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搜索文档
高盛:用 80 张图表看世界-全球运输市场解读
高盛·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二季度全球海运量同比增长,航空货运近期走弱,中美货运热潮消退,部分地区航线仍在增长,航空旅行客运量和票价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存在潜在风险影响行业 [1][2][3][4]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关键图表 - 展示全球航空和海运货运量同比增长情况,以及美国金融状况与当前活动指数对比 [11] 货运:海运有韧性,航空较弱 - 海运方面二季度全球整体海运量情况较好,中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亚洲 - 欧洲航线有个位数增长,太平洋航线因中美货运量恢复和东南亚出货量增长,降幅得到控制,亚洲内部贸易也很活跃;航空货运方面,受最低免税额规则变化影响,4月开局良好后走弱,北美表现不佳 [1][15] 航空货运:最低免税额规则变化后走弱 - 全球FTK同比增长与美国ISM新订单/库存比率相关,欧洲枢纽机场5月货运量有个位数同比增长,近期各地区航空货运吨位走弱,北美表现不佳,货运费率同比大致稳定,4月货运装载率同比稳定 [17][19][30] 海运:二季度全球积极的货运量增长 - 4月集装箱货运量增长6%,中国出口有反弹但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缓,4 - 5月中国港口货运量增长,6月放缓,中美贸易同比持平,太平洋整体货运量增长,5月上海货运量同比增长10%,亚洲部分地区港口拥堵略有增加,东南亚部分港口货运量增长但增速放缓,美国西海岸5月进口量同比下降11%,二季度美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同比增长4%,亚洲 - 欧洲货运量持续强劲增长,汇率因素将支持欧洲从中国进口增长,近期欧洲进口高频数据表现较好,欧洲到美国货运量近期有所改善,欧洲部分港口拥堵情况有所缓解,苏伊士运河集装箱运输量无明显增加,德国卡车运输量仍较弱,美国零售商预计进口减少,美国库存水平相对销售略有下降,德国出口预期仍为负面,欧洲库存水平较低 [35][37][39][41][44][46][49][56][59][61][67][69][71][74][76][79][81][84][86][90][92] 航运:费率从4月低点回升,但太平洋航线开始回落 - 跨太平洋航线现货费率从4月低点回升后上周开始回落,亚洲 - 欧洲航线费率因需求和船舶重新分配近期显著上升,跨太平洋集装箱费率从4月低点上升但上周下降,回程费率非常疲软,大西洋航线费率相对疲软,远东 - 拉丁美洲航线费率近期有所上升,南北航线费率年初至今下降但部分航线近期有改善,船舶速度年初至今缓慢下降,网络效率仍低于2019年水平,租船费率持续上升,闲置运力处于非常低水平,拆船量一直较低,全球活跃船队因新交付和低拆船率继续快速增长,但活跃船队增速从高位放缓,班轮公司继续订购船舶,船舶价格继续上涨 [95][97][100][102][104][106][109][111][115][117][119][122][124] 旅行:客流量增长放缓 - 报告未提及该部分具体内容 航空公司:夏季单位收入趋势减弱 - 瑞安航空5月载客率为95%与去年持平,2025年航空供需相对平衡但需求增长放缓,美国二季度至今机票价格同比下降6%,欧洲4月航空票价因复活节因素同比上涨,5月下降3%,美国航空公司一季度大西洋航线定价强劲但数据持续走弱,近期美国航空客运量同比有个位数下降,瑞安航空5月半学期票价同比略有上涨,7 - 8月票价同比持平,易捷航空5月半学期票价同比大致持平,7 - 8月票价同比略有下降 [130][132][136][138][140][143][146][150] 机场:总体客流量增长放缓 - 巴黎机场、西班牙机场客流量增长从高位放缓,法兰克福机场航空公司运力前景从低位改善,苏黎世机场航空公司运力前景积极,盖特威克机场客流量表现不佳,葡萄牙三季度航空公司运力增长积极但有所缓和 [158][160][163][164][166] 公路:适度的积极客流量增长 - 法国公路年初至今交通量略有增长,6月多伦多交通趋势相对稳定,英吉利海峡隧道卡车交通量仍远低于2019年水平,汽车交通量年初至今有所改善 [169][171][175] 大宗商品运输 - 报告未提及该部分具体内容 油轮费率因中东紧张局势上涨 - 中东 - 中国油轮费率因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船舶供应而上涨,过去一周原油油轮费率上涨60%,油轮舰队增长相对历史水平可能较低,干散货运输费率近期有所上升,散货船订单量较低,约为船队的8% [180][182][184][186]
高盛:友邦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的评级为买入(Buy)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举办亚洲金融企业日活动,投资者关注股份回购展望、利率等市场变动影响、中国内地销售增长及利润率前景等 [1] - 友邦保险预计利率影响有限,美元走弱有积极换算影响,持续拓展中国业务并降低利率下行风险敞口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份回购方面 - 缩短回购期至3个月是利用低股价,预计下一次回购决策在2025财年业绩公布时 [5] 2025年上半年外汇、利率和股票市场变动方面 - 美元走弱主要是换算影响,报告指标将受益;中国内地和泰国业务受低利率负面影响,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业务受低利率正面影响;泰国利率若维持当前水平可能有负面利率影响 [5] - 非分红权益资产敞口主要在中国内地和泰国,A股表现平淡和泰国SET指数年初至今下跌20%可能导致负面权益投资差异,中国香港对股票市场敏感度较小 [5][6] 中国内地销售和产品组合方面 - 储蓄产品销售转向分红产品,长期储蓄细分市场受影响,税收递延型退休储蓄和保障产品不受影响;分红产品利润率在利率下行风险下更具弹性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银行保险销售受竞争影响,其他针对高净值客户的银行保险合作销售继续增长 [10] - 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VONB)同比下降7%部分归因于基数效应,预计2025年下半年对比将更轻松 [10] 业务版图扩张方面 - 2020年前的5家分支机构仍占中国内地VONB约95%和代理人数量约90%,新分支机构目标是在1.5 - 2年内使每个分支机构代理人数量超过1000人,再考虑向所在省份其他城市扩张 [10] - 新分支机构产品组合与成熟业务类似,但平均单张保单规模较小,公司预计每年获得1 - 2个新省份的审批 [10] 泰国新业务价值增长展望方面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促销是泰国新业务价值异常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业务增长将趋于平衡,增速较第一季度放缓 [9] 目标价格和估值方面 - 基于股息贴现模型的12个月目标价为90港元,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1.6倍 [10][11]
高盛:浦发银行_亚洲金融企业日要点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剩余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长预计加速,全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目标远大 [3] - 2025年净息差(NIM)变化预计超同行 [3] - 2025年贷款增长将超2024年的3700亿元 [3] - 2025年房贷预计正增长,1Q25和2Q25已实现正增长 [3] - 2025年非利息收入目标为正增长 [3] - 2025年公司旨在控制信贷成本,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保持或提高拨备覆盖率 [3] - 公司希望通过业绩提升推动可转债转股,预计维持30%股息支付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NIM - 1Q25 NIM略有改善,同比降幅有限,超同行,主要因资产端贷款增长加速、低收益资产比例降低、资产定价优化,负债端负债结构优化、对同业负债依赖低 [7] - 预计2Q25 NIM绝对值与1Q25相近,2025年NIM变化超同行 [7] - 1Q25企业和零售贷款利率均略有下降,零售贷款利率降幅更大 [7] - 1Q25存款利率较2024年下降超20个基点,企业存款利率降幅更大,未来季度预计进一步下降 [7] 贷款 - 2025年贷款增长预计超2024年的3700亿元,增长节奏更均衡(1Q - 4Q25为3:3:2:2) [7] - 1Q25新增贷款(不含/含票据)为2500亿/1800亿元,远超同行,2Q25贷款增长正常 [7] - 贷款将聚焦“五大关键领域”,预计占新增贷款超一半,关税预计不显著影响贷款增长 [7] - 公司旨在提高零售贷款比例,但年初至今零售贷款增长疲软,信用卡余额收缩,房贷和线上消费贷款有正增长但步伐有限 [7] 房贷 - 2025年房贷预计正增长,主要在一二线城市,1Q25和2Q25房贷正增长,但幅度小于4Q24 [7] - 1Q25房贷发放额为40 - 50亿元,净增长10 - 20亿元,2Q25将保持强劲发放节奏 [7] - 1Q25房贷不良率略有上升但可控,公司通过严格信贷准入标准和抵押物管理控制风险 [7] 非利息收入 - 2025年非利息收入目标为正增长 [11] - 1Q25手续费收入负增长主要因企业承销收入下降,代理销售和托管收入增长,未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增加零售资产管理规模和拓展企业银行业务 [11] - 1Q25投资收入正增长,因债券投资收益机会性实现、贵金属和外汇衍生品交易收入增长,2Q25债券投资规模已补充,总投资规模目前稳定 [11] 资产质量 - 2025年公司有信心控制全年信贷成本,通过节约成本实现强劲利润增长 [11] - 2025年公司目标是降低不良贷款率,保持或提高拨备覆盖率,主要资产质量风险在零售领域 [11] - 1Q25开发商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贷款损失准备率为5 - 6%,远高于银行平均水平,预计开发商贷款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1] 资本和股东回报 - 公司希望通过业绩提升和积极投资者沟通推动股价上涨,促进可转债转股 [11] - 股息支付率预计维持在30% [11] 营收和利润增长 - 尽管基数高且债券市场表现疲软,1Q25公司营收和利润仍实现1%以上增长,公司有信心剩余季度增长进一步加速 [11]
高盛:中国金融-整体积极趋势下的选股差异_中金公司 - H 股(买入)与富途(中性)、恒生电子(买入)与东方财富_中国券商及资管机构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CICC - H、CITICS - A、GFS - A、CICC - A、Hundsun [32][36] - 中性评级:FUTU、CITICS - H、GFS - H [32][36] - 卖出评级:East Money [32][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自5月以来券商和金融科技股表现良好,ADTV和成交额改善以及港股市场进一步增长或推动盈利提升,上调Hundsun、FUTU、GFS、CICC和CITICS 2025年净利润预测平均7% [1] - 选股存在差异,看好更多涉足港股市场的券商如CICC - H,对FUTU维持中性评级;金融科技领域更看好Hundsun,对East Money评级为卖出 [2] - 基于ADTV和IPO市场向上修正,上调四家券商净利润预测平均6%,对应目标价上调约7%;因投资收入增加,上调Hundsun 2025年净利润预测13%,目标价上调9% [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与5月报告相比对四个因素的修订 - A股ADTV和成交额自6月以来回升,主要因关税冲击缓解 [4] - ETF市场份额持续增加的情况未改变 [7] - 由于24年1季度低基数影响消退,投资收入同比增速可能放缓 [7] - 港股市场IPO和交易量持续增加,更多涉足港股的券商盈利将改善 [7] 2. 更看好CICC - H而非FUTU的原因 - 基于历史平均和海外券商水平,券商合理目标市盈率估值范围为8x - 18x,股价进一步上涨潜力需来自盈利增长 [16] - 上调CICC 2025和2026年净利润预测13%/11%,尽管25年1季度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但全年投行业务收入仍有望同比增长2%,主要驱动是A股公司在H股市场上市 [17][19] - 偏好A股科创板IPO项目少的券商股如CICC - H,因其受A股IPO本金投资影响小,估值倍数相对较高 [20] - 对FUTU维持中性评级,虽HIBOR利率下降,但周转率已达历史高位,虽因获客成本降低上调盈利预测,但估值相对饱和,上行潜力有限 [21] 3. 两家A股金融科技公司股价分化的原因 - 自5月以来East Money和Hundsun股价分别上涨6%/18%,主要因基本面因素 [26] - ETF持续增长影响East Money盈利能力,其2025和2026年净利润增长预测分别为+7%/-1%,低于市场共识预期7%/17%,盈利预测有进一步下行潜力 [26] - Hundsun面临券商IT支出可能持续减少问题,但股价表现未受核心业务增长放缓影响,市场可能对其非核心业务收入给予更高估值,如对YSS Tech和Ant Fund的股权投资 [27] 模型修订 - 基于ADTV和IPO市场向上修正,上调四家券商(FUTU、GFS、CICC、CITICS)净利润预测平均6%,对应目标价上调约7%;因投资收入增加,上调Hundsun 2025年净利润预测13%,目标价上调9% [31]
高盛:太平洋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太平洋保险H股和A股均给予“中性/中性”评级,12个月基于SOTP的目标价分别为23.5港元/26.5元人民币,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分别为0.7倍/0.9倍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的强劲销售势头延续至第二季度,分红险产品贡献增加,代理人总数和核心代理人数量企稳,公司将专注于代理人招募和提高生产力 [1] - 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例稳定在12%左右,新资金收益率约2.5%,负债综合成本低于2.5%,公司将维持年度派息政策,尚未提出股票回购详细计划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销售势头 - 第一季度的强劲销售势头延续至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5月底分红险产品销售占比从第一季度的约20%增至超30%,代理渠道旨在推广健康和保障产品以提高利润率和丰富产品组合 [5] - 年初至今代理人数量企稳,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开始增加招聘,核心代理人数量稳定且生产力提升,贡献了90%的代理渠道新业务价值 [5] - 银保渠道在2024财年实现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2025财年有望保持,公司主要聚焦一二线城市,与关键合作伙伴合作,预计该渠道利润率与2024财年持平 [5] - 财产险业务年初至今营收增长乏力,归因于公司改善承保结果的努力 [6] 资产和负债管理 - 股票和基金投资约占总投资资产的12%,与历史平均水平一致,公司考虑增加H股投资 [12] - 当前新资金收益率约2.5%(未考虑国债投资免税效应),负债综合担保成本约2.8%,计入正的费用和风险边际后低于2.5% [12] - 公司当前有效久期缺口为3 - 4年,资产久期为11.6年 [12] - 公司将坚持年度股息计划,而非安排中期股息,因投资者更关注总派息率而非更频繁的派息 [12] - 公司已获得股东大会授权进行股票回购,但尚未提出详细执行计划 [12] 股东回报 - 公司将维持年度派息政策,尚未提出股票回购详细计划 [1]
高盛:专家电话会议要点_解读卫星宽带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12个月评级:买入(FSR > 6% 高于 MRA,覆盖全球范围内公司的 52%,过去 12 个月为 24% 的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中性(FSR 在 MRA 的 -6% 至 6% 之间,覆盖 40%,过去 12 个月为 20% 的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卖出(FSR > 6% 低于 MRA,覆盖 8%,过去 12 个月为 22% 的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11] - 短期评级:买入(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的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上涨,覆盖 <1%,过去 12 个月为 <1% 的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卖出(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的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下跌,覆盖 <1%,过去 12 个月为 <1% 的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卫星宽带技术虽在过去 3 - 5 年进步迅速,但成本/速度方面仍使它在大规模应用时难以与传统 4G/5G 宽带技术竞争,常见商业模式是电信公司与卫星公司合作以提升宽带覆盖并收取溢价套餐费用 [2] - 服务成本受卫星、地球站、低频段频率、卫星发射成本等多种因素驱动,虽部分成本下降,但目前整体成本仍远高于传统移动宽带 [2] - 未来需关注的技术发展包括使用中频段频谱提升速度、“卫星到手机”或“直接到手机”手机的发展以消除建设地球站的需求,以及卫星成本(预计下降 20 - 50%)和卫星发射成本的持续下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卫星宽带和卫星到手机技术 - 卫星运营商通常采用类似技术,卫星星座包括地球静止轨道(GEO)、中地球轨道(MEO)和低地球轨道(LEO),关键区别在于轨道高度 [3] - 卫星通过地球上的地面站(如 AST SpaceMobile)或网状网络中的激光(如 Starlink)进行通信 [3] - 卫星宽带在低频段频率(400 - 800MHz)上运行,希望过渡到中频段频率以提高延迟和速度,目前低频段频谱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支持 200 - 250Mbps,使用中频段频率可提高到 400Mbps [3] 卫星宽带和卫星到手机成本构成 - 卫星:简单的低地球轨道卫星成本为 25 - 50 万美元,预计随着卫星制造技术进步成本将下降 20 - 50%,卫星有 5% 的故障率,寿命为 10 - 20 年 [4] - 卫星发射:因发射工具有限(SpaceX 近乎垄断)和卫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是主要成本 [4] - 地面站:成本达数百万美元,取决于是否为特定星座专用或多个卫星宽带供应商共享 [4] - 频谱:可从政府购买或与电信合作伙伴共享 [4] - 卫星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人才和技能稀缺,增加成本 [4] - ESG 相关成本:在欧洲更为突出 [4] 电信公司与卫星运营商的协同合作 - 电信公司将卫星到手机服务捆绑到潜在的高级移动套餐中获利,从重视增强可靠性的客户那里获取增量收入,尤其是在偏远/服务不足地区 [6] - 电信公司与卫星供应商分享收益,卫星供应商乐意合作,因为成熟的电信公司能提供它们通常缺乏的更好客户支持 [6] - 部署正在加速,如 AT&T 面临推出 FirstNet 用于紧急服务的压力,发射工具可用性是关键瓶颈 [6]
高盛:新华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新华保险H股和A股均为卖出评级,12个月基于ROA的目标价分别为20.5港元/28.5元人民币,意味着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为0.6倍/1.0倍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自4月起分红险销售按计划回升,正从一季度对传统产品销售的关注转移,公司预计在2 - 3年内逐步转向分红险,2025财年设定分红险占比30%的目标,且目标是在2025财年实现高于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5] - 新华保险每年新增投资约2000 - 3000亿元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目前新资金收益率为2 - 3%,新增资金资产配置策略与整体投资策略基本一致,70 - 80%分配给固定收益资产,20%分配给权益资产,2025年将增加高股息投资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销售势头和新业务价值前景 - 分红险销售自4月起按计划回升,一季度关注传统产品销售,二季度至今分红险贡献增加,4、5月分红险在个险渠道新保费中占比超一半,银保渠道分红险推广已启动 [5] - 分红险销售增加对新业务价值率有影响,与相同产品设计和保费支付期限的传统产品相比,分红险本质上利润率较低,但新华保险在实践中发现特定产品设计下两者利润率差异有限,公司认为在低收益环境下转向分红险销售有必要,决心优化产品组合 [5] - 公司目标是在2025财年实现高于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5] 投资配置 - 新华保险每年新增投资约2000 - 3000亿元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目前新资金收益率为2 - 3%,新增资金70 - 80%分配给固定收益资产,20%分配给权益资产,2025年一季度增加了长期债券投资,并将寻找债券资产交易机会增加投资收入 [8] - 截至2024财年,权益投资(包括股票和权益基金)约为16%,2025年一季度保持稳定,未来仍有增加权益投资的空间,但增幅相对较小,因当前配置高于战略资产配置范围(12 - 15%),约300亿元人民币权益投资被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权益投资也提供高股息收益率,2025年将继续增加高股息投资 [8] - 新华保险总业务的当前负债成本考虑保证回报和可变部分后高于3%,接近同行平均水平,过去5年负债成本显著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因为2024年和2025年新保单保证负债成本低于2.5%,从存量业务看,截至2024财年,可变产品贡献为48%,公司表示在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有吸引力回报的同时,存量业务仍保持盈利 [8]
高盛:中国必需消费品_专家观点_持续政策对酒类销售、餐饮的影响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东鹏饮料、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农夫山泉、山西杏花村汾酒和五粮液宜宾的评级均为买入[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以来白酒销售受反奢侈法规影响,各价格段零售需求或受冲击,次高端白酒受影响最大,部分地区短期需求冲击更大,未来政策实施强度是关键观察点,不同品牌表现分化,除茅台外白酒预付款普遍滞后,饮料销售表现稳健[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行业 - **短期需求冲击**:反奢侈法规影响各价格段白酒零售需求,次高端白酒受影响最大,6月上半月各品牌销量或下降30%-50%,部分地区如安徽、河南短期需求冲击更大,5月端午节旺季销量下降约10%[1][7] - **政策实施强度**:政策审查可能持续到下月,8 - 9月是观察法规实施更新的关键时间点,若中秋和国庆假期法规实施未正常化,零售需求可能进一步受扰,导致库存抛售和批发价格波动[1][8] - **品牌表现分化**:茅台受政策收紧压力相对有限,品牌力强、经销商信心稳定、礼品需求占比增加,批发价维持在2000元左右,1800元是多数经销商盈利的关键批发价;五粮液批发价回落至2024年四季度水平,经销商预付款更犹豫;老窖需求弹性不足、商业活动敞口大,面临更大压力;汾酒青花20政务/商业宴会需求占比高,但销量和批发价相对有韧性,渠道库存健康[1][10][16] - **预付款情况**:截至6月,茅台和五粮液预付款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56%和50%,茅台略快于去年,老窖和汾酒二季度预付款极少,年初至今分别为45%和50%,多数品牌二季度放松预付款要求[1][9] 饮料行业 - 农夫山泉5月在湖南地区东方树叶(补贴前)、瓶装水(红瓶和绿瓶合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约33%和低两位数,茶派销量下降,即饮茶市场竞争激烈,果汁市场除NFC果汁外增长较疲软[1][16] - 东鹏特饮2025年销量增长20%-25%的可见度高,布署拉零售需求强劲,市场份额持续扩大[1][6] 公司估值与目标价 - **东鹏饮料**: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367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3倍,按8.9%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年中[14] - **农夫山泉**: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43.6港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0倍,按8.7%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年中[16][17] - **山西杏花村汾酒**:12个月基于市盈率的目标价234元,基于21.8倍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按10.3%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5年底[18] - **泸州老窖**: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50元,基于15.6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按8.4%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5年底[20] - **五粮液宜宾**: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70元,基于19.5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折现至2025年底,目标市盈率以2012 - 2023年公司全周期平均市盈率为基准[21] - **贵州茅台**:12个月目标价2017元,基于26.5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按9.5%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5年底,目标市盈率以20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周期平均市盈率为基准[22]
高盛:石油巨头-2025 年展望_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中寻求差异化增长、现金回报与韧性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在不确定宏观环境下对欧洲石油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进行分析 看好有差异化增长故事、有弹性且高现金回报和有资产变现选择的公司 维持对2026年收益低于市场共识的预期和对该行业谨慎看法 [1] - 预计2025年油气资本支出周期放缓 部分公司在现金流增长、资本支出灵活性、股东回报和资产处置等方面表现突出 同时行业在低碳转型方面有一定进展 [48][69][10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品价格与市场表现 - 二季度布伦特油价波动后回升至约75美元/桶 欧盟天然气价格环比大幅下降 美国天然气价格相对坚挺 预计美国天然气因新的LNG出口设施和更高电力需求受益 对布伦特油价中期仍持悲观态度 [2][30][31] - 公司对商品价格的暴露程度不同 对美国天然气价格暴露高的公司(如雷普索尔)表现更具弹性 对现货布伦特和欧盟天然气价格暴露高的公司(如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降幅较大 [2] - 上调2025年下半年布伦特油价假设至65美元/桶(2025年为68美元/桶) 2025/26年每股收益预测平均低于彭博共识1%/9% [2] 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表 - 沙特阿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壳牌和加尔普资产负债表强劲 二季度预计行业经营现金流环比下降约20% 行业杠杆率(净债务/股权)将从一季度的27%小幅升至28% 加尔普杠杆率预计下降7个百分点 [3] - 过去五年行业杠杆率显著降低 部分公司在不同油价环境下杠杆率敏感性不同 壳牌和沙特阿美在防御性方面表现突出 [62][145] 资产处置与投资组合优化 - 主要欧洲大型石油公司采用多种剥离策略优化投资组合 重点关注高回报项目 英国石油公司、雷普索尔和埃尼集团剥离管道规模占股权价值比例显著 [69] - 预计雷普索尔未来12个月可实现高达25亿美元高倍数资产处置 埃尼集团计划在2025 - 2028年通过资产出售和战略伙伴关系实现约60亿欧元净投资组合流入 [76][88] 现金流增长与资本支出灵活性 - 埃尼集团、加尔普、道达尔能源、雷普索尔和壳牌在现金流增长方面表现突出 不同公司在不同时间跨度有不同项目推动现金流增长 [48][49] - 加尔普、埃尼集团和英国石油公司预计到2029年项目资本支出相对于公司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 雷普索尔和壳牌在资本支出灵活性方面表现较好 [50][7] 股东回报 - 欧洲大型石油公司目前提供5.4%的股息收益率(2025E) 回购贡献额外6.3%收益率 总计股东现金回报率达11.7%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雷普索尔在2025年预测中股东总回报表现有吸引力 [6][93] 低碳转型 - 大型石油公司正在向清洁能源转型 预计到2030年 大型石油公司范围1和2的排放强度可降低约22% 范围3排放可降低约19% [102][103] - 预计到2030年 欧洲大型石油公司分类法对齐收入占比可从2023年的不到2%提高到约6% 资本支出中符合分类法的比例可从2023年的约18%提高到44% [109]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格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欧盟大型石油公司调整后净收入较第一季度下降12% [122] - 上调2025年下半年布伦特油价预测 整体2025/26年每股收益预测变化为+9%/+1% 较彭博共识2025/26年每股收益预测低-2%/-10% [123] - 下调壳牌和沙特阿美的12个月目标价格 部分公司目标价格不变 对不同公司给出买入、中性和卖出评级 [128][130]
高盛:腾讯音乐_对 SVIP 快速渗透持积极展望,非订阅业务具长期潜力;上调目标价,买入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每股美国存托股份21美元/1698.HK 82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超级VIP渗透率提升和非订阅业务长期潜力,上调目标价并维持买入评级 [1] - 预计2025年ARPU增长10%,2026年及以后实现高个位数同比增长 [7] - 非订阅收入长期将超过订阅收入,直播活动和艺人经纪业务潜力大 [7] - 近期并购交易体现公司拓展音乐产业链的战略,对股东回报政策影响小 [7] - 采用SOTP估值法,新目标价对应2026年22倍市盈率,相比中国互联网同行有溢价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数据 - 市值283亿美元,企业价值234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1.167亿美元 [3] - 2024 - 2027年预测营收分别为284.01亿、315.4亿、347.713亿和383.854亿元人民币 [3] 核心观点 提升ARPU估计 - 超级VIP会员渗透率有望从低两位数提升至20%,推动2025年ARPU增长10%,2026年及以后高个位数增长 [7] 非订阅收入长期超越订阅收入 - 非订阅音乐业务目前占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约30%,预计未来广告和多元化市场拓展将推动其增长 [24] 并购和资本配置战略 - 收购喜马拉雅和投资SM娱乐符合公司拓展音乐产业链的长期战略,对股东回报政策影响小 [7] 估值 - 采用SOTP估值法,上调目标价至21美元/82港元,对应2026年22倍市盈率,相比中国互联网同行有溢价 [15] 财务与估值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测营收分别为284.01亿、315.4亿、347.713亿和383.854亿元人民币 [3] - 2024 - 2027年预测EBITDA分别为94.299亿、85.638亿、124.314亿和139.552亿元人民币 [3] - 2024 - 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4.91元、5.77元、6.75元和7.64元人民币 [3] 估值指标 - 新目标价对应2026年22倍市盈率,相比中国互联网同行17倍有溢价 [15] - 中国音乐业务20倍市盈率,投资部分包括Spotify、环球音乐和SM娱乐等 [36] 超级VIP渗透率提升 现状与趋势 - 目前超级VIP会员占总付费用户低两位数,预计2027年渗透率从2025年的12%升至19% [16] 驱动因素 - 音质效果、长音频内容、艺人周边和演唱会活动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 [17] 非订阅业务增长 现状与趋势 - 非订阅音乐业务目前占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约30%,预计未来将超越订阅收入 [24] 业务构成 - 广告主要包括开屏广告和激励广告,在线赚钱模式增长势头良好 [30] - 直播活动、艺人周边和经纪业务潜力大,与SM娱乐的合作体现公司战略 [30] 拓展长音频领域 战略意义 - 收购喜马拉雅符合公司拓展音频内容和保持差异化的战略 [29] 对SVIP的影响 - 有助于提升SVIP会员的留存率和渗透率 [31] 财务与估值 财务调整 - 上调2026 - 2027年EPS 2 - 4%,考虑超级VIP渗透率提升和非订阅收入增长 [32] 估值方法 - 采用SOTP估值法,更好反映公司投资价值 [32] 目标价 - 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美元/82港元,对应2026年22倍市盈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