工应对措施 - 中国员工在客户通知书中表示,已在客户支持下取得重大进展,并开始为客户的紧急需求恢复供应 [6] - 全体员工将主动采取一切渠道与方式保持与客户联系,坚定维护客户权益,保障业务正常运转 [6] - 员工相信在国家和上市公司支持下,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终将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6]
ChatGPT 放开情色内容,网友吵翻了。奥特曼:我们不是“道德警察”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8 19:30
政策调整核心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2月放宽ChatGPT使用限制,为经过验证的成年人提供更多内容,例如情色内容[3] - 此次政策调整旨在为成年用户提供更多使用自由,是公司履行其使命的关键环节[8] - 调整并非无限制开放,公司明确表示无意成为“全球道德警察”,将为AI使用划定类似R级电影的社会规范边界[9] 未成年人保护策略 - 公司在青少年群体相关决策中,安全优先级高于隐私与自由[7] - 平台不会放宽任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因ChatGPT作为新技术的影响力,未成年人需要更充分的保护措施[7] 市场反应与潜在风险 - 政策调整在网上引发热议和争议,超出公司CEO预期[4] - 部分网友质疑政策忽视了安全漏洞,儿童可轻易伪造年龄验证,使“成人自由”政策充满风险[12] - 网友指出,与新增“自由模式”相比,解决用户反复抱怨的问题更为重要,例如内容误标记、回答不准确、隐私问题及心理健康话题处理不当等[12]
杨振宁教授千古!中国 AI 计算机产业因他而不同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8 18:40
文章核心观点 - 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 - 杨振宁是20世纪理论物理学巨擘,其科学贡献与教育实践深刻影响了物理学发展与中国科技人才培养 [2][4][6][7] 学术成就与贡献 -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该理论彻底改变了物理学界对自然界基本对称性的认识,是20世纪物理学重要里程碑 [2] - 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定律的贡献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 - 1954年与学生罗伯特·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理论,该理论对基础物理学和现代微分几何学产生深远影响,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基础 [5] - 相关的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被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列为悬赏百万美元征求解答的著名数学难题 [5] - 1967年发现杨-巴克斯特方程,该方程成为解决许多可积系统的核心工具 [5] 教育贡献与影响 - 自1970年代起多次回国讲学,将国际前沿物理理论如规范场论、统计力学等引入中国 [6] - 197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过程中,建议成立计算机软件专业,为计算机教育在国内的普及奠定开端 [6] - 1997年推动创办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并担任名誉主任,吸引国际一流学者加入 [7] - 2004年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一新生讲授一学期普通物理课 [9] - 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中国学者近百人到美国进修,这些学者成为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11] - 为促进国内科技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教政策制定建言献策 [11] 对后辈学者的影响 -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在其推荐和鼓励下,于2004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回国全职任教于清华大学 [7] - 姚期智受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影响,在11岁时立志学习物理,认为物理学科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科学理念 [14] - 姚期智最终决定回国到清华任教,与杨振宁先生的亲自邀请和会面有直接关系,感觉如沐春风 [15] - 姚期智在清华大学创立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姚班"的星火在各个领域燎原 [7]
微软、AWS 和谷歌加速将生产迁出中国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8 09:13
微软硬件生产迁移计划 - 微软计划最早于2026年将Surface设备生产迁出中国 涉及数据中心服务器 组件生产和设备组装[1] - 迁移范围广泛 涵盖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新产品推出的组件 零部件和产品组装 目标是从2026年开始在中国境外完全制造[3] - 微软已开始将服务器生产迁出中国 要求服务器物料清单中至少80%的材料来自中国境外[3] - 微软正推动增加Xbox游戏机的非中国生产 但尚未要求全部迁出中国[3] 云服务提供商供应链多元化趋势 - AWS采取中国境外生产策略 特别是针对敏感的AI数据中心服务器 评估减少从中国PCB供应商生益电子采购的可行性[3] - 谷歌要求供应商扩大在泰国的服务器生产能力 一家系统组装商帮助其在泰国新建4座设施 使产能翻倍[4] - 谷歌在泰国打造生态系统 供应商可处理从零部件到组装的所有环节 为中国之外提供替代选择[4] - 中国科技企业如胜宏科技在泰国和越南建立大型生产基地 成为英伟达等公司的关键PCB板供应商[3] 供应链调整的挑战 - 云服务提供商要求被动组件制造商提供非中国生产选项 但被动组件价格低廉且种类繁多 难以全部在中国境外采购[4] - AWS评估认为实际操作中很难将中国供应商从供应链中移除 因其是优秀的长期合作伙伴[3]
黄仁勋:英伟达 100% 退出了中国市场,份额暴跌到 0!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7 22:37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 美国两院正推动新立法 要求AMD、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必须优先供应美国本土企业AI芯片产品[1] - 自2022年10月起美国针对高端AI芯片实施对华出口管制 英伟达在中国销售高端AI芯片持续受阻[1] - 2025年4月的新管制措施导致英伟达H20芯片被迫停售 公司承受约45亿美元库存损失及80亿美元潜在收入损失[1] - 2025年8月英伟达虽获得H20对华出口许可 但需向美国政府上缴15%销售额分成 后续因安全审查与反垄断调查 H20在华销售近乎停滞[1] 英伟达中国市场业务现状 - 由于美国出口管制 英伟达100%退出了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1] - 英伟达曾根据美国出口管制规则推出对华特供的合规AI芯片 如A800、H800、H20等[1] - 目前在英伟达所有股东预测中 都假设中国业务为零 公司希望能继续向美国政府解释并提供信息 对政策改变抱有希望[1][2] 行业观点与中国AI实力 - 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也可能伤害美国 甚至更严重[2] - 中国拥有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 有出色的学校 对AI有极大的关注和热情[2]
惊掉下巴!物理博士靠 AI 写代码,一天烧掉公司 60 多万美金。同事:今年白干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7 12:09
核心观点 - AI辅助编程虽降低门槛但非科班出身者缺乏工程素养可能导致重大成本事故 [3][5][11] - 代码事故单日耗费超过60万美元相当于消耗一家初创公司一轮融资额 [5] - 公司处理事故后强调鼓励创新并从失败中学习 [8] 代码事故详情 - 事故由物理博士编写代码触发成本警报单日消耗超60万美元 [5] - 事故原因包括使用团队不熟悉的旧技术栈而非公司统一技术体系 [7] - 代码经过自我检查和他人评审但因评审者不熟悉相关技术未能发现问题 [7] - 公司紧急终止所有队列任务并协商折扣以控制成本 [8] 行业影响与警示 - 非计算机专业零经验转编程存在隐患即便有AI辅助低级错误也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11] - 事故类比为让GPT逐条处理推特过去一年所有推文显示算力消耗巨大 [11] - 事故导致当天下午相关团队经理被解雇但公司称与事故无关 [8]
再见!Win 10 正式“停服”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7 12:09
Windows 11升级策略收紧 - 微软在Windows 11最新预览版中正式移除了安装程序(OOBE)中创建本地账户的已知机制,用户无法再通过输入`oobe\bypassnro`等命令跳过网络激活[1][3] - 新的初始设置流程要求必须联网并登录微软账户才能完成,离线安装加本地账户的组合被判“死刑”[4] - 对于技术用户,仍可通过无人值守部署、自定义镜像或第三方装机工具实现纯本地安装,但对普通用户而言门槛较高[4] Windows 10停服影响 - 微软于10月14日正式关闭Windows 10操作系统安全更新通道,不再提供安全更新或漏洞修复,导致设备被黑客攻击的风险急剧上升[1][5] - 全球仍有约42%的Windows设备在运行Windows 10,其中近43%的设备因硬件要求过高无法升级到Windows 11[5] - 此次停服可能导致多达4亿台电脑成为易受攻击的目标或变为电子垃圾,仅美国就将产生超过1亿磅电子废弃物[5] 用户升级成本与社会影响 - 升级至Windows 11的新设备成本不菲,新款入门级笔记本约300美元起,高性能机型超过3000美元,对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群构成沉重负担[6] - 美国失业率达到近4年新高(4.3%),经济压力放大了设备升级的困难[6] - 有批评指出微软此举是劫持用户设备安全当筹码,并与其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和“零废弃”运营的环保承诺形成明显反差[6]
裁裁裁!亚洲最大 IT 外包公司裁员 19755 人,后面还有“优化”大动作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16 22:39
裁员规模与现状 - 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在三个月内净减少19,755个工作岗位,员工总数从613,069人降至593,314人,这是公司有史以来员工数量降幅最大的一次 [1] - 公司员工规模自2022年以来首次跌破60万人关口 [2] - 此次裁员规模比公司此前预估的12,000人高出66% [4] 裁员性质与战略背景 - 裁员是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约6,000人属于非自愿离职 [3] - 裁员很大一部分针对中层和高层员工,是公司重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企业与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3] - 公司正从传统外包模式向高价值数字服务及人工智能主导的服务转型 [4] - 公司计划到2026年3月削减全球2%的员工,目前该计划已完成一半 [3] 财务影响与成本 - 公司已预留113.5亿卢比,用于支付本季度的裁员补偿金及其他与重组相关的费用 [4] 行业环境与外部压力 - 裁员发生在传统IT服务需求放缓、科技预算收紧、自动化程度提升的全球环境中 [5] - 美国拟议的政策调整,包括将H-1B签证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新关税等,引发了印度IT行业的不安 [5] - 公司对美国客户的高度依赖,使其容易受到政策变动和客户支出模式变化的影响 [5] 争议与指控 - 印度信息技术员工协会指控公司在裁员规模上不够透明,认为有近8,000名员工从名册上消失,超出了公司承认的范围 [6] - 协会指出公司同期营收持续增长,这使得以"业绩问题"为由的裁员理由站不住脚 [6] 人力资源相关数据 - 员工自愿离职率从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13.8%降至第二季度的13.3% [7] - 女性员工占比小幅上升至35.2%,略高于上一季度的35.1% [7] - 公司对本年度的校园招聘计划始终保持缄默,引发行业可能面临更广泛招聘冻结的猜测 [7] 全行业趋势 - 印度IT行业规模达2,800亿美元,一场被称为"隐性裁员"的浪潮正在蔓延,企业通过不续签合同、将员工调离项目团队等方式让员工"主动"离开 [8] - 受影响的不少是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专业人士,行业观察人士估计到2025年底,印度IT行业可能有多达5万名从业者失去工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