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证券

搜索文档
三一国际:23年业绩创新高,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主营业务持续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12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8.1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业绩创新高,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1] - 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矿山装备板块和物流装备板块收入大幅增长[1] -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和油气业务发展潜力大,在手订单充足,智能化、国际化、电动化战略推进顺利[2] 公司投资亮点 矿山装备板块 - 2023年矿山装备板块实现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9%[1] - 矿车销售实现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提升38%[1] - 海外矿车销售实现6.5亿元收入,同比提升311%,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矿车供应商[1] - 后市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销售额15.8亿元,同比提升40%,毛利率3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1] 物流装备板块 - 2023年物流装备板块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6%[1] - 正面吊/堆高机保持第一品牌,正面吊毛利率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到39%,堆高机毛利率为32%,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1] - 物流装备板块海外销售实现35.5亿元,同比增长69%,小港机、大港机、伸缩臂销售大幅增长[1] - 2023年大港机订单实现26.4亿元,创历史新高,成功中标PSA、HPH、APMT共计7亿元大港机订单[1]
伊利股份:液奶短期调整待改善,红利加回购政策提振信心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12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目标价31.91元,相当于2024年盈利预测15倍PE,距离当前有17.9%预期涨幅,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24.6/59.5亿元,同比-2.6%/+64.7%,扣非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7.97% [1] - 期内公司毛利率35.8%,同比+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4/+0.3/0/-0.6pct,归母净利润率18.2%,同比+7.4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11.5%,同比+1.5pct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液体乳业务自2024年以来面临波动:春节期间销售表现良好,但节后社会消费信心迅速下降,加之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明显减缓 [1] - 奶粉业务方面,婴配粉在24年第一季度因高基数预计略有下滑,但终端动销表现优于报表端;成人粉业务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1] - 奶酪业务短期内面临行业下行压力,冷饮业务在24年第一季度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1] 股东回报政策 - 公司成功派发2023财年现金分红共计76.4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比率为73.3%,同比+2.9pct,至今公司已连续5年分红比率维持超70%水平 [2] - 公司宣告将以10-20亿元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并注销公司股份,以此提升股东回报 [2] 风险提示 - 1) 食品安全;2) 行业竞争加剧;3) 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3]
赛富时:盈利稳健增长,但营收增长指引乏力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11 0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Salesforce维持买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alesforce一季度收入增长11%至91.3亿美元,但下调了收入和利润率指引,反映了客户支出缩减、交易周期延长等因素,显示软件行业当前面临困境 [11] - 尽管现金流强劲(一季度62.5亿美元),并通过派息和回购股票提高了股东回报,但Salesforce已进入成熟稳态,收入增速从过去20%下降至现在10%左右的低双位数增长,未来需要继续削减运营费用,释放利润提升空间 [12][13] 按目录分类总结 财务数据 - FY2025Q1公司实现收入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4] - 公司下调FY25财年全年收入指引为377-380亿美元(同比增长8-9%),低于市场预期 [5] - 公司下调FY25财年GAAP营业利润率至19.9%,维持Non-GAAP营业利润率为32.5% [6] - 公司一季度经营现金流6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 [4] 业务表现 - 订阅和支持收入为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专业服务和其他收入为5.5亿美元,同比下降9.4% [7] - 按产品划分,销售云、服务云、平台及其他、市场营销和商业云、数据云分别实现收入20.0、21.8、17.2、12.8、14.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11%、10%、10%、25% [7] - 分区域看,美洲区、欧洲区及亚太地区分别实现收入60.6、2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21% [7] - RPO达539亿(同比增长15%),cRPO 264亿(同比增长10%),主要受缓慢的需求环境和销售延长的影响 [8] - 数据云业务持续推动业绩增长,本季度25%的100万美元以上交易涉及数据云,连续第二个季度增加了1000多个客户 [8][9] - Einstein AI在所有云平台上提供预测性AI,每天生成数千亿次预测,并推出了Einstein Copilot、Prompt Builder和Einstein Studio,为公司的产品组合提供全新力量 [10]
兖矿能源:公司完成2.85亿股配售,为业务发展储备资金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07 17: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3.4港元,较目前股价有33.4%的上涨空间[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4年整体煤炭市场供需关系保持稳定略有宽松,较2023年煤价中枢略有下降[2] - 得益于公司复兴项目的全年贡献以及澳洲、内蒙古基地的产量恢复,未来三年新疆五彩湾煤矿将逐年释放产能,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2] - 调整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1/209.6/228.6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38/2.71/2.96元[2][3] - 对应公司2025年净利润参考行业平均8倍PE,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3.4港元[2] 公司投资亮点 - 公司完成2.85亿股配售,募集49.29亿港元,将用于改善资本结构,落实战略储备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1] - 配售完成后,公司负债比例已经下降至65%,为后续的债权融资留足空间[1] - 公司2023年末现金余额353.8亿元,加上配股募集的49.29亿港元,现金储备充足,将有效保证公司达成发展战略目标[1] - 公司未来将通过自建及外延并购的方式继续扩大产能,预计2025年新疆能化五彩湾矿将达产1000万吨/年,2026年将扩大到2000万吨/年[1]
TCL电子:中高端突破与多业务协同驱动盈利提升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07 17: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TCL电子(1070)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电视主业逆势增长 - 2023年公司全球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6.2%至2526万台 [1] - 65寸及以上产品出货同比增长35.3%至621万台,占比提升至24.6% [1] - 国内电视市场整体疲软,但公司出货量同比下降4.3%,仍跑赢行业,下半年出货量环比增长24.8% [1] - 高端化产品比例持续提升,65/75寸及以上出货占比分别提升10.3及11.2ppts [1] - 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4%至160亿港元,市占率提升至18.1%,稳居份额前二 [1] - 2024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出货增速保持强劲,同比增长24% [1] - 海外市场出货量同比上升10%,65寸及以上产品出货量同比提升60.3%,带动海外电视收入同比增长8.7%至326.2亿港元 [1]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全球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5.3%至584万台,65寸及以上产品出货同比增长23.1% [1] 创新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互联网业务收入27.6亿港元,同比提升20.2%,毛利率同比提升4.6ppts至55.1% [1] - 海外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0%至7亿港元 [1] - 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8.5%至186.4亿港元,其中光伏业务放量倍增,收入达到63亿港元,实现盈利 [1] - 全品类营销(白电)收入同比增长26.3%至104亿港元,收入和盈利稳健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明显改善 - 2023年整体收入789.9亿港元,同比增长10.7% [1] - 毛利同比提升12.5%至147.6亿港元 [1] - 运营效率提升,整体费用率下降1.5ppts至15.1% [1] - 股东净利润/经调整股东净利润为7.4亿/8.0亿港元,同比增长66.4%/14% [1] - 全年股息每股16港仙,保持50%派息比率 [1]
宏观经济评论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06 15: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一季度GDP增速大幅下滑,5月芝加哥PMI意外下降 [1] - 通胀方面,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为2.8%,环比增速略低于预期 [2] - 市场预期价值股可能开始跑赢科技股,建议投资者适当从科技股轮动至其他板块 [5] - 看好公用事业板块,认为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未来几年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6][7] - 关注能源板块中的铀矿相关ETF,今年涨势不错,仍有吸引力 [8] 行业和公司总结 SASS行业 - 一些软件公司如Salesforce、Workday最近业绩不佳,主要受到经济放缓、IT预算转向硬件投资等因素影响 [10][11][12] - 但从长期来看,这些SASS公司仍具有一定投资价值,在细分赛道有垄断地位 [13] 戴尔 - 戴尔作为服务器市场的寡头之一,在AI赛道上表现平均,但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14][15] 特斯拉 - 特斯拉国内Model 3近期周销量创新高,产品竞争力长期向好 [16] - 但马斯克涉嫌不当交易公司股票的诉讼或影响股价 [17] 苹果 - 苹果在中国iPhone销量同比大增52%,得益于今年大幅降价 [18][19] - 苹果未来发展计划有望在6月开发者大会上公布,消除市场不确定性 [19] 谷歌 - 谷歌云计算业务面临裁员传闻,整体对公司不太看好 [20] 波音 - 波音开始恢复在中国的飞机交付,是一个好的发展势头 [21]
高途:营收利润超公司指引,长期增长动力强劲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04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9.5美元,较当前股价有67%的上升空间[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在线教培龙头,双减后已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保留原有传统线上业务的同时,积极扩展线下教学网点,但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预计今年将不会对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有太大助益[3] - 在目前政策环境平稳的大背景下,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前景,以10%的折现率和3%的永续增长率为公司估值,得出目标价9.5美元[3] 公司业绩表现 - FY24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3.9%至9.47亿元,高于此前公司业绩指引[1] - Non-GAAP经营利润为-0.62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0.03亿元[1] - 截至FY2024Q1,公司现金储备为38亿元,无有息负债[1] K12业务表现 - K12业务实现高增长,现金收入增速超70%,其中非学科培训业务现金收入同比超过100%,传统业务维持高两位数增长[2] - 成人及大学生业务收入占比接近20%,现金收入增速恢复至同比+30%[2] 业绩展望 - 公司指引FY24Q2收入增速为29%-32%,约9.08-9.28亿元,Q2收入指引增速略低于Q1,主要由于考研/出国留学课程的季节性影响[2] - Q1现金收入保持超70%增长,显著高于收入增速,预期Q2的现金收入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在去年Q3业绩低基数的前提下,现金收入高增长将带动Q3暑假旺季的收入增速将更为亮眼,为下半年乃至全年业绩表现奠定基础[2] 短期挑战 - 快速扩张致短期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上升,FY23Q4公司毛利率为71.3%,同比-6.1pct,销售费用率53.5%,同比+14.3pct[2] - 公司正处于高速扩张前期,预计销售费用率或有进一步提升[2]
特斯拉:公司评论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04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特斯拉(TSLA)的研究报告未提供具体的投资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特斯拉准备在中国注册其FSD(全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推出该技术。一旦成功注册,特斯拉将能够在中国的公共道路上开始内部测试,并向中国客户提供FSD功能。客户可以选择购买FSD套件或按月订阅,每月约98美元。[1] 2) 特斯拉在X平台上分享了多段FSD视频,展示了车辆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如在施工区域导航并识别工人举的标识、大量行人过马路场景中转弯、根据实际情况决策不盲从交规等。[2] 3) 特斯拉已经发出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邀请,将于2024年6月13日在德州奥斯汀举行。会议涉及特斯拉从特拉华州重新注册到德克萨斯州,以及批准埃隆马斯克2018年首席执行官绩效奖。[3] 4) 德国能源巨头RWE正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启动一个电池项目,使用特斯拉Megapack电池。该项目将与RWE现有的249MW Lemondale太阳能发电场一起建设,并将成为澳大利亚首个八小时电池储能系统。[4] 5) 特斯拉可能将为Model 3和Model Y推出性能升级服务,提供额外的电池续航里程。此外,软件更新2024.14.3的代码中似乎有一个特斯拉免提语音助手。[5] 6) 2024年5月20日至5月26日,特斯拉国内上险量约13,100辆,其中Model Y约7,695辆,Model 3约5,391辆。[7]
拼多多:国内业务保持正循环,海外业务持续“破风”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5-31 14: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拼多多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国内业务保持正循环,线上实物零售及其他电商销售额均取得不错的增速,得益于低价心智和高效运营[1] 2) 海外业务Temu全球销售额环比继续增长,全托管业务的减亏成果显著,半托管业务于3月中上线[1] 3) 2023年Q1收入和利润双超预期,收入868.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运营利润259.75亿元同比增长275%[1][2] 分组1 - 国内业务保持正循环,主站保持行业领先水平[1] - 海外业务Temu持续"破风",全托管业务减亏,半托管业务上线[1] - 2023年Q1财报超预期,收入868.12亿元同比增131%,运营利润259.75亿元同比增275%[1][2] 分组2 - 上调2024-2026年收入和利润预测,目标价上调至211.8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2] - 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国内电商同质化竞争、海外消费疲软、地方保护主义等[3] - 财务数据包括收入、利润、毛利率、费用率等的历史和预测[4][5][6][7]
英伟达:未来GPU需求持续上升,Blackwell芯片出货超预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5-31 14: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 1350 美元,买入评级 [23][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摘要 - 2025财年Q1公司收入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远高于公司指引与彭博一致预期 [3] - 毛利率为78.4%,环比提升2.4pts,超过公司指引中值与一致预期 [3] - GAAP净利润149亿美元,同比上升628%,净利润率为57.1% [5] - 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5.98美元,高于彭博一致预期 [5] - Non-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6.12美元,高于彭博一致预期 [5]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11] - GPU收入194亿美元,环比增长29% [11] - 大型CSP需求占比从50%以上下降至40%,推理需求占40% [11] - 与100多家客户合作建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11] - Blackwell芯片Q2开始出货,Q3逐步上量,将带来大量收入 [9] 游戏业务 - 游戏业务收入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 [18] - GeForce RTX GPU装机量超过1亿,可部署生成式AI推理 [16][17] - 英伟达和微软宣布对Windows进行AI性能优化,提高LLM运行速度3倍 [17] 其他业务 - 专业可视化业务收入4.3亿美元,同比增长45% [19] - 汽车业务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20] - 与多家车企合作,汽车芯片订单从110亿美元上升至140亿美元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摘要 - 2025财年Q1公司收入、毛利率、净利润、每股收益均大幅超预期 [3][5]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大幅增长,GPU收入增速强劲,与多家客户合作建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11] - Blackwell芯片将在今年带来大量收入 [9] 游戏业务 - 游戏业务收入稳定增长,GeForce RTX GPU装机量超1亿,可部署生成式AI推理 [18][16][17] - 英伟达和微软合作优化Windows的AI性能 [17] 其他业务 - 专业可视化和汽车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与多家车企合作,汽车芯片订单大幅增加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