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搜索文档
怼天怼地的 Linux 之父,被另一大佬怼了:你就是歌姬吧!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7-09 08:55
Linux内核开发冲突事件 - 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威胁将Bcachefs文件系统从内核移除 因与维护者Kent Overstreet存在开发理念分歧 [1] - 冲突导火索是Kent在6 16-rc3阶段提交了涉及1000+行代码的"journal-rewind"新功能补丁 违反rc阶段只修Bug的规则 [2] - Linus认为该行为破坏开发流程共识 Kent则坚称这是修复数据损坏隐患的必要改动 双方在邮件中激烈争执 [3][4] 技术争议焦点 - Kent开发的"journal-rewind"功能旨在解决Bcachefs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问题 但被Linus认定为违规添加新特性 [2] - Kent强调文件系统缺陷可能导致用户数据永久丢失 与其他可重启恢复的内核模块存在本质区别 [4] - 尽管补丁被暂时合入 Linus明确表示可能在6 17合并窗口期间与Bcachefs分道扬镳 [5] 开发模式冲突 - Kent批评Linus在Pull Request阶段过度干预 希望减少合并时的争议 [4] - Linus认为维护者不应剥夺其对代码的质疑权 最终双方唯一共识是"we're done" [5] - 事件反映出开源社区中技术权威与子系统维护者之间的权限边界争议 [1][5]
2025 年最受欢迎 Linux 发行版本,首选Ubuntu,游戏上 Pop!_OS?
菜鸟教程· 2025-07-07 09:35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由林纳斯·托瓦兹于1991年创立,受Minix和Unix思想启发[1] - 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和重新分发源代码[1] - 大多数用户直接使用Linux发行版而非自行配置组件[2] 主流Linux发行版推荐 Ubuntu - 最受欢迎的发行版之一,以长期支持版本(LTS)、社区生态和兼容性著称[3] - 2025年发布的Ubuntu 24.04 LTS优化了性能和安全性[3] - 适合新手、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支持Snap/Flatpak及主流开发工具(VS Code、Docker等)[3][8] Linux Mint - 基于Ubuntu,以易用性和美观界面吸引用户,尤其适合Windows转Linux新手[6][7] - 特点包括低学习成本、系统资源占用小、默认配置合理[12] Fedora - Red Hat赞助的社区发行版,以快速引入新技术(如Wayland、PipeWire)著称[11] - 适合开发者测试容器化、虚拟化等前沿技术,获Red Hat官方支持[11][13] Debian - 作为Ubuntu等发行版的根基,以稳定性、开源纯净性和广泛硬件支持闻名[15] - 拥有最大开源软件仓库(APT),适合服务器部署和生产环境[15][17] Pop!_OS - System76开发的Ubuntu衍生版,专为NVIDIA显卡和深度学习优化[19] - 出厂支持CUDA和AI工具链,适合图形运算及游戏用户[19] Arch Linux - 极简设计,用户完全控制安装过程,适合高级用户定制开发环境[21] - 滚动更新机制保持最新版本,Arch Wiki文档完备[21] MX Linux - 轻量级发行版,基于Debian,在旧硬件和办公场景表现优异[23][24] - 特点包括低资源消耗、快速响应及预装实用工具[24] openSUSE - 提供稳定版(Leap)和滚动版(Tumbleweed),后者为企业级滚动发行版[26] - 独有的YaST管理工具和Btrfs快照功能受开发者青睐[26][28] Zorin OS - 专为Windows用户设计,提供类似界面布局和开箱即用体验[27][29] - 预装办公/媒体工具,支持Wine运行Windows程序,适合教育/办公场景[29]
“等到Linux 6.17就「分手」,”Linus再被Bcachefs惹怒:公开要求为新特性“开后门”?
36氪· 2025-07-04 18:50
Bcachefs文件系统争议事件 - 下一代文件系统Bcachefs在进入Linux主线一年半后因开发流程问题面临被移除风险[1] - 争议焦点在于维护者Kent Overstreet在Linux 6 16 RC阶段提交包含新功能的补丁,违反内核开发规范[1][3] - 新功能journal_rewind约70行代码,设计用于极端情况下的数据恢复,但尚未完善[4][6] 技术特性与开发背景 - Bcachefs发布于2015年,目标是结合Btrfs灵活性与ext4稳定性,支持COW/快照/压缩/校验等现代功能[3] - 2024年初被纳入Linux 6 7主线内核,此前十年均以外部模块形式存在[3] - 采用单一维护者模式,Kent Overstreet以高强度迭代和快速响应用户反馈著称[3] 开发流程冲突 - Linus Torvalds强烈反对RC阶段提交新功能,强调合并窗口规则不可破坏[5] - ext4维护者Theodore Ts'o指出文件系统模块变更风险极高,必须严守流程[5] - Kent Overstreet主张规则应服务于用户利益,认为3个月等待期可能导致用户数据无法恢复[6] 事件结果与影响 - 争议持续一周后Linus最终合并代码但明确表示可能在6 17版本移除Bcachefs[7][9] - Linus表态显示对维护者失去信任,认为其拒绝接受对bug修复的合理质疑[9] - 社区分裂为支持流程严谨性和支持功能实用性的两大阵营[10][11] 项目现状与未来 - Bcachefs目前仍保持实验性文件系统定位[5] - 项目面临被移出主线的风险,具体取决于6 17合并窗口的处理方式[9] - 事件反映出Linux内核社区对新功能引入流程与稳定性的严格把控[5][11]
放弃Windows、Office,德国一个州官宣:三个月内全面迁移Linux
36氪· 2025-06-17 16:21
微软产品替代趋势 - 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彻底淘汰微软软件,全面迁移至 Linux 与开源工具,影响约三万名政府工作人员 [1] - 丹麦数字化事务部宣布将在今年秋季前放弃微软全家桶,全面部署 LibreOffice 和 Linux [1] - 德国荷尔斯泰因州将分阶段迁移:第一步用 LibreOffice 替代 Word 和 Excel,第二步用 Thunderbird 替代 Exchange 和 Outlook,第三步将 Windows 替换为 Linux [2][3] 迁移原因 - 确保数据本地化,避免敏感信息外泄,后端云服务将从 Microsoft Azure 迁移到欧洲本地托管平台 [2] - 预计节省数千万欧元授权费和升级成本,绕过 Windows 11 升级带来的软硬件投入 [2] - Windows 11 升级门槛高,要求更高硬件规格并强制绑定微软账户,部分功能"默认云端优先" [2] 开源替代方案优势 - Linux 能兼容所有曾运行 Windows 10 的电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 - LibreOffice 以开放标准文档格式为基础,兼容微软专有格式,由全球社区持续维护 [7] - 无需支付许可费、无遥测监控、无供应商锁定,所有工作公开进行 [7] 迁移实施建议 - 个人用户可在电脑第二分区安装 Linux 和 LibreOffice 测试,企业可在非关键部门试点 [8] - 检查当前软件配置兼容性,整理说明文档或组织培训 [8] - 可寻求 Linux 专业协会或 LibreOffice 官方文档基金会认证专业人士协助 [8] 行业反应与争议 - LibreOffice 基金会发文呼吁在 Windows 10 支持终止后考虑 Linux 和 LibreOffice [4][5] - 开源软件是否能全面替代微软产品仍存在分歧,部分用户认为 LibreOffice 完全满足需求,也有用户吐槽其难用 [9] - 慕尼黑曾在 2004 年从 Windows 迁移至 Linux,十年后又回归微软生态 [9]
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呼吁:科技公司使用开源软件帮助创新
新浪科技· 2025-06-10 19:11
开源软件的经济价值与创新推动 - 开源软件的经济价值高达9万亿美元,若需购买所有用于创建技术和产品的开源软件将耗费这一巨大成本 [1] - 科技公司使用开源软件有助于推动创新,长期反对开源的公司可能面临低估值被收购或退出业务领域的风险 [1] 中国在云原生技术领域的贡献 - 中国在云原生技术领域的创新与贡献受到CNCF高度认可,是CNCF最早且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1] - 中国开源贡献位居全球第二,孕育出Volcano、Dragonfly、KubeEdge、OpenYurt等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 [1] - 中国在边缘计算、容器调度、分布式处理等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 [1] 人工智能集群云的发展与技术创新 - 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正朝着大型处理器集群方向发展,需在构建和管理云的方式进行重大变革 [2] - 借助Linux、Volcano和Karmada等项目,可实现向人工智能集群云的演进 [2] - 科大讯飞通过利用Volcano,在大规模模型训练中将GPU利用率提升40%以上,故障恢复时间缩短70% [2]
Win10退役在即,KDE发起激进宣传:怒怼微软“技术勒索”,呼吁用户改用Linux
36氪· 2025-06-06 20:31
微软Windows 10终止支持事件 - 微软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终止对Windows 10的支持,届时系统将不再获得安全更新和软件支持 [1][6] - 微软要求用户购买符合Windows 11要求的新硬件才能升级,否则旧设备将面临安全风险和功能限制 [6][8] - 这一政策被KDE社区称为"技术勒索",认为微软通过系统更新策略强制用户更换硬件 [2][6] Linux社区的应对策略 - KDE发起"End of 10"和"KDE for Windows 10 Exiles"活动,鼓励用户转向Linux系统 [2][4] - Linux社区主张2010年后购买的电脑无需报废,安装Linux系统可延长硬件使用寿命 [4] - 活动提供系统迁移指南,帮助用户从Windows过渡到Linux [4] 操作系统市场竞争格局 - 目前Windows占据桌面操作系统市场70%以上份额,Linux不足4% [11] - Linux生态在应用兼容性和硬件支持方面仍存在挑战,特别是专业软件和游戏领域 [9][10] - 普通用户从Windows切换到Linux面临技术门槛和用户体验差异 [7][10] 行业影响与争议 - Windows 11的硬件要求导致大量性能尚可的设备被迫淘汰,引发资源浪费争议 [12] - 微软称硬件限制出于安全考虑,但受到多个组织批评 [12] - Linux社区借机扩大影响力,但激进宣传策略可能适得其反 [11] 用户选择与市场反应 - 用户面临两个选择:购买新硬件升级Windows 11或转向Linux系统 [8] - 社交媒体对微软政策和Linux推广存在分歧意见 [9][11] - 操作系统生态格局可能因这一事件发生变化 [12]
抛下历史包袱后,国产系统可以有多强?
虎嗅APP· 2025-05-13 18:05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曾被用于描述节俭生活的俗语,恰如Windows近些年在版本升级 换代上的真实写照。 如果把时间倒退十年,这种模式无可厚非,因为它能让开发者仅对原有代码做出局部修改与功能添加,即 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但在生成式AI应用井喷的当下,Windows系统已经开始表现得力不从心。 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在层层"补丁式代码"叠加下,Windows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愈发错综复杂,部分 代码逻辑存在冗余及不合理的跳转。 对于开发者来说,当下想在Windows上移植一款AI应用,可能更多的时间被浪费在解耦合,甚至是测试兼容 性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PC操作系统必须做出些底层的改变。 操作系统,需要"大破大立" 沉重的"历史包袱"并不是Windows独有的。 比如拥有活跃开源社区的Linux,可以看到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Kersa等都对Linux 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不过,Linux这个完全开源的特性也让起各发行版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像常见的Ubuntu、CentOS之间的软 件包管理和默认配置均有不同,导致AI应用的开发者很难将应用在不同的发 ...
独家对话|李治军: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的双向奔赴
观察者网· 2025-05-13 12:40
在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的浪潮下,国产操作系统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构建自主生态?具身智能 (Embodied AI)作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又将如何重塑人机交互与产业形态? 观察者网"年度科创人物·年度求索者"获奖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治军教授近日 做客心智观察所,从技术演进、生态痛点、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剖析国产操作系统的突围路径,探讨具身 智能在工业、服务等场景的落地机遇,同时揭示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深度联动的挑战与可能性。 心智观察所:李教授您好。您现在在哈工大当老师,之前读书时也在哈工大,这些年来您一直在关注的 领域是什么?您目前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李治军:我从本科阶段就对操作系统特别感兴趣,当时觉得操作系统是软件领域的复杂系统,从研究生 到博士到后来我工作科研也一直围绕操作系统。从 Windows 95诞生的1995 年开始,我见证了Windows 系统的发展、Linux的兴起,以及中国鸿蒙系统的诞生。 如今,机器人作为未来的重要端设备,也需要操作系统作为支撑。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中国长期面临 "缺芯少魂" 的困境,其中"芯"指芯片,"魂"指操作系统。近年来,国家、政府、行业和 ...
华为鸿蒙“全家桶”迎新!全球PC操作系统市场要变天?
格隆汇APP· 2025-05-08 19:15
鸿蒙电脑发布 - 华为正式推出搭载HarmonyOS 5的鸿蒙电脑,实现国产PC操作系统历史性突破 [2] - 鸿蒙OS已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手表、座舱等全场景终端设备,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 [2][3] - 鸿蒙电脑历时5年研发,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集结10000多名工程师,联合全球20多家华为研究所 [7] 市场反应 - 鸿蒙概念股集体活跃,东方中科、盛通股份、麒盛科技、东华软件等多股涨停 [3] - 部分概念股涨幅超20%,如金龙机电(+20.08%)、*ST东调(+20.00%) [4] 产品技术特性 - 采用鸿蒙内核与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支持跨设备无缝互联及手机、电脑、平板三设备键鼠共享 [5] - 头部150个应用已启动开发,预计年底支持超2000个应用 [7] - 华为智慧办公升级为鸿蒙办公,完成"1+8+N"全场景生态闭环 [7] 行业格局影响 - 全球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占71.06%,OS X/macOS占15.64%,Linux占4.27% [8] - 鸿蒙PC落地将打破Windows在国内的垄断局面 [9] - 2025Q1中国商用PC市场华为份额从3%跃升至9%,行业预测全年需求1500万台,鸿蒙PC或占20%份额(300万台) [10] 战略意义 - 鸿蒙PC是构建全场景互联生态的关键拼图,可能重塑全球操作系统市场格局 [10] - 华为计划携手生态伙伴和开发者共创电脑行业新机遇 [10]
趣图:我因为 Linux 失去了妻子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4-29 18:14
我因为 Linux 失去了妻子 ↓↓↓ 往期趣图 (点击下方图片可跳转阅读) 趣图 :" 说走咱就走 , 关闭页面用......" 趣图: 自动驾驶的困境 趣图: git merge new_bran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