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证券

搜索文档
腾讯控股:周报-20250218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8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腾讯控股在AI、办公、游戏领域的近期进展展开,体现其在各领域的创新与竞争力,如AI接入新模型推动生态重构,办公软件升级提升效率,游戏重登收入榜首展现长青实力[3][5][6] 各目录总结 AI方面 - 2025年2月16日微信搜一搜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 R1模型,部分用户可通过“AI搜索”入口使用功能,未获资格用户可下载腾讯元宝APP体验,此次合作推动行业生态重构,是腾讯成为AI超级应用的重要里程碑[3] - 2月13日腾讯AI助手“腾讯元宝”升级,支持混元与DeepSeek - R1双模型,整合8000万+腾讯独家内容源,响应速度提升40%,从TEG调整至CSIG事业群,加速商业化进程,与其他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4] 办公方面 - 2月17日腾讯文档AI助手接入DeepSeek - R1满血版模型,整合8000万+权威信息源,提供双模型协同,复杂文档处理效率提升60%,推动企业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长35%,加速行业转型[5] 游戏方面 - 2月17日报告显示2025年1月《王者荣耀》重登全球手游收入榜首,单月收入近乎翻倍,得益于高人气皮肤、IP联动及春节活动,证明腾讯游戏的长青策略使其断层领先,为全球手游行业树立新标杆[6]
特斯拉:周报-20250213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3 14: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介绍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机器人、电动车、储能等业务的进展及销售数据 [3][4][5] 各业务情况总结 FSD(自动驾驶) - 适用于硬件 3.0 车辆的 FSD v12.6.3 受驾驶员好评,CFO 强调不放弃硬件 3.0 车辆,该版本类似婴儿版 FSD v13,比旧版本显著改进,车主分享使用体验,认为与 FSD v13 除倒车和驻车启动功能外性能表现相似,还有车主分享高峰时段零接管驾驶体验 [3] 机器人 - 特斯拉推动 Optimus 发布,在美国多地发布 68 个相关招聘信息,岗位分布在犹他州、加州、内华达州和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包括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工程师等,至少有三个 2025 年夏季实习岗位 [4] 电动车 - 2 月 3 日在加拿大开放非基础系列 Cybertruck 订购,全驱版售价 114,990 加元,续航 523 公里,百公里加速 4.3 秒;Cyberbeast 售价 142,990 加元,续航 484 公里,百公里加速 2.7 秒 [5] - 特斯拉在加拿大和美国上调 Model X 价格,美国全驱版和 Plaid 版上调 5,000 美元,加拿大全驱版和 Plaid 版均上涨 7,000 加元,这是加拿大不到一周内第二次涨价 [5] - 特斯拉分享 Model Y Juniper 新改进,包括优化制动卡钳提升续航、改进车门内饰降低噪音和提高隔热能力、重新添加转向信号杆贴合驾驶习惯 [7] - 2025 年 1 月 20 日至 2 月 2 日,特斯拉国内上险量约 13,400 辆,QoQ 上升约 28%,YoY 上升约 5%,其中 Model 3 约 3,400 辆,Model Y 约 10,000 辆,本季度累计上险量 36,661 辆 [12] 储能 -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 2 月 11 日开始生产,2024 年 5 月开工建设,7 个月建设完毕,1 月试生产,占地约 210 万平方英尺,年产量目标 10,000 个 Megapack,相当于近 40GWh 储能 [6] - 特斯拉与欧力士达成协议,在日本滋贺县米原市建造 548MWh 大型储能项目,预计最早 2027 年运营,旨在提高电网稳定性并支持日本向可持续能源转型 [11]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汽车,股价 361.62 美元,市值 1.16 万亿美元,总股本 32.17 亿股,52 周高/低为 488.54 美元/138.80 美元,每股账面值 22.66 美元 [4][8]
腾讯控股:周报-20250213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3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腾讯控股在云计算、电商、支付、AI等领域的近期动态展开分析,展现其在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与竞争力,同时指出微信跨境支付与支付宝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增长空间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TMT,股价428港元,市值4.009万亿港元,总股本91.79亿,52周高/低为482.4港元/260.2港元,每股净资产107.99港元 [2] 云计算 - 2月8日腾讯云宣布上线DeepSeek - R1及V3原版模型API接口,旗下知识引擎接入且率先支持联网搜索,成为国内率先支持DeepSeek API +联网搜索的云厂商 [2] - 腾讯云优化相关API性能,服务稳定安全,降低技术门槛、简化开发流程,适用于多种场景,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和低代码开发模式,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增强了在AI和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力 [2] 电商 - 2月5日微信团队春节数据报告显示微信送礼蓝包需求旺盛,广东、山东、浙江收到蓝包礼物数目最多,与收发红包前三省份有差异,可能源于地域文化和人群画像差异 [3] - 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也有人收到蓝包祝福,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毛绒/布艺订单量多,书籍送礼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00% [3] - 微信电商已渗透至电商普及率较低的城市和人群,有独特竞争优势和相对未饱和市场 [3] 支付 - 春节期间微信支付表现强劲,用户自创红包封面超1亿款,约3.9亿人收到含自制封面红包 [4] - 春节期间入境游客使用微信支付外卡服务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34%,卢森堡是线下交易笔数增速第一目的地 [4] - 微信跨境支付覆盖7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在跨境游线下交易表现突出,但和支付宝相比,整体消费金额和商家覆盖面上有差距和增长空间 [4] AI - 2月7日腾讯公布“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新专利 [5] - 该专利引入多重摘要文本对比学习机制,提升大语言模型泛化能力和生成准确性,减少过拟合问题,优化生成结果可靠性,对智能客服、内容生成等领域有重要意义 [5]
好未来:业绩表现超预期,智能学习机业务快速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3 12: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17.50美元,较当前价格有24.80%的增长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好未来业绩表现超预期,智能学习机业务快速增长,在当前政策与监管环境逐步稳定的背景下,公司妥善运用自身强大的教学资源与管理能力,着重发力素养业务及智能学习机业务,新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教育,股票代码TAL,已发行股本6.05亿ADS,市值79.6亿美元,52周高/低为15.52/7.35美元,每股净现值6.24美元/ADS,主要股东张邦鑫持股27.5% [2] 盈利摘要 |财政年度|总营业收入(美元千元)|变动|净利润|Non - GAAP净利润|GAAP净利润每ADS盈利|变动|基于14美元的市盈率(估)|每ADS派息(美元)|股息现价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23财年实际|1,019,772|-76.78%|-135,612|-27,041|-0.64|N/A|N/A|0.0|0.00%| |24财年预测|1,490,440|46.15%|-3,573|85,325|-0.02|N/A|N/A|0.0|0.00%| |25财年预测|2,186,850|46.73%|128,711|188,328|0.64|N/A|21.9|0.0|0.00%| |26财年预测|3,010,041|37.64%|250,526|310,144|1.26|96.6%|11.1|0.0|0.00%| |27财年预测|3,794,858|26.07%|350,614|410,231|1.78|41.4%|7.9|0.0|0.00%| [3] 业绩概览 - 25财年3季度(24年8月 - 24年11月)收入为6.06亿美元,同比增长62.4%(预期同比 + 39%),Non - GAAP经营利润为 - 192万美元,亏损大幅度收窄,此前市场预期为 - 0.95亿元;Non - GAAP经营利润率 - 0.32%,同比 + 2.41pct,此前市场预期为 - 1.8%;Non - GAAP归母净利润0.39亿美元,同比扭亏,去年同期为 - 195万美元,此前市场预期为0.2亿美元;Non - GAAP净利润率6.36%,同比 + 6.88pct,此前市场预期为3.7% [5] - 季度末公司现金 + 短期投资为38.0亿美元,无银行负债,递延收入(流动负债)为7.8亿,同比 + 62% [5] 业务发展 - 教育培训业务:培优线下素养业务维持高双位数同比增长,线下教学点数量约为430 - 450个,能保持较好的留存率和利用率,师资与管理团队可满足继续扩张;高中教培业务实现稳定的双位数同比增长 [5] - 内容解决方案:2024年8月推出学练机Xbook,售价不到4000元,与之前产品覆盖4000 - 8000元价格段,具有学习、练习和阅读三种模式,获家长好评;FY25Q3学而思品牌智能学习机销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88%,销量35.6万台,同比增长65%,线上销售额排名稳居第一,按销售额计算市占率达28%;25年1月,学而思学习机参加全球CES展,获"TWICE Picks"奖 [5]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FY25/FY26/FY27利润分别为1.28亿/2.37亿/3.16亿美元 [5] 附录:主要财务报表 - 盈利能力:毛利率在2023 - 2027财年分别为57.2%、54.1%、55.0%、55.5%、56.0%;经营利润率分别为 - 8.9%、 - 4.6%、2.8%、6.0%、7.4%;净利率分别为 - 12.9%、 - 0.3%、5.9%、8.3%、9.2% [6] - 营运表现:行政管理费用/收入在2023 - 2027财年分别为40.6%、28.8%、22.0%、22.0%、22.0%;市场营销费用/收入分别为27.8%、31.0%、31.0%、28.0%、27.0% [6] - 财务状况:总负债/总资产在2023 - 2027财年分别为19.9%、19.1%、26.2%、28.4%、29.6%;收入/净资产分别为26.3%、39.0%、60.1%、78.7%、91.7% [6] - 主营业务增长:2023 - 2027财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分别为 - 77%、46%、47%、38%、26%;净利润增长分别为 - 97%、 - 416%、121%、65%、32% [6]
寒武纪:技术立足,算力中军,充分受益AI浪潮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0 21: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寒武纪作为国内智算芯片领域龙头企业,技术实力强且产品布局完善,受益于AI浪潮下算力芯片需求井喷、思元590测试性能优秀、互联网大厂出货加速及美国限制带来的供给缺口等因素,未来业绩有望显著增长 [10][1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寒武纪是国内智算芯片龙头,提供云边端系列化智能芯片和基础开发软件套件,与多方合作服务多领域复杂AI场景,产品涵盖云端、边缘、终端等类型 [3] - 董事长陈天石专注芯片研发,公司深耕专用AI芯片领域,创新指令集与微架构,迭代开发者套件和生态,成为国产智算芯片核心供应商 [4] 股价表现 - 2014 - 2024年公司发展历程丰富,从提出专用芯片架构AI到思元590正式出货,逐步完善产品布局并提升技术实力 [5] 核心团队 - 公司创始团队来自中科院计算所,核心研发人员多来自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董事长陈天石学术成果突出,其他核心人员专业知识扎实、产业经验丰富 [6] 股权结构 - 董事长陈天石直接及间接持股35.97%为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中科算源提供背景和产业资源,前十股东多有产业投资背景 [7] 主要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云端、边缘、终端相关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等,云端智能训练整机和集群是主要收入来源 [10] - 云端最新产品思元590单卡算力超英伟达A100,集群算力接近,在售还有思元370系列产品 [10] 技术研发 - 公司背靠中科院计算所,核心团队研发人员背景优质,2021 - 2023年研发开支处于A股芯片上市公司前列,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 [11] 行业需求 - 2022年底ChatGPT出现后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全球对算力芯片需求井喷,北美和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且多用于AI算力投资 [12] - 龙头公司向AGI迈进及降本大模型推动应用落地,使推理需求提升带动算力需求进一步增长 [13] 产品性能 - 2024年思元590在互联网大厂测试成绩不俗,单卡性能超英伟达A100,互联集群性能达其80%,某些场景超A100,下一代产品性能预计翻倍以上提升 [14] 市场空间 - 自思元370发布后公司高算力产品受互联网大厂广泛测试和采用,思元590有望2025年加速出货,短中期市场空间可达千亿元 [15] 外部环境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层层限制,2025年初进一步收紧高端芯片出口,寒武纪芯片领先可受益供给缺口,稳固核心供应商地位并争取有利代工产能 [16] 财务及估值 |截止12月31日|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营业额(百万人民币)|729|709|1,431|3,250|4,915| |变动(%)|1.1|(2.7)|101.7|127.1|51.2|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256)|(848)|(456)|87|613| |每股盈余(人民币)|(3.0)|(2.0)|(1.1)|0.2|1.5| |变动(%)|(1,176.7)|(32.5)|(46.2)|(119.1)|604.6| |市盈率(倍)|NA|NA|NA|2,870.5|407.4| |市销率(倍)|342.6|352.0|174.5|76.8|50.8|[17]
瑞芯微:DeepSeek点燃端侧应用,AIoT晶片龙头公司显著受益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0 15: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瑞芯微作为国内领先的终端SoC晶片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竞争力强且积极创新求变,受益于DeepSeek打开端侧应用市场,新旗艦晶片也将在2025年发布,财务表现有望持续改善 [3][6][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瑞芯微是国内领先的终端SoC晶片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2018年推出首款搭載AI處理單元的SoC晶片,形成雁型产品阵列,在新兴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4] 股價表現 - 2001年公司创立,以收音機音訊晶片切入市场,此后在不同阶段切入多个市场并取得成绩,2021年发布旗艦晶片RK3588 [5] 积极创新求变,产品竞争力强 - 公司紧抓消费电子创新趋势,2014年确立单晶片多平臺应用解决方案战略,2018年产品全面AI化,最新旗艦产品RK3588性能优异 [6] 股权结构 - 董事长勵民合计控制公司44.46%股份,董事黃旭直接持有公司14.92%股份,国家大基金持有公司3.48%股份 [8] 主要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ARM内核的各类SoC晶片,形成了以RK3588为旗艦产品的雁型产品阵列,应用于多个领域 [10] DeepSeek打開端側應用市場 - 2025年DeepSeek发布R1推理模型,吸引上亿使用者,端侧AI即将爆发,公司主力产品实现AI化,可提供算力并支持多种功能 [12][13] AI创新持续推进,新旗艦晶片25年发布 - 公司新旗艦产品RK3688预计2025年发布,算力将提升,AI辅助处理器晶片正在研发中 [14] 财务及估值摘要 |截止12月31日|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营业额(百万人民币)|2,030|2,135|3,119|4,117|5,174| |变动(%)|(25.3)|5.2|46.1|32.0|25.7|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297|135|535|762|1,014| |每股盈余(人民币)|0.7|0.3|1.3|1.8|2.4| |变动(%)|(50.7)|(54.6)|296.6|42.4|33.1| |市盈率(倍)|263.5|580.0|146.3|102.7|77.2| |市销率(倍)|38.5|36.6|25.1|19.0|15.1| [15]
超威半导体:2024年加速卡收入50亿美元,Ryzen处理器需求强劲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0 1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4公司营收76.6亿美元同比增加24.2% 25Q1收入指引中值71亿美元同比增加29.1% 2024年AI GPU销售额50亿美元今年有望达75亿美元 客户端业务受益AI功能更新2025年营收有望同比+22% 2025年游戏业务降幅减缓嵌入式业务温和增长 目标价调整至140.00美元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半导体 股价110.16美元 目标价140.00美元 较当前股价有27.09%上升空间 股票代码AMD(US) 总股数16.20亿ADS 市值1785.12亿美元 52周高/低为227.30美元/106.50美元 每ADS账面值35.54美元 主要股东为Vanguard Group INC.(9.17%)、BlackRock(7.98%)、State Street Crop(4.32%) [2] 盈利摘要与股价表现 - 2023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226.80亿、257.85亿、317.73亿、373.00亿、421.31亿美元 变动分别为-3.9%、13.7%、23.2%、17.4%、13.0% Non - GAAP净利润分别为43.02亿、54.42亿、74.58亿、101.13亿、126.72亿美元 Non - GAAP每股盈利分别为2.7、3.3、4.6、6.3、7.9美元 变动分别为-23.3%、23.6%、39.5%、35.6%、25.2% 基于110.16美元的市盈率分别为41.0、33.1、23.8、17.5、14.0 每股派息均为0.0美元 股息现价比均为0.0% [3] AI算力芯片销售情况预测 - 假设2025 - 2027年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年产能分别为90/132/156万片 公司订单占比分别为6%/5%/5%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GPU贡献收入分别为75/104/137亿美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338.4% [5] 主要财务报表 - 损益表方面 2023 - 2027年营业开支分别为100.59亿、108.25亿、119.47亿、130.55亿、143.24亿美元 销售总务及管理开支分别为41.87亿、43.69亿、47.02亿、49.24亿、52.66亿美元 净利润分别为8.54亿、16.41亿、40.03亿、63.68亿、83.80亿美元等 资产负债表方面 2023 - 2027年总资产分别为678.85亿、692.26亿、746.83亿、833.82亿、931.32亿美元 总负债分别为119.93亿、116.58亿、116.82亿、123.34亿、118.09亿美元等 现金流量表方面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别为16.67亿、30.41亿、79.55亿、69.89亿、111.77亿美元 投资活动现金分别为-14.23亿、-11.01亿、-7.94亿、-9.33亿、-10.53亿美元等 [8][9] - 盈利能力方面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6.1%、49.4%、52.7%、54.5%、56.2% EBITDA利润率分别为24.2%、26.5%、16.8%、21.2%、24.0% 净利润率分别为3.8%、6.4%、12.6%、17.1%、19.9%等 营运表现方面 2023 - 2027年销售及管理费用/收入分别为10.4%、10.8%、10.0%、9.0%、8.0% 研发费用/收入分别为25.9%、25.0%、22.8%、21.8%、21.5%等 财务状况方面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7%、16.8%、15.6%、14.8%、12.7% ROA分别为1.3%、2.4%、5.4%、7.6%、9.0%等 [9]
谷歌-A:资本开支大幅超预期增长,搜索广告业务基本盘稳固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0 1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提高每股目标价至250美元,对应25财年27倍的PE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谷歌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长与挑战并存,广告业务整体达标但移动联盟广告不及预期,云业务增速放缓,不过盈利能力有亮点,经营利润率略超预期 [10] - 公司具备多方面长线驱动力,搜索业务稳定、广告有望随经济增长,云业务在AI变革下高景气,且费用开支审慎能对冲折旧压力,中长投资价值被看好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资料 - 行业为TMT,股价185美元,目标价250美元(+35%),股票代码GOOGL/GOOG,已发行股本122亿股,市值22600亿美元,52周高/低为130/207美元,每股净现值27美元,主要股东包括Vanguard(8.55%)、Blackrock(7.28%)、Sergey Brin(5.94%)、Lawrence Page(3.18%) [6] 盈利摘要 |财政年度|总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变动|净利润|变动|摊薄每股盈利(美元)|变动|基于185美元的市盈率(估)| | ---- | ---- | ---- | ---- | ---- | ---- | ---- | ---- | |2023实际|307,394|8.7%|73,795|23.0%|5.8|26.5%|32.1| |2024实际|350,018|13.9%|100,118|35.7%|8.1|40.5%|22.8| |2025预测|392,763|12.2%|110,001|9.9%|9.2|13.9%|20.0| |2026预测|438,011|11.5%|123,527|12.3%|10.8|16.6%|17.2| |2027预测|488,879|11.6%|134,648|9.0%|12.2|13.7%|15.1| [4][7] 24Q4业绩总览 - 24Q4谷歌营业收入为965亿美元(YoY+11.8%,QoQ+9.3%),净利润265亿美元(YoY+28.3%,QoQ+0.9%),收入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利润超预期1.8个百分点 [8][10] - 谷歌服务收入718亿美元(YoY+9.5%);谷歌云业务收入122亿美元(YoY+30.1%),增速超预期放缓;搜索、YouTube广告业务增长回暖,全面超预期,但移动联盟广告不及预期,增长继续放缓 [8][10] - 盈利端,公司继续重视降本提效,经营利润率保持稳定(OPM 37.9%),得益于对经营费用的控制 [8][10] - 公司大幅提高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预计投入750亿美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610亿美元左右水准 [8] 业务重点 - 搜索和其他广告收入540亿美元(YoY+12.5%),增长由金融保险和零售推动 [8][16] - YouTube广告收入105亿美元(YoY+13.8%),收入回暖,保持美国流媒体观看时间第一且市场份额创新高 [8][16] - 网络广告收入80亿美元(YoY - 4.1%) [8][16] - 订阅、平台和设备收入116亿美元(YoY+7.8%),因YouTube TV、YouTube Music Premium和Google One付费订阅数量增长 [8][16] - 谷歌云业务收入120亿美元(YoY+30.1%),需求增长强劲,算力供不应求,将加大资本开支投入,营业利润率提高到17.5% [8][16] - Other Bets收入4亿美元,运营亏损12亿美元 [8][16] 费用情况 - 24Q4谷歌毛利率57.9%(YoY+14.6%,QoQ+7.8%);运营利润率37.9%(YoY+30.7%,QoQ+8.6%),得益于降本增效大幅提升 [8] - 运营支出为131亿美元(YoY+8.3%),低于收入增长幅度 [8] - 本季度资本支出为140亿美元,主要用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达750亿美元,25Q1投入160 - 180亿美元 [8] 24Q4资本开支情况 - 本季度资本支出140亿美元,用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2024年全年超500亿美元,投入到全球云区域和数据中心园区建设等方面 [26]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约750亿美元,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等建设,160 - 180亿美元在第一季度进行,投资水准可能季度间波动 [26] 公司业绩及业务展望 - 收入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受美元走强和闰年影响面临逆风,谷歌服务广告受2024年金融服务表现影响,云收入增长与新产能部署时间相关可能波动 [30] - 投资上,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约750亿美元,用于技术基础设施,重点扩展AI基建,各季度投资水准有波动 [30] - 费用层面,2024年折旧增长28%,预计2025年折旧增长率加快,关键领域员工人数预计增长,但公司会注重运营效率提升 [30] - 广告业务,Lens每月用于超200亿次视觉搜索查询,人们每天在Google上购物超10亿次,公司在媒体购买等方面投入AI能力,客户注重AI优化 [30] - YouTube业务,在美国流媒体观看时间保持第一且市场份额创新高,选举日超4500万观众观看相关内容,播客投资成效显著 [35] - 谷歌云业务,AI驱动的云服务优势明显,第六代TPU Trillium需求强劲,与NVIDIA合作良好,Vertex AI客户和使用量大幅增长 [35] - 其他业务,2024年取得进展,安全服务超400万次乘客出行,计划拓展市场与合作,研发第六代Waymo Driver降低硬件成本 [35] 附录1:主要财务报表 |报表类型|指标|2023A|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损益表|主营业务收入(百万美元)|307,394|350,018|392,763|438,011|488,879| |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百万美元)|-133,332|-146,306|-163,917|-181,277|-205,919| | |毛利(百万美元)|174,062|203,712|228,846|256,734|282,960| | |营业利润(百万美元)|112,390|127,953|142,186|155,372|0| | |税前利润(百万美元)|85,717|119,815|131,581|147,242|161,062| | |净利润(百万美元)|73,795|100,118|110,001|123,527|134,648| | |EBITDA(百万美元)|97,992|127,701|144,621|159,177|159,823| | |主营业务增长(%)|8.7%|13.9%|12.2%|11.5%|11.6%| | |EBITDA增长率(%)|7.4%|23.3%|11.7%|9.1%|0.4%|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百万美元)|402,392|450,256|509,799|597,815|246,048| | |总负债(百万美元)|119,013|125,172|130,214|141,246|43,988| | |总股东权益(百万美元)|283,379|325,084|379,585|456,569|202,060|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百万美元)|101,746|125,299|144,286|161,945|171,410| | |投资活动现金(百万美元)|-27,063|-45,536|-56,589|-57,684|-10,729| | |融资所得现金(百万美元)|-72,093|-72,370|-63,775|-66,364|-69,059| | |现金净增减(百万美元)|2,169|6,781|23,922|37,897|91,622| | |自由现金流(百万美元)|69,495|72,764|87,696|104,262|160,681| [36]
瑞芯微:公司评论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0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瑞芯微作为国内领先的终端SoC晶片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竞争力强且积极创新求变,DeepSeek打开端侧应用市场使其显著受益,新旗艦晶片预计2025年发布将带来更强大算力,财务表现有望持续改善 [3][6][1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瑞芯微是国内领先的终端SoC晶片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2018年推出首款搭載AI處理單元的SoC晶片,形成以RK3588为旗舰的雁型产品阵列,在汽车智慧座舱、机器人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4] 股價表現 - 2001年公司创立,以收音機音訊晶片切入市场,此后在不同阶段切入不同市场并取得成绩,如2002年切入複讀機市场、2005年推出针对MP3的晶片等,2021年发布旗舰晶片RK3588 [5] 积极创新求变,产品竞争力强 - 公司紧抓消费电子创新趋势,2014年确立单晶片多平台应用解决方案战略,2018年产品全面AI化,最新旗舰产品RK3588性能优异,以“AI赋能”引领创新推出各类SoC产品 [6] 股权结构 - 董事长勵民直接持有公司37.70%股份,并通过润科欣控制公司6.7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44.46%;董事黃旭直接持有公司14.92%股份;国家大基金持有公司3.48%股份 [8] 主要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ARM内核的各类SoC晶片,形成以RK3588为旗舰的雁型产品阵列,包括用于多场景、商显、平板电脑等不同用途的多种晶片 [10] DeepSeek打开端侧应用市场 - 2025年DeepSeek发布R1推理模型,吸引上亿使用者,端侧AI爆发近在眼前,公司主力产品均实现AI化,可提供最高6TOPS算力,支持端侧产品多种功能 [12][13] AI创新持续推进,新旗艦晶片25年发布 - 公司新旗舰产品RK3688预计2025年发布,单晶片算力将从RK3588的6TOPS提升至16TOPS,AI辅助处理器晶片正在研发中 [14] 财务及估值摘要 |截止12月31日|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营业额(百万人民币)|2,030|2,135|3,119|4,117|5,174| |变动(%)|(25.3)|5.2|46.1|32.0|25.7|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297|135|535|762|1,014| |每股盈余(人民币)|0.7|0.3|1.3|1.8|2.4| |变动(%)|(50.7)|(54.6)|296.6|42.4|33.1| |市盈率(倍)|263.5|580.0|146.3|102.7|77.2| |市销率(倍)|38.5|36.6|25.1|19.0|15.1| [15]
特斯拉:2025年加速训练FSD,期待Robotaxi落地德州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07 15: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480.0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2][4][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特斯拉FSD将快速改进,汽车业务有望恢复增长,增长率受自主化加速速度、工厂产量增长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 [30] - 预计未来三年公司交付量为230.0万/290.8万/372.1万台,收入预测为1267亿/1644亿/2633亿美元,未来三年均维持盈利水平 [3][4][35] - 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对公司估值,WACC 10%,永续增长率为3%,求得合理股价为480.00美元,相当于2025财年Non - GAAP每股盈利的65.98倍,比当前股价高出26.93% [4][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汽车,股价378.17美元,目标价480.00美元(较当前股价高26.93%),股票代码TSLA,总股本32.17亿股,市值1.22万亿美元,52周高/低为488.54美元/138.80美元,每股账面值22.66美元 [2] - 主要股东包括Elon Musk(持股12.77%)、Vanguard(持股7.45%)、贝莱德(持股6.05%)、道富(持股3.47%)、Geode Capital(持股1.85%) [2] 盈利摘要 |财政年度|总营业收入(美元百万元)|变动|Non - GAAP净利润|Non - GAAP每股盈利|变动|基于378美元的市盈率(估)|每股派息(美元)|股息现价比| | ---- | ---- | ---- | ---- | ---- | ---- | ---- | ---- | ---- | |23年历史|96,773|18.80%|10,882|3.12|-23.27%|121.03|0|0.00%| |24年历史|97,690|0.95%|8,419|2.42|-22.51%|156.20|0|0.00%| |25年预测|126,724|29.72%|16,558|4.67|93.17%|80.86|0|0.00%| |26年预测|164,382|29.72%|26,059|7.28|55.63%|51.96|0|0.00%| |27年预测|263,346|60.20%|49,640|13.71|88.38%|27.58|0|0.00%|[3] 2024财年第四季度业绩情况 - 交付量同比增加2%至49.6万台,产量同比减少7%至45.9万台 [4] - 总收入为257.07亿美元,同比增长2%,不及市场预期;总毛利率为16.3%,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运营费用为25.96亿美元,同比增长9%;运营利润率为6.2%,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净利润为23.17亿美元,同比减少71%,符合市场预期 [4][6] - 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5.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自由现金流为20.31亿美元,同比减少2% [4][6] 各业务情况 汽车业务 - 汽车业务收入为197.98亿美元,同比减少8%;剔除碳排放积分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减少9.5%至191.06亿美元,汽车租赁收入同比下降10.6%至4.47亿美元 [6] - 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6.6%,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剔除ZEV Credit贡献的6.92亿美元后,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3.6%,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原因包括降价销售、材料成本降低带动生产成本降低、开始生产焕新版Model Y [4][15] - 未来几个季度,随着焕新版Model Y和Cybertruck产能爬坡优化,汽车毛利率将有所改善,但可能受降息周期不达预期、持续降价策略、碳酸锂和中游材料价格下降、推出低成本新车型等因素影响 [20] 储能业务 - 发电与储能业务收入为3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市场预期;Powerwall和Megapack储能系统部署为11 GWh,同比增长24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能源业务毛利率为25.2% [7] - 储能业务成长速度快,但受制于产能问题,上海工厂还在爬坡,计划建设第三个储能工厂 [7] 服务和其他业务 - 服务和其他业务收入为2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超出市场预期;毛利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但环比有所下降,主要由于服务中心成本较高和二手车业务利润降低 [7] - 公司将继续扩大超级充电网络,未来几个季度将继续与致力于NACS的OEM合作,同时在北美以外地区向其他电动汽车开放更多站点,推动收入和利润增加 [7] 全球市场表现 北美市场 - 第四季度在美国市场共交付167,000台电动车,同比降低1.8%,交付量降低至2023年第四季度水平,主要因加拿大针对中国生产的车辆征收100%关税 [22] 欧洲市场 - 第四季度在欧洲市场共交付83,471台电动车,同比减少12.3%;全车型交付总占比前三的国家依次为英国(17%)、法国(13%)、荷兰(12%) [24] - 欧洲市场车型仍主要来自上海工厂;柏林工厂产能超过6,000台/周,所生产的Model Y使用的2170电池包和电机由上海工厂组装出口 [24] 中国市场 - 第四季度在中国共交付240,902台电动车,环比减少3.3%,同比减少3%;其中,本土交付196,902台电动车,出口44,000台电动车 [24] - 上海工厂第四季度占全球交付量的48.6%;10月共生产68,280台,11月共生产78,856台,12月共生产93,766台,年化产能超过96万台 [24] 产能情况 - 第四季度共生产459,445台电动车,环比增加14%,同比增加9%;全球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超过235万台,其中Fremont工厂规划年产能65万台,上海工厂规划年产能95万台,柏林工厂每条产线初始规划年产能37.5万台,德州工厂Model Y初始规划年产能超25万台,Cybertruck初始规划产能超过12.5万台 [27] - 本季度在全球市场推出焕新款Model Y,产能有数周受到影响;4680电池内部产能有望于2025年超过2500辆Cybertrucks/周 [27] 其他业务进展 FSD业务 - 2025年FSD将快速改进,以最终超越人类的安全水平;本季度FSD累计里程超过29亿英里,相较于上个季度增加了超过8亿英里 [30] - 11月30日推出FSD v13.2版本,开始累计数据,该版本使用36 Hz全分辨率的HW4/AI4视频输入和由特斯拉Cortex集群重新训练的神经网络架构等,改进后从输入光子到控制的延迟减少一半,实装了“停车到停车”功能 [30] - 德州工厂扩建完成,启动Cortex集群(包括50000张H100)加速FSD v13和v14的训练,并将继续向德州总部以外的算力资源投资 [31] - 未来计划2025年第一季度向欧洲和中国市场扩张FSD,可能在第一季度末或第二季度初在右驾市场推出,但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引入中国面临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培训限制问题 [31] 低成本车型 - 特斯拉仍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实惠的车型,并扩大产品阵容;材料成本降低使目前每辆车的平均成本降低到35000美元以下,焕新版Model Y产能爬坡后成本还会继续降低 [32] 机器人业务 - 特斯拉内部目标是2025年底前制造10,000台Optimus机器人,用于工厂内部工作;目前生产线每月生产1000台,可能明年年初或年中推出第二种设计的Optimus,并设计每月能生产10000件的产线;当机器人年产能达到100万台时,生产成本将低于20000美元 [33] 储能业务 - 马斯克表示储能是未来重要业务,第四季度部署创纪录11GWh储能,同比增长244%;2024全年共部署31.4 GWh的储能,同比增长114%;上海储能工厂已建设完毕并开始运营,计划建设第三家储能工厂 [36] Semi业务 - 专门生产Semi的内华达工厂扩建部分已完成封顶,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全部生产机械安装;Semi量产版本有望在25年底前生产,26年开始提升产量;马斯克强调FSD在Semi上的重要性 [36] Robotaxi业务 - 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6月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首个付费自动驾驶叫车服务,车辆将无人干预行驶;个人特斯拉汽车至少要到2026年才能加入出租车队,需验证系统安全性、支付机制和客户体验;除德州外,今年会将Robotaxi扩展到美国其他几个城市,2026年覆盖几乎所有市场,等待监管部门批准 [36] 主要财务报表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 | ---- | ---- | ---- | ---- | ---- | ---- | |主营业务收入(千美元)|96,773,000|97,690,000|126,724,447|164,381,940|263,345,816|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千美元)|79,113,000|80,240,000|101,445,466|127,590,388|198,166,635| |毛利(千美元)|17,660,000|17,450,000|25,278,981|36,791,552|65,179,181| |营业开支(千美元)|8,769,000|10,374,000|10,351,751|11,994,248|16,092,510| |营业利润(千美元)|8,891,000|7,076,000|14,927,230|24,797,305|49,086,670| |税前利润(千美元)|9,973,000|8,990,000|16,632,861|27,009,782|52,631,139| |净利润(千美元)|14,974,000|7,153,000|14,023,077|22,771,805|44,373,035| |Non - GAAP净利润(千美元)|10,882,000|8,419,000|16,557,566|26,059,443|49,639,952| |EBITDA(千美元)|14,640,000|14,358,000|21,775,261|27,009,782|52,631,139| |EBITDA增长率(%)|16%|2%|52%|24%|95%| |毛利率(%)|18%|18%|20%|22%|25%| |EBITDA利率(%)|14%|13%|16%|19%|21%| |净利率(%)|15%|7%|11%|14%|17%| |Non - GAAP净利率(%)|11%|9%|13%|16%|19%| |行政管理与销售费用/收入(%)|5%|5%|4%|3%|2%| |研究和开发费用/收入(%)|4%|5%|4%|4%|4%| |实际税率(%)|-50%|20%|16%|16%|16%| |应收账款天数|12.0|14.6|14.6|14.6|14.6| |应付账款天数|67.5|60.4|60.0|60.0|60.0| |总负债/总资产|40%|40%|39%|33%|33%| |收入/净资产|91%|80%|86%|94%|106%| |经营性现金流/收入|14%|15%|17%|18%|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