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能源_石油:2025 年第二季度展望_仍偏好自由现金流;维持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石油(PetroChina)给出买入评级 [19][25][36] - 对中国海洋石油(CNOOC)给出买入评级 [26][29] - 对中国石油化工(Sinopec)给出中性评级 [2][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近期地缘政治事件,2Q布伦特油价约为67美元/桶,略高于上次预期的65美元/桶;国企炼油厂深度削减利用率,独立炼油厂利用率低迷,导致国内石油产品库存较低,支撑2Q炼油利润率高于预期 [1] - 受2Q油价同比下降约20%影响,预计中国石油/中石化2Q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0%/46%;中海油1H净利润同比下降16% [1] - 继续看好自由现金流(FCF)领先的中国石油和中海油,二者2026E FCF收益率有望达两位数,且在不同油价情景下,在中国石油巨头中FCF收益率更高;二者在布伦特油价30 - 40美元/桶时可实现FCF盈亏平衡;在布伦特油价60美元/桶时,中国石油/中海油FCF收益率仍可达约10%/9%;二者估值仍有折扣 [2] - 对中石化维持中性评级,因其预计将因化工市场长期过剩和资本支出增加而经历一段FCF疲软期,因此更看好覆盖范围内上游业务占比更高的公司 [2][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更新 - 对中国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盈利预测进行更新,考虑了1Q收益和关键商品价格及利润率的近期趋势 [1] 油价与库存 - 近期地缘政治事件支撑了油价,且2Q库存损失可能较上次估计有所收窄 [5] 炼油利润率与利用率 - 2Q国内基本面趋紧支撑了强劲的炼油利润率 [8] - 2Q国企炼油厂利用率深度削减,独立炼油厂利用率低迷 [8][10] 国内库存情况 - 2Q国内汽油和柴油库存较低 [11] 估值对比 - 中国石油巨头的估值与全球同行相比仍有折扣 [14] 中国石油相关情况 - 新的12个月目标价H股为8.30港元,A股为12.60元人民币,主要因按市价计算1Q业绩和2Q油价高于预期 [19] - 预计在布伦特油价32美元/桶时,2026E可实现FCF盈亏平衡;在布伦特油价56美元/桶时,可实现股息盈亏平衡 [19] - 尽管近期股价上涨,但与同行相比,估值仍有折扣;2026E FCF/股息收益率分别为11%/7% [19] 中海油相关情况 - 新的12个月目标价为20.90港元,因按市价计算1Q业绩和2Q油价 [26] - 预计在布伦特油价36美元/桶时,2026E可实现FCF盈亏平衡;在布伦特油价59美元/桶时,可实现股息盈亏平衡 [26] - 与同行相比,估值仍有折扣;2026E FCF/股息收益率分别为11%/7% [26] 中石化相关情况 - 12个月目标价H股为3.70港元,A股为4.90元人民币保持不变,因2Q油价和炼油利润率高于预期的影响,部分被高于预期的炼油成本(如1Q业绩所示)和2Q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所抵消 [30] - 预计将因化工市场长期过剩和资本支出增加而经历一段FCF疲软期 [30]
高盛-龙旗科技:管理层看好 AI PC 和 AI AR 眼镜增长机遇;拓展海外业务能力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华勤技术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龙旗科技管理层对AI PC渗透率上升和AI/AR眼镜市场增长持积极态度,且该公司在海外业务扩张方面有明确战略;同时,这也印证了对华勤技术的积极看法,华勤有望在传统业务中获取份额、受益于ODM渗透率提升、实现业务多元化以及扩展服务器ODM业务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龙旗科技2002年在中国成立,是消费电子ODM全球市场领导者之一,产品涵盖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汽车电子等,客户基础广泛 [2] 关键要点 - 管理层看好AI PC渗透率上升,AI PC因产品规格升级带来更高ASP,龙旗科技凭借研发效率、与芯片组平台合作和自动化生产线,有望成为供应链受益者,已渗透本地品牌并目标与全球顶级品牌合作;2025年5月,软通动力子公司机械革命在AMD Ryzen AI平台推出新AI笔记本星耀14,龙旗利用智能手机制造经验为其安装80Wh电池延长续航 [3] - 龙旗科技为AI/AR眼镜客户提供PCBA和配件服务,并通过与本地和全球顶级品牌合作拓展ODM业务;管理层认为公司能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并帮助客户进行打样和模拟以提升用户体验,且AI/AR眼镜业务有增长潜力,预计2024 - 2030年中国AI/AR眼镜年出货量将以5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30年达到700万台 [7] - 龙旗科技在中国大陆(惠州、南昌)、越南和印度设有生产基地,并继续扩大越南产能以分散贸易紧张局势下的集中风险;除中国市场外,公司战略是向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市场扩张,并建立MSM框架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服务质量 [8] 华勤技术估值 - 通过目标2026年18.8倍的市盈率得出华勤技术12个月目标价为94元,目标市盈率基于同行市盈率与每股收益增长的相关性以及公司2026 - 2027年每股收益同比增长得出 [9]
高盛-中国科技:第三季度 BT 基板因材料成本上涨而提价;上调所有基板厂商目标价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ZDT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从新台币130元上调至140元;维持对Unimicron和NYPCB的中性评级,目标价分别从新台币90元和98元上调至97元和110元;维持对Kinsus的卖出评级,目标价从新台币63元上调至70元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BT基板价格因关键原材料T玻璃和黄金价格上涨而提高5%-20%,这将使基板制造商收入增加,但关键材料价格上涨和新台币升值可能导致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不利 [1][2] - 考虑到T玻璃CCL供应周期延长和价格上涨,高层数ABF基板未来可能再次提价,同时T玻璃短缺使玻璃纤维供应商调整产能,导致E玻璃供应周期延长,可能使中低端PCB CCL价格上涨 [3] - T玻璃短缺问题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缓解,届时基板价格将保持稳定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公司盈利预测调整 - Unimicron: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25%,以反映外汇环境不利影响;2026年和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7%和8%,考虑到基板业务定价和盈利能力改善 [17][18] - NYPCB:2025年、2026年和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11%和7%,因基板产品定价前景乐观和盈利能力提升 [23] - Kinsus: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16%,受外汇环境不利影响;2026年和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0%和11%,得益于基板产品定价前景改善 [28] - ZDT:2025年、2026年和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7%、1%和1%,主要考虑外汇环境不利,但基板定价前景乐观 [33] 各公司目标价调整 - Unimicron:基于相同的1.4倍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PB,目标价从新台币90元上调至97元 [21] - NYPCB:基于相同的1.4倍一年期远期PB,目标价从新台币98元上调至110元 [26] - Kinsus:基于0.9倍一年期远期PB,目标价从新台币63元上调至70元 [31] - ZDT:基于相同的SOTP估值方法,目标价从新台币130元上调至140元 [36] 各公司投资分析 - Unimicron:是ABF和BT基板关键供应商,长期增长机会积极,但2026年下半年前ABF基板行业难以上升,近期市场需求弱,公司估值合理 [38][40] - NYPCB:对高端ABF基板市场曝光率相对较低,近期上行潜力弱,但长期有望获得更多高端订单,市场低估ABF内容升级动力,公司估值合理 [42] - Kinsus:全球关键IC基板供应商之一,对高端ABF基板市场曝光率有限,预计2026年下半年前ABF基板市场需求趋势保守,长期价格竞争可能加剧,未来12个月催化剂有限 [45] - ZDT:全球领先PCB供应商,2027年有望在中国ABF基板市场占据超40%份额,受益于中国ABF基板市场增长,长期可折叠智能手机渗透率上升将推动FPC市场,给予买入评级 [47]
高盛-石油评论:欧佩克 + 宣布 8 月更大规模增产;维持油价下行预测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OPEC8+宣布8月增产幅度超预期,预计9月还将宣布最终增产0.55mb/d以完成减产回归,虽上调配额假设但仍维持布伦特油价2025Q4平均59美元、2026年平均56美元的预测 [2][9] - 2025年油价风险较为平衡,2026年油价风险总体偏向下行 [18] 具体内容总结 OPEC+增产情况 - 7月5日OPEC8+决定8月所需产量环比增加548kb/d,高于市场和自身预期的411kb/d,已宣布增产1.92mb/d,对应自愿减产2.2mb/d与阿联酋所需增产0.3mb/d总和的78% [2][3] - 预计OPEC8+9月宣布最终增产0.55mb/d,完成自愿减产及阿联酋增产回归,原因一是加速增产表明战略转变持续,二是需求表现有韧性 [2][5] - 预计3月至9月OPEC8+原油产量增加1.67mb/d至33.2mb/d,沙特产量从3月的8.96mb/d增至9月的9.98mb/d,推动超60%的增产 [6] 维持低价预测原因 - 虽上调9月供应但因此前供应未达预期而下调8月前供应,特别是俄罗斯 [9] - 减产执行率超预期,OPEC二级来源显示5月实际增产在不减去补偿减产时为所需增产的30%,减去时约为100%,多数国家供应未达预期或因执行率高,俄罗斯或受利润率影响 [10] - 预计全球闲置产能到2025年9月降至全球需求的2.5 - 4%,闲置产能减少会推高远期油价,且近期中国需求强劲、全球活动数据有韧性及美元进一步贬值使需求预测有上行风险 [14] 油价风险情况 - 短期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可能因伊朗前景不明而再次上升,2026年油价风险总体偏向下行,因OPEC+可能解除第二轮减产且美国12个月衰退概率达30% [19]
高盛-美越贸易协定:美国对越征收 20% 关税(转口贸易关税为 40% )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2日特朗普总统宣布美越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从越南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越南从美国进口商品零关税 [1][5] - 20%关税远低于最初宣布的46%互惠关税,但为4月以来10%基础关税的两倍 [5] - 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约1200亿美元,占越总出口近30%,科技出口占对美出口三分之一,服装和鞋类出口约占四分之一,自2017年以来美国在越总出口中的份额增加约10个百分点,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国内附加值约占GDP的10.6% [5] - 美国当局尚未明确如何认定“转运”,2023年约85%从越南进口商品为中间投入品,超三分之一中间进口来自中国,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可能受40%关税显著影响,从中国进口商品占越总进口约三分之一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协议内容 - 7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越贸易协议,美国对从越南进口商品征20%关税,对经越南转运商品征40%关税,越南从美国进口商品零关税,撰写报告时美国财政部未提供更多细节 [5] - 20%关税低于最初宣布的46%互惠关税,是4月以来10%基础关税的两倍 [5] 越南对美出口情况 - 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约1200亿美元,占总出口近30%,科技出口占对美出口三分之一,含智能手机和耳机等,服装和鞋类出口约占四分之一 [5] - 自2017年以来美国在越总出口中的份额增加约10个百分点,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国内附加值约占GDP的10.6% [5] 转运认定及影响 - 美国当局未明确如何认定“转运”,美商务部长称若他国通过越南出口产品向美销售将征40%关税 [5] - 2023年约85%从越南进口商品为中间投入品,超三分之一中间进口来自中国,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可能受40%关税显著影响,从中国进口商品占越总进口约三分之一 [5] 协议相关报道 - 越南国营新闻媒体《越南新闻》报道总书记与特朗普通话敲定“框架”条款,但未明确协议是否敲定及披露其他细节 [6]
高盛-蓝思科技:管理层电话会议要点_折叠屏手机带来新机遇;汽车玻璃推动多元化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可折叠手机市场需求向好,能带动相关公司业务增长,且苹果加入将进一步推动渗透率提升,利好供应链 [1][2] - 蓝思科技(300433.SZ)业务多元化,从智能手机拓展到汽车、AI眼镜和机器人领域,有望实现长期增长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蓝思科技(300433.SZ)是领先的玻璃外壳和盖板玻璃供应商,产品从玻璃盖板拓展到金属中框,终端市场多元化,同行包括伯恩光学、FII、BYDE等 [3] 关键要点 可折叠手机驱动增长 - 管理层看好可折叠手机终端市场需求,其差异化、新用例和技术成熟能带来良好用户体验 [4] - 除潜在出货量增长,公司现有产品因规格提升和屏幕增大收入增加,还能获得新组件业务机会 [7] - 与CPI薄膜相比,UTG玻璃硬度和耐刮性更好,透光率和触感有竞争力 [7] 汽车玻璃业务拓展 - 公司终端市场多元化,汽车玻璃覆盖全球和本地领先汽车OEM,智能手机玻璃经验使其在汽车玻璃领域有优势 [8] - 公司可利用现有生产基地生产汽车玻璃,减轻进入新市场的资本支出负担 [8] 2025年及长期展望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受客户在关税不确定下的拉动,下半年随着主要客户新智能手机型号推出和可折叠手机趋势上升,季节性表现更好 [9] - 长期来看,汽车玻璃收入贡献将逐渐增加,公司与30多家电动汽车OEM合作;AI/AR眼镜机械零件业务因产品普及度上升而有望增长 [9] 其他相关指标说明 GS因子分析 - 该分析通过将股票关键属性与市场和行业同行比较,为投资提供背景,涉及增长、财务回报、估值倍数和综合指标 [13] 并购排名 - 公司根据定性和定量因素对股票进行并购框架分析,赋予1 - 3的并购排名,1代表高(30% - 50%)被收购概率,2代表中等(15% - 30%),3代表低(0% - 15%) [15] 量子数据库 - 这是高盛专有的数据库,可用于深入分析单个公司或比较不同行业和市场的公司 [16]
高盛-中国金属与矿业:解析中国金属需求的韧性增长,前置需求对前景构成压力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紫金矿业H股/A股、洛阳钼业H股/A股和五矿资源的买入评级 [2][45][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金属需求年初至今表现出韧性,但增长主要集中在前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铜和铝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2026年可能出现更深层次的调整,铝的调整幅度可能大于铜,同时中国铜废料短缺可能对负面需求前景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 [1] - 结合最新观点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更新,对覆盖的中国铜业公司2025 - 2027年的盈利预测进行了-7%至+21%的调整,并将12个月目标价格上调了5 - 32% [2][45] 各部分内容总结 中国金属需求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铜需求(精炼和废料)同比分别增长5%和14%(调整基数后为5 - 8%),铝需求(原生和废料)同比分别增长4%和7%,与关键下游行业的隐含增长高度一致 [1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铜需求同比增长降至1.2%,铝需求同比下降2.0%,主要受国内可再生能源环比放缓的推动;2026年基本情景下,铜需求增长0.7%,铝需求下降0.6%;悲观情景下,需求将额外下降3.8 - 5.4% [3] 需求的前置性和美国出口影响 - 部分需求具有前置性,包括电动汽车/汽车、空调/家电的刺激性消费,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的紧急订单以及电动汽车的库存积累,预计这些前置需求难以持续,对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需求构成下行风险 [19] - 贸易换购计划对空调和汽车行业的刺激消费对金属需求增长有显著贡献,该计划的逐渐消退和潜在逆转可能导致2026年中国铜和铝需求下降3.8 - 5.4% [21][22] - 中美关税升级对金属需求的影响在2025年小于预期,但随着供应链的持续重组和演变,金属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 [23] 铜废料供应 - 中国铜废料供应相对稳定,但供应紧张,过去2 - 3年中国铜废料市场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累计社会废料库存减少约500kt,相当于中国铜市场总量的3%,这可能部分抵消负面的供需前景 [31][32] 全球市场观点和短期挤压风险 - 全球大宗商品团队将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上调至平均9,890美元/吨,预计8月铜价将达到峰值10,050美元/吨,随后在12月降至9,700美元/吨,主要受关税驱动的美国以外库存减少和中国市场情绪和活动相对稳定的影响 [35] - 全球团队上调了2026年和2027年全球原铝产量预测,预计到2027年全球铝市场将出现过剩,2026/2027年平均价格为2,230/2,500美元/吨,低于此前预测 [36] 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调整 - 对紫金矿业2025 - 2027年的盈利预测上调3 - 5%,目标价格调整为H股26.5港元/A股28.5元,维持买入评级 [45] - 对洛阳钼业2025 - 2027年的盈利预测上调7 - 21%,目标价格调整为H股9.5港元/A股11.5元,维持买入评级 [45] - 对五矿资源2025 - 2027年的盈利预测调整范围为-7%至17%,目标价格调整为H股4.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46] 投资逻辑 - 紫金矿业是全球最大的铜和黄金生产商之一,预计2025年经常性利润增长43%,新项目扩张和铜价上涨将成为积极催化剂 [52] - 洛阳钼业是全球最大的铜和钴生产商之一,预计2025年经常性利润增长33%,刚果民主共和国矿山的运营改善可能带来盈利上行空间 [53] - 五矿资源在秘鲁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铜矿之一,预计2025年铜产量同比增长30%,经常性净利润将增加 [54] - 江西铜业是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预计2025 - 2026年经常性净利润将保持在较高水平,H股估值具有吸引力 [55] 目标价格方法和风险 - 各公司目标价格主要基于历史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计算 [57] - 主要风险包括商品价格低于预期、运营风险、项目执行缓慢、海外资产的货币/国家风险以及交易业务的套期保值操作等 [57]
高盛-市场反馈_对人工智能仍持积极态度;先进封装渐获关注;买入台积电(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台积电(TSMC)、联发科(MediaTek)、日月光半导体(ASE)、All Ring Tech Co.、Gr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rp.等公司均给出“买入”(Buy)评级 [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情绪积极,但持仓操作滞后,许多长期基金未充分参与反弹,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大多持观望态度 [1][2] - 看好台积电,其2025年全年营收和资本支出指引基本不变,预计2026年有上行风险,主要源于先进节点和CoWoS价格上调以及2纳米需求增长 [5][6] - 先进封装受关注,小芯片设计成本优势推动其在各应用领域更广泛采用,预计2025 - 2027年CoWoS出货量和产能将持续增长 [7] - 联发科AI ASIC项目潜在取消或延迟是投资者近期关注重点,但长期ASIC市场增长前景仍被看好 [8] - 投资者对日月光半导体兴趣增加,其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受关注,预计将受益于先进封装应用拓展,2025 - 2027年FOCoS产能将大幅提升 [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工智能市场情绪与投资者持仓情况 - 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情绪积极,尤其是5月中旬台北国际电脑展后,近期人工智能订单削减担忧缓解,下游ODM厂商人工智能服务器机架组装良率提升强化了这种积极情绪,但投资者持仓未跟上,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许多长期基金仍持观望态度 [2] 台积电(TSMC) - 即将于7月17日举行的分析师会议预计无太大惊喜,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美元计价接近20%中段同比增长)和资本支出(380 - 420亿美元)基本不变,维持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8.7%(美元计价)的预测 [3][5] - 2026年盈利前景有上行潜力,一是先进节点和CoWoS可能更大幅度提价,预计2026年5纳米及以下节点价格同比上涨3%,CoWoS上涨5%;二是智能手机对2纳米需求可能增强,预计2026年营收同比增长17.1%(美元计价) [6] - 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新台币1,210元,基于20倍目标市盈率应用于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得出,美国存托凭证(ADR)目标价242美元 [4][13] 先进封装市场 - 小芯片设计在向2纳米迁移时的重要性被多数投资者低估,其成本优势和混合集成能力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如CoWoS在各应用领域更广泛采用,预计2025 - 2027年CoWoS出货量分别达66.4万、108万、156.6万片晶圆,产能分别达67.5万、120万、174万片晶圆 [7] 联发科(MediaTek) - 近期投资者关注其AI ASIC项目潜在取消或延迟风险,这可能影响2026年盈利,但长期来看,长期基金对其ASIC市场总潜在市场(TAM)扩张故事仍持积极态度,看好其向450亿美元ASIC市场的持续扩张 [8] - 维持对联发科积极看法,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和其营收从2025年起恢复增长,有望从传统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供应商转型为人工智能参与者,2025 - 2027年营收和盈利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6%和21% [17] - 目标价新台币1,800元,基于20倍目标市盈率(较其5年交易平均水平高1个标准差)应用于2026财年每股收益得出 [18] 日月光半导体(ASE) - 投资者对日月光半导体兴趣增加,主要讨论其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其正在开发FOCoS - bridge和FOCoS - CL,预计2026年美国CPU供应商将成为其FOCoS - Bridge的主要采用者 [10] - 随着先进封装终端应用从人工智能扩展到非人工智能领域,预计日月光半导体和矽品精密(SPIL)将积极提升先进封装产能,2025 - 2027年FOCoS产能分别达5千、1.5万、3万片晶圆每月,2026年和2027年产能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00% [11] - 看好日月光半导体在OSAT行业的领导地位,预计其将通过持续获得市场份额跑赢同行,鉴于需求逐步恢复、结构盈利能力改善和新人工智能业务机会,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新台币165元,美国存托凭证12.10美元 [19][20][22]
高盛:澳大利亚锂与黄金覆盖_覆盖总结、预测及现货价格情景
高盛·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IGO、NST、NEM、CMM、BGL、VAU、WGX、PNR [4] - 中性评级:PLS、LTM LTR、CXO、EVN、GOR、RMS、GMD、GGP [4] - 卖出评级:MIN、RRL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澳大利亚锂和黄金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涵盖公司评级、商品及外汇预测、不同情景下财务指标对比、行业指标分析以及公司资产详细情况等内容,为投资者提供行业和公司的综合评估与投资参考 [4][8][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覆盖总结 - 给出各公司评级、市值、股价、目标价、估值等指标 [4] 商品及外汇预测 - 对多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给出不同时间的预测 [8] GSe 基础情景与现货价格及外汇对比 - 对比不同公司在 GSe 基础情景和现货价格及外汇下的多项财务指标差异 [18][19] 共识预测 - 比较 GSe 基础情景与 FactSet 共识预测下的公司财务指标 [20] 锂行业指标 - 包括锂价、EBITDA 和 NAV 对锂价变化的敏感性、资源对比等 [38][40][44] 黄金行业指标 - 涉及金价、P/NAV、EBITDA 和 NAV 对金价变化的敏感性等 [84][86][88] 澳大利亚大型黄金公司资产总结 - 详细介绍 Northern Star、Evolution Mining、Newmont 的资产情况 [154] 澳大利亚中型黄金公司资产总结 - 涵盖 Regis Resources、Capricorn Metals 等公司的资产信息 [156][157]
高盛:中国金属需求 - 拆解韧性增长,前置需求给前景带来压力
高盛·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紫金矿业H股/A股、洛阳钼业H股/A股和五矿资源维持买入评级 [2][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金属需求年初至今表现出韧性,但增长主要集中在前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铜和铝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2026年可能出现更深度调整,铝的调整幅度可能大于铜,中国铜废料短缺或部分抵消需求负面展望 [1] - 考虑最新观点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更新,对覆盖的中国铜业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调整幅度为 - 7%至 + 21%,并将12个月目标价格上调5 - 32%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金属需求现状 - 今年前两个季度,中国精炼铜和废铜总需求同比分别增长5%和14%(调整基数后为5 - 8%),原铝和废铝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和7%,与关键下游行业变化暗示的增长高度一致,中美关税升级对上游基本金属的影响小于担忧 [14] 中国金属需求展望 - 基于高盛股权部门团队对下游行业的最新预测,2025年下半年中国铜需求同比增长可能放缓至1.2%,铝需求同比下降2.0%,主要受国内可再生能源环比放缓驱动;2026年基本情景下,中国铜需求增长0.7%,铝需求下降0.6%;若以旧换新计划影响消退,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需求调整,铜和铝需求可能下降3.8 - 5.4% [3] 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及风险 - 可再生能源的突击安装、汽车和家电的以旧换新计划刺激消费等需求具有前置性,2025年第二季度前置需求对中国铜和铝增长贡献较大,且难以持续,对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需求构成下行风险 [19] - 以旧换新计划刺激空调和汽车行业消费,对金属需求增长有显著贡献,若该计划刺激效果消退,2026年中国铜和铝需求可能下降3.8 - 5.4% [22] - 中美关税升级对金属需求的影响在2025年小于担忧,但随着供应链围绕关税差异持续重组,金属需求可能发生变化 [23] 铜废料供应情况 - 中国铜废料供应相对稳定但紧张,过去2 - 3年铜废料市场处于短缺状态,季度短缺量相当于中国总铜需求的1 - 4%,社会废料库存累计减少约500kt,相当于中国总铜市场的3%,废料短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传导至精炼铜供应短缺 [31][32] 高盛全球观点及价格预测 -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团队将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上调至平均每吨9,890美元,预计8月铜价将涨至年度峰值10,050美元,12月降至9,700美元,价格下降反映9月美国对铜进口加征25%关税的基本情景 [35] - 高盛全球团队上调2026和2027年全球原铝产量预测,预计2026 - 2027年全球铝市场将出现过剩,2026/2027年平均价格为每吨2,230/2,500美元,低于此前预测 [36] 盈利预测及目标价格调整 - 考虑最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更新,对覆盖的中国铜业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调整幅度为 - 7%至 + 21%,并将12个月目标价格上调5 - 32% [45] - 紫金矿业:因全球铜价预测上调,但受卡莫阿生产中断影响铜产量下降,2025 - 2027年盈利上调3 - 5%,新目标价为H股26.5港元/A股28.5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45] - 洛阳钼业:因全球铜价预测上调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出口禁令延长导致钴价上涨,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7 - 21%,新目标价为H股9.5港元/A股11.5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45] - 五矿资源:因全球铜价预测上调、拉斯班巴斯铜矿产量增加和单位成本降低,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调整幅度为 - 7%至17%,新目标价为H股4.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