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

搜索文档
创新器械专题—持续血糖检测CGM:复盘海外龙头发展之路,看CGM全球发展四大趋势
西南证券· 2024-11-25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GM全球发展呈现四大趋势:性能全方面提升、CGM技术成熟、从美国走向全球、新一代OTC产品上市 [4] 四大趋势加速CGM全球拓展 - CGM产品性能提升,医保覆盖使得CGM的行业渗透率从9.5%提升到21.4%,2023年CGM市场规模已经破10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65亿美元 [4] 德康医疗:行业先驱如何练成? - 管理层:公司创始人Stuart J. Updike是行业技术开创者,上市以后公司吸纳全球顶尖研发以及市场销售人才,部分来自美敦力、强生等优秀人才,组建强大团队 [4] - 产品:2018年G6实现免指间血矫正,通过不断改进算法技术实现准确度提升,MARD值下降至8.1% [4] - 渠道:公司产品最初定位于院内市场,在发展初期主要以直销渠道为主,通过搭建起院内学术团队,通过触及到医生去推动患者购买,因此公司在美国持续多年市占率第一 [4] - 盈利能力:公司2023年总收入达到256.6亿元,净利润为38.4亿元,从2013年到2023年公司收入翻了26倍 [4] 雅培:差异化战略如何超越德康? - 差异化产品研发:雅培的FreeStyle的技术路线采用第二代连线酶传感器技术,使得产品成本相比第一代技术大幅下降,产品寿命大幅提升 [6] - 差异化市场战略:公司凭借全球渠道优势,较早开拓美国之外市场,使得非美国地区收入36.3亿美元,非美国市场占比达到63% [6] 美敦力:人工胰腺战略是否能弯道超车? - 公司是闭环人工胰腺系统开创者,2006年美敦力研发出全球第一个胰岛素泵与CGM联合使用的闭环系统MiniMed Paradigm Real Time [7] - CGM产品技术追赶前行:2023年4月,美敦力搭配Guardian 4血糖传感器的胰岛素泵产品MiniMed 780G获得FDA批准 [7] - 人工胰腺时代来临:2016年,首款混合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Medtronic MiniMed 670G获得FDA批准,2017年美国上市 [7] 罗氏:BGM龙头强势入局CGM,后来者能够居上? - AI算法预测为其最大亮点:其CGM产品主要卖点在于搭载了智能预测算法,可指示未来30分钟内的低血糖风险,持续预测未来2小时内的葡萄糖水平将如何发展,并估计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8] - 罗氏自身有什么独特的优势:罗氏在传统血糖测量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数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 [8] CGM发展走向成熟阶段 - 早期探索(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关键性驱动因素来自传感器技术突破 [18] - 快速发展期(1996-2015):关键性驱动因素来自准确性和舒适度的大幅提升 [19] - 成熟期(2016-至今):关键性驱动因素是来自医保支付和FDA认可CGM数据 [21] CGM市场潜力巨大 - 全球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市场不断增长,CGM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23] CGM市场渗透率有待提升 - 美国市场相对成熟,全球范围内渗透率有待提升 [27]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超5亿人 -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巨大,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32] Ⅰ型糖尿病患者持续提升 - 全球青少年Ⅰ型糖尿病患者持续增长 [35] 全球CGM呈现三足鼎立的趋势 - 全球CGM呈现三足鼎立的趋势 [47] 中国CGM渗透率较低,市场空间大 - 我国CGM渗透率低,处于前期快速增长阶段 [52] 中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人,知晓率较低 - 我国糖尿病患者10年增长50%,半数患者尚不知情 [56] CGM趋势一:性能全方面提升 - 性能全方面提升——准确率提升、寿命延长、体积缩小、算法更新 [62] CGM趋势二:价格下行与医保覆盖助力拓展全球市场 - 价格逐步下行,国产品牌价格优势凸显 [68] - 美国医保覆盖全面 [75] - 欧洲加快纳入医保 [76] CGM趋势三:院外OTC市场,使用场景增加 - 院外OTC市场,使用场景增加 [81] CGM趋势四:闭环人工胰腺成为终极目标 - 闭环人工胰腺成为终极目标 [84] - CGM与胰岛素泵组成混合闭环系统已是大势所趋 [89]
汽车行业周报:欧盟与中国即将就电动汽车进口关税达成协议
西南证券· 2024-11-25 13:1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年末车市冲刺进入倒计时,车展新车叠加以旧换新等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汽车消费。根据乘联会预测,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24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15.4%,环比上月增长6.1%,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28万,渗透率约53.3%。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将与中国即将就电动汽车进口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利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智能汽车方面,美国新一届政府机构有望制定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联邦框架,利好Robotaxi及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投资机会方面,建议关注置换更新补贴力度加大以及新车周期开启给行业带来的机会;建议关注智能汽车爆款车型上市及华为智驾赋能给智驾板块带来的机会;此外,建议关注各地报废更新政策落地带来的重卡年底冲量机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乘用车 - 根据乘联会数据,11月1-1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10.6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30%,较上月同期增长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94.2万辆,同比增长5%;11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27.1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37%,较上月同期增长2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244.7万辆,同比增长6%。在国家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鼓励下,近期的购车消费实现强势增长的良好局面。主要标的:广汽集团(601238)、爱柯迪(600933)。 [1] 新能源汽车 - 根据乘联会数据,11月1-17日,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58.1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66%,较上月同期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90.9万辆,同比增长41%;11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65.4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71%,较上月同期增长2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993.3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将与中国即将就电动汽车进口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利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产业链相关标的将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而充分受益。主要标的:比亚迪(002594)、拓普集团(601689)、三花智控(002050)、华域汽车(600741)、多利科技(001311)、美利信(301307)、溯联股份(301397)、川环科技(300547)。 [1] 智能汽车 - 智能汽车方面,美国新一届政府机构有望制定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联邦框架,合资车企加码智驾布局,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1)随着相关安全保障及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将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标的:赛力斯(601127)、长安汽车(000625)、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精锻科技(300258)、无锡振华(605319)、博俊科技(300926)、多利科技(001311)、常熟汽饰(603035)、三联锻造(001282)等;2)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需求持续增加,智能车灯/智能座舱/空气悬架/线控制动与转向等部件渗透率持续提升,主要标的:星宇股份(601799)、伯特利(603596)、科博达(603786)、保隆科技(603197)、阿尔特(300825)、德赛西威(002920)、华阳集团(002906)、均胜电子(600699)、上声电子(688533)、耐世特(1316)。 [1] 重卡 - 根据中汽协数据,10月份我国重卡市场销售约6.6万辆,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18%;2024年累计销售约74.9万辆,同比下降4.9%。截至11月10日,液化天然气价格为4443.60元/吨,同比-12.8%,环比6.1%,汽柴比为0.62。以旧换新政策临近2024年12月31日截止日期,11月和12月政策对重卡行业的刺激作用有望进一步显现,国内重卡终端需求和订单有望随之逐渐释放,销量有望实现环比增长。2024年11月4-8日,国内重要常委会议召开,基建板块作为重要逆周期政策调节抓手,相关政策有望加码,带来重卡市场需求提振。建议持续关注相关基建政策推动需求回暖以及《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促进新车销量增长。推荐标的:中国重汽(3808.HK/000951)、潍柴动力(2338.HK/000338)、天润工业(002283)。 [3]
机器人行业周报: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超越德国日本,升至全球第三
西南证券· 2024-11-25 1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超越德国日本,升至全球第三 [1] - 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在2023年创新高,每一万名员工配备162个机器人,是7年前(74个)的两倍多 [1] - 中国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个机器人,这一数字是2019年的两倍多 [1] - 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1] - 报告预测,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需求仍有很大增长潜力,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至10%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11月18日-11月24日)机器人指数跑赢大盘 [21] - 中证机器人指数下跌1.3%,跑赢上证指数0.6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3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1.7个百分点 [21] - 国证机器人指数下跌0.8%,跑赢上证指数1.1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2.2个百分点 [21] 产业动态 -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超越德国日本,升至全球第三 [27] - 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在2023年创新高,每一万名员工配备162个机器人,是7年前(74个)的两倍多 [27] - 中国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个机器人,这一数字是2019年的两倍多 [27] - 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9] - 报告预测,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需求仍有很大增长潜力,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至10% [29] - KAIST四足机器人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 [30] - 全球最小开源端到端人形机器人Zeroth 01 Bot复刻波士顿动力平地起身动作,BOM成本仅350美元 [37] - 宁德时代成立20人团队,专注机械臂自主研发 [42] 融资动态 - 银河通用机器人宣布完成5亿元人民币战略轮融资 [43] - 戴盟机器人(Daimon Robotics)连续完成了两轮亿元级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44]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聚焦基本面趋势向上个股
西南证券· 2024-11-25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无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 重申2024年中期策略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重点看好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推荐相关组合股票[3][19]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36%跑赢沪深300指数0.24个百分点2024年初至今下跌11.88%跑输沪深300指数24.55个百分点[1][17][41] - 国家药监局发布批复同意部分省市开展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多部门发布利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政策医疗器械方面医保局出台新规[2][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投资策略及重点个股 -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36%2024年初至今下跌11.88%给出各板块估值水平及溢价率情况[17] - 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明确三大主线红利板块器械出海院内刚需并给出各主线关注方向[19] - 推荐组合包括赛诺医疗恩华药业等股票并给出港股组合稳健组合科创板组合[19][21][22][23] - 对上周推荐组合港股组合稳健组合科创板组合进行分析包括各公司业绩表现组合收益情况等[25][27][29][33][34][36][39] 2医药行业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36%跑赢沪深300指数0.24个百分点2024年初至今下跌11.88%跑输沪深300指数24.55个百分点[41] - 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化学制剂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是医药流通原料药化学制剂[49] - 本周医药行业A股有104家股票涨幅为正375家下跌列出涨幅排名前十和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57] -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中26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为710.57百万元成交前三名为恒瑞医药新诺威红日药业[75] - 本周融资买入标的前五名和融券卖出标的前五名分别列出[80]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公告信息未来三个月拟召开股东大会的医药上市公司共43家[84]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已公告定增预案但未实施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39家[89]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公告信息未来三个月内有限售股解禁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30家[94]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本周共11家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100]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医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前10名的公司列出[102] 3最新新闻与政策 - 11月18 - 22日期间诺华云顶新耀等公司有新药上市申请受理或获批情况[108][109][110] - 11月18 - 20日期间丹诺医药华东医药等公司有研发进展情况[111][112][114][115][116]
宏观周报:推进国资“三个集中”,特朗普提名陆续出炉
西南证券· 2024-11-25 11:00
国内情况 - 11月19日证监会将完善制度规则监管措施[8] - 11月20日1年期LPR为3.1% 5年期以上为3.6%均持平[14] - 11月19 - 20日国资央企将聚焦特定领域深化改革[17] 海外情况 - 特朗普提名能源部长司法部长提名有波折[18][20] - 9月中日减持美债美债收益率短期或高位[21][22] - 10月美国新屋开工量低于预期房地产市场或走弱[23] - 10月日本CPI仍有粘性日本央行或加息[26][27] 国内高频数据 - 上游原油铁矿石价格周环比上升[30] - 中游水泥价格周环比上升动力煤螺纹钢下降[33] - 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上升乘用车销量同比上升[46] - 物价蔬菜猪肉价格周环比下降[53]
他山之石系列:中美运营商研究与思考
西南证券· 2024-11-19 13:44
核心观点 - 中国运营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出海市场潜力大且基建进展领跑全球全球运营商商业模式正转型中国运营商成长潜力强劲 [6] 全球运营商财务情况对比 - 美国三大运营商过去五年表现各异营收增速有波动中国三大运营商营收增速放缓但增长稳健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营收同比均有增长 [19] - 2023年中国三大运营商营收增幅远高于国外运营商中国电信市场全球增速最快中国三大运营商营收稳速增长展现强劲成长潜力 [23] - 海外运营商毛利率普遍高于国内净利率方面国内运营商运营费用低于国际同行 [31] - 中国运营商在海外市场投资保守未来发展潜力大 [40] 全球运营商服务能力对比 - 美国三大运营商用户数量差距小竞争激烈中国移动在移动用户数5G套餐客户数有线宽带客户数上居市场领导地位 [47] - 中国运营商ARPU相对全球其他主要运营商较低但发展潜力强且2023年平均ARPU连续三年上升 [51] - 中国在全球5G基站建设中占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基站数占全球总数65.3%中国三大运营商自2019年起不断加大基站建设力度 [56] - 中国移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约为5:3:2且各有发展重点 [61] 我国运营商发展展望 - 三大运营商5G用户渗透率提升传统固话短信营收下降新兴业务营收上升 [71]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投资增长中国运营商积极出海与多种类型企业合作并与当地运营商深入合作 [74][79][84][87] - 运营商政企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且政企业务持续下沉云计算业务高速增长中国智能算力和数据中心机架规模预计持续扩大 [91][96][101] - 我国数据要素政策架构为1+N相关政策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大数据产业规模拓展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06][110] - IaaS公有云市场互联网巨头占主要份额运营商云能力强但存在痛点问题 [116] - 运营商角色正从传统管道业务向数字经济底层支撑转变 [123] - 运营商ARPU与股价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阶段表现不同 [131]
医药行业周报:建议聚焦基本面趋势向上个股
西南证券· 2024-11-18 20: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聚焦基本面趋势向上个股,在市场情绪转好且流动性提升时,关注基本面向上个股;默沙东收购礼新医药在研PD - 1/VEGF双抗LM - 299全球权益,彰显该双抗价值与潜力,国内该靶点双抗已有十余款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2][18] - 重申2024年中期策略,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重点关注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器械出海、创新药及类似物出海、院内医疗刚性需求领域等;上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主题投资性机会符合预期 [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投资策略及重点个股 1.1 当前行业投资策略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3.92%,跑输沪深300指数0.6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9;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9.76%,跑输沪深300指数25.4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1 [17] - 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 - TTM)为28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4.28%(-0.78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6.89%(-0.15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1.36%(-2.19pp) [17] - 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医药流通,上涨0.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医药流通、原料药、化学制剂,涨跌幅分别为+2.6%、+1%、 - 1.1% [17] - 推荐组合包括赛诺医疗、恩华药业等;港股组合包括荣昌生物、和黄医药等;稳健组合包括恒瑞医药、新产业等;科创板组合包括首药控股 - U、泽璟制药 - U等 [19][20] 1.2 上周推荐组合分析 - 赛诺医疗24H1业绩符合预期,静待神介新品放量;上海莱士业绩符合预期,内生利润稳健增长等 [25] - 上周推荐组合整体下跌5.69%,跑输大盘2.4个百分点,跑输医药指数1.8个百分点 [25] 1.3 上周港股组合分析 - 荣昌生物财务指标持续向好,临床研究推进顺利;和黄医药业绩符合预期,期待海外进展等 [30] - 上周港股组合下跌4.5%,跑赢大盘1.8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0.9个百分点 [30] 1.4 上周稳健组合分析 - 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出海贡献业绩新增量;新产业业绩增长稳健,中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等 [35] - 上周稳健组合整体下跌3.7%,跑输大盘0.4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0.2个百分点 [35] 1.5 上周科创板组合分析 - 首药控股 - U三代ALK三期临床已开始入组,RET抑制剂将于ASCO披露关键II期数据;泽璟制药 - UZG006数据靓眼,凸显BIC潜力等 [38] - 上周科创板组合整体下跌1.2%,跑赢大盘2.1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2.7个百分点 [38] 2 医药行业二级市场表现 2.1 行业及个股涨跌情况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3.92%,跑输沪深300指数0.6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9;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9.76%,跑输沪深300指数25.4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1 [42] - 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 - TTM)为28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4.28%(-0.78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6.89%(-0.15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1.36%(-2.19pp) [44] - 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医药流通,上涨0.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医药流通、原料药、化学制剂,涨跌幅分别为+2.6%、+1%、 - 1.1% [52] - 本周医药行业A股(包括科创板)有67家股票涨幅为正,411家下跌;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如*ST景峰(+27.7%)等;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如健尔康(-39.9%)等 [58] 2.2 大宗交易情况 -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中共有22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为818.37百万元,大宗交易成交前三名迈瑞医疗、马应龙、国发股份,占总成交额的60.97% [75] 2.3 期间融资融券情况 - 本周融资买入标的前五名分别为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康美药业、智飞生物、恒瑞医药;融券卖出标的前五名分别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中恒集团、上海医药 [80] 2.4 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召开信息 - 截至2024年11月15日公告信息,未来三个月拟召开股东大会的医药上市公司共51家 [82] 2.5 医药上市公司定增进展信息 - 截至2024年11月15日已公告定增预案但未实施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38家 [89] 2.6 医药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信息 - 截至2024年11月15日公告信息,未来三个月内有限售股解禁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26家 [94] 2.7 医药上市公司本周股东减持情况 - 截至2024年11月15日本周共13家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如天智航 - U、复旦张江等公司股东 [99] 2.8 医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情况 - 截至2024年11月15日,医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前10名的公司分别为尔康制药、珍宝岛、海王生物、万邦德、哈药股份、恩威医药、百洋医药、河化股份、老百姓、ST中珠 [100] 3 最新新闻与政策 3.1 审批及新药上市新闻 - 11月12日,诚益生物潜在重磅小分子GLP - 1新药在华获批临床,阿斯利康超20亿美元合作开发 [106] - 11月12日,诺诚健华快速推进血液瘤、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三大领域管线的临床开发与注册申报工作,未来三到五年预计五到六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106] - 11月13日,诺华放射性疗法癌症新药在中国申报上市,适用于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106] - 11月14日,复星医药申报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新药Opicapone胶囊上市申请,该药为新一代的儿茶酚 - 氧位 -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抑制剂 [106] - 11月14日,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为联合开发的Trop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 - DXd)递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寻求该疗法获加速批准,用以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肿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 [106] 3.2 研发进展 - 11月11日,精准生物公布靶向CD19的CAR - T细胞治疗药物pCAR - 19B(普基仑赛注射液)的2期临床研究数据,总缓释率达90% [107] - 11月11日,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每日一次口服P2X3拮抗剂HS - 10383治疗慢性咳嗽的1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成果 [110] - 11月12日,金赛药业GenSci120注射液,一款PD - 1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110] - 11月13日,赛诺菲双抗1类新药在中国再获批临床,治疗成人高风险哮喘 [111] - 11月14日,百济神州新型EGFR降解剂1类新药申报临床,新型EGFR降解剂(EGFR CDAC),具有差异化作用机制,有望实现EGFR信号完全抑制 [111] - 11月15日,信达生物1类新药IBI354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适应症为铂耐药卵巢癌 [111]
干散货运行业深度报告:远距离矿石运输需求释放,有效运力增长放缓
西南证券· 2024-11-18 16:33
行业投资评级 - 给予干散货运细分行业“强于大市”评级[3] 报告核心观点 - 远距离矿石运输需求增长,干散货船运力增速放缓,两者的错配将影响运价走势和市场景气度,进而影响航运企业收益,建议投资者关注干散货运输市场变化[144] - 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干散货运市场,过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干散货运市场迎来高峰,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干散货运的推动因素从贸易量增长转变为贸易结构优化带来的运距增长[56] - 短期巴西、几内亚发运量超预期,中长期西非矿石释放空间大,这将推动干散货运需求增长[2][3]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1. 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子板块表现回顾 - 2024年以来交通运输板块整体市场表现好于市场整体表现,截至11月1日交通运输行业整体上涨了15.42%,同期沪深300上涨13.38%[20] - 公交、航运和公路领涨,机场、物流综合、航空表现较弱[20] - 个股方面,大众交通、中信海直、万林物流、凤凰航运、嘉友国际年涨幅居前,龙洲股份、ST锦港、宏川智慧、长久物流、永泰运年涨幅居后[28] 2. 交运投资机会:关注干散货运板块供需格局变化 - 干散货运输是水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其货运量占全球总货运量的比例超过40%,主要运输与经济、民生相关的重要物资,景气度与全球经济发展高度相关[30] - 根据运输批量的大小,干散货分为大宗散货和小宗批量散货,2023年铁矿石货运量占比36.3%,煤炭占比28.8%,粮食占比8.5%,小宗散货占比26.4%[30] - 干散货船按照载货能力主要划分为好望角型、巴拿马型、超灵便型和小灵便型,不同船型运输不同货物,行驶不同航线[36] - BDI反映干散货运输市场的综合运价走势,由BCI、BPI、BSI组成[39] - 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干散货运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干散货运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第一轮高峰,2003 - 2004年BDI指数大幅上涨[41] - 2005 - 2006年中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干散货运市场进入调整,2007、2008年迎来第二轮上涨,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跌[47] - 2021年全球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干散货运价均值同比增长176.1%,2022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运价均值同比下降[50] - 2024年以来中国长距离运输矿石进口量增加,BDI年均值较2023全年均值增长32.5%[54] 3. 短期铝矿发运量超预期,中长期看好西非矿石释放空间 3.1中国铁矿石进口对干散货运影响深远 -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23年中国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57] - 中国钢铁产业进入结构化调整阶段,2023年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同比增长0.6%[61] - 中国铁矿石储量高但品位低,难以承载快速增长的经济,主要以进口为主,2023年进口铁矿石为11.7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4.3%[63][66] - 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中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2023年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7.4亿吨,进口巴西铁矿石2.5亿吨[67]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大、品质高,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一个主要铁矿石进口来源国,预计2025年底投产,2026年或之后全面达产,年矿石供应量可达1.2亿吨[77][90] - 假设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不变,巴西铁矿石发运量增加,几内亚铁矿石逐步替代澳大利亚铁矿石,其他地区供应无重大变化,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结构将发生变化[95] 3.2中国铝矿进口强劲的增长趋势需要持续关注 - 铝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与多个行业密切相关,在中国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98] - 全球铝土矿资源量估计在550亿至750亿吨之间,中国铝土矿储量为7.1亿吨,占世界铝土矿储量的2.4%,静态可采年限仅为7.6年[103] - 中国铝土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以沉积型为主,主要分布在山西、广西、贵州、河南四省区[107]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与消费国,但资源匮乏,铝土矿资源对外依存度大,2023年进口铝土矿为1.4亿吨,同比增加12.7%[112] - 几内亚是中国铝土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国,2023年几内亚铝土矿进口占比为70.1%,2024年1 - 5月进口占比已经提升至73.1%[112] - 假设2024 - 2026年中国进口氧化铝量将保持一定速度增长,进口铝土矿几内亚占比增加,自采铝土矿同比下降,电解铝产能不发生重大变化[119] 4. 运力确定性放缓为强周期打下基础 - 全球航运业至少未来数年供给端规模可控,船厂订单趋于饱和,船东新下订单需等待空余产能,交船周期长[123] - 多因素影响下干散货船在手订单较低,约占船队的9.7%[126] - 多项环保政策实施将影响有效运力供给,船东可通过转向替代燃料或降低航行速度来应对,部分环保不达标的船舶可能加速拆除[128][132] - 干散货船潜在折船比例较大,未来运力退出将影响市场总运力,2024年1 - 6月交付干散货船为18.8百万载重吨,拆解量为2.1百万载重吨[135] - 预计未来2 - 3年运力增速放缓,2023年全球干散货船船队规模较年初上涨3.1%,2024 - 2025年预计进一步放缓[141] 5. 相关标的 - 干散货运输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将直接作用于市场运价,远距离矿石运输需求增长,干散货船运力增速放缓,将影响航运企业收益[143][144] - 招商轮船以油气运输、干散货运输为双核心主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8.8亿元,同比下降12.9%,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4%[149] - 招商轮船干散货船队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39.6%,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86%,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06.7%[150] - 未来干散货运输需求受长航线矿石放量积极影响,增速加快,招商轮船拟分拆中外运集运、招商滚装,将进一步聚焦主业[154] - 招商轮船干散货船队共有93条船,已落实10艘新造船订单,VLOC坞修后油耗指标显著改善[156] - 招商轮船干散货船队中VLOC 100%长期COA锁定,各船队保持适当短期租锁定,不同船型运价增长将为公司带来盈利弹性[160] - 海通发展、国航远洋、海航科技、苏美达也是值得关注的标的[144]
家用电器行业2024年三季报总结:政策刺激效果明显,拐点已现
西南证券· 2024-11-18 16:33
一、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无相关内容 二、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家电行业2024年Q1 - Q3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内销景气度提升外销延续增长,各子板块表现分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压制盈利能力,推荐关注部分重点个股[1][2][3] 三、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家电板块表现 - 家电板块上市公司2024Q1 - Q3实现营收10883.4亿元(+4.6%),实现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7.0%);单三季度实现营收3580.7亿元(+1.5%),实现归母净利润288.4亿元(+2%)[22] - 内销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为6839.4亿元,同比增长4.4%,单三季度为2289.1亿元,同比增长10.5%,Q3较Q2同比增速提高8pp;外销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家电出口7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单三季度出口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4] (二)家用电器子板块三季报总结 1. 白电板块 - 白电板块上市公司2024Q1 - Q3实现营收7883.3亿元(+5.0%),实现归母净利润730.7亿元(+12.9%);单三季度实现营收2545.6亿元(+0.8%),实现归母净利润246.0亿元(+9.8%),白电板块公司2024Q1 - Q3毛利率为27.3%(+0.2pp),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7.0%(-1.1pp)[37] - 一线白电公司Q3营收端相较于H1压力更大但总体平稳,盈利能力稳定;二线白电公司抗风险能力弱于一线,营收增速环比H1承压明显,利润端受损更明显[40] 2. 厨卫电器板块 - 厨卫电器板块上市公司2024Q1 - Q3实现营收209.2亿元(-7.2%),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29.6%);单三季度实现营收66.9亿元(-15.7%),实现归母净利润6.7亿元(-42.9%),厨卫电器公司2024Q1 - Q3毛利率为42.6%(-2.4pp),单三季度毛利率为43.5%(-2.8pp)[44] - 厨卫电器公司Q3营收、利润双端继续承压,主要因地产端承压,仅部分公司实现营收或业绩正增长,厨电收入确认相对滞后,2024Q4有望在收入端增长[51] 3. 黑电板块 - 黑电板块上市公司2024Q1 - Q3实现营收1488.5亿元(+3.0%),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46.7%);单三季度实现营收525.8亿元(+6.1%),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元(-46.9%),黑电板块公司2024Q1 - Q3毛利率为12.1%(-0.9pp),单三季度毛利率为11.4%(-2.2pp)[52] - 随着面板价格回落和家电国补政策带动,黑电公司2024Q3营收端和利润端均有修复,部分公司受非核心业务拖累业绩表现[57] 4. 传统小家电板块 - 传统小家电板块上市公司2024Q1 - Q3实现营收648.9亿元(+8.3%),实现归母净利润49.0亿元(-8.6%);单三季度实现营收226.2亿元(+4.3%),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16.1%),传统小家电板块公司2024Q1 - Q3毛利率为27.3%(-1.8pp),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5.7%(-2.6pp)[58] - 传统小家电市场格局分散等竞争激烈,主营内销的公司2024H1双承压Q3国补刺激下有所缓解,主营外销的公司2024H1表现优于内销,传统小家电巨头抗风险能力强[63] 5. 新兴小家电板块 - 新兴小家电板块上市公司2024Q1 - Q3实现营收195.1亿元(+4.7%),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0.2%);单三季度实现营收65.2亿元(+0.4%),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50.6%),新兴小家电板块公司2024Q1 - Q3毛利率为48.1%(+0.1pp),单三季度毛利率为47.7%(-0.9pp)[66] (三)竞争加剧、原材料、海运费压制盈利能力 - 家电板块公司在2024Q1 - Q3毛利率为25.6%(-0.1pp),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5.1%(-1.5pp),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海运费涨价等因素,各家电公司毛利率皆有所承压,其中以二线白电、厨卫电器、传统小家电公司表现更为明显[3] (四)重点个股分析 - 推荐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长虹美菱、老板电器等个股,阐述了各公司的优势等情况[3]
广州车展开幕,华为智驾赋能加速
西南证券· 2024-11-18 13: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22届广州车展开幕,展车总数1171辆,全球首发新车78辆,新能源车512辆创新高,广州车展是年末车市风向标商务部数据显示汽车以旧换新平台补贴申请超170万份,年末车市政策或将推动消费智能汽车方面华为赋能车企进展加速,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投资机会关注置换补贴新车周期智能汽车爆款及华为智驾重卡年底冲量机会[1][7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行情回顾 - 上周SW汽车板块报收6433.02点,下跌 -2.5%沪深300指数报收3968.83点,下跌 -3.3%子板块方面乘用车上涨0.7%商用或客车下跌 -1.3%商用或货车下跌 -3.7%汽车零部件下跌 -3.5%汽车服务下跌 -3.2%估值上截至11月15日收盘汽车行业PE(TTM)为24倍,较前一周下跌 -0.8%[32][36] 市场热点 行业新闻 - 两部委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方程豹豹8上市《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蓝皮书2024》发布长城汽车与华为终端云服务签署合作协议东风日产和华为合作研发智能座舱吉林提高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一批)》公布吉利控股优化极氪与领克股权结构中国新能源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50][51][52] 公司新闻 - 列举了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海马汽车等主要车企的9月10月销量同比环比数据以及部分车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还包括银轮股份秦安股份海联金汇等公司的业务发展及合作情况[57][61] 新车快讯 - 给出上汽通用比亚迪汽车华晨宝马等生产厂商的产品上市时间级别动力类型预估价格等信息[67] 2024年10月欧美各国汽车销量 - 列出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9月10月汽车销量同比环比数据北美西欧中欧东欧的汽车销量情况[69][70][72] 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 广州车展相关数据显示其对汽车消费有推动作用华为赋能车企智驾渗透率提升投资机会关注置换补贴新车周期智能汽车爆款及华为智驾重卡年底冲量机会乘用车市场零售批发数据显示消费政策推动销量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智能汽车方面华为赋能车企进展加速相关标的受益重卡市场销售数据及政策对其影响[75][76][77][78][79] 重点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给出爱柯迪广汽集团福耀玻璃等众多公司的盈利预测与评级包括亿元元等数据以及24E25E26E等不同时期的数据还有买入等评级并阐述各公司的推荐逻辑[82][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