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或有政府债务上升,但利息支付稳定
高盛·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政府近年来兼顾财政扩张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报告更新中国政府债务综合估算 、衡量融资成本 、预测未来路径并讨论潜在解决方案 [3] - 2024年中国增强政府债务(AGD)升至179万亿元 ,占GDP的133% ,2022 - 2024年增速约9% ,官方债务扩张快于隐性债务 [3][5][6] - 考虑官方债务占比增加 、地方债务化解和央行货币宽松 ,预计2025年AGD平均融资成本从3.7%降至3.4% ,利息支付稳定在6.1万亿元 ,占GDP的4.4% [3][21] - 预计未来十年AGD与GDP增速差距缩小 ,AGD - GDP比率将升至约170% ,利息支付占GDP的3 - 4% [3][28] - 解决财政和政府债务挑战无快速方案 ,需长短结合策略 ,短期现有政策组合持续 ,长期需重大财税改革 [3][39][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AGD现状 - 2024年中国AGD为179万亿元 ,占GDP的133% ,较2019年增长60% ,较2007年增长14倍 [5] - 2022 - 2024年AGD增速约9% ,接近社会融资总量增速 ,高于名义GDP增速4.7% ,官方债务扩张快于隐性债务 [6] - 2024年AGD中 ,中央政府债务占39% ,官方政府债务占46% ,在岸政府债务近100% ,较2023年有所变化 [11] 地方政府债务解决 - 去年底启动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解决计划 ,2024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债务风险得到控制 ,12个高债务压力省份LGFV信用利差收窄 [15] - 高债务压力省份固定资产投资自2023年初以来表现逊于其他地区 ,预计差距将持续 [15][20] 政府债务利息支付 - 官方债务融资成本低于隐性债务 ,官方债务占比增加 、地方债务解决和央行货币宽松使AGD平均融资成本下降 ,预计2025年从3.7%降至3.4% ,利息支付稳定在6.1万亿元 ,占GDP的4.4% [21] 未来AGD - GDP比率预测 - 过去二十年多数时间AGD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 ,AGD - GDP比率呈上升趋势 ,2008 - 2024年AGD扩张前期由地方隐性债务主导 ,后期由官方债务主导 [26] - 预计未来十年AGD与GDP增速差距缩小 ,AGD - GDP比率将升至约170% ,利息支付占GDP的3 - 4% [28] 中央 - 地方政府关系演变 - 房地产下行以来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降 ,中央政府收入逐渐改善 ,中央政府在总收入中占比增加 [33] - 2023年以来地方政府支出疲软 ,中央政府支出因适度债务扩张而增加 ,中央政府在支出中的作用上升 ,预计趋势将持续 [35] 潜在解决方案 - 短期应维持中央政府债务积累 、部分内陆地区LGFV去杠杆 、地方政府债务互换和央行货币宽松的政策组合 [39] - 长期来看 ,重大财税改革是关键 ,如实施房产税和遗产税 、改革消费税 、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和地方官员激励机制 [40] 附录 - 估算AGD时将其分为官方债务和隐性债务 ,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需对政策性银行债务进行调整 [43][44] - 2023年底确定12个高债务压力省份 ,2024年这些省份基础设施投资 、人口 、固定资产投资 、GDP 、社会融资总量和LGFV债务分别占全国的24% 、24% 、22% 、18% 、15%和14% [45][47]
高盛:中国市场的三件事
高盛·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6月PPI通缩加深,PPI通胀从同比-3.3%降至-3.6%,为2023年7月以来最低,且连续33个月同比通缩,财经委或需规范无序价格竞争 [1][2] - 近期房地产数据显示市场再度走弱,预计需求端楼市宽松措施将是渐进式而非大规模,不太可能重现2015 - 18年棚改计划 [4] - 未来两天将发布多项中国宏观数据,预计中国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高于彭博共识的5.1%,预计7月政治局会议不会宣布全面刺激政策,更可能采取针对性宽松措施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通胀情况 - 6月中国CPI通胀从5月的同比-0.1%微升至+0.1%,PPI通胀从同比-3.3%降至-3.6% [1] 房地产市场 - 近期房地产数据显示市场再度走弱,房价下跌、销售低迷,预计需求端楼市宽松措施将是渐进式而非大规模,不太可能重现2015 - 18年棚改计划 [4] 宏观数据预测 - 未来两天将发布6月贸易、信贷、活动数据以及二季度实际GDP数据,对贸易、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高于共识,对信贷和零售销售的预测低于共识,预计中国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彭博共识为5.1%),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平均增长5.3%,预计7月政治局会议不会宣布全面刺激政策,更可能采取针对性宽松措施以遏制房地产市场下滑和减轻劳动力市场压力 [8]
高盛:哔哩哔哩_有信心实现高于行业的广告增长;公布新游戏管线,提升游戏能见度;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哔哩哔哩(BILI/9626.HK)的评级为买入 [1][17][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参加哔哩哔哩2025年投资者日活动后,认为公司广告业务有增长趋势,游戏前景因新游戏管线而改善 [1] -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认为其会追求高质量产品和良好业务表现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数据 - 市值90亿美元,企业价值67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6610万美元 [4] - 给出2024 - 2027年的营收、EBITDA、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预测 [4] 广告业务 - 管理层致力于广告业务,有信心通过改进广告技术和增强行业解决方案实现未来几年高于行业的广告增长 [9][18] - 2025年上半年部分关键行业广告趋势强劲,还在探索“面向消费者”的货币化方式 [9] - 从技术、跨平台合作、广告形式和垂直行业等方面详细阐述广告业务的增长情况 [18] - 给出不同平台2024 - 2026年及2025年各季度的广告收入预测 [19][21] 游戏业务 - 公司游戏业务策略是为年轻人开发游戏并进行长期运营 [22][23] - 《三国:NSLG》表现良好,有新赛季计划和版本更新安排 [23] - 介绍了多款游戏的上线计划,包括《Trickcal RE:VIVE》《Escape from Duckov》等 [23] 财务和估值 - 给出2021 - 2027年及2025年各季度的财务数据,包括MAU、营收、各业务收入、毛利率等 [24] - 采用基于12个月现金流折现(DCF)的估值方法,目标价为美股23.6美元/港股183港元 [17][25] 其他说明 - 介绍了GS因子分析、并购排名、Quantum数据库等相关概念 [28][30][31] - 说明了评级的覆盖范围和公司特定的监管披露信息 [32][34] - 给出全球投资研究的评级分布和投资银行关系情况 [36]
高盛:美国关税影响追踪 -趋势显示中美关系更多缓和及利率宽松
高盛·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C.H. Robinson Worldwide Inc. 评级为中性,目标价 100.84 美元;Eagle Materials Inc.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226.66 美元;FedEx Corp.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238.73 美元;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102.92 美元 [9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报告显示从中国到美国的载货船只数量环比下降 6%,TEU 也环比下降 5%,港口优化器显示未来两周进口情况不稳定,铁路多式联运量在西海岸同比增长 5%,集装箱费率承受较大压力 [1][5] - 2025 年贸易有两种可能走向,近期更倾向于在中国 90 天关税暂停前出现提前采购高峰,但 30% 的关税仍可能影响需求,电商还需应对免税政策结束的问题 [6][8] - 运输行业有三种可能情景,若消费者需求在短期提前采购后没有提升,2025 年下半年的波动和潜在低谷可能对所有运输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但近期上调了卡车运输企业评级,预计货运代理和包裹运输企业将受益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频周度数据 - 过去一周(7/4 - 7/10)从中国到美国的载货集装箱船平均同比下降 1%,前一周(6/27 - 7/3)为同比增长 1%,最近一周平均船只数量环比下降 6% [13] - 过去一周(7/4 - 7/10)从中国到美国的 TEU 同比下降 2%,前一周(6/27 - 7/3)为同比增长 3%,环比下降 5% [21] - 中国大陆载货船只和 TEU 增长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亚洲其他地区保持正增长,中国大陆近期同比转为负增长 [28] - 6 月底中国主要港口周吞吐量环比下降 1%,同比增长 6% [33] - 从中国/东亚到美国西海岸的海洋集装箱费率周环比下降 24%,同比下降 71% [36] - 最近一周计划进入洛杉矶港的 TEU 环比下降 11%,未来一周预计环比增长 9%,两周后预计环比下降 7%,同比趋势先加速后减速 [39] - 亚太到北美的航空货运重量和费率两周环比分别增长 2% [44] - 西海岸铁路多式联运量在第 27 周同比增长 5% [47]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周环比增长 3%,同比持平;卡车负载可用性指数周环比下降 20%,同比下降 54% [50] - 供应链拥堵指数维持在 2,周环比下降 10% [54] 滞后月度数据 - 4 月至 5 月,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三大港口的吞吐量同比下降 10%,环比下降 22%,低于典型季节性水平 [57] - 6 月上海到洛杉矶的德鲁里航空费率在 5 月大幅上涨后下滑 [60] - 三大港口的同比数据与彭博社报告的从中国、亚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到美国的 TEU 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有很强的相关性,6 月有望恢复正增长 [62] - 预计 6 月同比多进口约 30 亿美元,5 月同比少进口约 30 亿美元,4 月同比多进口约 40 亿美元 [67] - 6 月物流经理指数显示上游库存扩张速度加快,下游库存压缩 [72] - 6 月库存成本指数从 5 月的 78.4 升至 80.9 [73] - 4 月零售商、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分别为 1.14、1.58 和 1.30,3 月分别为 1.14、1.57 和 1.30 [76]
高盛:光学时代_技术变革受益者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评级从Neutral上调至Buy,对Furukawa Electric评级从Sell上调至Neutral,对Fujikura、SWCC维持Buy评级,对Meidensha、Fuji E.维持Neutral评级 [1][107][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电子领域中,生成式AI和数据中心对光学产品需求增加,虽有市场参与者担忧需求放缓,但实际需求远超供应,企业纷纷加大产能扩张投资,且高投资有望持续,行业和技术趋势拓展了产品范围和需求增长领域,众多公司受益 [2] 各公司情况总结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 业务转型,信息通信业务权重增加,预计该业务盈利贡献和估值倍数将提升,上调评级至Buy,目标价升至4300日元 [38][39] - 信息通信业务在超高清光纤电缆、光器件和CPO方面有技术优势,全球超高清光纤电缆市场份额约50%,光器件业务中CW激光器全球份额2024年达50%,还被NVIDIA选为技术合作伙伴 [48][49][50] - 上调FY3/26 - FY3/28运营利润预期11%/11%/12%,采用SOTP方法,目标EV/EBITDA倍数为7.5X [40][51] Furukawa Electric - 虽固定成本结构高且转型慢,但近期光纤和光缆需求大增,使其获边际利润,还开发服务器冷却产品,HDD铝坯业务表现良好,上调评级至Neutral,目标价升至7900日元 [66][68] - 上调FY3/26 - FY3/28运营利润预期15%/14%/15%,基于EBITDA增长与EV/EBITDA的相关性计算目标倍数,目标EV/EBITDA倍数为8.5X [70][81] Fujikura - 聚焦电信业务,光连接器产能扩张,上调FY3/26 - FY3/28运营利润预期14%/17%/12%,若进一步产能扩张,FY3/28运营利润可能提升20 - 50% [90][91] - 维持Buy评级,目标价升至9400日元,目标EV/EBITDA倍数升至13.5X [101] SWCC - 电力相关设备业务强劲,eRibbon是额外驱动力,预计FY3/27起TOTOKU业务全面贡献业绩,上调FY3/26 - FY3/28运营利润预期7%/10%/15% [103] - 维持Buy评级,目标价升至9100日元,目标EV/EBITDA倍数维持8.5X [104] 行业趋势总结 光纤电缆趋势 - 全球市场受中国低价光纤冲击,Fujikura和SEI转向高附加值超多芯光纤电缆,用于数据中心短距离连接,同时中距离数据中心互连需求增加,成为新需求来源 [17] 光器件技术趋势 - 光收发器通信速度提升,光器件也升级,2028年后CPO受关注,SEI被NVIDIA选为技术合作伙伴,Furukawa Electric与NTT等联合开发光膜 [22][23] 其他公司相关趋势 - LandMark和VPEC有望从中长期CPO发展中受益,Furukawa Electric开发数据中心冷却模块,SWCC拓展光缆中间产品光带销售 [28][30][33]
高盛:中微公司_管理层电话会议_存储和逻辑芯片业务订单稳固;新产品研发周期加快;评级买入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AMEC的评级为买入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MEC是蚀刻设备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的关键供应商,随着产品线扩张、客户持续扩产以及国产设备采用率增加,公司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且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订单展望 - 管理层对实现30%以上的同比营收增长保持乐观,上半年运营顺利,下半年前景良好,年初至今的订单强劲,受存储和逻辑客户支持,预计公司将受益于中国客户对本地设备采用率的增加,且本地供应比例仍有很大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先进技术领域 [6] 产品扩张 - 管理层预计到2026年将沉积工具的产品覆盖范围迅速提高到约80%(包括处于开发、认证或量产阶段的工具),目前约为30%,2024年开始从WU系列沉积产品中获得收入,其金属栅极ALD工具正在与客户进行认证;正在为NAND客户开发下一代90:1高深宽比蚀刻机;还在向计量和检测领域拓展,计划推出首款CDSEM(关键尺寸扫描电子显微镜) [6] 研发加速 - AMEC的新产品开发周期从之前的2 - 3年缩短至1.5 - 2年,管理层将此改善归因于平台产品和模块化设计可在新产品中复用、客户信任增加支持更高效的共同开发和认证以及在模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6] 投资论点 - AMEC是蚀刻和MOCVD设备的关键供应商,近期专注于先进节点双大马士革工艺和存储高深宽比工艺的CCP蚀刻机以及先进节点和双站产品Twinstar的ICP蚀刻机,长期还将拓展到外延工具和LPCVD工具,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将受益于产品线扩张、客户持续扩产和国产设备采用率增长,当前股价低于其历史平均12个月远期市盈率,估值有吸引力 [7] 价格目标及方法 - 12个月目标价为275元人民币,基于2029年预期市盈率29倍,按10%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预期,目标倍数基于其长期每股收益增长与全球同行市盈率与每股收益增长的相关性 [8] 财务数据 |项目|数值| | ---- | ---- | |市值|1118亿元人民币/156亿美元 [10]| |企业价值|1055亿元人民币/147亿美元 [10]| |3个月平均日交易量|9.373亿元人民币/1.298亿美元 [10]| |2024年12月营收(人民币百万元)|9065.2 [10]| |2025年12月预期营收(人民币百万元)|12590.1 [10]| |2026年12月预期营收(人民币百万元)|16330.5 [10]| |2027年12月预期营收(人民币百万元)|20477.2 [10]| |2024年12月EBITDA(人民币百万元)|1560.9 [10]| |2025年12月预期EBITDA(人民币百万元)|3211.8 [10]| |2026年12月预期EBITDA(人民币百万元)|4642.8 [10]| |2027年12月预期EBITDA(人民币百万元)|6244.6 [10]| |2024年12月每股收益(人民币)|2.61 [10]| |2025年12月预期每股收益(人民币)|4.09 [10]| |2026年12月预期每股收益(人民币)|6.14 [10]| |2027年12月预期每股收益(人民币)|8.22 [10]| |2024年12月市盈率(倍)|59.3 [10]| |2025年12月预期市盈率(倍)|44.1 [10]| |2026年12月预期市盈率(倍)|29.4 [10]| |2027年12月预期市盈率(倍)|22.0 [10]| |2024年12月市净率(倍)|4.9 [10]| |2025年12月预期市净率(倍)|5.1 [10]| |2026年12月预期市净率(倍)|4.4 [10]| |2027年12月预期市净率(倍)|3.7 [10]| |2024年12月股息收益率(%)|0.2 [10]| |2025年12月预期股息收益率(%)|0.3 [10]| |2026年12月预期股息收益率(%)|0.4 [10]| |2027年12月预期股息收益率(%)|0.5 [10]| |2024年12月净债务/EBITDA(不含租赁,倍)|-4.5 [10]| |2025年12月预期净债务/EBITDA(不含租赁,倍)|-2.0 [10]| |2026年12月预期净债务/EBITDA(不含租赁,倍)|-1.8 [10]| |2027年12月预期净债务/EBITDA(不含租赁,倍)|-1.6 [10]| |2024年12月CROCI(%)|25.9 [10]| |2025年12月预期CROCI(%)|20.3 [10]| |2026年12月预期CROCI(%)|22.4 [10]| |2027年12月预期CROCI(%)|23.3 [10]| |2024年12月自由现金流收益率(%)|0.6 [10]| |2025年12月预期自由现金流收益率(%)|-0.4 [10]| |2026年12月预期自由现金流收益率(%)|2.2 [10]| |2027年12月预期自由现金流收益率(%)|1.9 [10]| |2025年3月每股收益(人民币)|0.51 [10]| |2025年6月预期每股收益(人民币)|0.97 [10]| |2025年9月预期每股收益(人民币)|1.24 [10]| |2025年12月预期每股收益(人民币)|1.39 [10]|
高盛:中国医疗保健_2025 年 6 月中国医院设备招标_ASP压力显现致增长停滞,下半年刺激预期降低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Mindray和United Imaging均给予买入评级 [92][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中国主要医疗设备招标价值同比增长49%,但环比下降3%,低于预期,主要因VBP导致单价下降,且贸易刺激资金耗尽,需降低对下半年贸易政策刺激效果的预期 [1] - VBP影响下,5月超声价格显著下降,6月CT扫描仪价格大幅降低,超声价格维持低位,且VBP打乱了行业整合趋势,非GPSU品牌CT扫描仪市场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显著增加 [9][24] - United Imaging管理层对2025年新一轮以旧换新计划的规模和进度表示乐观,但该计划使公司收入确认周期变长,预计其中国收入在2024年第二季度、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10%、40%和36.5% [26] - Mindray终端市场患者监护仪和超声的同比增长放缓,预计到2025年第二季度末将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水平,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同比增长将恢复正增长 [31] - 6月国内替代趋势不明显,中国本土公司和跨国公司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74] 各部分总结 行业整体情况 - 5月所有设备招标价值同比均增长,6月部分设备同比增长,部分下降 [40] 公司情况 Mindray - 是中国领先的医疗科技设备制造商,专注于患者监护系统、医学影像和IVD等领域,2024年55%的收入来自中国,预计海外收入将增加,目前交易价格低于其5年平均远期市盈率,预计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有多个增长驱动因素 [92] United Imaging - 是中国领先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业务已扩展到全球75多个国家,中国医疗设备采购反弹,公司市场份额持续增长,预计服务相关收入比例将上升,毛利率将改善,具有显著的长期增长潜力 [93][96] 价格目标及风险 Mindray - 12个月目标价格为300元,基于两阶段DCF估值,关键下行风险包括VBP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的进一步影响、在中国顶级医院渗透进度低于预期等 [97] United Imaging - 12个月目标价格为173元,基于两阶段DCF估值,关键风险包括芯片供应链风险、原材料风险等 [98]
高盛:为数据中心供能_发电机供需背景及卡特彼勒涡轮机订单情况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和康明斯公司(Cummins Inc.)的评级均为“买入”[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年预期生产水平下数据中心需求的可持续性持积极态度,且认为卡特彼勒有机会从涡轮机主电源销售中受益[1] - 预计卡特彼勒和康明斯今年将交付约6 - 7GW的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供应,对二者在2025年预期生产速率下的数据中心盈利可持续性持更积极看法[3] - 产能增加对卡特彼勒和康明斯而言投资回报率高,康明斯投资1.5亿美元扩大产能,卡特彼勒投资超7亿美元[3] - 卡特彼勒Titan 130涡轮机已被xAI等公司指定使用,预计相关收入约2.5 - 3亿美元[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供需情况 - 今年卡特彼勒和康明斯预计交付约6 - 7GW的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供应,而全球团队预计数据中心增量计算能力约13GW[3] - 预计卡特彼勒和康明斯今年共发货约2000 - 2500台备用电源设备,每台设备备用电源供应3MW[3] - 基于2025年13GW的净数据中心新增量,估计备用电源需求在6.6GW(50%备用覆盖率)至15GW(115%覆盖率)之间[3] 产能投资情况 - 康明斯投资1.5亿美元用于机械加工以扩大产能[3] - 卡特彼勒根据监管文件投资超7亿美元,包括对40年旧机器的升级和装配线的改进[3] 涡轮机销售情况 - 卡特彼勒Titan 130涡轮机已被xAI在田纳西州的监管文件中指定使用,预计15台涡轮机的收入约2.5 - 3亿美元[3] - 卡特彼勒涡轮机还被指定用于都柏林一个未披露地点和Meta在俄亥俄州的地点[3] 公司估值情况 - 维持卡特彼勒12个月目标价418美元,基于22倍的中期每股收益估计值19美元[6] - 康明斯12个月目标价431美元,基于21倍的中期每股收益20.50美元[7] 评级分布及投资银行关系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日,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对2968只股票有投资评级,全球范围内买入评级占49%,持有评级占34%,卖出评级占17%[18] - 投资银行关系图表反映了各评级类别中高盛在过去十二个月内为其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的公司百分比,买入、持有、卖出类别分别为62%、57%、40%[18]
高盛:中国经济活动与政策追踪_7 月 11 日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更新了四组高频指标,包括消费与流动性、生产与投资、其他宏观活动、市场与政策,并每两周发布一次跟踪报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与流动性 - 30 个城市一级市场每日房产交易量低于去年水平 [2] - 16 个城市二级市场每日房产交易量低于去年水平 [12] - 交通拥堵程度略低于去年水平 [8] - 大城市租金收益率逐渐改善,接近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 [13] - 6 月各城市房价环比继续下跌 [16] - 6 月汽车总销量高于去年水平 [18] - 6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高于 2024 年水平 [20] 生产与投资 - 钢铁需求基本持平,但仍低于去年水平 [23] - 钢铁产量略有下降,低于去年水平 [24] - 沿海省份每日煤炭消费量略低于去年水平 [30] - 6 月基础设施相关 PMI 下降 [31] - 6 月抵押补充贷款(PSL)较前几个月收缩幅度更大 [34] - 2025 年已发行 2.2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 4.4 万亿元额度的 50.6% [29] - 2025 年 1 - 5 月,市政建设和工业园区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出中占比最大 [35] 其他宏观活动 - 过去两周官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降,但仍高于去年水平 [39] - 20 个主要港口离港船舶货运量下降,低于去年水平 [43] -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微升至 1690 万桶/日 [44] 市场与政策 - 银行间回购利率近期略有下降 [47] - 近期房地产高收益信用利差收窄 [47]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但兑 CFETS 货币篮子近几周继续走弱 [51] - 过去两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隐含的逆周期因子显示升值倾向增强 [52] - 自 3 月以来有多项重大宏观政策发布,涉及增长、消费、房地产、信贷、贸易等多个领域 [53]
高盛:中国汽车_2025 年下半年展望管理层电话会议_预计补贴持续,竞争加剧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比亚迪(002594.SZ/1211.HK):买入 [7] - 小鹏汽车(XPEV/9868.HK):买入 [8] - 蔚来汽车(NIO/9866.HK):中性 [10] - 零跑汽车(9863.HK):未覆盖 [13] - 禾赛科技(HSAI):买入 [15] - 中升控股(0881.HK):中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求与刺激方面,行业管理层普遍认为政府支持不会突然终止,若以旧换新补贴结束,可能有其他形式刺激措施,经销商期望地方政府和车企提供补贴 [1] - 行业竞争方面,尽管政府打击无序竞争,但车企和经销商预计未来2 - 3年竞争仍将持续,竞争已从单纯价格转向价值,产品定价更多由市场决定 [2] - 海外运营方面,有海外业务的车企年初至今海外销售表现强劲,本地化产能建设和运营进展顺利,有助于缓解地缘政治贸易紧张影响 [3] - 自动驾驶方面,自动驾驶获客户更多认可,车企努力改进功能,部分认为其将成标准配置,硬件上激光雷达加速普及,车企自研ADAS芯片开始量产装车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制造商 比亚迪 - 海外销售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46.4万辆,同比增长128%,目前有5家海外工厂,部分已量产,部分年底量产,还有6艘滚装船 [8] - 2025年上半年总销量210万辆,同比增长33%,5 - 6月批发量高于产量,库存月数从4月的3个月降至6月的2.2个月 [8] - 2025年2月推出“上帝之眼”自动驾驶系统,使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成为标配,目标年底实现城市记忆自动驾驶并通过OTA推送 [8] 小鹏汽车 - 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非GAAP净利润盈亏平衡目标 [8] - 2025年是新产品丰收年,除已推出的G7,还将在三季度推出新P7,四季度推出大型增程式电动SUV,计划到2026年底将增程式动力系统应用于多数产品 [8] - 7月3日正式推出G7,首批订单中搭载AI图灵芯片的Ultra版占60%,公司将在9月和11月分别升级VLA和VLM软件 [8] 蔚来汽车 - 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新一轮运营成本削减,聚焦研发效率 [10] - 2025年第二季度总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71%,下半年有多款新车计划推出,包括Onvo L90、Onvo L80和新ES8等 [11] - 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综合汽车毛利率15%以上,通过自研芯片降低BOM成本、产品组合变化和供应链降价实现 [11] 零跑汽车 - 2025年上半年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156%,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5000 - 6000辆,2026年10 - 15万辆,目前有450家海外门店 [14] - 2025年将为所有C系列改款车型标配激光雷达,目标未来12 - 18个月实现城市NOA,长期认为自动驾驶功能将成标准配置 [14] 汽车供应商 禾赛科技 - 管理层有信心实现2025年指引,包括营收30 - 35亿元(中点同比增长56%)、总出货量120 - 150万台(中点同比增长169%)、毛利率约40%、GAAP净利润2 - 3.5亿元 [16] - 国内市场激光雷达在行业内加速普及,海外市场获欧洲顶级车企独家设计订单,预计2026年开始从高端车型出货,2027年扩展到中端车型 [16] - 预计机器人激光雷达2025年贡献40%营收,有多种垂直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预计5 - 10年商业化 [16] 汽车经销商 中升控股 - 对2025年剩余时间行业整体销量持积极态度,认为即使中央政府不增加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地方政府和车企也会刺激销量 [19] - 不认为行业竞争会有显著好转,经销商层面行业整合正在进行,如上半年新开7家奥迪门店来自收购其他经销商表现不佳的门店 [19] - 维持年度销售目标48 - 50万辆不变,AITO品牌门店运营符合预期,传统品牌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6% - 7%,二手车交易量大但难盈利,售后维修访问量预计低个位数增长,营收和利润预计高个位数增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