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上海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符合预期,铜金产量大幅提升,铜金价格持续走高,未来产量增长空间巨大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总收入2934.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4%[1] - 公司2023年全年矿产铜产量为100.73万吨,同比提升11.13%[1] - 预计公司2024年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为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以及矿产钼0.9万吨[1] 未来展望 - 给予未来12个月目标价20.67港元,对应2024年18倍PE,维持买入评级[2] - 2024年预计公司收入将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2703.29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3775.32亿元[4]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的毛利率将逐年提高,分别为18.4%,19.9%,20.5%[4] - 公司的净利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7.4%增长至2026年的10.2%[4] - ROE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最高点,为23.5%[4] - 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将保持稳定在44.4次[4]
23年股东权益同比增长6.2%,毛利率仍在下行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股东权益同比增长6.2%,达到90.5亿元[1] - 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8.1%[1] - 公司期内利润同比上升4.6%至150.1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升6.2%至90.5亿元[1] - 公司23年分销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至3.00%,医疗器械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至3.48%[1] - 公司23年医药零售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73个百分点至3.21%[1]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639.7亿元,净利润为95.03亿元,每股盈利为3.05元[1] - 公司2024年市盈率为6.21,每股派息为0.91元,股息现价比为4.5%[1] 未来展望 - 公司目标价为30.9港元,维持买入评级,有51.8%的上涨空间[1]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为724,435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实际增长31.3%[2] - 2024年预测营业成本为588,036百万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92%左右[2] - 2024年预测净利率为2.5%,较2023年实际持平[2] - 2024年预测总资产为402,595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实际增长5.1%[2] - 2024年预测股东权益为132,205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实际增长9.8%[2]
基本面企稳向好,有望继续受益于民航业复苏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3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3年收入达到6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99亿元,同比增长123%,每股盈利为0.48元[1] - 公司全年派息比率为3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8亿元,财务状况健康[1] - 公司航空信息服务技术收入达38.5亿元,同比增长149%[1] - 公司结算清算服务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52.1%[1] - 公司系统集成服务收入为9.9亿元,同比减少41.4%[1] - 公司营业总成本为53亿元,同比增长12.1%[1] - 负债合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6,010,79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3.6%[1] - 归母所有者权益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24,671,835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6.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在2024年第一季度为2,088,125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8.0%[1]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业绩将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而稳健增长[1] - 公司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9,115,800千元,同比增长5.9%[2] - 2024年公司预计净利润将达到2,060,848千元,同比增长16.8%[2] 市场趋势 - 公司航司系统处理ASP元/座在2023年达到6.2元/座[3] - 2023年中国商营航空公司航班订座量持续增长,达到609,472,126次[3] - 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为7,991,874人民币千元,预计比2023年增长14.43%[4] - 2024年预测净利润率为22.07%,预计比2023年增长2.04个百分点[4] - 2024年预测速动比率为3.57,预计比2023年增长0.71个单位[4] - 2024年预测净资产收益率为8.16%,预计比2023年增长1.27个百分点[4] - 2024年预测市净率为1.64,预计比2023年下降0.09个单位[4]
宏观经济评论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3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整体仍较为景气,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在2%左右[1] - 通胀方面,成本通胀有所放缓,但产出通胀略有加速[2] - 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暗示目前不急于降息,市场对此有些不满意[2]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3%左右,推高了美国房贷利率,对房地产市场构成打击[2] - 机构投资者近期连续抛售科技股,选择转向波动率较小的必选消费股[2] - 高盛认为短期内科技股涨势还会继续,但目前纳指估值已经很高,应相对谨慎[3] - 对冲基金的空头头寸已降至7巨头股票的1%,为2015年以来最低,看涨押注还在增长[4] - 华尔街分析师开始大幅上调标普500指数的目标价,看好未来两年内有30%的上涨空间[6] - 超过40%的民众对未来股市持乐观态度,认为美联储会大幅降息[7] - 美国商业地产法拍数量有所增加,可能影响中小银行股价,从而连带拖累整体市场[8] 行业和公司总结 半导体行业 - 英伟达季报大超预期,对整个科技股和指数有很强支撑作用,但有少数担心其未来收入增速放缓[9] - 台积电在日本新建首座工厂,有助于其整体业务的韧性,估值仍是行业最低,商业模式最稳定[9] 电动车行业 - 美国电动皮卡制造商Rivian公布不佳季报,导致股价大跌,宣布裁员,说明在美国生产电动皮卡很不容易[10] - 这间接说明特斯拉Cybertruck的竞争力强,且今年美国电动车行业可能面临逆风,主要因为贷款利率高位[10] 旅游行业 - 在线旅游公司BKNG公布的业绩超预期,但在欧洲遭遇大额罚款,股价有所下跌,需继续关注[9] 电商行业 - 亚马逊将进入道琼斯指数成分股,但相对增量资金流入不太热门,对其股价推动有限[9]
23年业绩略有下跌,声学有望升规升配,结构件业务增势强劲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瑞声科技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204.2亿元,同比下降1.0%[1] - 2024年预测收入为24,069,604人民币千元,较2023年增长17.9%[4] - 2024年预测毛利率为20.3%,较2023年提高3.4个百分点[4] - 2024年预测净利率为4.3%,较2023年增长1.5个百分点[4] - 2024年预测EBITDA利率为19.5%,较2023年略有增长[4] 用户数据 - 光学业务实现收入36.3亿,同比增长12.7%,毛利率为-13%[1] - 结构件业务实现收入82.5亿,同比增加了13.3%,毛利率为21.2%[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测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240.7亿元/269.4亿元/296.1亿元人民币[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现金流状况波动较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和融资活动现金流在过去几年中均有负值出现[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总资产在过去几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20年的3833.2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4506.4万美元[1] - 负债总额也在逐年增加,从2020年的1569.9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906.2万美元[1]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股东权益在2020年至2024年间有所波动,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2426.3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600.2万美元[1]
轨道交通回暖,新型装备高速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净利润增长21.5%,净利润达31亿,每股净利润为2.19元[1]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收入分别为245亿元、278亿元和3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36.9亿元和39.7亿元[2] - 2022-2026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3] 营收情况 - 公司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为24506.8百万元,2025年预测为27848.8百万元,2026年预测为30635.7百万元[1] 利润率预测 - 2024年预测毛利率为32.5%,2025年预测为32.5%,2026年预测为32.3%[1] - 2024年预测EBITDA利率为18.2%,2025年预测为19.1%,2026年预测为19.4%[1] 财务状况 - 应付账款在过去五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8,705.3亿到14,066.4亿,增长率分别为27.3%、31.6%、12.1%、15.1%和9.0%[1] - 总负债在过去五年中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13,213.9亿到20,258.5亿,增长率分别为19.3%、31.0%、10.2%、9.0%和7.4%[1] - 股东权益在过去五年中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34,528.9亿到42,879.2亿,增长率分别为6.8%、6.6%、2.8%、6.5%和6.0%[1]
完成收购捷普,汽车电子迎高质发展,不断拓宽业务边界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比亚迪电子2023年净利润增长118%,每股盈利1.79元人民币[1] - 2026年预测收入为184,920,741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72.2%[4] - 2026年预测EBITDA为11,974,245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51.6%[4] - 2026年预测净利润为7,241,070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289.6%[4] - 2026年预测总资产为91,129,967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59.6%[4] - 2026年预测总负债/总资产比率为0.54,较2022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4] 战略发展 - 比亚迪电子完成捷普收购,提升消费电子竞争力,目标价为45港元[1] - 比亚迪电子预测2024-2026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给予目标价4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2] 财务状况 - 短期银行借款在过去五年中呈现波动增长,从2019年的2,004,306增长至2023年的4,676,051[1] - 总流动负债在过去五年中稳步增长,从2019年的30,142,838增长至2023年的45,626,582[1] - 股东权益在过去五年中持续增长,从2019年的25,635,069增长至2023年的42,387,092[1]
物管+商管双赛道高品质发展,提升股东回报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华润万象生活2023年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31.2%,达到29.2亿元,核心净利润率提升至19.8%[1] - 商管毛利率大幅提升至58.4%,零售额同比增长43.3%至1812亿元,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8.8%至220亿元[1] - 公司的毛利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分别为27.9%、32.8%、25.2%、18.6%和15.1%[5] - 公司的净利润率在2024年预计为19.5%,并且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在19%至20%之间[5] - 公司的ROE在2022年至2026年间分别为16%、19%、22%、24%和24%[5] 公司展望 - 公司目标价为43.2港元,预计2024年-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亿元、43.4亿元及50.0亿元,给予公司物管业务及商管业务20倍及30倍市盈率[3] - 2026年预计公司收入将达到25,130,845千元,同比增长14.3%[4] - 2025年每股盈利预计为1.90元,同比增长18.6%[4]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665,550千元,同比增长25.2%[4] - 公司的派息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分别为81%、55%、55%、55%和55%[5] 公司风险提示 - 公司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机构投资者一般审阅,不构成投资建议[6] - 公司声明本报告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公平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不可作出依赖[7] - 公司提醒投资者,公司可能发布不一致或得出不同结论的其他报告或观点[8] - 公司声明不提供给美国人任何经纪及投资顾问服务,包括本报告内容[9] - 本报告可能违反当地法律,不适用于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10]
产量逐季度恢复,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同比下降26%,净利润同比下降49%[1] - 公司2023年实际收入为7,778百万澳元,2024年预测收入为7,234百万澳元,净利润预计为1,405百万澳元[2] - 公司2023年实际收入为7778百万元,2024年预测收入为7234百万元,呈现下降趋势[3]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预计煤价将随通货膨胀增速震荡上行[1] - 公司2024年预测收入为7,234百万澳元,净利润预计为1,405百万澳元[2] 财务指标 - 公司2023年实际毛利率为30.1%,2024年预测毛利率为31.9%,有所提升[3] - 公司2023年实际净利率为19.4%,2024年预测净利率为20.7%,略有增长[3] - 公司2023年实际SG&A/收入比率为12.2%,2024年预测为11.4%,有所下降[3] - 公司2023年实际EPS为1.38,2024年预测EPS为1.06,呈现下降趋势[3] - 公司2023年实际PE倍数为4.8倍,2024年预测为4.3倍,有所下降[3] - 公司2023年实际PB倍数为0.8倍,2024年预测为0.7倍,略有下降[3] - 公司现金变化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7.9%,5.6%,8.0%,9.0%和10.0%[1] - 公司每股账面值从5澳元增长至8澳元,增长率为60%[1] - 公司期初持有现金从1,495澳元增长至3,408澳元,增长率为128.4%[1] - 公司营运资金从1,705澳元增长至4,422澳元,增长率为159.2%[1]
2023年净利润符合预期,产能利用率已恢复到100%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收入同比下跌10.1%至249.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提升2.2pct至24.3%[1] - 归母净利润持平,派息率为60.3%,目标价为98.09港元[2] - 运动类和欧美地区受消费需求不足及去库存的影响,运动类下跌32.4%[2] - 产能利用率已恢复到100%,预计重拾双位数增长,毛利率环比提升3.1pct至25.8%[3] - 2023年实际净利润为45.57亿人民币,2024年预测净利润为63.94亿人民币,增长率为19.1%[4] - 2023年实际每股收益为3.03人民币,2024年预测每股收益为4.25人民币,增长率为17.8%[4] 未来展望 - 目标价为98.09港元,维持买入评级,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25倍[4] - 2024年预测收入为人民币281.53亿,预测净利润率为19.1%[5] - 2026年预测EBITDA为人民币103.1亿,预测ROE为19.3%[5] - 2025年预测营运现金流为人民币86.65亿,预测固定资产投资为人民币15亿[5] - 预测2026年总资产为人民币549.18亿,总短期负债为人民币118.58亿[5] 财务状况 - 融资活动现金流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4,827、-745、-5,175、-5,688、-6,349[0] - 总负债在过去五年中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分别为12,727、15,744、15,116、14,652、14,332[0] - 现金持有量在过去五年中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分别为6,688、7,369、11,596、10,529、9,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