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经济指标更新
高盛· 2025-06-24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更新了中国专有经济指标数据,展示了多个经济指标的表现及变化趋势,包括中国当前活动指标、进口隐含国内需求、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库存变化、贸易、金融状况、外汇流动、宏观政策等方面,并对部分指标未来情况进行了预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指标表现 - 中国当前活动指标(CAI)5月年化环比增速从4.6%降至4.3%,制造业部门是导致其5月走弱的主要原因 [7][12] - 专有进口隐含国内需求指标显示近几个月增长基本稳定 [9] - 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指标5月均下降 [13] - MAP惊喜指数(21天移动平均值)显示近期宏观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6] - 中国库存跟踪指标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库存变化可能略有下降,库存变化对GDP环比增长的影响在该季度可能转为负 [17][20] - 中国“外向内”出口跟踪指标近期与官方出口增长基本一致,“外向内”进口跟踪指标近几个月略逊于官方进口增长 [22][23] - 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5月有所宽松,主要受人民币兑贸易加权篮子汇率贬值推动,预计FCI脉冲对增长的影响从第二季度起转为正 [24][27][32] - 偏好的外汇流动指标显示5月有持续的外汇流入 [29] - 中国国内宏观政策指标5月较4月略有收紧,主要因财政赤字收窄 [34][35] - 增强财政赤字(AFD)指标3个月移动平均值在5月收窄,但12个月移动平均值略有扩大 [40] - 城市层面房地产相对收紧指数显示住房政策持续宽松 [42] 指标方法论 - 中国当前活动指标(CAI)是多个实际活动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可重新分类以衡量经济不同领域的环比动量 [44] - 进口隐含实际国内需求通过中国投入产出表将进口按部门分配到最终需求来源来推断国内需求,并与国民账户数据估算结果相互验证 [44] - 中国MAP惊喜指数总结经济指标相对于市场共识预期的重要性和强度,通过时间聚合可考察经济数据表现 [44] - 建筑增长指标是住房开工、钢铁、水泥和玻璃生产同比增长的中位数,制造业增长指标是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发电设备和微型计算机生产同比增长的中位数 [44] - 修订后的库存跟踪指标基于六个库存指标,经数据清理后取第一主成分并映射到GDP百分比作为库存变化跟踪指标 [44] - 修订后的“外向内”贸易指标使用主要贸易伙伴报告的“镜像”统计数据,结合特定国家的领先 - 滞后关系估算中国进出口增长,与海关贸易数据相互验证 [44] - 修订后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通过资金指数、股市市盈率、贸易加权人民币等跟踪流动性状况,其环比变化可归因于外汇、股票、信贷和利率四个主要渠道 [44] - 估计的FCI脉冲对增长的影响衡量FCI变化对GDP增长的影响 [44] - 偏好的外汇流动指标跟踪外汇管理局月度净外汇销售/结算以及人民币跨境净流动 [44] - 中国国内宏观政策指标从财政、货币、信贷和住房四个方面总结国内宏观政策立场 [44] - 增强财政赤字指标是预算内有效财政赤字和预算外财政赤字之和,预算外支出通过多种渠道估算 [44][45] - 政府债券融资跟踪指标衡量政府债券月度净发行速度及按债券类型的细分,并提供全年剩余时间的发行计划预测 [46] - 房地产政策相对收紧指数从需求、供应和其他方面跟踪100多个城市房地产政策的相对收紧程度 [46] 政府债券发行预期 预计未来几个月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将加快,基线假设下,除2025年预算中批准的1.8万亿元中央政府专项债券(CGSB)额度外,全国人大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批准额外1万亿元的发行额度,不包括地方政府用于债务解决的再融资债券发行 [36][38]
高盛:美国关税影响追踪 - 高频趋势或显示中国热潮消退
高盛· 2025-06-24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FedEx Corp.和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分别为216.73美元和96.87美元 [8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中国到美国的入境货运量增长势头减弱,船舶和标准箱(TEU)分别环比下降7%和4%,但基于其他数据,未来一两周仍有可能再次增长,之后贸易模式将更稳定 [1] - 2025年贸易有两种可能走向,一是中国在90天关税暂停前出现大量提前采购,二是客户因不确定性而放缓活动和订单 [6] - 短期内更可能出现第一种情况,但30%的关税仍可能影响需求,电商还需应对最低免税额豁免政策的结束 [7][8] - 可能出现三种情景,一是中国大量提前采购导致库存增加,下半年货运需求可能下降;二是提前采购不如预期强劲;若第二种情景出现,下半年可能出现两种子情景,经济不衰退或关税问题解决,零售商库存短缺将增加订单,对运输行业有利;经济衰退,订单不增加,运输行业将面临困境 [9] 高频率周度数据 - 6月13 - 19日,中国到美国的载货集装箱船平均同比增长18.5%,前一周为8%,但本周环比下降7%;标准箱平均同比增长16%,前一周为10.5%,本周环比下降4% [11][19] - 预计未来至少一周中国货运量可能恢复环比增长,洛杉矶港下周预计进口船舶数量将增加15%,两周后可能下降5% [3] - 由于中国货运量激增,第24周中国到美国的标准箱同比增长16%,超过亚洲其他地区到美国的2% [3] - 集装箱费率本周环比下降2%,可能预示中国需求激增后需求下降 [3] - 三大西海岸港口5月月度数据环比远低于正常水平,关税最初影响了5月初的需求,环比下降22% [3] - 中国主要港口周吞吐量上周环比下降1%,前一周下降2%,同比增长1% [30] - 中国/东亚到美国西海岸的海洋集装箱费率下降2% [34] - 洛杉矶港计划的标准箱本周环比增加23%,同比增加35%,一周后预计同比增加67%,两周后预计同比增加11% [37] - WorldACD亚太到北美每周货运趋势的重量和费率,两周环比分别下降7%和0%,前一周分别为下降1%和增长5% [40] - 西海岸的多式联运交通量平均环比下降6%,同比下降7% [44]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不含燃料)下降4%,卡车负载可用性指数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24% [47] - 供应链拥堵跟踪指数维持在2,环比上升5% [50] 滞后月度数据 - 三大港口(洛杉矶港、长滩港和奥克兰港)5月进口量同比下降10%,环比4月下降22%,低于典型季节性增长12% [53] - Drewry上海到洛杉矶的航空费率5月有显著增长 [56] - 三大港口同比增长与彭博社报道的中国、亚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到美国的标准箱月度同比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6月有望恢复正增长 [58] - 估计4月贸易同比增加约40亿美元(约7万个标准箱×每个标准箱5.7万美元),5月同比减少约30亿美元(约5.5万个标准箱×每个标准箱5.7万美元) [67] - 5月物流经理指数上游(B2B)库存扩张速度从4月的57.6降至56.5,下游(B2C)库存从4月的54压缩至43.1 [73] - 5月物流经理指数库存成本指数从4月的75.6升至78.4,反映库存成本和存储成本上升 [74] - 零售商(除汽车、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未出现类似特朗普时期的增长 [75]
高盛:中国房地产债务重组仍处缓慢推进阶段
高盛·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信贷市场未受地缘政治和美联储会议影响,利差变化不大,预计在无重大负面冲击下将继续上行,建议采用市场中性利差策略 [1][6] - 新兴市场投资级债券中亚洲夏普比率最佳,高收益债券中拉美夏普比率近年显著改善且有望持续 [4][7] - 中国房地产高收益债券年初表现强劲,近期微观消息转好,但基本面仍具挑战,开发商债务清理进展缓慢,投资应注重质量 [4][5][10] 各部分总结 亚洲信贷市场表现 - 尽管中东局势紧张和油价上涨,亚洲信贷市场未受影响,利差变化不大,预计在无重大负面冲击下将继续上行,建议采用市场中性利差策略 [1][6] - 亚洲投资级债券中,偏好前端BBB级和7 - 10年期A级,银行资本证券优于企业债券;亚洲高收益债券中,偏好BB级,印度和印尼BB级及中国BB级企业(包括房地产)有投资价值 [8][9] 中国房地产市场 - 中国房地产高收益债券年初至今表现强劲,总回报率达14.3%,近期微观消息转好,如新城集团发行3亿美元债券、万科获股东贷款等 [4][10] - 基本面仍具挑战,中国经济学家预计未来几年城市新房需求略低于500万套,较2017年峰值下降75%,市场呈“L”型走势 [5][10] - 开发商债务清理进展缓慢,自2021年以来总债务基本稳定,银行贷款增加,其他渠道借款减少,预计债务重组将是渐进的多年过程 [5][11] 新兴市场信贷风险调整回报 - 新兴市场投资级债券中,亚洲夏普比率最佳,受强劲技术因素支撑;新兴市场高收益债券中,拉美夏普比率近年显著改善且有望持续 [4][7] 亚洲信贷市场预测与发行 - 预计2025年底亚洲美元投资级债券利差从73个基点升至95个基点,高收益企业债券利差从334个基点升至350个基点 [26] - 预计2025年亚洲G3货币债券发行额从年初至今的1070亿美元增至2500亿美元 [26] 亚洲信贷市场表现对比 - 与美国信贷市场相比,展示了亚洲投资级和高收益债券与美国同类债券的利差和总回报对比 [44][52][58] - 与新兴市场信贷市场相比,展示了亚洲投资级和高收益债券与新兴市场同类债券的利差和总回报对比 [61][70][76] 信用违约互换(CDS)表现 - 展示了亚洲主权5年期CDS和全球投资级及高收益指数的一年期表现 [81][83][86] 中国在岸信贷市场 - 展示了GS中国在岸信贷压力指数、在岸收益率和利差、在岸债券发行及违约情况 [87][90][100] 亚洲高收益债券违约情况 - 展示了亚洲高收益债券违约、债券交换和展期的详细情况,以及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对比 [112][114][115] 评级机构变化 - 本周多家公司评级、展望和信用观察发生变化,如穆迪下调大发银行评级、上调海湾资源评级,标普下调北京建工集团评级等 [119][120] 相对价值分析 - 从评级、行业、地区等维度分析了亚洲投资级和高收益债券的相对价值,包括利差和到期收益率等指标 [122][192][201] 近期出版物 - 列出了近期发布的与亚洲信贷市场相关的报告和文章 [218]
高盛:运用细分贸易数据解读中国出口韧性
高盛·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口在过去两年展现出惊人韧性,自2023年Q4以来实际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投资者关注其背后原因、可持续性、相关行业和目的地 [2][3]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出口订单提前和贸易转口,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国出口的强劲态势,但对美出口的回吐效应已开始显现,不过对整体出口影响相对较小 [2][5] - 过去十年,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强劲贸易增长是中国出口强劲的主要贡献因素,出口流向从主要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经济体转移,特别是东盟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 [2][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企业因预期美国关税而提前发货,2024年Q4中国出口增长加速,实际同比增长约14%,高于Q3的12%,2025年1 - 4月出口增长保持强劲,5月有所放缓 [5] - 统计方法估算显示,2024年Q4至2025年Q1对美出口存在显著提前发货情况,月偏差最高达趋势隐含水平的10%,累计约为趋势隐含月对美出口总额的30%;整体出口仅在3月出现明显发货高峰,占月总出口的5% [6] - 4月东盟出口增加与美国出口下降同时出现,中国对东盟中间产品出口显著增加,可能是为美国市场重新组装成品前的提前备货,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4月对美出口增加 [14] - 尽管提前发货和贸易转口有助于稳定中国出口增长,但预计美国对中国产品额外加征30%的关税最终将减缓出口增长,贸易转口只能缓解约三分之一因2018 - 2019年美中贸易战导致的对美直接出口下降带来的放缓 [18] 中国出口目的地的演变模式 - 2019 - 2024年中国出口总值年均增长约7%,2024年海关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出口增长主要由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增加推动,而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增长较为平淡 [19] - 2015 - 2019年出口流向主要向东盟和欧盟转移,2019 - 2024年扩展到更广泛的新兴市场地区;中国出口产品组合从“老三样”(家具、家电和服装)向“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转变 [26] - 2019 - 2024年,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出口份额下降,但对欧盟的电气机械和车辆出口除外;对新兴市场地区的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车辆、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领域 [32][35] 东盟在中国出口成功中的作用 - 过去几十年,东盟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2024年对东盟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6%,高于直接对美出口;这可能归因于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经济结构变化导致企业将供应链转移或多元化至东盟 [37] - 中国与东盟 - 6的贸易数据差异表明可能存在货物转口情况,这种差异自2018年美国提高对中国产品关税以来扩大,主要由消费品驱动,纺织品、橡胶和塑料以及文化和休闲产品等行业差异较大 [39] - 贸易数据差异可能由误标、低报发票金额或未记录的转口造成,综合数据表明未记录的转口可能是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40][41] - 贸易转口涉及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组装和重新贴标以改变原产国,从而避免美国关税,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存在潜在的贸易转口情况,通信设备多年来一直存在转口迹象 [47] - 2019 - 2024年,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产出增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较小;越南对美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增长远低于出口值增长,表明供应链转移带来的产业升级仍处于早期阶段 [56][57]
高盛:全球观察- The Dog That Didn’t Bark
高盛·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前景稳定使金融环境宽松、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下调2025年12月核心PCE通胀预测、上调2025年美国增长预测、降低12个月美国衰退概率 [1] - 美国对伊朗军事行动可能性及油价上涨增加衰退风险,经济真实动能因前置效应难衡量,劳动力市场呈温和减速态势 [1][2][5] - 5月核心PCE通胀温和,但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风险仍在,预计关税对通胀影响在2026 - 2027年减弱 [7][9] - FOMC下半年可能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基线预测12月单次25个基点降息,2026年两次,风险偏向下行 [12] - 美国财政法案将提高赤字,不可持续,新税法可能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组合流入 [16] - 预计欧洲央行9月再降息至1.75%,风险偏向下行;英国央行下半年可能转向连续降息,终端利率预测低于市场定价 [18][19] - 中国经济在贸易战中表现出韧性,出口增长可观,但住房、就业和通胀仍弱,未实现向国内需求的广泛转变 [22] - 美元自4月以来净贬值,预计将进一步对多种货币贬值,看好黄金价格上涨和英国前端利率下降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经济 - 2025年美国有效关税税率预计稳定上升约14个百分点,高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个百分点,低于4月9日假设的20个百分点 [1] - 因关税前景稳定,将2025年12月核心PCE通胀预测下调至3.4%,将2025年美国增长预测上调至1.25%(四季度同比),将12个月美国衰退概率降至30% [1] - 美国对伊朗军事行动可能性虽近期下降,但预测市场认为7月前风险仍高,油价较6月初高约10美元/桶,冲突扩大或霍尔木兹海峡关闭会使衰退风险急剧上升 [2] - 二季度实际GDP预计增长4.1%,一季度为 - 0.2%,但数据不能反映季度活动全貌,劳动力市场指标显示温和减速,就业增长放缓、失业救济申请增加、失业率上升、就业/人口比率下降 [5] - 5月核心PCE通胀预计为0.18%,部分疲软来自服务和部分商品类别有明显关税传导迹象,预计每个百分点关税上调将使核心PCE增加约0.1%,2026 - 2027年通胀影响将减弱 [7][9] - FOMC下半年可能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基线预测12月单次25个基点降息,2026年两次,劳动力市场放缓加速可能导致更早、更深幅度降息,概率加权基金利率预测略低于市场定价 [12] - 美国财政法案将提高赤字,整体赤字占GDP的6%,排除利息支付后为3%,不可持续,新税法对股息收入和企业利润征税威胁仍在,可能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组合流入 [16] 全球其他地区经济 - 预计欧洲央行9月再降息至1.75%,因核心HICP通胀放缓,风险偏向下行 [18] - 英国央行下半年转向连续降息可能性较大,终端利率预测为3%,低于市场定价,主要因劳动力市场放缓,就业增长为负、职位空缺减少、预计私营部门定期工资增长放缓 [19] - 中国经济在贸易战中表现出韧性,对欧洲和亚洲出口增长抵消对美出口34.5%的同比暴跌,5月名义出口增长4.8%,消费需求有亮点,但住房、就业和通胀仍弱,未实现向国内需求的广泛转变 [22] 金融市场 - 美元自4月以来净贬值,预计将进一步对欧元、人民币和日元等多种货币贬值,看好黄金价格上涨和英国前端利率下降 [26]
高盛:随着伊朗冲突升级,能源价格上涨面临上行风险
高盛·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布伦特油价今晚涨2美元至略低于80美元/桶,市场计入供应中断可能性,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约12美元,能源供应下行风险和价格预测上行风险上升 [2][3] - 考虑两种石油中断情景,伊朗供应下降175万桶/日,布伦特油价将涨至约90美元/桶;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流量下降,布伦特油价将涨至约110美元/桶 [2][9] - 预计欧洲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市场也将计入供应中断可能性,欧洲天然气价格接近74欧元/兆瓦时 [33] - 霍尔木兹海峡能源供应持续大规模中断,可能推动油价超110美元/桶,欧洲天然气价格超100欧元/兆瓦时 [30][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油价上行风险 - **伊朗石油供应减少情景**:假设伊朗石油供应下降175万桶/日,分临时下降和持续下降两种子情景,布伦特油价均将涨至约90美元/桶,2026年分别回落至60多美元和70 - 80美元 [10][12][17] - **更广泛地区中断情景**:假设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流量下降,沙特和阿联酋管道提供260万桶/日备用产能,风险溢价跳升至高位,各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布伦特油价将涨至约110美元/桶,2025年第四季度均价约95美元/桶 [19][20] 全球天然气价格上行风险 - 预计欧洲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市场计入供应中断可能性,TTF价格接近74欧元/兆瓦时,截至6月20日市场隐含大规模液化天然气供应中断概率为11% [33][34] - 霍尔木兹海峡天然气供应持续大规模中断,可能使欧洲天然气价格超100欧元/兆瓦时,2024年卡塔尔通过该海峡出口7900万吨液化天然气 [37] 美国天然气价格风险有限 - 美国是液化天然气净出口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需求有限,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通常满负荷运行,全球供应中断对美国天然气平衡影响有限 [39][40] - 美国或墨西哥地区石油产品短缺,可能导致发电或工业应用中油转气,使美国天然气平衡略有收紧 [41]
高盛:资金流动_美国本土买入动态
高盛·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6月18日当周,流入共同基金及相关投资产品的资金在股票和债券领域都很强劲 [4] - 全球股票基金净流入大幅增加,美国股票基金需求强劲,西欧(除英国)股票基金需求稳定,日本股票基金有额外资金流出,新兴市场中,中国大陆基金资金流入转正,巴西持续吸引大量资金流入,科技板块基金净流入最强,金融板块净流出最大 [4] - 全球固定收益基金资金流入增加,短期债券基金持续有资金净流入,长期债券基金有资金流出,新兴市场本地债券基金资金流入强劲,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减少120亿美元 [4] - 跨境外汇流动显示,除美元外,G10货币需求持续强劲,韩元在过去4周的z得分方面净流入最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基金资金流向总结 |类别|4周总和(百万美元)|6月18日(百万美元)|4周平均(% AUM)|6月18日(% AUM)| | ---- | ---- | ---- | ---- | ---- | |股票|31,288|45,419|0.03|0.19| |固定收益|70,798|19,165|0.20|0.22| |其中:新兴市场|13,840|4,769|0.63|0.86| |货币市场|55,084|-11,734|0.14|-0.12| |外汇流动|58,223|18,166|0.11|0.14| [2] 固定收益与股票资金流向 - 股票方面,全球基准、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等不同类别在不同时间段的资金流向和占资产管理规模比例有差异,科技板块净流入较强,金融板块净流出较大 [10] - 固定收益方面,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不同债券类型资金流向和占比不同,短期债券基金资金流入,长期债券基金资金流出 [10] 外汇资金流向 - 外汇总资金流向4周总和为5.8223亿美元,6月18日为1.8166亿美元,不同货币的资金流向和占比存在差异,除美元外,G10货币需求强劲,韩元净流入最大 [12] 全球基金资金流向趋势 展示了全球股票、固定收益、新兴市场股票、美国通胀保值债券、欧元区外汇流动、中国外汇流动等的4周移动平均和1年移动平均资金流向情况 [17] 基金持仓情况 - 全球层面,展示了股票、美国资产、新兴市场资产、中国资产、新兴市场(除中国)资产、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变化 [20] - G10经济体层面,展示了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欧元区、英国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变化 [23] - 固定收益市场层面,展示了投资级信用和综合型、政府债券、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杠杆贷款、长期债券、通胀保值债券占债券资产的比例变化 [26] - 股票市场层面,展示了科技、电信、医疗保健与生物技术、能源、金融、工业板块占股票板块基金资产的比例变化 [28]
高盛闭门会议:中国汽车业重估产能过剩-拐点未见
高盛·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扩张放缓但仍在增长,市场分散有整合和提升盈利能力潜力,近期盈利能力改善或为暂时,政府刺激措施有效但凸显对外部刺激依赖,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依赖政府支持挑战 [1][3][6] - 预计未来潜在市场需求随 GDP 同比增长 2 -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70%后趋于稳定,2030 年后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至 10% [2][11] - 2025 - 2026 年 OEM 的增长利润率和 EBITDA 利润率将超供应商,OEM 净现金状况改善,供应商下滑,利用付款条件将更难 [12][13] - 下半年选股侧重市场份额较低、依赖自身增长动力的企业,如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 [14] - 行业或在 2027 - 2028 年发生重大整合 [20] - 激光雷达技术在汽车领域普及率将提升,2030 年中国激光雷达出货量预计达 1600 万台 [27][28] 各部分总结 产能与市场格局 -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能预计增加约 250 万辆,同比增长 13%,低于 2023 年的 550 万辆和 2024 年的 320 万辆 [1][3][6] - 2024 年前十大汽车制造商市场份额不到 80%,成熟市场超 90% [1][3][6] 盈利能力与需求 - 2025 年第一季度前十三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盈利能力改善或为暂时,因政府刺激创造远期需求和供应链定价压力增加 [1][3] - 2024 年政府以旧换新和报废补贴申请量约 610 万份,刺激需求约 170 万辆,占汽车销量约 28%;2025 年前 5 个月申请 410 万份,刺激需求约 130 万辆,占约 31%,预计 2025 年全年约 240 万辆 [1][5][8] - 2024 年以旧换新预算 1500 亿元,汽车补贴 900 亿元;2025 年预算 3000 亿元,预计汽车补贴 1200 亿元 [1][9] 未来趋势预期 - 潜在市场需求随 GDP 同比增长 2 -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70%后稳定,2030 年后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至 10% [2][11] - 2025 - 2026 年 OEM 增长利润率和 EBITDA 利润率超供应商,OEM 净现金状况改善,供应商下滑 [12] 选股策略 - 下半年选股侧重市场份额较低、依赖自身增长动力的企业,如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 [14] 企业分析 小鹏汽车 - 新车型(Mona M3 和 P7 Plus)竞争力强,在细分市场排名前三,销量潜力大 [15] - 平台化建设使每年推出三到四款新车型,提升研发效率 [15] - 过去两年将 BOM 成本降低 25%,毛利率从约 3%提升至 10%,未来新车型和升级版将采用低成本平台 [16] 比亚迪 - 2025 年出口目标 80 万辆,目前月出口量接近 8 万辆,若趋势持续年底出口量或达 100 万辆 [22] - 西欧成为 2025 年重要市场,出口每辆车利润至少是国内三倍 [22] 行业整合 - 行业或在 2027 - 2028 年发生重大整合 [20] 供应链分析 - 激光雷达技术普及率提升,2025 年预计达 25%,2030 年中国激光雷达出货量预计达 1600 万台 [27][28] - 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前四大供应商占据整个市场份额,前两大供应商占超 60%,领先供应商获市场份额,利润预计 2024 - 2026 年增长三倍 [31][33]
高盛:金蝶_AI 助手 2.0 赋能财务、差旅、人力资源、知识人工智能;盈利能力提升仍是关注重点;买入
高盛·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重申对金蝶国际(Kingdee)的“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Cosmic Agent 2.0平台发布,预计公司将继续拓展AI代理至销售、运营、决策等领域,使AI代理根据用户行为提供定制体验 [1] - 凭借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空积累的客户基础,公司目标是到2030年AI贡献约20%的总收入 [1] - 作为本地企业服务领导者,金蝶国际有望获得增量生成式AI收入,同时提高员工效率和盈利能力 [1] 各部分总结 AI代理支持高效工作 - 金蝶国际推出由多种AI基础模型赋能的五个AI代理,包括财务代理、企业差旅代理、Chat BI、招聘代理和AI知识中心,并持续开发新代理 [2] - 用户可同时调用多个AI代理,代理将根据用户个人偏好和历史行为定制并完成任务 [2] AI在不同客户群体中的渗透 - 针对大型企业,与多家灯塔客户建立合作,并向数千个现有苍穹/星座客户拓展 [3] - 针对中型企业,截至2024年底有4.4万客户,提供如BOSS助理等用于AI决策的特色产品吸引客户采用 [3] - 针对星耀/精斗云中小企业客户,预计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3] 部分AI代理功能 - 财务代理:金耀AI代理可总结关键财务数据,为企业管理层和个人投资者生成分析报告,表明公司向ToC应用拓展 [6] - 企业差旅代理:多个代理可帮助员工规划行程,根据用户偏好完成机票和酒店预订,节省员工报销时间 [6] 财务数据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Revenues(百万元)|4,866|5,679|6,256|7,133|8,797|10,754| |Gross profits(百万元)|2,998|3,644|4,071|4,727|6,021|7,521| |OP income(百万元)|(828)|(605)|(485)|140|476|837| |Net income(百万元)|(389)|(210)|(142)|209|573|914| |EBITDA(百万元)|(461)|(150)|70|688|1,046|1,428| |EPS(摊薄,人民币)|(0.11)|(0.06)|(0.04)|0.06|0.17|0.27| |GM(%)|61.6|64.2|65.1|66.3|68.4|69.9| |OPM(%)|-17.0|-10.7|-7.8|2.0|5.4|7.8| |EBITDA margin(%)|-9.5|-2.6|1.1|9.6|11.9|13.3| |NM(%)|-8.0|-3.7|-2.3|2.9|6.5|8.5| |Opex ratio(%)|78.6|74.8|72.8|64.3|63.0|62.2| |S&M ratio(%)|41.6|40.8|40.0|35.3|33.7|33.3| |G&A ratio(%)|10.4|8.6|8.6|7.2|7.1|7.0| |R&D ratio(%)|26.6|25.4|24.2|21.9|22.2|21.9| |Tax rate(%)|4.6|10.4|19.8|21.0|13.0|13.0| |YoY - Revenues(%)|17|17|10|14|23|22| |YoY - Gross profits(%)|14|22|12|16|27|25| |YoY - OP income(%)|na|na|na|na|241|76| |YoY - EBITDA(%)|na|na|na|885|52|37| |YoY - Pretax income(%)|na|na|na|na|186|64| |YoY - Net income(%)|na|na|na|na|175|59| [9] 估值方法与目标价 - 12个月目标价为15.75港元,基于两阶段DCF和市销率方法的平均,DCF估值中纳入13.2%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2%的终端增长率,2026年预期市销率倍数为5.3倍 [10][11] 部分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12|2025E/12|2026E/12|2027E/12| |----|----|----|----|----| |Revenue(人民币百万元)|6,255.7|7,133.1|8,797.2|10,754.5|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69.8|688.0|1,045.8|1,428.4| |EPS(人民币)|(0.04)|0.06|0.16|0.26| |P/E(X)|NM|NM|79.9|50.1| |P/B(X)|3.3|5.5|5.2|4.7| |Dividend yield(%)|0.0|0.0|0.0|0.0| |N debt/EBITDA(ex lease,X)|(19.0)|(2.0)|(1.8)|(2.3)| |CROCI(%)|3.7|6.5|9.3|11.5| |FCF yield(%)|2.8|1.1|2.2|4.3| [12]
高盛:中国互联网-2025 年 618 购物节全景亮点、五大核心观察及主流平台 GMV 增长趋同现象
高盛·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对交易平台采取更具防御性的子行业敞口,优先选择游戏、移动出行和互联网垂直领域,在电子商务中,推荐买入京东和快手,维持对美团、阿里巴巴、拼多多的买入评级,对唯品会维持中性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18购物节电商行业GMV增长约10 - 11%,包裹量增长15%,呈现健康增长态势,受电子产品/家电补贴和竞争常态化驱动 [1][2] - 电商货架式老牌企业与SFV/直播平台的GMV增长差距缩小 [3][9] - 电商竞争格局从直播/内容电商向即时零售电商转变,各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竞争激烈 [10] - 各平台持续采取支持商家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并简化促销活动 [11] - 生成式AI工具在电商领域持续升级,提高转化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更广泛的节日图景 - 2025年618购物节各平台表现出色,如淘宝和天猫453个品牌GMV达1亿元,京东订单超22亿,美团即时购物GMV创新高 [35] - 预计电商行业GMV和包裹量在5月前置,6月疲软,下半年线上GMV增长将逐季放缓至4Q25E的5% [2] 618购物节期间电商平台策略 - 各平台促销折扣力度不同,如2025年淘宝和天猫15%折扣(最高50%),京东满减优惠 [46] - 各平台关键策略和商家支持措施包括简化流程、提供AI工具、降低成本等 [47] 参与度数据 - 2025年5月前50大电商应用使用时长同比增长10%,京东和拼多多使用时长分别增长87%和8%,淘宝下降5% [51] - 京东商家DAU增长强劲,各平台商家DAU表现不同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